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湖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湖南 长沙 410005
近年来,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 和介入治疗已在儿科呼吸道疾病诊断治疗中进行 了广泛运用,在肺实变、肺不张、肺发育不良、 气道异物等呼吸道疾病治疗及难治性呼吸道疾病 病原学检查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在新生儿科 领域受到新生儿体重小、气道小、对纤支镜检查 者技术要求高等因素的影响,临床受到一定限制。 近7 年来,我院(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在呼吸 道疾病诊治中广泛开展了纤支镜检查和介入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4 年来,我院新生儿科在 儿科熟练运用纤支镜技术的基础上,在新生儿呼 吸道疾病诊治中亦积极开展了纤支镜检查。现将 我院进行了纤支镜检查及治疗的29 例新生儿的临 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纤支镜在新生儿呼吸道疾 病诊治中的作用,为临床进一步开展纤支镜在新 生儿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09 年9 月至2013 年1 月在我 院接受纤支镜检查的29 例新生儿,其中男17 例, 女12 例,日龄3~28 d。体重2 180~4 420 g。包括 吸气性呼吸困难、喉喘鸣19 例,反复肺炎和或肺 不张10 例。 1.2 方法
所用纤支镜为Olympus BFXP60 纤支镜(外 径2.8 mm, 内径1.2 mm)。术前禁食3 h, 建 立静脉通道维持补液,并于术前30 min 肌注阿 托品(0.01 mg/kg)。必要时静脉注射咪唑安定 (0.1 mg/kg)镇静。术前术中用2% 利多卡因行咽部及气管黏膜表面麻醉,边麻边进。纤支镜经鼻、 咽、喉通过声门进入气道,依次观察整个气道, 并参照胸部X 线片所示及临床特点重点观察病变 部位,推进过程有分泌物或黏液栓子吸引干净, 部分病人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和吸引。术中给予 鼻导管吸氧,常规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及心电监 护,观察患儿呼吸、口唇、面色,如有紫绀出现, 则停止操作,并记录检查前后患儿呼吸、心率、 经皮血氧饱和度,必要时检测血气分析。术后禁 食禁水3 h,在新生儿监护病房观察至少24 h。 2 结果 2.1 纤支镜检查结果
29 例患儿中,纤支镜检查显示会厌软化9 例, 其所占比例最高(31%),其次为气管支气管内膜 炎(17%)、喉璞(10%),见表1。图 1 示1 例 吸气性喉喘鸣患儿经纤支镜诊断为喉璞。
![]() |
表 129 例新生儿纤支镜检查结果 |
![]() |
图 1 纤支镜检查喉部所见 患儿因生后吸气性喉喘鸣 28 d入院,入院时吸气性呼吸困难,经纤支镜诊断为喉璞(箭头所示)。 |
14 例患儿于纤支镜通过声门后出现口唇发绀, 经皮血氧饱和度降低至80%,通过退镜并鼻导管 吸氧处理后发绀很快缓解,经皮血氧饱和度迅速 上升。气管黏膜轻微出血2 例,未予处理;严重 肺出血1 例,给予呼吸机通气治疗。1 例术后感染 加重,给予加强抗炎治疗,病情改善。未见气胸、 休克等并发症出现。 2.3 转归
1 例诊断为右侧支气管不发育的新生儿纤支镜 术后2 h 出现呼吸困难、肺出血,给予了气管插管 呼吸机治疗,因家长考虑呼吸道明显畸形而放弃 治疗。1 例气道狭窄无手术机会家长放弃治疗。1 例生后反复肺不张,纤支镜下4 次灌洗治疗后治愈 (图 2)。2 例喉璞、2 例咽部囊肿患儿经手术治愈。 1 例喉璞患儿家属放弃治疗。11 例先天性喉软骨 发育不良,排除了肺部感染,经过与家长沟通病情、 改变喂养方式并细致护理,病情改善出院。随访3个月,8 例生长发育良好;3 例营养不良,其中1 例因反复呼吸道感染,出现呛奶、咳嗽、气促、 呼吸衰竭,喂养困难而放弃积极治疗,在家中死亡。 其余11 例经内科处理,症状控制出院。
![]() |
图 2 胸部X 片检查 A:患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 出生后气促1 d 入院,X 线胸片提示肺不张(箭头所示);B:经 纤支镜下4 次灌洗治疗,X 线胸片显示肺复张(箭头所示)。 |
由于新生儿咳嗽反射弱、咳嗽无力,气道内 的黏稠分泌物及黏液栓子容易堵塞气道,加之新 生儿活动少,卧位多,拍背痰液吸引不到位,易 致胃食管反流误吸等,造成新生儿容易发生肺炎、 肺不张。随着临床上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耐药菌 的产生,明确肺炎病原学对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病原学检查常用的方法有咽拭子培养、鼻、 咽部痰培养、血培养、气管内分泌物培养、血清 特异抗体检测。新生儿免疫系统不成熟,血清特 异抗体检测阳性率低,对新生儿肺炎病原学诊断 受到限制。鼻、咽部痰培养的细菌并不代表下呼 吸道的致病菌[1];咽部及气管常有革兰阴性菌的定 植,因此咽部甚至气管内分泌物培养也不可靠[2]。 与气管分泌物比较,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具有 明显的优势,能获得下呼吸道内可靠的致病菌, 因此可针对致病菌菌种使用抗生素,特异性高达 80%~90%[3],可减少因细菌定植而使用抗菌素,降 低耐药菌的产生,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4]。本组病 例中,1 例患儿多家医院诊断为肺炎而大量使用抗 生素。入院时患儿肺部大量痰鸣音、呼吸困难。 入院后纤支镜检查提示会厌软化,吞咽障碍,分 泌液及奶液存留在咽部,反复吸入,导致肺部感 染,灌洗液培养显示铜绿假单孢菌感染。另外, 本组病例中10 例反复肺炎、肺不张患儿纤支镜下 可见支气管内膜炎、分泌物黏稠,经支气管肺泡 灌洗16 例次,培养5 例阳性,其中肺炎克雷伯菌 3 例,大肠埃希菌1 例,铜绿假单孢菌1 例。根据 药敏试验更改抗生素,并加强拍背吸痰等处理, 最终治愈出院。同时支气管肺泡灌洗稀释并吸出 黏稠分泌物,使痰液变得更为稀薄,促使了痰液 的排除。蒙来成等[5] 报道,23 例经纤支镜检查的 新生儿中,47% 有支气管内膜炎,47% 分泌物黏稠, 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患儿病情很快好转,治愈 出院。其中有患儿在纤支镜检查前血气分析提示 二氧化碳分压不断升高而准备给予呼吸机通气治 疗,后经纤支镜灌洗,吸引出黏稠分泌物治疗后, 呼吸衰竭明显好转而未用呼吸机治疗。本组病例 中,支气管内膜炎及分泌物黏稠占24%(7/29), 其比例低于蒙来成等[5] 的报道,可能源于两者接 受纤支镜检查的病例的临床表现不同。
本研究19 例吸气性呼吸困难新生儿中,1 例 为出生后重度窒息并肺部感染接受呼吸机治疗 11 d,拔管出院后再次出现呼吸困难住院,抗炎治 疗效果不佳而准备插管呼吸机治疗。急诊纤支镜 检查显示声门下明显狭窄,考虑呼吸机治疗后气 道损伤并发气道狭窄。由于新生儿气道娇嫩,加 之吸痰和镇静止痛不理想等原因,新生儿呼吸机 治疗后气道损伤在临床并非少见。Perez 等[6] 采用 纤支镜检查了拔管后的新生儿,发现44% 伴有中 度或重度喉部损伤,其中出现喉喘鸣症状的患儿 至少有中度损伤。本研究中纤支镜检查发现支气 管开口变异、狭窄2 例。这两例患儿表现为反复 肺炎且治疗困难,经纤支镜检查明确病因后,改 变体位、加强引流和抗炎,症状控制出院。值得 提出的是,11 例喂养困难并吸气性呼吸困难的新 生儿纤支镜检查后发现有会厌软化,吞咽呼吸不 协调,导致呛咳严重,后改为胃管喂养,患儿获 得了较好的体格发育。10 例先天性喉喘鸣及吸气 性呼吸困难患儿中,纤支镜检查显示3 例有喉璞, 1 例因不能脱离给氧治疗而行手术治疗,治愈出院; 1 例能缓慢吸奶,家长要求出院观察,2 个月后电 话随访,患儿吸奶及生长发育基本正常;另1 例 不能脱离给氧治疗患儿伴有面部、心脏畸形,家 长要求放弃治疗,半月后于家中死亡。长期随访 资料目前尚在收集中。国内李兰等[7] 对先天性喉 喘鸣亦进行了研究,认为电子喉镜、配合胸部CT 和纤支镜检查能明确喉喘鸣的常见原因。
本研究中纤支镜检查均为经验丰富的医生进 行操作,动作敏捷,处理及时,同时予以鼻导管 吸氧,但多数患儿经皮氧饱和度降低至70%~80% 左右,与文献报道相似[8, 9]。但退镜吸氧后经皮氧 饱和度均能改善。有研究者报道经纤支镜压力支 持通气可有效防治低氧[10]。本组病例未发现纤支 镜检查相关气胸、心跳呼吸停止等并发症。另外, 对已经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的病人,如果气管导 管为3.5 mm,甚至4.0 mm 内径,2.8 mm 的纤支镜无法进入而限制了其应用。虽然2.2 mm 镜子能顺 利进入,但因没有内孔不能进行吸引。对3.0 以下 导管,如果需要,只能拔管才能进行。由于进行 纤支镜检查时会发生气道黏膜轻度出血,而新生 儿凝血功能常有异常,对凝血功能明显异常者, 建议补充凝血因子,待凝血功能基本正常后进行。
综合以上分析,新生儿吸气性呼吸困难、喉 喘鸣、曾气管插管拔管后出现喘鸣、反复肺不张 肺部感染等,是行纤支镜检查的明确指征。只要 技术熟练、规范操作,手术前准备工作充分,可 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对新生儿呼吸道疾病, 纤支镜检查是一项安全而重要的诊疗技术。
[1] | Thureen PJ, Moreland S, Rodden DJ, et al. Failure of tracheal aspirate cultures to define the cause of respiratory deteriorations in neonates[J]. Pediatr Infect Dis J, 1993, 12(7): 560-564. |
[2] | 李莉, 秦雨春, 徐放生, 等. 新生儿肺炎病原及临床研究[J]. 新生儿科杂志, 2002, 17(6): 244-246. |
[3] | Wu CL, Yang DLE, Wang NY, et al. Quantitative culture of endotracheal aspirates in the diagnosis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failure[J]. Chest, 2002, 122(2): 662-668. |
[4] | Ben-Ari J, Yaniv I, Nahum E, et al. Yield of bronchoalveolar lavage in ventilated and non-ventilated children after bonemarrow transplantation[J]. Bone Marrow Transplant, 2001, 27(2): 191-194. |
[5] | 蒙来成, 刘兴丽, 邓红丽. 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呼吸道疾 病诊治中的作用[J]. 中国内镜杂志, 2009, 15(9): 990-992. |
[6] | Perez CR, Wood RE. Update on pediatric flexible bronchoscopy[J]. Pediatr Clin North Am, 1994, 41(2): 385-400. |
[7] | 李兰, 冼志雄, 郑跃杰, 等. 儿童吸气性喉喘鸣的病因分析[J]. 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9, 44(3): 219-222. |
[8] | 何少茹, 孙云霞, 钟劲, 等. 纤支镜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 中的诊断价值[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4, 26(3s): 239-240. |
[9] | 蒙来成, 刘兴丽, 邓红丽. 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呼吸道疾 病的临床应用[J]. 广东医学, 2007, 28(5): 724-726. |
[10] | Meng LC. Safety of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in neonate's respiratory tract diseases[J]. Clin Pediatr Emerg Med, 2007, 14(3): 22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