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4, Vol. 16 Issue (12): 1255-1259   PDF    
农村儿童事故倾性的现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陈思思, 周乐山     
中南大学护理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13
摘要目的 研究农村儿童事故倾性发生的现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农村儿童事故倾性的预防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伤害调查表对湖南省某农村1 560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事故倾性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共筛查出事故倾性儿童147例,事故倾性的发生率为9.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性别(P<0.01)、学习成绩(P<0.01)、留守(P<0.05)、家庭类型(P<0.05)、家庭经济状况(P<0.01)及监护人性别(P<0.05)、婚姻状况(P<0.05)、职业(P<0.05)及家庭教育方式(P<0.05)是农村儿童事故倾性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习成绩中下等(OR=3.683,95%CI:1.028~4.283)、下等(OR=2.099,95%CI:1.587~8.546)、经济状况贫困(OR=2.353,95%CI:1.222~4.533)、教育方式放任或漠不关心(OR=1.914,95%CI:1.029~3.559)和变化无常(OR=4.153,95%CI:1.847~9.338)是儿童事故倾性的危险因素,女孩(OR=0.539,95%CI:0.369~0.788)是儿童事故倾性的保护因素.结论 学习成绩差、家庭经济贫困、教育方式放任或漠不关心和变化无常会增加农村儿童事故倾性的发生;相对于男孩,女孩事故倾性的发生较低.
关键词事故倾性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儿童    
Incidence of accident pronenes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rural children
CHEN Si-Si, ZHOU Le-Shan     
Nursing Schoo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1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of accident pronenes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rural children. Methods By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1 560 children were enrolled from one rural area in Hunan Province, China, and were surveyed with self-designed general and injury questionnaires. Unconditional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major risk factors for accident-prone children. Results One hundred and forty-seven accident-prone children were screened out and the incidence of accident proneness was 9.42%.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gender (P<0.01), academic record (P<0.01), left-behind status (P<0.05), family type (P<0.05), family economic status (P<0.01), guardian's gender (P<0.05), guardian's marital status (P<0.05), guardian's occupation (P<0.05), and family educational mode (P<0.05) wer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accident proneness in rural children.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further revealed that low grade (OR=3.683, 95%CI: 1.028-4.283) and very low grade (OR=2.099, 95% CI: 1.587-8.546) in academic record, poverty in family economic status (OR=2.353, 95% CI: 1.222-4.533), and indulgence or indifference (OR=1.914, 95% CI: 1.029-3.559) and fickleness (OR=4.153, 95% CI: 1.847-9.338) in guardian's educational mode were risk factors for accident proneness in rural children, while female gender (OR=0.539, 95% CI: 0.369-0.788) was a protective factor. Conclusions Low academic record, poor family economy, and incorrect family education mode (indulgence or indifference and fickleness) would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accident proneness in rural children, but girls have less accident proneness than boys.
Key words: Accident proneness     Epidemiology     Influencing factor     Child    

近年来,伤害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研究 的热点问题。国外最新研究显示,儿童意外伤害 的发生率虽有所下降但仍是我国及世界许多国家 0~14 岁儿童的首位死因 [1],严重威胁着儿童的身 心健康,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 担[2]。我国各地区对农村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的报 道不尽一致,为 14.6%~74.2%,较城市儿童高[3,4,5]。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健全,医疗卫生水平 较差,农村儿童也缺乏周全的看护,是儿童意外 伤害的高发区。事故倾性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个体 特征,处于同等危险暴露条件下,事故倾性者有 更高的事故发生率,而这些个体特征是固有的稳 定的[6]。已有的研究发现儿童中存在少数意外伤害 的多发者[7]。目前国内将 1 年内发生 3 次及 3 次以 上意外伤害的儿童定义为事故倾性儿童[8]。儿童是 最容易受伤害威胁的脆弱群体,应该成为优先研 究的对象。本研究旨在研究农村儿童事故倾性的 现况,探讨儿童事故倾性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伤 害多发者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湖南省双峰县选取了两个乡镇,每 个乡镇随机抽取了小学和中学各一所并以此 4 所 学校的所有在册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 共发放问卷1 601 份,回收1 587 份,回收率为 99.1%,回收有效问卷1 560 份,回收有效率为 98.3%。 1.2 抽样及问卷调查

按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南省双峰县 两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取一所小学和中学。 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伤害调查表对所抽 取学校所有在册学生进行回顾性调查过去 1 年中, 即 2013 年 3 月至 2014 年 3 月期间意外伤害的发 生情况。统一培训调查人员。五年级及以上的学 生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三、四年级学生在 班主任和研究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填写,现场收回; 一、二年级学生在家长和研究人员的指导下统一 进行填写,次日收回;问卷当场验收,不合格者 要求重新进行填写。 1.3 伤害的诊断标准

伤害的诊断标准包括:(1)到医疗卫生机构(医 院、校医务室、诊所等)进行诊治,确诊为某一损伤; (2)由家长、老师或同伴对受伤者做紧急处置或 看护;(3)因伤休息 / 休学半日以上。凡满足其 中 1 条或多条者,均属于伤害[9] 1.4 事故倾性的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多采用金会庆的定义,将 1 年内发 生 3 次及 3 次以上意外伤害的儿童定义为事故倾 性儿童[8] 1.5 样本量

根据文献查得事故倾性儿童的发生率为 3.6%~19.37% [10,11],取平均值 11.5%。根据单纯随 机抽样公式估计样本量约为 976 例,加上 20% 的 流失率,则横断面调查实际所需样本量为 1 172 例。 1.6 研究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儿童姓名、性别、 年龄、年级、成绩、是否独生、是否留守、是否寄宿、 家庭类型、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监护人的性别、年龄、 职业、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健康状况等。

(2)伤害调查表:包括伤害发生的次数、类 型、时间、地点、部位、何人引起、意图、原因、 伤后处理、治疗费用、休息天数、缺课天数等 15 项。 1.7 统计学分析

数据运用 Epidata 3.0 进行双录入,使用 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频数、率、构成比、 均数、标准差等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χ 2检验进 行事故倾性发生的单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多因 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事故倾性发生的主要危险 因素。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童事故倾性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计调查 1 560 人,筛查出事故倾性 儿童 147 例,发生率为 9.42%。其中男生 100 人 (68.0%),女 生 47 人(32.0%),平 均 年 龄 11.5±2.6 岁;小学生 77 人(52.4%),中学生 70 人(47.6%);留守儿童 76 人(51.7%),非留守 儿童 71 人(48.3%)。 2.2 儿童事故倾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儿童性别(P<0.01)、 学习成绩(P<0.01)、留守(P<0.05)、家庭类型 (P<0.05)、经济状况(P<0.01)及监护人性别 (P<0.05)、婚姻状况(P<0.05)、职业(P<0.05)、 教育方式(P<0.05)是农村儿童事故倾性的影响因 素(表 1~2)。

表 1 儿童事故倾性人口学变量的单因素分析

表 2 儿童事故倾性家庭环境的单因素分析
2.3 儿童事故倾性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学生是否为事故倾性儿童作为因变量,将 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 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α入=0.05, α出=0.10)。相 关变量赋值见表 3。结果显示,儿童性别、成绩、 家庭经济状况及教育方式是事故倾性的主要影响 因素。其中性别女(OR=0.539)是事故倾性的保 护因素;成绩中下(OR=3.683)、下等(OR=2.099)、 经济状况贫困(OR=2.353)、教育方式放任或漠 不关心(OR=1.914)和变化无常(OR=4.153)是 事故倾性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4

表 3 儿童事故倾性影响因素 logistic 回归变量赋值

表 4 儿童事故倾性影响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儿童事故倾性的发 生率为 9.42%,高于侯居旺等[10]、低于陈燕珍等 [11] 的报道。这可能与本研究所选取研究对象性别、 年龄等人口学变量的不同有关,本研究对象选自 农村,留守儿童居多;其次不同的地区经济文化 水平、地理人文环境、医疗卫生水平等方面也存 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本研究单因素分析得出男孩 (12.2%)、成绩中下等(11.4%)、下等(18.3%)、 留守儿童(11.1%)事故倾性发生率较高,家庭类 型、经济状况、监护人性别、婚姻状况、职业及 教育方式与儿童事故倾性的发生有关,与孙莹等[12] 研究基本一致。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学 习成绩差、家庭经济贫困、教育方式放任或漠不 关心和变化无常是儿童事故倾性的危险因素,性 别为女孩是事故倾性的保护因素。男孩较女孩活 泼好动,活动场所较广,暴露于伤害危险因素的 机率较女孩高;学生成绩差,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可能会导致某些危险行为的形成,从而导致意外 伤害的发生;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周全的看护,自 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暴露于危险环境的可能性 较非留守儿童高,伤害发生率增加,与邓芳明等[13] 报道一致;监护人对儿童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有研究显示不同的管教方式是 2 次意外伤害的危 险因素[14,15]。众多研究证明,家庭类型、人均收入、 监护人发现危险行为时的制止方式、教育方式等 因素与再发伤害有关,为导致伤害频次增加的危 险因素[10,16]

事故倾性严重威胁着儿童的身心健康,给家 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本研究得出农 村儿童事故倾性的发生与其人口学变量、家庭环 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目前对儿童意外伤害的研 究很多,但大多数研究者忽略了事故倾性儿童这 一特殊群体。在今后儿童意外伤害的研究中应重 点针对这一部分群体即意外伤害的多发者进行研 究,从而有效地防治农村儿童事故倾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ViTal signs: UninTenTional injury deaThs among persons aged 0-19 years-UniTed STaTes, 2000-2009[J]. MMWR Morb MorTal WklyRep, 2012, 61(15): 270-276.
[2] Klein M, Oppenheim M, Ivancovsky M, eT al. Childhood injuries in Israel--currenT sTaTus and The role of The communiTy pediaTrician[J]. Harefuah, 2012, 151(6): 349-352.
[3] 薛玲, 庞淑兰, 杨永生, 等. 1223名农村小学生伤害现状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35): 5066-5068.
[4] 李绍华, 于玉领, 汤质如, 等. 蒲城县农村地区儿童伤害现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12): 1118-1120.
[5] 查文婷, 梁维君, 龚萍, 等. 湖南农村学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 2012, 19(4): 518-620.
[6] Rowe R, Maughan B, Goodman R. Childhood psychiaTric disorder and uninTenTional injury:findings from a naTional cohorT sTudy[J]. J PediaTr Psychol, 2004, 29(2): 119-130.
[7] 金会庆, 邹文艺.驾驶员与事故倾性儿童研究[J].人类工效学, 1996, 2(3): 20.
[8] 金会庆, 李迎春, 余皖生, 等.儿童意外伤害及事故倾性的家族聚集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14(22): 1907-1908.
[9] 王声湧.伤害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53-58.
[10] 侯居旺, 郭忠琴, 田蕾, 等.事故倾性儿童伤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12, 33(2): 169-171.
[11] 陈燕珍, 李建栋,聂军,等.中学生伤害与相关行为特征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09, 13(3): 287-289.
[12] 孙莹. 安徽省某农村地区儿童伤害倾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安徽医科大学, 2012.
[13] 邓芳明, 龚学民, 崔虹艳, 等.湖南醴陵农村儿童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4, 16(5): 524-528.
[14] 周英.安徽省蚌埠市中学生意外伤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 2011.
[15] 金会庆, 余皖生, 李迎春, 等.学龄事故倾性儿童与家庭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9): 1037-1038.
[16] 范亚平, 孙业桓, 张燕, 等.中学生再发意外伤害危险因素[J].疾病控制杂志, 2003, 7(3): 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