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4, Vol. 16 Issue (1): 860-862   PDF    
外用普萘洛尔凝胶在婴幼儿浅表血管瘤中的应用
祁敏1, 陈翔2, 谢红付2, 丁劲松3, 简丹2, 张江林2    
1.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整形美容外科, 湖南 长沙 410008;
2.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 湖南 长沙 410008;
3. 中南大学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13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s)是最常 见的儿童良性肿瘤,如果生长迅速、出现出血或 溃疡、影响美观(如颜面部血管瘤)或者严重损 害功能则需要积极治疗[1]。2008 年Leaute-Labreze 等[2] 在《新英格兰医学》首次报道口服普萘洛尔 能够抑制血管瘤增生,引起世界各国的儿科、整 形外科、皮肤科和口腔颌面外科医师的关注和效 仿,随着临床实践的病案的增加,口服普萘洛尔 在血管瘤治疗中的确切疗效得到证实和认可,现 已成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案。

但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需要较长时间, 文献报道为1.5~27 个月,平均为7.5 个月[3, 4, 5],在 这个过程中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有文献报道 发生率高达32%[5],如睡眠紊乱、焦虑、腹泻、支 气管痉挛、肢端凉、低血压、低血糖等[5, 6, 7];有的 患儿还会出现多重副反应,需要中断治疗,导致 复发。为了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我 们对普萘洛尔的给药途径进行了改进,由口服改 成外用,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 82 例浅表血 管瘤婴幼儿进行了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获得较好 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0 年1 月至2012 年6 月门诊 使用外用盐酸普萘洛尔凝胶治疗的浅表血管瘤婴 幼儿 82 例。其中女59 例,男23 例;面颈部浅表 血管瘤 53 例,四肢 18 例,躯干11 例;患儿年龄 2~27 个月,平均年龄 5.8 个月。浅表血管瘤的诊 断主要依据病史和体格检查。

排除标准:既往采用激光或地塞米松等治疗 过的血管瘤者;血管瘤伴有出血或溃疡者;伴心 血管疾患者(心血管系统畸形、心力衰竭、心率 失常、低血压等);伴肺部疾患者(哮喘、气管 支气管炎);伴雷诺综合征者;伴PHACES 综合 征者;伴低血糖者[8]

1.2 用药方法

盐酸普萘洛尔凝胶系本研究首创,由中南大 学湘雅医院与中南大学药学院自行研究制备,并 获国家专利(专利号:201210420731.2),制备及 质量评价如文献所述[9]。其用药指征为[8]:血管瘤 生长迅速,严重影响美观或功能,将来可能会影 响生理功能或美观。患儿入院后,经检查符合入 选标准者,治疗前与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 以盐酸普萘洛尔凝胶局部涂于患处,每天2 次,疗 程为 3~12 个月。接受治疗后起初每周复诊1 次, 1 个月以后每月复诊1 次,以便动态观察和记录血 管瘤大小、质地、颜色变化,并随时处理治疗过 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外用普萘洛尔凝胶终止治疗标准为:用药后 出现顽固性心动过缓、低血压、支气管痉挛、低 血糖等不良反应,不适宜继续用药;瘤体缩小明显, 达到治愈标准;用药疗效差,效果不显著[10]

1.3 疗效观察

疗效判断标准包括:(1)瘤体停止生长; (2)瘤体体积缩小或者变平坦;(3)瘤体表面 颜色变淡。符合以上2~3 条标准属于疗效好,符 合以上1 条标准属于部分有效,不符合以上任何 一条标准属于无效[11]

2 结果

普萘洛尔凝胶治疗后2 例患儿出现轻微局部 皮肤刺激反应(瘤体边缘正常皮肤发红),遂停 药改用其他方法治疗。其余80 例患儿均耐受性良 好,未诉不良反应。坚持用药的80 例患儿中, 疗效好的有43 例,平均用药时间 4.1 个月(范围 3~7 个月);部分有效的有35 例,均坚持用药 12 个月;无效2 例,用药2 个月后停药,改用其他 方法治疗。

疗效好或部分有效的患儿用药1~2 周后,浅 表血管瘤出现外观上改变,如体积缩小、质地变软, 瘤体表面出现皱纹或厚度变薄;或颜色由鲜红色 变暗红偏紫色;有的瘤体表面温度降低。典型病 例治疗前后血管瘤的变化见图 1、2。

图 1 血管瘤治疗前患儿,女,3 月龄,左膝关节处浅表血管瘤。箭头标示处为病变部位。

图 2 血管瘤治疗后治疗9 个月后复查,瘤体消退,[16],位置表浅,理论上也可以使用普萘洛尔颜色接近正常肤色(箭头标示处为原瘤体所在部位。)
3 讨论

婴幼儿血管瘤是最常见的儿童良性肿瘤,其 发病率可达3%~10%,而且多见于女童(男: 女 =1 : 3)[12],尤其是早产的女童。出生时或者出生 后1 周内出现,起初为淡淡的红晕样改变,以后 迅速增长,尤其是半岁以内。第2 年开始自行消退, 一般10 岁以前可以完全消退:50% 患儿5 岁以前 可以完全消退,70% 患儿7 岁以前能消退。由于 可自行消退,实际上70%~80% 的患儿并不需特殊 治疗。需要治疗的患儿,既往多采用系统或局部 应用甾体类激素、局部注射硬化剂、激光、冷冻 或手术治疗等。

普萘洛尔是非选择性肾上腺β- 受体阻滞 药,既往在婴幼儿和儿童一般用来治疗心脏疾 病[13] 或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随着它在 临床上治疗血管瘤的应用增多,其不良反应的 报道也相应增多,它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内分泌和代谢、甚至神经系统均可能有不良 影响[14],部分限制了口服普萘洛尔在血管瘤中的 应用。

最近有文献报道,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 疗效确切,但38 例患儿中有12 例患儿出现不良 反应,其中出现睡眠紊乱9 例,焦虑4 例,腹泻2 例,支气管痉挛1 例,肢端凉1 例[5]。而本研究中 副反应发生率低,82 例患儿中仅2 例出现不良反应, 相比于文献报道的发生率要低,且轻微(仅局部 皮肤发红)。

研究者们在努力优化口服普萘洛尔的用药方 案,希望在起效好的情况下不良反应最少。实际 上起效好需要在病灶内达到一定的浓度,这需要 先达到相应的血药浓度才行;而不良反应的出现 多与用药剂量相关,二者有一定冲突,很多研究 者努力探索着在两者之间找到最恰当的平衡点。 外用药物恰恰满足这些条件(血药浓度低,病灶 内药物浓度高)。外用药是皮肤科用药的一大特 色。部分皮肤科疾病由于病灶表浅,口服药物外 用可以经皮吸收起效:由于可以将药物直接送达 病损部位(皮肤)、使得皮肤中的药物浓度更高; 由于不需要经过肝脏代谢,理论上可以避免全身 毒性反应的[15]。而婴幼儿浅表血管瘤起源于真皮浅层[16],位置表浅,理论上也可以使用普萘洛尔外用治疗的。文献报道外用β- 受体阻滞剂噻吗洛 尔也能诱导部分血管瘤的退化:Pope 等[17] 报道了 应用噻吗洛尔凝胶(timolol) 对 6 例头面部表浅 血管瘤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Guo 等[18] 报道了局部使用噻吗洛尔溶液治疗 1 例左上睑巨 大血管瘤的患儿,数周后疗效显著,提示外用β- 受体阻滞剂可以治疗浅表血管瘤。

但口服药物改为外用药物,还需要考虑多方 面的因素,如口服药品本身和赋形剂的理化性质、 新制备外用药物的稳定性及无菌性,药物的吸收 及毒副作用等[15]。本研究选取凝胶剂,是因为其 起效快,作用时间长,使用方便,更重要的是盐 酸普萘洛尔在凝胶中的透过速率和经皮累积渗透 量远大于软膏(近3 倍),能满足提高病灶内药 物浓度的需求。本研究小组前期对普萘洛尔剂型 进行转换[10],优化后选取载药量为5%的凝胶,它 性质稳定,对皮肤刺激小,初步证实普萘洛尔凝 胶外用治疗血管瘤不会对皮肤造成明显刺激和损 伤。

本研究显示,外用普萘洛尔凝胶疗效确切, 82 例患儿中,疗效好43 例(52%),部分有效35 例(43%),副反应轻微,仅2 例出现局部皮肤发红, 停药后很快消失。相比文献报道口服普萘洛尔的 种种不良反应,总体说来治疗婴幼儿浅表血管瘤, 外用普萘洛尔比口服更有优势:在控制肿瘤生长、 促进消退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减轻全身用药的 不良反应,使用方便,家属易于接受。由于不良 反应小,用药坚持时间长,可能使得临床疗效更 为明显。

本研究尚有不足:(1)由于是外用制剂, 仅限于浅表血管瘤的使用,暂未在深部血管瘤、 混合型血管瘤、合并溃疡巨大血管瘤中的应用; (2)由于样本量不够大,观察时间尚短,且婴幼 儿浅表性血管瘤本身具有自我消退的特点,临床 观察到的病变消退是其自身消退还是普萘洛尔的 治疗作用不能确定;其远期效果和不良反应还需 要更多的的临床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 Leaute-Labreze C, Prey S, Ezzedine K. Infantile haemangioma: part II. Risks, complications and treatment[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1, 25(11): 1254-1260.
[2] Leaute-Labreze C, de la Roque ED, Hubiche T, et al. Propranolol for severe hemangiomas of infancy[J]. N Engl J Med, 2008, 358(24): 2649-2651.
[3] de Melo JN, Rotter A, Rivitti-Machado MC, et al. Propranolol for treatment of infantile hemangiomas[J]. An Bras Dermatol, 2013, 88(6 Suppl 1): 220-223.
[4] Albuquerque JC, Magalhães RA, Félix JA, et al. Treat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hemangioma using propranolol: 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a retrospective study[J]. Sao Paulo Med J, 2014, 132(1): 48-54.
[5] Andersen IG, Rechnitzer C, Charabi B. Effectiveness of propranolol for treatment of infantile haemangioma[J]. Dan Med J, 2014, 61(2): A4776.
[6] Schiestl C, Neuhaus K, Zoller S,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ropranolol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infantile hemangiomas[J]. Europ J Pediatr, 2011, 170(4): 493-450.
[7] de Graaf M, Breur JM, Raphaël MF, et al. Adverse effects of propranolol when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hemangiomas: a case series of 28 infants[J]. J Am Acad Dermatol, 2011, 65(2): 320- 327.
[8] Szychta P, Stewart K, Anderson W. Treatment of infantile haemangiomas with propranolol: clinical guidelines[J]. Plastic Reconstr Surg, 2014, 133(4): 852-862.
[9] 张志华, 何周康, 何世英, 等. 盐酸普萘洛尔凝胶的制备及 质量评价[J]. 中南药学, 2012, 10(5): 345-349.
[10] 卫裴, 梁杰, 吴志贤, 等.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8): 36-37.
[11] Garzon MC, Lucky AW, Hawrot A, et al. Ultrapotent topical corticosteroid treatment of hemangiomas of infancy[J]. J Am Acad Dermatol, 2005, 52(2): 281-286.
[12] Leaute-Labreze C, Prey S, Ezzedine K. Infantile haemangioma: part I. Pathophysiology, epidemiology, clinical features, life cycle and associated structural abnormalities[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1, 25(11): 1245-1253.
[13] 王树水, 张智伟, 徐衍梅, 等. 小儿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诊断及治疗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0, 12(3): 165- 168.
[14] 吴佳君. 宋维铭.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新进展[J]. 中国美容医学, 2011, 20(1): 163-165.
[15] Chiu HY, Tsai TF. Topical use of systemic drugs in dermatology: a comprehensive review [J]. J Am Acad Dermatol, 2011, 65(5): 1048.e1-e22.
[16] 李丽, 马琳. 儿童皮肤血管瘤分类和治疗[J]. 中国实用儿科 杂志, 2012, 27(7): 542-547.
[17] Pope E, Chakkittakandiyil A. Topical timolol gel for infantile hemangiomas: a pilot study[J]. Arch Dermatol, 2010, 146(5): 564-565.
[18] Guo S, Ni N. Topical treatment for capillary hemangioma of the eyelid using beta-blocker solution [J]. Arch Ophthalmol, 2010, 128 (2): 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