2.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山东 潍坊 261000
近年来儿童肾脏疾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 问题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儿童肾 脏疾病常起病隐匿,多不表现出浮肿、少尿及血 尿等明显症状,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严重影响 儿童的肾脏功能,情况严重的会造成儿童肾功能 不全或尿毒症等[2]。研究发现早期儿童肾脏疾病者 仅表现为尿常规检验的异常,因此对儿童进行尿 液筛查非常重要[3]。我市 2013 年推行“儿童慢性 肾脏病双重筛查”项目,采用超声对新生儿泌尿 系统畸形情况进行筛查,采用尿液筛查对学龄儿 童肾脏病情况进行调查,为后期实施针对性科普 教育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对我市 2013 年学龄儿 童尿液筛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37 344 名学龄儿童资料来源于 2013 年山东诸 城“儿童慢性肾脏病双重筛查”项目。年龄6~12 岁。 其中男生 20 370 名,女生 16 974 名。本研究经家 长知情同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由学校保健老师统一收集学生晨尿,统一送 检。检测仪器为优利特 -300 自动尿液分析仪。检 验项目包括:血尿、蛋白尿、白细胞尿 3 项。初 筛阳性者 2 周后进行复查。复查时要求家长取尿 样前晚对儿童外阴进行清洗,并留取晨起时中段 尿。取样后 2 h 内送检。复检尿沉淀仍为阳性者可 判定为尿检阳性。 1.3 初筛和复查阳性判断标准
血尿、蛋白尿、白细胞尿阳性判断标准依据 《儿科学》(第 8 版)中的相关标准[4]。其中, 血尿:尿红细胞≥ 3 个 /HP 或 8 000 个 /mL;蛋白 尿:定性试验(±~4+),24 h 尿蛋白定量试验 ≥ 150 mg;白细胞尿:尿液离心后沉渣白细胞计 数≥ 5 个 /HP。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Excel 和 SPSS 18.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 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 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尿液筛查结果
37 344 名学龄儿童中,初筛阳性者2 388 人 (6.39%),其中女生阳性率显著高于男生,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07.965,P<0.05);复查阳 性者 388 人,阳性率为 1.04%,其中女生阳性率 显著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67.696, P<0.05)(表 1)。
![]() | 表 1 男女生尿液筛查阳性率的比较[n(%)] |
儿童尿筛查阳性以血尿、蛋白尿阳性为主, 且女生初筛血尿、蛋白尿检验阳性率均显著高 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χ 2=283.441、 64.851,均P<0.05);女生复查血尿、蛋白尿检 验阳性率亦均显著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196.557、19.769,均P<0.05)(表 2)。
![]() | 表 2 男女生不同检验项目阳性率的比较[n(%)] |
388 例复查阳性儿童转至潍坊市妇幼保健院进 一步诊治,确诊为泌尿系统疾病者 302 人,检出 率为 0.81%(302/37 344);相对于复查阳性儿童, 检出率达到了 77.8%(302/388)(表 3)。
![]() | 表 3 复查阳性儿童随访结果[n(%)] |
儿童肾脏疾病常起病隐匿,并无明显症状, 部分患者可进行性发展为终末期的肾脏疾病。因 此在儿童时期对肾脏疾病进行早期发现、诊断和 干预对降低和延缓儿童肾脏疾病的发生是非常关 键的。临床上,肾脏疾病通常以尿液检验进行早 期发现,学龄儿童的尿液进行筛查对小儿肾脏疾 病的防治意义重大。早在 1986 年,我国就对 21 省市 224 291 名学龄儿童进行了尿液筛查检验,其 中血尿检出率达到了 0.42%[5]。翟亦晖等[6] 在其研 究中,对上海 4 万名中小学生的尿液筛查结果进 行了分析,初筛阳性率达到了 5.22%,复查阳性率 为 1.00%。沈彤等[7] 在其研究中对厦门 34 455 名 学龄儿童尿液筛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初筛阳性率 为 9.51%,复查阳性为 1.3%。本研究 37 344 名学 龄儿童初筛阳性率为 6.39%,复查阳性率为 1.04%, 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类似。
在进一步的分析中发现,女生尿液检测初筛 和复查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男生,提示女生泌尿 系统更容易被感染,这主要与女生泌尿生理结构 较为复杂有关,女生尿道口连接外生殖器,易发 生交叉感染[8]。此外,外阴部和衣裤间的摩擦也易 造成皮肤及黏膜的破损,受外界细菌侵入后易出 现感染和炎症[9]。因此需要女生及家长对儿童生活 中生理卫生问题加以重视[10]。
本研究尿液筛查阳性结果中,血尿阳性的 比例最高,初筛阳性率和复查阳性率分别达到了 7.61% 和 1.48%,这一点应引起重视。血尿为儿童 泌尿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症状,美国和日本对学龄 儿童进行的尿液筛查分析表明,血尿阳性率达到 了 0.65% 和 1.3%[11,12]。有研究表明女性是肾功能 降低的独立相关因素[13]。本研究发现,女生血尿、 蛋白尿检验阳性率高于男生,与沈彤等[7] 的报道 一致,分析原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特殊,尿道 较短,且与阴道口、肛门邻近,易受到细菌的污染。
在随后对复查阳性患儿的随访中,发现 302 人被确诊为患有泌尿系统疾病,总检出率为0.81%, 相对于复查阳性儿童,检出率达到了 77.8%。因此 对复查阳性儿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进行诊 断和治疗。
综上所述,尿液筛查可以作为学龄儿童肾脏 病变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当前我国学龄儿童尿 样筛查还未大规模开展,尤其是中小城市及农村。 因此,应将学龄儿童尿样筛查纳入到学生体检项 目中,以达到早期发现、防治儿童肾脏病变的目的。
[1] | 丁洁. 有感于组织开展我国常见儿童肾脏疾病治疗现状的多中心研究[J]. 中华儿科杂志, 2013, 51(7): 481-482. |
[2] | 汪春华. MCP-1 的变化与蛋白尿的关系及其在儿童IgA 肾病中的作用[J]. 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14): 2149-2150. |
[3] | 余小红, 凌云, 曾叶, 等. 血清CYS-C 和β2-MG 在反映GFR 中的价值评价[J]. 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19): 3023-3024. |
[4] | 王卫平, 毛萌, 李廷玉, 等. 儿科学[M]. 第8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320-349. |
[5] | 全国儿科肾脏病学组. 儿童泌尿系统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全国21 省市尿筛查小结[J]. 中华儿科杂志, 1988, 27(2): 304-306. |
[6] | 翟亦晖, 徐虹, 朱光华, 等. 上海市中小学生尿液筛查的探索[J]. 临床儿科杂志, 2007, 25(6): 462-466. |
[7] | 沈彤, 彭桂兰, 张慧芬, 等. 厦门市34455 名儿童尿常规筛查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9, 17(1): 89-91. |
[8] | 吴际贞, 孟宪君, 张亚君, 等. 尿液干化学分析及显微镜检查在筛查儿童肾脏疾病中的应用[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 11(12): 979-981. |
[9] | 张剑平, 陈国花, 周鸿烈. 3086 例学龄前儿童尿液筛查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 2010, 28(12): 1172-1173. |
[10] | 丁洁. 儿童慢性肾脏病筛查的是与非[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 26(5): 309-310. |
[11] | Bauer C, Melamed ML, Hostetter TH. Staging of chronic kidneydisease: time for a course correction[J]. J Am Soc Nephrol,2008, 19(5): 844-846. |
[12] | Imai E, Yamagata K, Iseki K, et al. Kidney disease screeningprogram in Japan: history, outcome, and perspectives[J]. Clin JAm Soc Nephrol, 2007, 2(6): 1360-1366. |
[13] | 张路霞, 左力, 徐国宾, 等. 北京市石景山地区中老年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6,22(2): 67-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