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4, Vol. 16 Issue (12): 1220-1225   PDF    
郑州市城区儿童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赵坤1, 宋桂华1, 古华倩2, 刘爽3, 张岩1, 郭彦荣1    
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2. 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 浙江 杭州 311106;
3. 河南省人民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 了解郑州市儿童哮喘的流行病学特征、诊治情况及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发放初筛问卷.疑似哮喘者二次问卷调查、体检及查阅既往病历、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同时根据年龄、性别匹配的原则随机抽取非哮喘患儿调查作为对照.结果 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10 616份,其中男5 444人,女5 172人.哮喘确诊308人,患病率为2.90%.男童患病率高于女童(3.38% vs 2.40%);3岁以下儿童哮喘患病率为10.24%,高于其他年龄组儿童.哮喘儿童发作的前3位诱因包括呼吸道感染(94.2%)、天气变化(89.0%)和运动(35.1%).哮喘患儿发作强度多为中度发作(71.8%),其次为轻度(22.7%).94.8%(292例)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74.7%(230例)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90.9%(280例)使用抗生素治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列因素是哮喘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过敏性鼻炎史(OR=150.285,95%CI:31.934~707.264)、湿疹史(OR=10.600,95%CI:1.054~106.624)、特应性皮炎史(OR=31.368,95%CI:3.339~294.683)、食物过敏史(OR=27.373,95%CI:2.670~280.621)、出生方式(OR=2.853,95%CI:1.311~6.208)、使用抗生素的年龄(OR=0.384,95%CI: 0.172~0.857)、1岁内使用抗生素的次数(OR=9.940,95%CI:6.246~15.820)、家装修墙面材料(OR=2.108,95%CI:1.464~3.036)、冬天是否采暖(OR=6.046,95%CI:1.034~35.362).结论 郑州市儿童哮喘患病率与年龄、性别有关;发作程度以中度为主;哮喘最主要诱因为呼吸道感染.哮喘的治疗较规范,但仍有待提高.过敏性鼻炎史、湿疹史、特应性皮炎史、食物过敏史及剖腹产出生、1岁内使用抗生素的次数多、家墙面使用装修材料、冬天采暖会增加儿童哮喘发病的危险,而使用抗生素时间较晚者哮喘发病的危险性较低.
关键词哮喘     流行病学调查     危险因素     儿童    
Epidemiological survey and risk factor analysis of asthma in children in urban districts of Zhengzhou, China
ZHAO Kun1, SONG Gui-Hua1, GU Hua-Qian2, LIU Shuang3, ZHANG Yan1, GUO Yan-Rong1    
Departmen of Pediatrics,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treatment status, and risk factors for asthma in children in Zhengzhou, China. Methods Questionnaires for primary screening were issued using the method of multi-stage stratified sampling. Suspected asthmatic children were given a second questionnaire, physical examination, medical history review, and auxiliary examination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 Age-and sex-matched non-asthmatic children were randomly recruited to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number of valid questionnaires was 10 616 (5 444 males and 5 172 females). There were 308 confirmed asthma cases and the overall prevalence was 2.90%. The prevalence in boy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irls (3.4% vs 2.4%). The prevalence in children under 3 years of age was 10.2%,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age groups. The top three triggers for asthma attack in children were respiratory infection (94.2%), weather changes (89.0%), and exercise (35.1%). The most common asthma attack was moderate (71.8%), followed by mild (22.7%).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systemic corticosteroids, and antibiotics were applied to 94.8% (292 cases), 74.7% (230 cases), and 90.9% (280 cases) of all patients, respectively.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e following major risk factors for asthma: history of allergic rhinitis (OR=150.285, 95% CI: 31.934-707.264), history of eczema (OR=10.600, 95% CI: 1.054-106.624), history of atopic dermatitis (OR=31.368, 95% CI: 3.339-294.683), food allergies (OR=27.373, 95% CI: 2.670-280.621), method of birth (OR=2.853, 95% CI: 1.311-6.208), age of first antibiotic use (OR=0.384, 95% CI: 0.172-0.857), frequency of antibiotic use within 1 year of age (OR=9.940, 95% CI: 6.246-15.820), use of wall decorating materials (OR=2.108, 95% CI: 1.464-3.036), and use of heat supply in winter (OR=6.046, 95% CI: 1.034-35.362). Conclusions The prevalence of childhood asthma is associated with age and gender in Zhengzhou. Most asthma attacks are moderate, often triggered by respiratory infection. Treatment of asthma has been standardized, but still needs further improvement. History of allergic rhinitis, eczema, atopic dermatitis and food allergies, cesarean delivery, frequent use of antibiotics within 1 year of age, use of decorating materials on the wall, and use of heating in winter may increase risk for asthma, and use of antibiotics in older age is a protective factor against asthma in children.
Key words: Asthma     Epidemiological survey     Risk factor     Child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 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 饮食习惯改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患病率逐年 升高,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我国儿童哮喘协作 组于 1990 年及 2000 年两次组织了全国儿童哮喘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哮喘平均患病率由 0.91% 上升至 1.54% [1],郑州市 2000 年哮喘的流行 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为 1.18%[2], 与之相符。2000 年距今已有十余年,为了进一步 了解郑州市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及发病相关因素, 本研究对我市1995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 31 日出生的郑州市常住儿童居民进行了流行病学 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河南省郑州市1995年11月1日至2010年10 月 31 日出生的城镇常住儿童进行抽样调查。采用 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所有符合条件的人群 中抽取。病例组为初筛表中疑似哮喘后由专业儿 科医师临床诊断的哮喘患儿,诊断标准参照中华 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2008 年 10 月修订的 《2008 中国儿童哮喘的诊断与防治指南》[3]。对照 组是根据年龄、性别匹配的原则随机抽取的非哮 喘患儿。 1.2 问卷调查

调查表采用全国儿童哮喘第三次流行病学调 查中儿科哮喘协助组首都儿研所哮喘防教中心统 一编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分为 3 部分:初筛表、 哮喘儿童调查表、非哮喘儿童调查表。初筛表主 要调查儿童的一般信息、发病症状、过敏史、家 族史等基本情况。对初筛表中的疑似哮喘患儿由 专业儿科医师临床诊断及进行二次问卷调查,同 时根据年龄、性别匹配的原则随机抽取非哮喘患 儿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人员为郑州市 多家三甲医院经过问卷调查系统培训的儿科医师。 1.3 抽样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首先在郑州市金水 区、管城区、二七区、惠济区、上街区、中原区、 高新区等区域中共抽取 3 所中学、4 所小学、10 所幼儿园及 2 个幼儿预防接种点。共抽取郑州市 常住儿童 11 350 人,其中男 5 769 人,女 5 581 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Epinfo 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调查结果, 并进行检验、核对和校正。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使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 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童哮喘与过敏性疾病初筛结果

共抽取郑州市常住儿童 11 350 人,有效调查 问卷为 10 616 份(93.53%),其中男(0~14 岁) 5 444 人,女(0~14 岁)5172 人。10 616 名 儿 童 中,有喘息史的占 3.67%,近 12 个月发生过喘息 的占 2.54%,连续咳嗽大于 1 个月的占 3.71%, 1 年中患 6 次以上呼吸道感染者占 10.31%,既往 有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或喘息 性肺炎史的占 6.39%,有与哮喘相关的过敏史的占 26.00%,有过敏性或哮喘家族史的占 12.00%。

表 1 中对问题(1)~(3)、(6)任何一 项回答“是”;或问题(4)、(5)中一项回答“是”, 同时问题(7)或(8)回答“是”的儿童列为可 疑哮喘的儿童,共有 1336 人。哮喘与过敏性疾病 初筛结果具体见表 1

表 1 哮喘与过敏性疾病初筛结果(n=10 616)
2.2 郑州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特点

对可疑哮喘儿童进行进一步诊断,确诊为哮 喘有 308 人(2.90%),其中典型哮喘 180 人,占 58.4%,咳嗽变异性哮喘 128 人,占 41.6%。 2.2.1 哮喘的人群分布

  男性儿童哮喘的患病 率为 3.38%,女性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为 2.40%,男 童患病率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085, P=0.003)。3 岁以下儿童哮喘患病率为 10.24% (69/674),3 岁 ~ 为 6.13%(103/1 680),6 岁 ~ 为 1.99%(72/3 610),9 岁 ~ 为 1.55%(56/3 616), 12~14 岁为 0.77%(8/1 036),以 3 岁以下儿童的 患病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82.745, P<0.001)。典型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性别、 年龄分布见表 2

表 2 哮喘患儿年龄及性别分布[ n(%)]
2.2.2 哮喘的时间分布

春季(3~5 月)、夏季 (6~8 月)、秋季(9~11 月)及冬季(12~2 月) 4 个季节间哮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哮喘的发作以 季节交替时发生最高(33.4%)。哮喘发作时间以 午夜(32.5%)和清晨(29.5%)常见(表 3)。

表 3 308 例哮喘儿童病史回顾
2.2.3 发作次数及严重程度

哮喘患儿经常发 作强度多为中度发作,其次为轻度,重度发作 的较少。近1 月内未因咳喘发作使用药物者占 78.2%,使用药物 1~2 次者占 15.6%,≥ 3 次者占 6.2%。55.2% 的患儿不用住院治疗,住院 1~3 次 者占 31.2%,>3 次者占 13.6%。近 1 年不用急诊就 诊者 69.2%,急诊就诊 1~3 次者占 23.7%,>3 次 者占 7.1%。病情趋势为加重者占 8.8%,不变者占 14.3%,减轻者占 63.6%,>1 年不发作者占 8.1%, >2 年不发作者占 5.2%。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见表 3 2.2.4 发作诱因、先兆症状及发作时表现

哮 喘儿童发作时的诱因:前 5 位常见诱因包括呼吸 道感染(94.2%)、天气变化(89.0%)、运动(35.1%)、 接触屋尘(25.3%)、劳累(18.5%),其他诱因 主要包括:牛奶(9.7%)、香烟(9.1%)、接触 宠物(7.1%)、鱼虾(7.1%)、情绪变化(6.5%), 油烟(6.5%)、发霉的气味(4.5%)、装修气味(2.6%) 等(表 3)。

发作时的先兆症状以流涕(86.7%)、鼻塞 (81.7%)、喷嚏(64.3%)、咽痒(60.4%)为主(表 3)。发作时的主要表现为咳嗽(97.7%)、呼吸 困难(70.5%)、夜间醒来(70.1%)、胸闷(66.2%)、 喘鸣(60.1%)、憋气(54.9%)等(表 3)。 2.2.5 哮喘的治疗措施及卫生经济学评价

哮 喘治疗使用的药物中支气管扩张剂、茶碱、吸入 激素、全身激素、抗白三烯药、抗过敏药、免疫 调节剂、抗生素、中药的使用率分别为 81.8%、 13.6%、94.8%、74.7%、73.1%、50.3%、18.5%、 90.9%、95.5%。脱敏治疗率为 1.6%。峰流速仪的 使用率为 31.2%。

医疗花费最多的 1 年花费 <2 000 元的占 7.8%, 2 000~4 999 元 的 占 65.6%,5 000~9 999 元 的 占 25.3%,10 000~30 000 元的占 1.3%;最近 1 年的医 疗花费为 <2 000 元、2 000~9 999 元、10 000~29 999 元、30 000~49 999 元、≥ 50 000 元的分别占 3.6%、 29.9%、59.1%、6.2%、1.9%。

家庭成员工作受影响至缺勤 <10 d、10~29 d、 30~59 d、>60 d、常年的分别占 11.7%、70.4%、 11.3%、2.9%、3.6%;哮喘患儿学习受影响的天数 <10 d、10~29 d、30~59 d、>60 d、常年的分别占 62.9%、40.6%、9.1%、2.3%、0.6%;体育活动基 本不受影响、只参加部分、不参加体育活动者分 别占 76.3%、15.6%、2.3%。 2.3 儿童哮喘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在 26 个可能与哮喘发病有关的因素,即过敏 性鼻炎、湿疹、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是否早产、 出生方式、出生体重、生后 6 个月是否纯母乳喂养、 开始蛋白质辅食的时间、使用抗生素的年龄、1 岁 内使用抗生素的次数、孩子出生后是否装修过房 子、家墙面使用何种装修材料、家具使用何种材料、 门窗使用何种材料、冬天是否采暖、夏天是否使 用空调制冷、家中使用何种燃料做饭、天花板 / 墙 壁 / 地板是否有霉斑、是否使用地毯、是否养花草、 是否饲养动物、孩子出生前后家里是否有人吸烟、 目前家里是否有人吸烟、孩子枕头使用何种材料、 被褥使用何种材料中,单因素分析显示过敏性鼻 炎、湿疹、特应性皮炎等 18 个因素与儿童哮喘的 发病有关,见表 4

表 4 哮喘发病的相关因素[n(%)]
2.4 儿童哮喘发病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过敏性鼻炎史、 湿疹史、特应性皮炎史、食物过敏史、出生方式、 使用抗生素的年龄、1 岁内使用抗生素的次数、家 墙面使用何种装修材料、冬天是否采暖 9 项进入 回归方程,为儿童哮喘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见 表 5

表 5 儿童哮喘发病相关因素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2000 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儿童哮喘 2 年内有喘息发作的现患病率为 0.5%~3.34%,全 国平均为 1.54%,而郑州市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为 1.18% [1,4],与郑州市相邻的开封市 2000 年哮喘的 患病率为 1.16%[5]。本次对郑州市儿童的调查距上 次调查(2000 年)已 10 年,哮喘患病率增至 2.90%, 儿童哮喘患病率增高的原因可能主要与我市居民 饮食习惯有所改变,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的 过量摄入,使儿童天然的 Th1、Th2 之间的不平衡 表现更加突出有关[6];再加上食品添加剂过多使用 导致激素发挥作用失衡致食物过敏增多[7,8];环境 污染物如多环芳烃、PM2.5 水平增高也在一定程度 上造成哮喘的发病率增高[9,10]

本研究显示不同年龄组哮喘患病以 3 岁以下 最高,与深圳市福田区的调查结果相同[11],这可 能与 3 岁以内儿童更易发生喘息有关。本研究结 果显示哮喘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可能与近年来 环境污染造成的过敏原持续存在有关。本研究中 哮喘的发作时间以清晨和夜间为主,发作诱因以 呼吸道感染为主,这与大多数的研究结果相同[12,13]

在治疗哮喘的药物中,支气管舒张剂及吸入 糖皮质激素仍为主要药物,与 2000 年的研究[5] 相 比,使用率较前升高,另外新型药物白三烯受体 拮抗剂的使用率也较高,而全身糖皮质激素及抗 生素的使用率仍然很高,仍需要临床医生规范对 哮喘的治疗。

儿童哮喘对家庭成员工作及孩子上学的影响 仍然较大,对家庭经济也造成巨大负担。哮喘延 迟诊断和人们对哮喘知识的贫乏是造成患者经济 及社会负担的一个重要因素。这说明对哮喘患儿 的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进一步规范哮喘的治疗, 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研究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过敏性 鼻炎史、湿疹史、特应性皮炎史、食物过敏史是 儿童哮喘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可能原因为:过 敏性鼻炎、湿疹、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与哮喘 均为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所以哮喘患儿常同时 有以上过敏性疾病[14]。本研究提示剖宫产亦为哮 喘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这可能与剖宫产儿缺少 产道挤压,而分娩时的产道挤压有利于肺发育及 通气功能的建立。使用抗生素的年龄小及 1 岁内 使用抗生素的次数较多为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 这可能缘于使用抗生素的患儿多为呼吸道感染, 而小婴儿常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且呼吸道感染为 哮喘发作的最主要诱因。有研究表明油漆或乳胶 漆、强化木地板是儿童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的危险 因素[15],本研究显示家庭装修墙面材料是儿童哮 喘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室内装修材料释放出的可 挥发性有机物可刺激呼吸道引起哮喘发作[16]。本 研究提示冬天采暖为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与苏州 得出冬天采暖为保护因素的结果不同[17],这可能 与郑州地处中原,气候干燥,而使用暖气会造成空 气更加干燥,增加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有关。

综上,本研究显示儿童哮喘的患病率较 2000 年有明显增高趋势;哮喘的发病诱因以呼吸道感染 为主;哮喘的治疗较前趋于规范,但仍有待提高; 过敏性鼻炎史、湿疹史、特应性皮炎史、食物过敏 史及剖腹产出生、1 岁内使用抗生素的次数多、家 墙面使用装修材料、冬天采暖为哮喘的危险因素, 而使用抗生素时间晚为哮喘的保护因素。

参考文献
[1] 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 2000年与1990 年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率的调查比较[J]. 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 2004, 27(2): 112-116.
[2] 刘丽, 李涛, 刘万同. 郑州市2000年哮喘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1, 12(3): 164-165.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2008中国儿童哮喘的诊断与防治指南[J]. 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10): 745-753.
[4] 陈育智, 马煜. 2000年全国31省市40万0-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及与1990年同类调查对比研究[J]. 医学研究杂志, 2005, 35(10): 44-45.
[5] 李清联, 任丽君, 黄慧霞. 开封市市区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3(5): 360-362.
[6] 蒋玉红, 王亚秋, 孙宽秋. 支气管哮喘患者TH细胞的极化状态及临床意义[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6, 8(5): 379-381.
[7] Mansour E, Ahmed A, CorTes A, eT a1. Mechanisms of meTabisulfiTe-induced bronchoconsTricTion: evidence for bradykinin B2-recepTor sTimulaTion[J]. J Appl Physiol, 1992, 72(5): 1831-1837.
[8] 冯益真, 温兆春, 王学禹, 等. 血清内分泌激素与小儿哮喘的关系[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1997, 12(6): 373-374.
[9] 元熙哲, 金花, 鲍永波, 等. 多环芳烃与支气管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12, 35(1): 70-74.
[10] 杨轶戬, 宋宏. 细颗粒物(PM2.5)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J]. 毒理学杂志, 2005, 19(2): 146-148.
[11] 谷加丽, 马红玲, 郑跃杰. 2010-2011 年深圳市福田区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2, 14(12): 918-923.
[12] 刘传合, 邵明军, 王强, 等. 北京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8): 574-578.
[13] 刘传合, 倪陈, 潘家华, 等. 合肥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3, 15(2): 109-111.
[14] 曾华松. 小儿过敏变态反应性疾病[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9, 24(11): 817-820.
[15] 王娟. 重庆地区住宅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D]. 重庆大学, 2011.
[16] 丁文清, 王泽清, 马彦燕. 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污染与儿童哮喘关系的研究[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2, 29(7): 632-634.
[17] 朱灿红, 刘继贤, 赵显虹, 等. 苏州市0-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相关因素分析 [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2, 46(5): 456-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