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通过常 规体外受精 - 胚胎移植助孕术(IVF-ET)成功妊 娠和分娩的新生儿(以下简称试管婴儿)不断增 多 [1]。有统计显示,近年来发达国家试管婴儿的出 生比例明显增高,约占新生儿总数的 1%~3%[2]。 由于应用促排卵药物和多个胚胎移植术,试管婴 儿双胎妊娠率明显高于自然受孕双胎妊娠率,二 者对母儿健康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国内外 均有不同报道。本文对在 2010 年 1 月至 2014 年 4 月期间本院新生儿监护室住院的 106 例试管婴儿 双胎及 256 例自然受孕双胎进行分析,现将结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 2010 年 1 月至 2014 年 4 月在我院新生 儿监护室住院的 106 例试管婴儿双胎为研究对象 (试管组),同期选取住院的 256 例自然受孕双 胎为对照组。试管组中男 60 例,女 46 例,其中 放弃治疗 5 例。对照组中男 135 例,女 121 例, 其中放弃治疗 8 例。
1.2 研究方法收集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产 妇年龄、妊娠周期、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新 生儿体格发育、新生儿出生缺陷及围生期疾病等, 分别进行组间比较。本研究中新生儿出生缺陷主 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膈疝、食道闭锁、肛门闭锁、多指畸形、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尿道下裂、单发唇裂、无脑 畸形、开放性脊柱裂。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 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x± s)表示, 两组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 示,两组比较采用 χ2 检验或 Fisher 确切概率法,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妇情况比较本研究中试管组产妇平均年龄(32±4 岁)明 显大于对照组(28±4 岁,t=5.362,P<0.05),但 两组平均孕次(1.3±0.5 vs 1.4±0.6)和平均产次 (1.1±0.4 vs 1.3±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 t=-0.791、-0.971,均 P>0.05)。
试管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以下简称妊高 征)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管组妊高征产妇平 均年龄(32±4 岁)显著大于对照组(29±5 岁, t=2.294,P=0.026),平 均 产 次(1.2±0.4) 显 著 小于对照组(1.5±0.7,t=-2.378,P=0.021)。试 管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平均年龄(29.5±2.5 岁) 与对照组(29.8±2.7 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t=-0.262,P=0.796),平均产次(1.1±0.3)显著 小 于 对 照 组(1.8±0.6,t=3.130,P=0.006)。 试管组产妇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1。
试管组 106 例新生儿中,平均胎龄 34.2±2.2 周,平均体 重 2 036±502 g,平均头围 29.6±1.4 cm,平均身 长 44.6±2.8 cm; 其 中 ≥ 37 周 16 例(15.1%), 34~36+6 周 51 例(48.1%),28~33+6 周 39 例 (36.8%); 体 重 正 常( ≥ 2 500 g)26 例,低 出 生体重儿(<2 500 g)80 例,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 (<1 500 g)15 例,超低出生体重儿(<1 000 g)4 例。 对照组 256 例新生儿中,平均胎龄 34.5±1.7 周, 平均体重 2 004±393 g,平均头围 29.9±1.3 cm, 平均身长 44.7±2.3 cm;其中≥ 37 周 36 例(14.1%), 34~36+6 周 144 例(56.3%),28~33+6 周 76 例(29.6%); 体重正常(≥ 2 500 g)56 例,低出生体重儿(<2 500 g) 200 例,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1 500 g)37 例, 超低出生体重儿(<1 000 g)9 例。两组一般资料、 胎龄分布及出生体重分布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 计学意义;两组不同胎龄新生儿体重、头围和身长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2.2.2 两组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比较两 组新生儿出生缺陷均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但两 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其他出生缺陷发生率远低于先天性心 脏病,且两组间其他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亦 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两组新生儿围生期多种疾病的发生率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发病率最 高的前 6 位疾病均依次为早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贫血、电解质紊乱、新生儿呼吸 窘迫综合征和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表 3);对照 组 256 例新生儿中,死亡 8 例,病死率为 3.1%, 试 管 组 106 例 新 生 儿 中,死 亡 6 例,病 死 率 为 5.7%,两组新生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两 组 低 出 生 体 重 儿(<2 500 g)、 极低出生体重儿(<1 500 g)及超低出生体重儿 (<1 000 g)围生期多种疾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比 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本研究中试管组产妇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 与国外文献报道相同 [3],这可能与试管组孕妇从不 孕症的诊断到治疗后成功分娩一般需要花费较长 时间有关。试管组剖宫产率也高于对照组,与国 内外许多文献报道结果相似 [4, 5, 6, 7]。由于通过 IVF-ET 受孕的产妇多为初产妇,年龄偏大,且多有妊娠 合并症,使阴道试产的风险增加,加之医患双方 对试管婴儿的高度重视,可能造成医疗干预过度, 致使试管组剖宫产率较高。
尽管本研究中试管组产妇平均年龄和剖宫产 率均高于对照组,但试管组产妇除妊高征和妊娠 期糖尿病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外,其它妊娠合并症 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多胎妊娠是妊高征发生的高危因素。自然 受孕双胎的产妇,其妊高征发生率比单胎高 3~4 倍 [8],而接受 IVF-ET 的产妇妊高征发病率同样受 多胎妊娠的显著影响。研究发现 IVF-ET 单胎妊娠 者妊高征的发病率为 9.8%,与自然单胎妊娠者发 病率相近,而 IVF-ET 双胎妊娠时,妊高征发病率 高达 28.6%[9]。本研究显示自然双胎妊娠的产妇妊 高征发生率为 31.3%,与文献报道相近。但试管 组产妇妊高征发生率(47.2%)明显高于文献报道, 这可能与高龄初产妇在试管组所占比例大有关, 因为高龄初产妇是妊高征发生的高危因素 [8]。
本研究中试管组产妇妊高征发生率显著高于 对照组,原因可能有三点:首先,高龄初产妇在试 管组所占比例大,这与 Adler-Levy 等 [6] 的报道一致; 其次,IVF-ET 产妇妊高征的发生与超促排卵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有关 [10]。第三,试管婴儿中 部分为赠卵妊娠,胚胎为完全异体妊娠,其免疫因 素与妊高征发生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9]。但是, 也有研究显示 IVF-ET 双胎妊娠和自然双胎妊娠的 产妇妊高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
关于两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目前文 献报道不一 [5, 6, 11]。一项国内研究提示年龄大于 25 岁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12]。本研究结 果显示两组产妇平均年龄均大于 25 岁,但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而试管组产妇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显 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这一结果与年龄因素无关, 与 Adler-Levy 等 [6] 报道相同。本研究中试管组妊 娠期糖尿病发病率高可能与试管组妊娠期糖尿病 产妇患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达 80%(8/10)有关,因 多囊卵巢综合征可导致不孕,而不孕史被认为是 妊娠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妊娠期糖尿病 危险性为无不孕史的 1.64 倍 [13]。另外,试管组妊 娠期糖尿病发病率高也可能与试管组中产妇因卵 巢刺激使体内雌激素、孕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 子水平增高有关。
本研究两组妊高征和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均 高于同类报道 [14, 15, 16]。这可能与来我院(西北地区 较好的三甲医院)生产的产妇中高危产妇所占的 比例较大有关。
本组资料提示试管组孕妇胎膜早破、先兆早 产、贫血、胎盘早剥、羊水偏多、羊水偏少、前 置胎盘、妊娠期胆汁淤积症、胎儿宫内窘迫、双 胎输血综合征、急性心衰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其他临 床报道相似 [15, 17, 18]。
关于试管婴儿双胎与自然受孕双胎在宫内生 长发育情况的比较,国外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 试管婴儿双胎较自然受孕双胎早产儿发病率高, 且胎龄偏小 [4, 5, 19]。而本研究显示两组早产率均高 于同类报道 [14, 18],但两组之间早产儿发病率和胎龄 均无明显差异,这与本院就诊的产妇(包括 IVF- ET 妊娠和自然妊娠)中患有多种妊娠并发症的产 妇比率较高有关。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率及平均体重两组有无差 异,各家研究报道不一 [4, 7, 19],本研究显示两组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关于试管婴儿双胎围生期疾病发生率与自然双胎是否有别,研究者有不同的讨论 [4, 20, 21, 22, 23]。本研 究发现两组双胎的围生期疾病谱和发病率无明显差 异;两组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 生体重儿的围生期疾病谱和发病率亦无明显差异。
本研究显示两组双胎出生缺陷率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均以心脏畸形发生率为高。与大部分国 内外研究结果相似。但也有文献报道,试管婴儿 组出生缺陷率较自然受孕组发生率高 [24],试管婴 儿组先天性心脏畸形是自然受孕组的 4 倍 [25]。本 研究中两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均明显高 于同类报道(5%) [26],主要原因仍与本院病理产 妇居多有关,也与心脏 B 超的普及有很大关系。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 IVF-ET 双胎妊娠 的产妇妊高征和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均显著高于 自然双胎妊娠。试管组和对照组在其它产科结局 和新生儿结局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由于本 研究样本量有限,关于试管婴儿双胎和自然双胎 的近远期预后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长期观察随 访。虽然目前无足够的证据表明试管婴儿比自然 受孕婴儿先天缺陷和围生期疾病发生率高 [27, 28], 然而由于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尤其是卵胞浆内单 精子注射技术来实现体外受精,便有可能使不明 缺陷基因在整个人类基因进化中保存并流传下去, 由此对后代造成的影响仍难以预料 [29]。由于试管 婴儿技术实施体外受精 - 胚胎移植,其过程均在 体外完成,体外培养时培养液和培养环境的各种 因素可能会干扰配子和胚胎的代谢及基因表达, 理论上增加了潜在的遗传性疾病的危险性,具体 表现遗传印记是否有差别,仍需进一步研究。
[1] | 黄荷凤. 现代辅助生殖技术[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277-278. |
[2] | Paoloni Giacobino A. Epigenetics in reproductive medicine[J]. Pediatr Res, 2007, 61(5 pt 2): 51R-57R. |
[3] | Anja P, Anne L, Steen R, et al. Neonatal outcome in a Danish national cohort of 3438 IVF/IC SI and 10362 non-IVF/IC SI twins born between 1995 and 2000[J]. Hum Reprod, 2004, 19(2): 435. |
[4] | McDonald S, Murphy K, Beyene J, et al. Outcomes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twi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J]. Am J Obstet Gynecol, 2005, 193(1): 141-152. |
[5] | Nassar AH, Usta IM, Rechdan JB, et al. Pregnancy outcome in spontaneous twins versus twins who were conceived through in vitro fertilization[J]. Am J Obstet Gynecol, 2003, 189(2): 513-518. |
[6] | Adler-Levy Y, Lunenfeld E, Levy A. Obstetric outcome of twin pregnancies conceived by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ovulation induction compared with those conceived spontaneously[J].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07, 133(2): 173-178. |
[7] | 伍琼芳, 许定飞, 赵琰, 等. 504 例试管婴儿双胎及自然妊娠 双胎临床结局分析[J]. 江西医药, 2010, 46(2): 95-97. |
[8] | 乐杰. 妇产科学[M]. 第7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92, 121. |
[9] | 叶蓉华, 张丽珠, 杨孜, 等.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妊娠妇 女的产科结局[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0, 35(3): 157-159. |
[10] | 范淑丽. 试管婴儿孕妇的产科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J]. 河北医学, 2002, 8(2): 175-176. |
[11] | Luke B, Brown MB, Nugent C, et al. Risk factors for adverse outcomes in spontaneous conception versus assisted conception twin pregnancies[J]. Fertil Steril, 2004, 81(2): 315-319. |
[12] | 任香梅, 黄水平, 邵继红, 等.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及危险 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21): 2954-2955. |
[13] | 毛淑芳.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J]. 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 1998, 18(4): 202-204. |
[14] | Choi SJ, Kim HS, Roh CR. Pregnancy outcomes of twins after in vitro and spontaneous fertilization[J]. Int J Gynecol Obstet, 2006, 94(1): 49-51. |
[15] | Vasario E, Borgarello V, Bossotti C, et al. IVF twins have similar obstetric and neonatal outcome as spontaneously conceived twins: a prospective follow-up study[J]. Reprod Biomed Online, 2010, 21(3): 422-428. |
[16] | 韦义军, 陈继昌, 曾红军. 试管婴儿双胎与自然妊娠双胎的 比较分析[J]. 重庆医学, 2010, 39(21): 2960-2961. |
[17] | VanBeijsterveldt CEM, Bartels M, Boomsma DI. Comparison of naturally conceived and IVF-DZ twins in the Netherlands Twin Registry: a developmental study[J]. J Pregnancy, 2011, 2011: 517614. |
[18] | 曾梦艳, 胡玲玲. 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与自然受孕双胎妊 娠结局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2, 20(3): 108-109. |
[19] | McDonald SD, Han Z, Mulla S, et al. Preterm birth and low birth weight amo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 twi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J].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10, 148(2): 105-113. |
[20] | Lambalk C, van Hooff M. Natural versus induced twinning and pregnancy outcome: a Dutch nationwide survey of primiparous dizygotic twin deliveries[J]. Fertil Steril, 2001, 75(4): 731-736. |
[21] | Olivennes F, Kadhel P, Rufat P, et al. Perinatal outcome of twin pregnancies obtained after in vitro fertilization: comparison with twin pregnancies obtained spontaneously or after ovarian stimulation[J]. Fertil Steril, 1996, 66(1): 105-109. |
[22] | Daniel Y, Ochshorn Y, Fait G, et al. Analysis of 104 twin pregnancies conceived with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and 193 spontaneuously conceived twin pregnancies[J]. Fertil Steril, 2000, 74(4): 653-659. |
[23] | 王建湘, 王庆红. 试管双胎婴儿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 杂志, 2003, 5(6): 553-554. |
[24] | Wang XM, Chang YM, Zhao XY, et al. Study on the neonatal outcomes and 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in children born after in-vitro fertilization[J]. Chin J Perinat Med, 2005, 8(4): 246-250. |
[25] | Koivurova S, Hartikainen AL, Gissler M, et al. Neonatal outcome and 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in children born after invitro fertilization[J]. Hum Reprod, 2002, 17(5): 1391. |
[26] | Cooke RWI. Neonatal care of twins[M]//Ward RH, Whittle M. Multiple pregnancy. London: RCOG Press, 1995: 283-296. |
[27] | Practice Committee of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Practice Committee of Society for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Genetic considerations related to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J]. Fertil Steril, 2008, 90(5 Suppl): S182-S184. |
[28] | Kurinczuk JJ. Safety issues in assisted reproduction technology. From theory to reality-just what are the data telling us about ICSI of spring health and future fertility and should we be concerned[J]. Hum Reprod, 2003, 18(5): 925-931. |
[29] | 彭靖, 卢大儒. 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与探讨[J]. 自然杂志, 2010, 32(6): 338-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