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4, Vol. 16 Issue (1): 1081-1085   PDF    
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
茅君卿, 杨世隆, 宋华, 赵芬英, 徐晓军, 顾敏儿, 汤永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 浙江 杭州 310003
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活动性EB 病毒感染(CAEBV)患儿的临床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等实验室检查特征,为CAEBV 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13 例CAEBV 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的临床表现、病毒学检测及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并与15 例急性EB 病毒感染(AEBV)病例作对照研究.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表现类似,主要为发热、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样症状,区别在于CAEBV 患儿病程较长,上述症状持续或反复出现.CAEBV 组患儿外周血EBV-DNA 载量明显高于AEBV 组(P<0.05).CAEBV 组VCA-IgG 明显高于AEBV 组(P<0.05).CAEBV 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B 细胞计数、总T 细胞计数、CD4+ T 细胞计数和CD8+ T 细胞计数均低于AEBV 组(P<0.05).随访13 例CAEBV 患儿,8 例死亡,2 例好转,2 例病情仍有反复,1 例转院后失访.15 例AEBV 患儿均治愈,随访1 年无病情反复.结论 CAEBV患儿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较难与AEBV 鉴别,预后差,病死率高.外周血EBV-DNA 载量、VCA-IgG 及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对CAEBV 诊断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EB病毒     感染     淋巴细胞亚群     儿童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characteristics of 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in children
MAO Jun-Qing, YANG Shi-Long, SONG Hua, ZHAO Fen-Ying, XU Xiao-Jun, GU Min-Er, TANG Yong-Min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Children's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Hangzhou 310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characteristics of 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EBV) infection (CAEBV) in children 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EBV.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3 children with CAEBV, as well as 15 cases of acute EBV infection (AEBV) as controls, wereanalyzed, including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EBV antibodies, EBV DNA, and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subsets.Results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had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like symptoms such as fever, hepatomegaly,splenomegaly, and lymphadenectasis, but CAEBV patients had a longer course of disease and continuous and recurrentsymptoms. Compared with the AEBV group, the CAEBV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EBV DNA load in peripheralblood (P<0.05), a significantly higher VCA-IgG titer (P<0.05), and significantly lower numbers of white blood cells,lymphocytes, B cells, total T cells, CD4+ T cells, and CD8+ T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P<0.05). Among 13 CAEBVpatients followed up, 8 cases died, 2 cases showed an improvement, 2 cases had a recurrence, and 1 case was lost tofollow-up after being transferred to another hospital. All the AEBV patients were cured and had no recurrence during theone-year follow-up. Conclusion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AEBV vary in children. It is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CAEBV from AEBV early.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CAEBV because of its severe complications, poorprognosis, and high mortality. Measurement of EBV DNA load, VCA-IgG titer, and lymphocyte subsets in peripheralblood may be helpful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AEBV.
Key words: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Lymphocyte subsets     Child    

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种嗜 人类淋巴细胞的疱疹病毒,1964 年由 Epstain、 Barr 等首次在非洲儿童的恶性淋巴瘤组织培养中 发现。EBV 在人群中感染非常广泛,人群感染率 超过90%,而且多发生在儿童时期。大多数EBV 的原发感染为急性感染(acut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AEBV),可无症状或表现为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少数 无明显免疫缺陷的个体,原发EBV 感染后病毒持 续活动性复制、不进入潜伏感染状态,或处于潜 伏感染状态下的EBV 可再次激活并且大量复制、 机体再次进入病理状态,表现为IM 症状持续存在 或退而复现,并发噬血细胞综合症、间质性肺炎、 视网膜眼炎、恶性肿瘤或多脏器损害、弥散性血 管内凝血等严重并发症,同时伴随EBV 抗体的异 常改变和病毒载量的增加,称为慢性活动性EB 病 毒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CAEBV)[1]。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仍 是困扰儿科医生的一大难题,国内也有学者展开 了对该病的研究[2, 3]。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13 例 CAEBV 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报告如下, 并与15 例AEBV 病例做对比研究,为国内儿科医 生提高对CAEBV 的认识作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2009 年8 月至2013 年5 月收治13 例 CAEBV 患儿,其中男性8 例,女性5 例,中位年 龄4 岁(1~14 岁),均符合2005 年Okano 等[4] 修 订的CAEBV 诊断标准:(1)持续或反复IM 样临 床表现:一般具有长期或反复发热、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其他多种涉及血液系统、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肺部、心血管系统、眼睛、耳朵和皮 肤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往往也可发生于IM 患 者;(2) 特定EBV 抗体谱:衣壳抗原(VCA)- IgG 抗体和早期抗原(EA)-IgG 抗体滴度显著升 高;和(或)受累组织(包括外周血)EBV 基因 拷贝数升高;(3)临床表现不能用其他慢性疾病 解释。必须同时满足上述3 条标准。此修订标准 不再强调病程大于6 个月。15 例AEBV 患儿作为 对照,其中男性4 例,女性11 例,中位年龄2 岁(3 个月至10 岁),全部病例符合诊断标准[5]: (1) 发热伴咽峡炎或淋巴结大或肝脾大的IM 样 症状,1 周左右的急性病程伴VCA-IgM 或外周血 中EBV-DNA 载量增高;(2)淋巴细胞大于50% 或异型淋巴细胞大于10%;(3) 排除其他感染。 必须同时满足上述3 条标准。

1.2 研究方法

收集患儿临床表现、血常规、肝功能、病毒 抗体、外周血或骨髓中EBV-DNA、组织中EBV 包 被RNA(EBER)、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影像学 等资料,分析CAEBV 患儿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并 进行随访,并比较其与AEBV 患儿的差异。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 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两 样本间的均值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当两样 本方差不齐时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CAEBV 组病例确诊前的病程为3~36 个月, 中位时间为10 个月。13 例患儿均有发热,11 例 肝脏肿大,8 例脾脏肿大,5 例淋巴结肿大,2 例 皮疹,其中1 例为蚊虫叮咬后牛痘样水疱疹,咳 嗽1 例,腹泻1 例。

AEBV 组病例为急性起病,确诊前的病程为 2~10 d,中位时间为5 d。13 例患儿有发热,12 例 肝脏肿大,8 例脾脏肿大,10 例淋巴结肿大,9 例 咽峡炎,6 例咳嗽,3 例皮疹,均为红色小丘疹。 2.2 一般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

CAEBV 组11 例患儿出现血液系统异常:6 例 全血细胞减少,4 例血二系减少,1 例贫血。11 例 出现不同程度的谷丙转氨酶(GPT)升高,8 例乳 酸脱氢酶(LDH)升高,6 例高胆红素血症。10 例 检测免疫球蛋白:IgG 升高4 例,降低1 例;IgA 升高3 例,降低2 例;IgM 降低3 例;IgE 升高4 例。 5 例出现心电图异常:2 例房室传导阻滞,1 例频 发室早伴房室传导阻滞,1 例房性早搏。4 例B 超 显示多浆膜腔积液。1 例胸部CT 提示间质性肺炎。

AEBV 组7 例患儿出现血液系统异常:3 例白细胞增高,2 例白细胞增高伴贫血,2 例血三系降 低。7 例出现不同程度的GPT 升高,13 例LDH 升 高,2 例高胆红素血症。15 例均检测免疫球蛋白: IgG 升高8 例,降低3 例;IgA 升高7 例,降低2 例; IgM 升高5 例,降低2 例;IgE 升高8 例。2 例出 现心电图异常:1 例T 波轻度改变,1 例右心室高 电压。2 例B 超显示多浆膜腔积液。

与AEBV 组患儿相比,CAEVB 组患儿外周 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直接胆红素 增高( 均P<0.05),而GPT、LDH、IgG、IgA、 IgM、IgE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 1)。

表 1 两组一般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比较 (x±s)
2.3 病毒学检查

对患儿进行的病毒学检查包括EBV 相关抗体、 外周血及骨髓EBV-DNA、肝活检组织中 EBER 的 检测。

13 例CAEBV 患儿VCA-IgM 为0.12~1.69 U/mL (参考值0~1.1 U/mL),其中仅1 例升高;VCAIgG 为83.2~200.5 U/mL(参考值0~22.0 U/mL),13 例均升高;EA-IgM 均阴性,EA-IgG 阳性1 例,核 抗原(NA)-IgG 阳性2 例。外周血EBV-DNA 检测 均为阳性,结果为1.1×103~5.4×105 拷贝/mL,中 位数为1.2×105 拷贝/mL。6 例行骨髓穿刺术,骨 髓EB-DNA 检测均为阳性,结果为1.0×103~1.1×107 拷贝/mL,中位数为3.5×105 拷贝/mL,其中3 例 明显高于血浆检测值,2 例稍高于血浆,1 例低于 血浆。4 例行肝脏穿刺活检术,肝组织中EBER 均 阳性。

15 例AEBV 患儿VCA-IgM 为0.2~1.89 U/mL (参考值0~1.1 U/mL),其中升高6 例;VCA-IgG 为19.8~200.5 U/mL(参考值0~22.0 U/mL),其中 升高14 例;EA-IgM 阳性11 例;EA-IgG 均阴性; NA-IgG 阳性4 例。外周血EBV-DNA 检测阳性7例,结果为1.0×103~7.8×105 拷贝/mL,中位数为 1.2×103 拷贝/mL。2 例行骨髓穿刺术,骨髓EBDNA 检测为阳性,结果分别为1.2×103、3.9×103 拷贝/mL,外周血检测均为阴性。无病例进行肝穿 刺活检。

与AEBV 组患儿比较,CAEBV 组患儿VCAIgM 升高者极少,VCA-IgG 升高较AEBV 患儿明显, 外周血EBV-DNA 病毒载量较AEBV 患儿高(表 2)。

表 2 两组患儿VCA-IgG 和外周血EBV-DNA 病毒载量的比较 (x±s)
2.4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测定

CAEBV 组外周血B 细胞计数、总T 细胞计数、 CD4+ T 细胞计数和CD8+ T 细胞计数均低于AEBV 组(P<0.01),而NK 细胞计数和CD4+/CD8+ 比值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 3)。

表 3 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比较
2.5 随访

随访1~42 个月,13 例CAEBV 患儿中,8 例 死亡,2 例好转(停止治疗半年后外周血病毒载量 持续阴性),2 例病情仍有反复(继续治疗中), 1 例转院后失访。15 例AEBV 患儿均治愈,随访1 年无病情反复。 3 讨论

CAEBV 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持续或间断 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等IM 样表现为突出特征, 常见的表现还包括肝功能异常、全血细胞减少、 皮疹、蚊虫叮咬的变态反应、牛痘样水疱病、腹泻、 间质性肺炎、视网膜炎、腮腺炎、心肌炎等[6, 7]。 少见症状包括脑出血、舞蹈病、广泛性肌炎、肾 小球肾炎、肺动脉高压等,这些症状更常见于儿 童及青少年患者中[8]。本研究CAEBV 组患儿均有 发热,大部分患儿有肝脾淋巴结肿大、肝功能异 常、血细胞减少,还有皮疹、蚊虫叮咬的变态反应、 腹泻、间质性肺炎、多浆膜腔积液、心电图异常等, 未发现上述少见症状。AEBV 组患儿的临床表现与 其相似,故单从临床症状上区分CAEBV 和AEBV 比较困难,疾病表现是否持续或反复发生是两者 的鉴别点之一,蚊虫叮咬的变态反应和牛痘样水 疱病是前者的特征性皮疹表现。

EBV 抗体测定是CAEBV 诊断标准的重要组 成部分[4, 9]。CAEBV 患儿VCA-IgG 滴度多明显增高, 大部分EA-IgG 滴度增高,约20% 患儿 NA-IgG 滴度低下或阴性[10]。本研究发现CAEBV 组患儿 VCA-IgG 水平较AEBV 组明显升高,VCA-IgM、 EA-IgG、NA-IgG 偶有阳性表达,而EA-IgM 阳性 仅出现于AEBV 组。

虽然CAEBV 具有特定的EBV 抗体表达谱, 但部分患儿VCA-IgG 及EA-IgG 并不升高,可能 与机体对EBV 特异性免疫应答存在某些缺陷有 关[10, 11, 12],故目前认为抗体滴度改变并非诊断 CAEBV 的必要条件,而受累组织或外周血EBVDNA 和EBER 检测对诊断意义更大,反映体内 EBV 负荷[4, 10, 13]。尽管正常人外周血及组织中也存 在少量EBV-DNA,但CAEBV 患者的病毒载量更 高[6]。本研究发现CAEBV 患儿外周血EBV-DNA 载量明显增高,且高于AEBV 患儿,骨髓检测病毒载量更高于外周血,4 例肝脏活检标本EBER 均 阳性,证实CAEBV 确实存在病毒的大量复制, 检测外周血、组织中EBV-DNA 或EBER 是诊断 CAEBV 的有效手段。

AEBV 时EBV 感染的靶细胞为B 淋巴细胞, 但CAEBV 时EBV 主要感染T 细胞和NK 细胞。 CAEBV 情况下,EBV 感染T 细胞或NK 细胞一 般为潜伏感染方式,表达潜伏感染膜蛋白(latent membrane protein,LMP)2A 和2B,抑制其他病毒 蛋白表达,降低EBV 感染细胞的免疫原性,有助 于逃逸机体免疫监视,不被CD8+ 细胞毒性T 细胞 (CTLs)清除[14, 15]。有报道CAEBV 患儿EBV 特 异的CTL 数目和反应均降低或检测不到。本研究 中CAEBV 组患儿外周血CD4+ 和CD8+ T 细胞计数 均明显低于AEBV 组,可能导致EBV 感染后宿主 的正常免疫应答反应很弱或检测不到,感染EBV 的细胞不易被清除,从而引起疾病的慢性活动。 既然免疫逃逸是CAEBV 的发病机制,那么在治疗 上除了抗病毒外需强调改善或重建机体正常免疫 功能的重要性。

无论成人或儿童,CAEBV 预后均不佳,尤其 是出现严重并发症以及发病年龄在8 岁以下者预 后更差,半数以上CAEBV 患者从首发症状出现后 5 年内因严重并发症死亡[11]。北京儿童医院曾报 道53 例儿童CAEBV 病例,随访的42 例患者中, 26.2% 在发病后7 个月至3 年内死亡[7]。国外学者 有报道称CAEBV 患者随访8 个月至12 年病死率 为43%[1, 4]。本研究随访13 例CAEBV 患儿4 个月 至3 年,8 例(62%) 死亡,2 例(15%) 好转, 2 例(15%)病情仍有反复,1 例转院后失访,病 死率明显高于上述报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为目前CAEBV 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 不仅能消除EBV 阳性宿主细胞,也可重建EBV 特 异性细胞免疫功能[16] 。但由于allo-HSCT 相关并 发症是CAEBV 患者潜在的巨大风险和死亡原因, 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决定是否进行allo-HSCT。

参考文献
[1] Maeda A, Sato T, Wakiguchi H. Epidemiology of Epatein-Barr virus (EBV) infection and EBV-associated diseases[J]. Nihon Rinsho, 2006, 64(3):609-612.
[2] 宋红梅, 吴晓燕, 王薇, 等. 严重慢性活动性EB 病毒感染12 例临床回顾与随访[J]. 中华儿科杂志, 2009, 47(9):682-686.
[3] 陆晓茜, 高举. 慢性活动性EBV 感染诊治进展[J]. 中国小儿 血液与肿瘤杂志, 2013, 18(5):198-200.
[4] Okano M, Kawa K, Kimura H, et al. Proposed guidelines for diagnosing 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J]. Am J Hematol, 2005, 80(1):64-69.
[5] Wakiguchi H, Maeda A, Dohno S, et al.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J]. Nihon Rinsho, 2006, 64(3):625-629.
[6] Kimura H, Hoshino Y, Kanegane H, et al. Clinical and vir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J]. Blood, 2001, 98(2):280-286.
[7] Lu G, Xie ZD, Zhao SY, et al. Clincical analysis and followup study of 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in 53 pediatric cases[J]. Chin Med J, 2009, 122(3):262-266.
[8] Hong M, Ko YH, Yoo KH, et al. EBV-positive T/NK-cell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 of childhood[J]. Korean J Pathol, 2003, 47(2):137-147.
[9] Straus SE. The chronic mononucleosis syndrome[J]. J Infect Dis, 1988, 157(3):405-412.
[10] 殷红梅, 谢正德, 申昆玲. 慢性活动性EB 病毒感染的研究 进展[J]. 临床儿科杂志, 2007, 25(2):153-156.
[11] Yamashita N, Kimura H, Morishima T. Virological aspects of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s [J]. Acta Med Okayama, 2005, 59(6):239-246.
[12] Bollard CM, Gottschalk S, Leen AM, et al. Complete responses of relapsed lymphoma following genetic modification of tumor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nd T-lymphocyte transfer [J]. Blood, 2007, 110(8):2838-2845.
[13] Gartner B, Preiksaitis JK. EBV viral load detection in clinical virology[J]. J Clin Virol, 2010, 48(2):82-90.
[14] Grywalska E, Markowicz J, Crabarczyk P, et al. Epstein-Barr virus-associated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J]. Postepy Hig Med Dosw (online), 2013, 67(5):481-490.
[15] Carbone A, Gloghinia A, Dotti G. EBV-associated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J]. Oncologist, 2008, 13(5):577-585.
[16] Cohen JI, Jaffe ES, Dale JK,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disease:a 28-year experi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J]. Blood, 2011, 117(22):5835-5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