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ry 在1971 年首次提出了慢波睡眠中癫 癎电持续状态(electrical status epilepticus during slow sleep,ESES) 名称[1]。ESES 见于数种癫癎 或癫癎综合征,包括Landau-Kleffner 综合征、 Lennox-Gastaut 综合征、儿童良性Rolandic 癫 癎(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CT)以及孤独症性癫癎样倒退(autistic regression with epileptiform EEG,AREE)。目前比较 一致的意见认为ESES 是一种癫癎电现象,并未被 正式归类为一种癫癎综合症。ESES 产生的病因及 病理机制不明,治疗上目前并无统一标准,最近报 道,与传统抗癫癎药相比,新型抗癫癎药物左乙 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对ESES 治疗有效[1]。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5 例诊断为ESES 的BECCT 患 儿的临床表现、脑电图(EEG)特点及LEV 联合 短程氯硝西泮(clonazepam,CZP)的治疗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自2011 年2 月至2013 年6 月在我科接受 24 h 便携式动态脑电(AEEG) 或3 h 视频脑电 (VEEG)监测的患儿,其中15 例BECCT 患儿的 EEG 具有ESES 特征(男9 例,女6 例)。癫癎发 作类型为睡眠中部分性或部分继发全身性发作, 首次癫癎发作的平均年龄6.7±2.6 岁,出现ESES 的平均年龄8.0±2.5 岁,其中1 例患儿5 岁前有 热性惊厥史,1 例有癫癎家族史;15 例患儿中,5 例首次就诊时EEG 即呈现ESES,10 例在LEV 单 药治疗过程中出现1~2 次癫癎发作、常规EEG 检 查时发现ESES。
1.2 研究方法应用意大利EB Neuro calio 脑电监测系统行 3 h VEEG 监测,上海群天通用电器公司便携式 脑电监测系统行24 h AEEG 监测。两种监测方法 均按国际10~20 系统,安放19 导或16 导电极。 ESES 的诊断标准为睡眠中广泛性棘慢波持续或接 近持续性发放并达到或超过非快速眼动(NREM) 睡眠时间的85%[1]。患儿早期LEV 单药治疗,但 EEG 复查无改善或同时有癫癎发作,继而所有患 儿在口服LEV [20~40 mg(kg · d)] 基础上联合CZP 治 疗,采用小剂量短疗程方法,CZP 口服2 个月,第1 个月每日1 次,0.02~0.03 mg/kg 睡前口服,第 2 个月隔日1 次,0.02~0.03 mg/kg 睡前口服。患儿 随访时间为6~18 个月。
1.3 疗效评价有效:发作控制或减少50% 以上,EEG 放电 明显减少或消失;无效:发作减少不足50% 甚至 加重,EEG 无明显改善。所有患儿治疗前均予韦 氏儿童智力量表检查,治疗后2~3 个月复查。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 据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患儿治疗前后 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15 例患儿的癫癎发作均出现在夜间或中午睡 眠过程中,其中2 例患儿发作出现在凌晨,发作 形式为部分性运动发作或部分继发全面性发作。 所有患儿病程中出现ESES 现象,5 例首次EEG 检 查即呈现ESES,10 例在癫癎诊断明确、LEV 单药 治疗期间出现[病例9 曾用丙戊酸钠(VPA)、然 后LEV 单药],其中包括用药后1~3 年出现ESES 的5 例患儿(表 1)。
![]() |
表 1 15 例诊断ESES患儿的临床表现、EEG特征及治疗转归 |
EEG 背景活动正常,清醒期Rolandic 区棘 / 尖慢波发放,睡眠期明显活化,棘慢波发放部 位泛化至双侧各导,NREM 期棘慢波指数(Spike Wave Index,SWI)大于85%(图 1A)。
![]() |
图 1 病例1LEV单药治疗及与CZP联用后EEG检查结果女,6 岁2 个月,诊断为BECCT。A:口服LEV1 年后癫癎发作,EEG 检查示睡眠期ESES;B:加用CZP 治疗后1 个月后EEG 复查示睡眠期左侧中颞区少量低幅尖波发放;C:CZP 停用6 个月后EEG 复查示正常。 |
患儿在前期LEV 单药治疗过程中,睡眠期 EEG ESES 无改善或者出现ESES 现象并癫癎发 作,由此在LEV 基础上联合短程小剂量CZP 治 疗,CZP 治疗后第1、6 个月复查EEG,14 例患儿 EEG 复查示正常范围或仅少量放电,常单侧、局 限于中央区或中颞区,波幅较低(图 1B)。1 例 11 岁男孩在停用CZP 45 d 后出现癫癎发作、EEG 检查重现ESES 现象,再次给予上述联合治疗方案, 并于治疗后第1、6 个月复查未见临床发作、EEG 正常;其他14 例患儿在停用CZP、维持LEV 治疗 并随访6~18 月期间持续缓解(图 1C)。
患儿治疗后总智商(FIQ)、语言智商(VIQ) 及操作智商(PIQ)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 其中VIQ(增长10.5%)较PIQ(增长6.4%)增长 更为显著(表 2)。
![]() |
表 2 患儿治疗前后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检测结果 |
ESES 的治疗目前并没有公认统一的标准, 临床研究多数是基于个案报告或者非对照研究, 报道的效果也不是非常的理想。目前文献中药物 治疗使用比较多的有VPA、乙琥胺(ethosuximide, ESM) 、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s,BZDs) 、LEV、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类固醇类,以及VPA 联用其它 抗癫癎药(如ESM、BZDs)。基于疗效与副作用 的综合考虑,VPA、ESM、LEV、BZDs 是应用最 多的药物,而苯妥英、卡马西平、巴比妥类是已 知ESES 的禁忌药[1]。
新型抗癫癎药物LEV 因为拥有良好的药代 动力学和耐受性,以及对认知功能影响小、没有 药物交叉副作用等,使得其广泛应用于部分性癫 癎和一些全面性癫癎[2],已有报道LEV 对ESES 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 3, 4, 5, 6, 7, 8]。Atkins 等[3] 发现,在 一组对传统抗癫癎药如VPA、氯巴占(clobazam, CLB)、苏太明(sulthiame,STM)、LTG、ESM 无 效的20 例ESES 患儿中添加LEV 后,11 例EEG 明显改善(其中8 例随访12 个月无复发、3 例在 6~12 个月随访中仅有少量电发放)。Aeby 等[5] 报 道12 例LEV 治疗的ESES 患儿中,7 例(58%) EEG 明显改善,表现为电发放波幅降低、扩散减 少,但棘慢波指数(spike wave index,SWI)显著 下降的只有25%。Chhun 等[7] 进行一项LEV 治疗 102 例难治性癫癎的前瞻性开放研究,发现在6 例 诊断为ESES 的患儿中3 例发作完全控制,1 例发 作减少92%,2 例EEG 复查结果正常。本研究15 例BECCT 合并ESES 患儿早期应用LEV 单药治疗,其中5 例首诊即发现ESES,另外10 例在LEV 药 物治疗期间出现ESES。这些患儿经LEV 治疗后, 虽然5 例癫癎发作频次减少,但ESES 未能缓解。 由此看出,LEV 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 或减轻患儿的临床发作,但对减少Rolandic 区放 电及消除ESES 效果并不一定理想。
传统苯二氮卓类药物对控制ESES 作用明显。 Sánchez Fernández 等[9] 采用短程高剂量地西泮 (diazepam,DZP)治疗29 例ESES 患儿(男孩18 例,平均7.4 岁),24 h 后NREM 睡眠期棘慢波 发放指数从76.7% 减少到40.8%,仅有7 例在48 h 内出现可逆转的轻微副作用(4 例异常镇静、3 例 过度兴奋和烦躁);在长期随访中,少数病例复发, 棘慢波发放指数回复到治疗前水平[10]。在Inutsuka 等[11] 的分组研究中,DZP 组[0.5~1 mg(kg · d),夜 间睡前口服或直肠给药] 有效病例中1 年后亦有 复发病例,但作者认为短程DZP 疗法和VPA 单药 大剂量或VPA 联合ESM 疗法一样,不失为治疗 ESES 的较好办法之一,原因在于ESES 复发后重 复上述疗法仍具有一定疗效,且副作用减少、用 药时间短,同时作者提议可进行更高剂量的DZP 实验。本研究采用小剂量CZP 睡前口服,一方面 针对ESES 发生于睡眠期,另一方面避免大剂量或 白天CZP 口服影响患儿的日常活动,如嗜睡、反 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同时2 个月短程递减疗 法尽可能减轻药物副作用及长期效应。15 例患儿 中,除1 例在停用CZP 后ESES 复发并同时癫癎发 作而需重复联合治疗外,其余患儿未见临床发作, 睡眠脑电图提示正常范围或仅中央中颞区少量低 幅放电。
ESES 患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或行为问题 甚至全面的精神运动倒退[12, 13, 14]。ESES 治疗的目标 除了控制临床发作外,重要的是提高神经心理功 能,且EEG 的改善已经证实可以伴随神经心理功 能的提高[15]。本研究病例治疗前,学龄前儿童出 现语言连贯性差、吐字不清等语言能力损害,学 龄儿童则表现学习成绩下降、好动倾向明显等; 治疗后,15 例患儿VIQ 及PIQ 较治疗前均有明显 提高,其中VIQ 增长更为显著。
综上,LEV 合用短程CZP 可以更为有效地控 制患儿临床发作以及减少睡眠期癎样放电,同时 有助于患儿神经心理功能的提高。该疗法对ESES的治疗效果优于LEV 单药,其部分原因可能在于 本研究选择的病例为BECCT 合并ESES 患儿。但 鉴于本研究小的样本量和有限的随访时间,提示 下一步将加大样本量,并作相应的临床- 脑电和 患儿认知功能对照研究。
[1] | Veggiotti P, Pera MC, Teutonico F, et al. Therapy of encephalopathy with status epilepticus during sleep (ESES/CSWS syndrome): an update[J]. Epileptic Disord, 2012,14(1): 1-11. |
[2] | 高志杰, 姜玉武. 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小儿癫癎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研究[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8, 10(6): 711-714. |
[3] | Atkins M, Nikanorova M. A prospective study of levetiracetam efficacy in epileptic syndromes with continuous spikes-waves during slow sleep[J]. Seizure, 2011, 20(8): 635-639. |
[4] | von Stulpnagel C, Kluger G, Leiz S, et al. Levetiracetam as addon therapy in different subgroups of "benign" idiopathic focal epilepsies in childhood[J]. Epilepsy Behav, 2010, 17(2): 193- 198. |
[5] | Aeby A, Poznanski N, Verheulpen D, et al. Levetiracetam efficacy in epileptic syndromes with continuous spikes and waves during slow sleep: experience in 12 cases[J]. Epilepsia, 2005, 46(12): 1937-1942. |
[6] | Wang SB, Weng WC, Fan PC, et al. Levetiracetam in continuous spike waves during slow-wave sleep syndrome[J]. Pediatr Neurol, 2008, 39(2): 85-90. |
[7] | Chhun S, Troude P, Villeneuve N, et al. A prospective openlabeled trial with levetiracetam in pediatric epilepsy syndromes: continuous spikes and waves during sleep is definitely a target[J]. Seizure, 2011, 20(4): 320-325. |
[8] | 张玮娜, 邹丽萍, 鞠俊, 等. 左乙拉西坦对儿童睡眠中癫癎性电持续状态的影响[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2, 14(5): 340-343. |
[9] | Sánchez Fernández I, Hadjiloizou S, Eksioglu Y, et al. Shortterm response of sleep-potentiated spiking to high-dose diazepam in electric status epilepticus during sleep[J]. Pediatr Neurol, 2012, 46(5): 312-318. |
[10] | Sánchez Fernández I, Peters JM, An S, et al. Long-term response to high-dose diazepam treatment in continuous spikes and waves during sleep[J]. Pediatr Neurol, 2013, 49(3): 163-170. |
[11] | Inutsuka M, Kobayashi K, Oka M, et al. Treatment of epilepsy with electrical status epilepticus during slow sleep and its related disorders[J]. Brain Dev, 2006, 28(5): 281-286. |
[12] | Margari L, Buttiglione M, Legrottaglie AR, et al. Neuropsychiatric impairment in children with Continuous Spikes and Waves during slow Sleep: a long-term follow-up study[J]. Epilepsy Behav, 2012, 25(4): 558-562. |
[13] | Pera MC, Brazzo D, Altieri N, et al. Long-term evolution of neuropsychological competences in encephalopathy with status epilepticus during sleep: a variable prognosis[J]. Epilepsia, 2013, 54(Suppl 7): 77-85. |
[14] | Raha S, Shah U, Udani V. Neurocognitive and neurobehavioral disabilities in epilepsy with electrical status epilepticus in slow sleep (ESES) and related syndromes[J]. Epilepsy Behav, 2012, 25(3): 381-385. |
[15] | Pressler RM, Robinson RO, Wilson GA, et al. Treatment of interictal epileptiform discharges can improve behavior in children with behavioral problems and epilepsy[J]. J Pediatr, 2005, 146(1): 112-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