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4, Vol. 16 Issue (1): 601-605   PDF    
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预后因素分析
王恋, 李娟, 毛健, 张静, 陈丹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新生儿病房, 辽宁 沈阳 110004
摘要目的 分析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1 200 g)的临床资料,为其预后及临床干预提供预警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 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母孕期病史、新生儿出生时情况、诊治经过及预后,采用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108 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范围在<800 g,800~999 g 和1000~1200 g 的早产儿分别为15 例、29 例和64 例。存活72 例,死亡36 例,病死率为33.3%。前置胎盘、5 分钟 Apgar ≤ 3 分是导致这些早产儿出生24 h 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胎膜早破、5 分钟 Apgar ≤ 3 分及肺出血是生后24 h 至7 d 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出生7 d 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侵袭性真菌感染导致的晚发型败血症,妊高征是这个阶段早产儿死亡的保护因素。结论 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病死率较高,且随着日龄的增加,影响早产儿生存的预后因素不同,临床上应针对这些因素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提高早产儿生存率。
关键词预后     病死率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Prognostic factors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and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WANG Lian, LI Juan, MAO Jian, ZHANG Jing, CHEN Dan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Shengjing Hospital,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VLBWIs) and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ELBWIs) (birth weight ≤1 200 g) and to provide prewarning indicators for prognostic evaluation and clinical intervention.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108 VLBWIs and ELBWIs to investigate the maternal history of diseases during pregnancy, neonatal birth status, the proc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U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rmine prognostic factors. Results Of the 108 preterm infants, 15 had a birth weight of <800 g, 29 had a birth weight of 800-999 g, and 64 had a birth weight of 1000-1200 g. The mortality was 33.3% (36/108). Placenta previa and Apgar score ≤3 at 5 minutes were the main risk factors for death within 24 hours of birth;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 Apgar score ≤3 at 5 minutes, and pulmonary hemorrhage were the main risk factors for death between 24 hours and 7 days after birth; late-onset sepsis caused by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death over 7 days after birth, while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was a protective factor. Conclusions The mortality in VLBWIs and ELBWIs is relatively high, and the prognostic factors vary between preterm infants of different ages. Clinicians should discuss management options for the infants on the basis of these findings to increase the survival of preterm infants.
Key words: Prognosis     Mortality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降低早产、 合理管理早产儿仍是产科及新生儿科医生共同面 临的严峻挑战。尽管对早产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 的研究不断深入,工业化国家早产发生率仍呈逐 年增加的趋势。据报道,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 早产发生率分别为12%~13% 和 5%~9%[1]。2005 年我国国内22 个省市的47 所城市中62 家医院产 科分娩新生儿中早产儿占8.1%[2]。随着经济发展 及围产医学进步,我国早产儿出生率亦有不断增 加趋势。

由于生理不成熟及住院时间长,早产儿易 发生各种并发症,是世界范围内新生儿死亡的最 常见原因,占新生儿病死率的60%~80%[3]。近年 来,随着产前糖皮质激素和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 质(PS)的引进和广泛使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 病死率明显下降。但是不同体重范围的极低出生 体重儿生存和预后存在明显差异,出生体重越低, 病死率越高。邹坤等[4] 研究发现出生体重<1 200 g 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病死率为41.3%,明显高于出生 体重1 200~1 500 g 的早产儿病死率(7.0%)。因 此我们假设早产儿生存时间与许多因素有关。为 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近4 年我科救治的极低及 超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以出生体重≤ 1 200 g 为纳入标准,探讨影响早产儿预后的临床因素, 为了解我国早产儿救治现状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收集2009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于我院新生 儿科住院、出生体重≤ 1 200 g 的极低及超低出生 体重儿,除外染色体异常或先天发育畸形,不含 入院72 h 内因家属原因退院者。记录母孕期、分 娩因素、新生儿出生时情况、诊治过程及结局。 其中死亡患儿按照死亡时间分为3 组,即死亡时 间< 生后24 h 组、死亡时间在生后24 h 至7 d 内 组和死亡时间≥生后7 d 组。 1.2 资料收集及分析

制定临床资料采集表格,收集母孕期资料, 包括母亲年龄、是否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 高征)、妊娠期糖尿病、宫内窘迫、胎盘早剥、 前置胎盘、胎膜早破、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和羊 水粪染、产前感染(发热、CRP 增高)及是否应 用糖皮质激素等。新生儿资料包括性别、胎龄、 出生体重、分娩方式、是否为小于胎龄儿(SGA)、 单/ 多胎、5 min Apgar 评分是否≤ 3 分、是否接受 PS 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动脉 导管未闭(PDA)、肺出血、败血症、支气管肺发 育不良(BPD)、脑室周围脑白质损伤(PVL)、 脑室内出血(IVH)、严重脑室内出血(3 或4 级) 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辅助通气等。

5 min Apgar 评分≤ 3 分作为围产期窒息指 标;RDS 依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诊断;PDA 与IVH 的诊断依照超声检查结果,其中IVH 采用 Papile 分级法;败血症以血培养作为金标准,其中 晚发型败血症指出生72 h 后血细菌培养阳性者; PVL 的诊断依据年龄≥ 2 周时头颅MRI 的结果; NEC 指Bell 分级Ⅱ级及以上者;BPD 指氧疗时间 超过28 d 者,BPD 程度根据矫正胎龄36 周(胎龄 <32 周)或生后56 d(胎龄≥ 32 周)时所需氧气 浓度决定[5]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计量 资料中连续性变量呈正态分布者以平均值± 标准 差即(±s)表示,偏态分布者以中位数(四分位 间距)即M(IQR)表示,连续性变量组间比较采 用t 检验或Mann-Whitney 检验,分类变量比较采 用χ2 检验或Fisher 检验。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 取单因素分析P ≤ 0.25 的变量进入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一般资料

符合条件的早产儿108 例,男58 例,女50 例, 胎龄24~35 周,平均胎龄29±2 周,其中胎龄 <26 周 8 例(25 周7 例,24 周1 例);出生体重 600~1 200 g,平均体重1 000±145 g,其中出生体 重范围在<800 g,800~999 g 和1 000~1 200 g 的早 产儿依次为15 例、29 例和64 例。我院出生的早 产儿101 例,入院平均年龄为10 min;外院转入7 例, 入院年龄为2 h(1~8 h)。母亲年龄为24~44 岁, 平均年龄31±4 岁,以24~34 岁者最多(72.2%)。 最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依次是妊高征(46.3%)、胎 膜早破(19.4%)及前置胎盘(7.4%)。 2.2 转归

108 例早产儿存活72 例、死亡36 例,病死 率为33.3%。从外院转入的7 例早产儿中5 例死 亡,病死率为71.4%,明显高于我院出生早产儿 (χ2=4.89,P=0.04)。胎龄24~25 周、26~27 周、 28~29 周、30~31 周、32~36 周的早产儿病死率 依次为87.5%、61.5%、23.8%、10.5%、7.7%。 胎龄≤ 30 周早产儿病死率43.4%(33/76),明 显高于胎龄>30 周早产儿病死率(9.4%,3/32) (χ2=11.75,P=0.001)。出生体重< 800 g、 800 ~ 999 g、1 000 ~ 1 200 g 的早产儿病死率分别是 66.7%、44.8%、18.8%;其中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病 死率(54.5%)明显高于极低出生体重儿(18.8%) (χ2=15.03,P<0.001)。多胎早产儿的病死率(48.9%) 明显高于单胎者(22.2%)(χ2=8.4,P=0.004)。 SGA 的病死率(14.8%)明显低于非SGA(39.5%) (χ2=5.56,P=0.018)。妊高征母亲早产儿的病死 率(18.0%)明显低于非妊高征组(46.6%)(χ2=9.85, P=0.002)。出生24 h 内、24 h~7 d、≥ 7 d 的早 产儿病死率分别是6.5%、20.8%、10%,以生后 24 h~7 d 的早产儿病死率最高。 2.3 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7 例(6.5%)早产儿于出生24 h 内死亡,单 因素分析提示妊高征、前置胎盘、男性和5 min Apgar 评分≤ 3 分是出生24 h 死亡的潜在影响因素 (P ≤ 0.25),见表 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前 置胎盘及5 min Apgar 评分≤ 3 分是这些早产儿出 生24 h 内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见表 2

表 1 母孕期因素、产科并发症、出生情况及临床特点比较 [n(%)或±s]

表 2 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死亡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21 名早产儿(20.8%) 于生后24 h 至7 d 内 死亡。该组早产儿的预后与胎膜早破(P=0.015)、 剖宫产(P=0.031)、出生体重(P<0.001)、胎龄 (P<0.001)、多胎(P=0.025)、5 min Apgar 评 分≤ 3 分(P=0.016)、RDS(P=0.002)、肺出血 (P=0.001)、妊高征(P=0.145)、羊水过多(P=0.109)、 PDA(P=0.23)、严重IVH(P=0.1)、败血症(P=0.003) 有关。死亡或放弃治疗的主要原因有:呼吸系统 疾病如RDS、肺出血(13 例),超低出生体重儿(3 例),严重窒息(2 例),感染性休克(2 例), 见表 1。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胎膜早破、5 分钟 Apgar 评分≤ 3 分和肺出血是该组早产儿死亡的危 险因素,见表 2

在存活时间大于7 d 的80 例早产儿组,72 例 (90%)临床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56±22 d; 8 例(10%)死亡,其中7 例在生后10~43 d 内死 亡,1 例于年龄4 个月时因BPD 和呼吸衰竭死亡。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侵袭性真菌感染导致的晚 发型败血症为该组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而妊高征为保护因素。

本研究中,败血症23 例,均为晚发型败血症, 发生率为21.3%,病死率为21.7%。病原菌分布依 次是真菌(82.6%)、革兰阴性菌(13.1%)及革 兰阳性菌(4.3%)。真菌感染19 例,发生时间在 生后28±9 d,病死率为26.3%,其中假丝酵母菌 占78.9%,以菌膜假丝酵母菌最多(42.1%)。死 亡的5 例早产儿均于辅助通气下合并真菌感染, 呼吸衰竭进行性加重放弃治疗后死亡。 3 讨论

有关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特点与死亡时间关 系的系统临床报道很少见。Iijima 等[6] 发现胎龄 22~24 周的极不成熟早产儿预后与生后年龄有关。 与既往报道[7] 不同的是,本研究未得出胎龄或出 生体重是影响这些早产儿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 提示不能单独以胎龄或出生体重作为早产儿预后 的评估指标。多胎是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死亡 的危险因素[8],本研究发现多胎早产儿的病死率 (48.9%)明显高于单胎者(22.2%),与国外研 究结果相同[9]

本研究发现严重窒息(5 min Apgar ≤ 3 分) 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7 d 内死亡的高危因素。我 国产科出生的新生儿中窒息发生率为4.8%,有些 医院甚至达5%~11%,明显高于发达国家[2]。加强 产、儿科合作,合理复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 率将有助于降早产儿的病死率。

在本研究中,生后24 h 至日龄7 d 早产儿病 死率最高,死亡或放弃治疗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呼 吸系统疾病、超低出生体重、窒息及感染,这种 死亡病因分布特点与Corchia 等[10] 的报道类似。 多因素分析显示肺出血是这个阶段早产儿死亡的 独立危险因素。与Iijima 等[6] 报道不同的是,本 研究并未得出IVH 出血和严重IVH 是早产儿生后 1 周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考虑可能与产前糖皮质激 素应用促进肺成熟及其伴随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 保护用有关。

此外,本研究发现胎膜早破是早产儿生后 24 h 至日龄7 d 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胎膜早破 可增加宫内感染的发生率,病原体刺激胎儿体内 促炎症因子如IL-1、IL-6 和TNF-α 等的合成和释 放,导致胎儿炎症反应综合征(FIRS) [11]。另有 研究也证实,FIRS 是低出生体重儿、死产及围产 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12]

报道提出,妊高征是胎儿、围产期、新生 儿病死率及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危险因素,其机制 与子宫胎盘血流减少、胎儿缺氧和宫内生长受限 有关[13]。但本研究发现妊高征组早产儿的病死率 (18.0%)明显低于非妊高征组(46.6%),而且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妊高征是生后7 d 以后早 产儿死亡的保护因素。关于妊高征对早产儿病死 率的影响机制,可能的原因有:(1)妊高征通过 刺激内源性皮质醇的分泌,促进胎儿发育,减少 RDS 和颅内出血的发生率[14];(2)非妊高征产妇 若出现早产,可能存在其它诱发自发性早产的病 因,如胎膜早破,对早产儿生存的影响更大[15]; (3)妊高征孕妇产前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可能 性更大,在病例选择上可能存在偏倚;(4)部分 妊高征孕妇,特别是血压升高轻度者,由于心输 出量的增加,子宫胎盘血流并不减少,反而增加[16]。 本研究并不认同无需积极处理妊高征从而减少早 产儿病死率的做法,因为早产相关的其他危险因 素带来的危害远高于妊高征对早产儿的影响,且 不能除外本资料过高估计了妊高征对早产儿病死 率的保护作用,仍需更多详细资料研究。

极低出生体重儿免疫功能不成熟,医源性 感染是这部分早产儿发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国杜克大学对313 家NICU 的极低出生体重儿 进行研究,发现晚发型败血症发生率为11.3%, 病死率为15.1%,常见病原菌依次是革兰阳性菌 (61.4%)、革兰阴性菌(26.2%)及真菌(10.5%)[17]。 台湾报道极低出生体重儿晚发型败血症发生率为 14.2%,占所有败血症的93.7%,病死率为4.7%, 病原菌分布中真菌占第3 位(3.5%)[18]。本研究 中晚发型败血症发生率为21.3%,病原菌分布依次 是真菌、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19 例真菌感 染中假丝酵母菌占78.9%,其中菌膜假丝酵母菌 最多(42.1%),值得关注。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生7 d 后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真菌感染导致的晚 发型败血症。本组资料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死 率为26.3%,与意大利报道的23.8% 相近[19]。这 部分死亡早产儿有以下共同特点:胎龄均<32 周, 长时间机械通气(大于2 周),有各种留置导管、 住院时间长及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及输入静脉 营养液,基本涵盖了国内外研究中提及的真菌感 染高危因素[20]。因此,应针对真菌感染高危因素 采取预防措施,如加强无菌观念和手卫生,减少 有创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等,从而降低早产儿 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Goldenberg RL, Culhane JF, Iams JD, et al. Epidemiology and causes of preterm birth[J].Lancet, 2008, 371(9606): 75-84.
[2] 李娟, 王庆红, 吴红敏, 等. 2005 年中国城市产科新生儿出生状况调查[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2, 14(1): 7-10.
[3] Navaei F, Aliabady B, Moghtaderi J, et al. Early outcome of preterm infants with birth weight of 1500 g or less and gestational age of 30 weeks or less in Isfahan city, Iran[J].World J Pediatr,2010, 6(3): 228-232.
[4] 邹坤, 谢火华, 王颖.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及死亡原因分 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5, 20(15): 1886-1887.
[5] 邵肖梅, 叶鸿瑁, 邱小汕. 实用新生儿学[M]. 第4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6] Iijima S, Arai H, Ozawa Y, et al.Clinical patterns in extremely preterm (22 to 24 weeks of gestation) infants in relation to survival time and prognosis[J].Am J Perinatol, 2009, 26(6): 399-406.
[7] Sritipsukho S, Suarod T, Sritipsukho P. Survival and outcome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born in a university hospital with level II NICU[J].J Med Assoc Thai, 2007, 90(7): 1323-1329.
[8] Mally PV, Bailey S, Hendricks-Munoz KD. Clinical issues in the management of late preterm infants[J].Curr Probl Pediatr Adolesc Health Care, 2010, 40(9): 218-233.
[9] Wang Y, Tanbo T, Ellingsen L, et al. Effect of pregestational maternal, obstetric and perinatal factors on neonatal outcome in extreme prematurity[J].Arch Gynecol Obstet, 2011, 284(6): 1381- 1387.
[10] Corchia C, Ferrante P, Da Frè M, et al.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of very preterm infants and antenatal events[J].J Pediatr, 2013, 162(6): 1125-1132.
[11] Gotsch F, Romero R, Kusanovic JP, et al. The fetal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J].Clin Obstet Gynecol, 2007, 50(3): 652-683.
[12] Moyo SR, Hagerstrand I, Nystrom L, et al. Stillbirths and intrauterine infection, histologic chorioamnionitis and microbiological findings[J].Int J Gynaecol Obstet, 1996, 54(2): 115-123.
[13] Cruz Martinez M, Redondo Aguilar R, Cano Aguilar A, et al. Analysis of perinatal mortality in newborn infants with a birth weight of less than 1000 grams in Hospital San Cecilio in Granada (Spain) over the 1991-2010 period[J].Arch Argent Pediatr, 2013, 111(1): 45-52.
[14] Crowther CA, McKinlay CJ, Middleton P, et al. Repeat doses of prenatal corticosteroids for women at risk of preterm birth for improving neonatal health outcome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1, (6): CD003935.
[15] Blumenfeld YJ, Lee HC, Gould JB, et al. The effect of 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on neonatal mortality rates[J].Obst Gynecol, 2010, 116(6): 1381-1386.
[16] Easterling TR, Benedetti TJ, Schmucker BC, et al. Maternal hemodynamics in normal and preeclamptic pregnancies: a longitudinal study[J].Obst Gynecol, 1990, 76(6): 1061-1069.
[17] Hornik CP, Fort P, Clark RH, et al. Early and late onset sepsis in very-low-birth-weight infants from a large group of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J].Early Hum Dev, 2012, 88(2): S69-S74.
[18] Lim WH, Lien R, Huang YC, et al. Prevalence and pathogen distribution of neonatal sepsis among very-low-birth-weight infants[J].Pediatr Neonatol, 2012, 53(4): 228-234.
[19] Montagna MT, Lovero G, De Giglio O, et al.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of Southern Italy: a multicentre regional active surveillance (AURORA project)[J].J Prev Med Hyg, 2010, 51(3): 125-130.
[20] 陈超. 新生儿真菌感染的诊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1, 26(1):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