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4, Vol. 16 Issue (2): 214-215   PDF    
儿童血汗症1例报告
王丽君1, 安彩霞2, 李玉梅2, 曹长青2    
1.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2.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甘肃 兰州 730000
WANG Li-Jun1, AN Cai-Xia2, LI Yu-Mei2,CAO Chan-Qing2

患儿,女,7 个月,蒙古族,因间断眼、口、鼻、 耳出血1 月余,加重5 d 入院。患儿1 个月前无明 显诱因出现口鼻、外耳道出血,为鲜血,每次量少, 每日2~3 次。出血前患儿稍有烦躁,无其他不适, 遂就诊于西京医院,诊断为“血汗症”,给予对 症治疗。此后患儿仍有眼、口、鼻、耳间断出血, 故就诊于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该院查血常规、 尿常规、粪常规、出凝血时间、自身抗体全项、 免疫球蛋白、补体、凝血因子、腹部B 超等相关 检查,均未能明确病因。入我院前5 d,患儿出血 症状加重,每天约5~7 次,每次量少,为明确诊 断遂来我院就诊。患儿既往体健,父母非近亲结婚, 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入院体查:生命体征正常,发育正常,营养 中等,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出血点,弹性 正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 下未触及。血常规:WBC 5.7×109/L,N 0.20,L 0.68, RBC 4.75×1012/L,Hb 120 g/L,PLT 214×109/L。 血生化检查: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68 U/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76 U/L),乳酸脱氢酶增 高(274.2 U/L),α- 羟丁酸脱氢酶增高(228 U/L), 血清铁降低(8.7 μmol/L)。凝血功能检查:抗凝 血酶- Ⅲ 54%(参考值80%~120%),凝血酶原 时间12.4 s(参考值9.9~12.8 s),凝血酶原活动度 92%(参考值80%~120%),血浆凝血酶原比值 (PTR)1.05(参考值0.80~1.20),PT 国际标准 化比值(INR)1.04(参考值0.80~1.20),纤维蛋 白原含量0.56 g/L(参考值2~4 g/L),部分凝血 酶时间37.0 s(参考值25.4~38.4 s),凝血酶时间 29.6 s(参考值12~16 s),D- 二聚体1.469 μg/mL ( 参考值0~0.256 μg/m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49.80 μg/mL(参考值0~5.0 μg/mL),因子Ⅷ 92% ( 参考值50%~150%), 因子Ⅸ 51%( 参考值 50%~150%)。体液免疫检查:IgG 降低(5.57 g/L), IgA 降低(0.25 g/L),IgM 正常, 补体C3 降低 (0.78 g/L),补体C4 正常。血沉、尿粪常规、肾 功能、离子、不饱和铁结合力、铁饱和度、甲状 腺功能、骨髓穿刺、自身抗体全项、抗核抗体、 Coombs 试验、嗜异凝集试验检查结果均正常。眼 角分泌物涂片检查:白细胞以杆状及分叶核为主, 偶见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成熟红细胞大小 轻度不一,填充尚可,血小板少见。未行影像学 检查。建议行皮肤病理检查,家属拒绝。

入院当天,患儿双眼流血,出血前患儿稍有 烦躁,无其他不适,约1 min 后血迹凝固,眼睑处 血痂形成 (图 1),用温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干净后, 局部皮肤完好,色泽正常,无任何残迹,双眼球 结膜略充血,角膜透明,瞳孔光反射良好。患儿 血小板功能正常,凝血功能检查示纤溶亢进,给 予止血敏、维生素K 止血,维生素C 改善毛细血 管通透性等治疗,患儿再无出血,结合患儿无皮 疹,无肝、脾、淋巴结肿大,无贫血、血尿特点, 排外结缔组织病、不典型溶血、慢性病毒感染、 甲状腺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初步诊断为血汗症。 治疗后患儿一般情况尚可,未见眼角、口鼻、外 耳道等部位出血,家属要求出院,嘱患儿出院后 继续口服维生素C、芦丁片、肌苷片,定期复查, 后失访。

图 1患儿眼睑处血汗发作后血斑

讨论:血汗症是指在无破损的皮肤表面有发 作性血液渗出,目前病因未明。Holoubek 等[1] 将 血汗症按病因分为伴发系统性疾病、替代性月经、 过度劳累、心因性及特发性5 种类型。张凤奎等[2] 所做的多方面实验室检查结果表明,血汗症可完 全除外血小板因素、凝血异常、纤溶亢进所致的 出血,初步提示或许是一种特殊表现的血管炎, 是一种罕见的汗腺功能性疾病。也有学者推测可 能是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时,汗腺中的血管容 易破裂或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关于本病的治疗, 首先是消除诱发因素,一般给予维生素C 和芦丁 片等对症治疗改善病情[3]。夏尤佳等[4] 所做的病 理检查提示血汗症可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皮肤黏 膜良性病变,与汗腺和毛细血管病变无关。金玲 娟[5] 等根据所做的病理检查显示,血汗症的渗出 液是血液与汗样液体,而不是与汗液的混合物, 患儿汗腺结构正常,无血液成分,经心得安治疗 后基本痊愈,由此得出血管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是 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β- 受体阻滞剂可成为该病新的有效的治疗药物。血汗发作一般无明显规律 性,发作前无任何征兆,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 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暂,出血量通常较少,于皮 肤表面形成片状凝血斑。其诊断必须符合两个重 要特征:(1)皮肤完整性好,无破损;(2)自 发性流出皮肤表面的液体中含有红细胞、白细胞 和其他血液成分[2]

根据本例患儿的发作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眼角分泌物涂片检查等结果,符合血汗症诊断。 经给予止血敏、维生素K、维生素C 等治疗后再 无出血,但患者家属拒绝行病理学检查,其预后 有待于进一步观察。总之该病非常罕见,病因不明, 但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甚至发作多年者健康状况 仍然良好,继发性血汗症者,预后则取决于基础 疾病的治疗效果。对于其皮肤出血的机制、与机 体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的内在联系、治疗及预后 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Holoubek JE, Holoubek AB. Blood, sweat and fear. "A classification of hematidrosis"[J]. J Med, 1996, 27(3-4): 115-133.
[2] 张凤奎, 郑亚丽, 刘津华, 等. 血汗症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 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4, 25(3): 147-150.
[3] 刘文龙, 李曼庆, 梁丽, 等. 血汗症2 例[J]. 中国实用内科杂 志, 1995, 15(5): 296.
[4] 夏尤佳, 吴岚莹, 戴强, 等. "玄府闭塞"说与血汗症的治 疗—附血汗症1 例治验分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6, 40(12):45.
[5] 金玲娟, 陈海飞, 吴天勤, 等. 一例血汗症患者病理及诊治 研究[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0, 31(3): 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