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preterm infant)是指孕周小于 37 周 的新生儿[1]。有研究发现,75% 以上的围产儿死亡 与早产有关[2] 。小于胎龄儿(small-for-gestationalage)是指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新生儿正常平均体 重的第 10 百分位数的新生儿[1]。研究表明,早产 儿和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影响因素可能不同[3]。本研 究以无明显孕母疾病和产科危险因素的新生儿为 研究对象,比较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影响 因素的差异,为采取不同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 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出生的580 例早产儿(胎龄 28~36 周)和 690 例足月儿(胎 龄 37~41 周)为研究对象。按照我国 15 个城市的 不同胎龄新生儿的正常体重标准[1],将低于同胎龄 正常平均体重的第 10 百分位者定义为小于胎龄儿, 共 550 例,第 10~90 百分位者定义为适于胎龄儿, 共 720 例。所有新生儿排除母亲重要脏器疾病, 排除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并 发症,排除胎盘早剥、胎膜早破、脐带异常、多 胎妊娠等可能致早产和小于胎龄儿的危险因素。 1.2 调查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摘录新生儿病历和母亲病历 相关内容,并通过面访母亲的方式获得母亲的有 关流行病学信息。将母亲孕前体重指数(BMI) <18.5 者定义为低体重组,18.5~24 者定义为正常 体重组,>24 者定义为超重组[4]。被动吸烟定义为 母亲不吸烟者 , 但每周至少有 1 d 以上 吸入吸烟者 呼出的烟雾超出 15 min[5]。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 Epidata 3.1 进行数据双录入,应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卡 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多因素 logistic 回 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如表 1 所示,母亲年龄 >35 岁、初中以下文 化程度、孕前 BMI<18.5、孕期增重 <9 kg、孕期 被动吸烟、早产史、流产史是早产儿发生的危险 因素;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孕前 BMI<18.5、身高 <1.55 m、孕期被动吸烟、孕期增重 <9 kg 是小于 胎龄儿发生的危险因素。
![]() |
表 1 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单因素分析[n(%)] |
如表 2 所示,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 与孕期增重 9~18 kg 的孕妇相比,孕期增重 <9 kg 者发生早产儿(OR=1.63)和小于胎龄儿(OR=1.92) 的危险性均增高;流产史(OR=1.46)和早产史 (OR=2.63)是早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孕前 BMI 18.5~24 的孕妇相比,孕前 BMI <18.5 者发生 小于胎龄儿的危险性增高(OR=2.16),孕前 BMI >24 者发生小于胎龄儿的风险降低(OR=0.59)。 孕期被动吸烟(OR=2.24)、身高 <1.55 m(OR=2.46) 是小于胎龄儿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孕期增重 9~18 kg 的孕妇相比,孕期增重 >18 kg 者发生小于 胎龄儿的概率明显降低(OR=0.62)。
![]() |
表 2 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
早产儿因在宫内发育时间短,出生后可继续 在宫外追赶生长。小于胎龄儿则因各种因素在宫 内生长受到抑制,出生时体重、身高落后于正常 新生儿,出生后虽然有追赶生长,部分小于胎龄 儿 2 岁时身高仍不能达到正常身高,甚至有 15% 的小于胎龄儿在 4 岁时身高仍然低于正常值,7.9% 在 18 岁时身高低于正常值[6]。Hales 等[7] 和 Barker 等[8] 在 1991 年对 1920~1930 年间出生且有详细出 生记录的 468 名男性进行追踪研究发现,小于胎 龄儿在成年后糖耐量异常、糖尿病、高脂血症和 高血压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 本研究发现,母亲孕期增重少的孕妇发生早 产和小于胎龄儿的危险性均增高,这与既往研究 结果一致,Campbell 等[9] 对 1 004 例产妇在分娩后 3 d 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孕期增重少于 6.8 kg 的产妇发生小于胎龄儿(OR=3.38,95%CI: 1.56~7.32)和早产儿(OR=4.08,95%CI:1.57~10.64) 的危险性均增高;Lundsberg 等[10] 对 2 714 例单产 孕妇进行追踪研究,结果显示,孕期增重少的孕 妇发生小于胎龄儿的危险性增高;Ruwanpathirana 等[11] 对 167 例小于胎龄儿和 668 例对照的研究发 现,孕期增重少、孕前体重低均为小于胎龄儿发 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孕期增重是孕期营养的一个 重要指标,孕期增重少提示孕期营养不良,母亲 营养不良会影响胎盘功能,胎盘绒毛广泛性损伤 和毛细血管狭窄的可能性增高,进而影响胎儿的 血液灌注,导致胎儿宫内营养供给不足、慢性宫 内缺氧,使新生儿早产和宫内发育窘迫的风险增 高。
在本研究中,孕母早产史、流产史是早产儿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小于胎龄儿无关。有流 产史的产妇,宫内组织受损、感染、结缔组织增 生等的危险性增加;有早产史的母亲体内可能潜 在一些排斥因素;这些产妇再次分娩时,早产的 风险会增高。
孕前 BMI 正在成为受关注的一个公众健康问 题,日本的研究发现,20~29 岁妇女的低 BMI 发生 率由 1986 年的 19.6% 增加至 2006 年的 21.7%[12]。 卞义华等[13] 研究发现,身材矮小、BMI<20 的孕母 小于胎龄儿发生风险高。Lundsberg 等[10] 的队列研 究发现,母亲身高矮、孕前体重低是小于胎龄儿 的危险因素。本研究亦发现,孕前 BMI<18.5、母 亲身高 <1.55 m 均是小于胎龄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 素。此类孕妇的胎盘重量和表面积比较小,影响 向胎儿转运营养物质,进一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 育,但不会影响早产的发生。
在我国,孕妇主动吸烟的发生率较低,但被 动吸烟却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香烟中的 有害物质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血液循环影响胎儿, 造成生长发育迟缓。有研究发现,被动吸烟者吸 入的主要是侧流烟雾,与主流烟雾相比,侧流烟 雾由于燃烧不全,所含的致癌物水平更高[14]。研 究显示,孕期暴露于吸烟环境可增加发生小于胎 龄儿的风险[15,16]。本研究亦发现,孕期被动吸烟 是小于胎龄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也与既往 的研究结果[17,18]相似,他们发现,孕妇主动吸烟 对低出生体重的影响似乎只是因为胎儿在宫内发 育迟缓而不是因为早产。
本研究结果对不同特点的孕妇保健有一定的 指导意义。应指导孕妇加强孕期营养,保证孕期 增重达到 9 kg 以上,可减少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 发生的风险。对于有流产史、早产史的孕妇,应 加强监测,指导其孕期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减 少早产儿发生的风险。加强健康教育,尽量减少 孕妇暴露于被动吸烟环境中;将孕前体重低、身 高矮的孕妇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加强孕期监测和 保健,减少小于胎龄儿发生的风险。
[1] | 王卫平. 儿科学[M]. 第8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93-94. |
[2] | Anum EA, Springel EH, Shriver MD, eT al. GeneTic conTribuTions To dispariTies in preTerm birTh[J]. PediaTr Res, 2009, 65(1): 1-9. |
[3] | 徐蓉, 郝加虎, 陶芳标, 等. 10407名单胎活产儿小于胎龄儿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队列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4): 560-565. |
[4] | 中国肥胖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 我国成年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 2002, 23(1): 5-10. |
[5] | 韩京秀, 甘德坤, 翟桂荣, 等. 孕期不同阶段被动吸烟对足月产小于胎龄儿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J]. 卫生研究, 2006, 35(6): 788-790. |
[6] | 吴洁, 毛萌. 小于胎龄儿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6, 21(2): 117-119. |
[7] | Hales CN, Barker DJ, Clark PM, eT al. FeTal and infanT growTh and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aT age 64[J]. BMJ, 1991, 303(6809): 1019-1022. |
[8] | Barker DJ, Hales CN, Fall CH, eT al. Type 2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hyperTension and hyperlipidaemia (syndrome X): relaTion To reduced feTal growTh[J]. DiabeTologia, 1993, 36(1): 62-67. |
[9] | Campbell J, Torres S, Ryan J, eT al. Physical and nonphysical parTner abuse and oTher risk facTors for low birTh weighT among full Term and preTerm babies: a mulTieThnic case conTrol sTudy[J]. Am J Epidemiol, 1999, 150(7): 714-726. |
[10] | Lundsberg LS, Bracken MB, SafTlas AF. Low-To-moderaTe gesTaTional alcohol use and 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 low birThweighT, and preTerm delivery[J]. Ann Epidemiol, 1997, 7(7):498-508. |
[11] | RuwanpaThirana T, Fernando DN. Risk facTors for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babies'[J]. Indian J PediaTr, 2014, 81(10): 1000-1004. |
[12] | WaTanabe H, Inoue K, Doi M, eT al. Risk facTors for Term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 in women wiTh low prepregnancy body mass index [J]. J ObsTeT Gynaecol Res, 2010, 36 ( 3) : 506-512. |
[13] | 卞义华, 马凤英. 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策略[J]. 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16): 2647-2649 |
[14] | 甘德坤, 焦力, 朴文花, 等. 环境香烟烟雾对非吸烟人群健康影响研究进展[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0, 17(2): 125-128. |
[15] | PapasTefanou I, Souka AP, Pilalis A, eT al. FirsT TrimesTer predicTion of small-and large-for-gesTaTion neonaTes by an inTegraTed model incorporaTing ulTrasound parameTers, biochemical indices and maTernal characTerisTics[J]. 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 2012, 91(1): 104-111. |
[16] | BickersTaff M, Beckmann M, Gibbons K, eT al. RecenT cessaTion of smoking and iTs effecT on pregnancy ouTcomes[J]. AusT N Z J ObsTeT Gynaecol, 2012, 52(1): 54-58. |
[17] | Abel EA. Smoking during pregnancy: a review of effecfs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offspring[J]. Hum Biol, 1980, 52(4): 593-625. |
[18] | Kiine J, STein Z, Susser M. ConcepTion To birTh: epidemiology of prenaTal developmenT[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