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病原诊断中心, 上海 200025;
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儿科, 上海 200025
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 HPIV)属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单股负链RNA 病毒,分为4 型(HPIV 1~4)。在我国,HPIV 是继流感病毒A 型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后又一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1],各地的HPIV 的检出率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尚无上海地区HPIV 流行病学及与气候关系的研究。为此,本研究通过监测2011~2013 年上海南翔医院儿童急性呼吸道HPIV 感染以及该地区的气候变化,了解该地区 HPIV 的流行特征及与气候因素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11 年1 月至2013 年12 月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儿科门诊呼吸道感染患儿2 526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 468 例,女1 058 例,男女之比1.4 : 1。 患儿年龄0~12 岁,其中婴儿组( < 1 岁)104 例, 幼儿组(1 岁~)587 例,学龄前儿童组(3 岁~) 1 212 例,学龄儿童组(6~12 岁)623 例。
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 版[2]:(1)发热(≥ 38.0℃)、 寒战;(2)咳嗽,咳痰,鼻塞,流涕,胸痛,咽痛, 听诊肺部呼吸音异常;(3)胸部X 片提示肺部炎症改变。
1.2 标本采集和病毒检测采集咽拭子一根放入含有3 mL 病毒运输液的试管中4℃保存,24 h 内低温运送检测。
RT-PCR 检测根据试剂盒(QIAamp Viral RNA Mini Kit)说明书,提取总病毒核酸,逆转录合成 cDNA。选用QIAamp 210212 试剂对送检的鼻咽部分泌物标本一步法多重PCR 法检测病毒(Multiplex RT-PCR)。Multiplex RT-PCR 以RNA 为模板,分 5 管,分别检测HPIV(1~4 型)。反应条件为: 94℃ 2 min,94℃ 30 s,55℃ 30 s,72℃ 60 s,72℃ 7 min,共60 个循环。所有PCR 产物经2% 凝胶电泳分析,阳性产物进行测序验证。病毒检测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市巴斯德研究所病原诊断中心完成。
1.3 气象资料收集气象资料由上海市嘉定区气象局提供,气象观测站地理位置为东经121°15' 北纬31°22'。该地区2011~2013 年月平均气温、月降雨量及月相对湿度见表 1。
![]() |
表 1 嘉定地区2011~2013 年月平均气温、月降雨量及月相对湿度 |
统计学数据分析采用SPSS.19 软件包。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 Fisher 精确概率法,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卡方分割法。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x± s ) 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范围) 表示。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或Spearman 相关分析。各气象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自变量的筛选采用逐步回归分析。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PIV 检出情况2011 年1 月至2013 年12 月共送检标本2 526 例,HPIV 总检出率为5.62%(142/2 526),其中 HPIV-1 46.5%(66/142),HPIV-3 31.0%(44/142), HPIV-2 17.6%(25/142),HPIV-4 4.9%(7/142)。 男性HPIV 阳性率5.52%(81/1 468),女性5.77% (61/1 058),不同性别患儿HPIV 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1,P>0.05)。
婴儿组HPIV 阳性率为4.8%(5/104),幼儿组为7.2%(42/587),学龄前组为5.6%(68/1 212), 学龄儿童组为4.3%(27/623),不同年龄组间HPIV 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21, P=0.207)。HPIV-1 和HPIV-3 型检出率在幼儿组均为最高,分别为3.4%(20/587)和2.4%(14/587)。 HPIV-2 和HPIV-4 型在婴儿组中均未检出。
2011~2013 年间,不同年度间HPIV 的总检出率不同(χ2=26.179,P <0.01),以2012 年最高。 HPIV-1 和HPIV-2 检出率在不同年度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
![]() |
表 2 2011~2013 年间HPIV 1~4 型检出情况 [n(%)] |
HPIV-1 和HPIV-2 在不同季节间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HPIV-1 检出率夏季(6~8 月) 高于秋季和冬季(P <0.0071);HPIV-2 检出率夏季高于秋季(P <0.0071);HPIV-3 和HPIV-4 检出率在四季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 3)。
![]() |
表 3 不同季节HPIV 检出情况 [n(%)] |
春季(3~5 月)、夏季(6~8 月)、秋季(9~11 月)各型HPIV 检出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春季和秋季以HPIV-1 和HPIV-3 检出为主,夏季HPIV-1 检出率高于HPIV-4(P <0.0071),见表 3。
2.3 HPIV 检出率与气候的关系逐步回归法分析研究显示,HPIV 月检出率与月气温和月降雨量存在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 HPIV 总检出率与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r=0.598, P <0.01;图 1),与相对湿度无相关性(rs=0.24, P=0.159),与月降雨量亦呈正相关(rs=0.602, P <0.01;图 2)。
![]() |
图 1 HPIV 总检出率与月平均气温的相关性 |
![]() |
图 2 HPIV 总检出率与月降雨量的相关性 |
各地报道HPIV 检出率为3.7%~9.9%,病毒属中以1 型和3 型感染最多,其中以3 型检出为主[1, 3, 4, 5]。本研究中,HPIV 总检出率为5.6%,其中以HPIV-1 检出率最高,其次为HPIV-3,HPIV-2 型和-4 型检出率较低。北京王芳等[6] 研究发现, 在上呼吸道感染中以HPIV-1 为主,而在下呼吸道感染中以HPIV-3 为主。但广东学者发现,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分泌物中HPIV-1 检出率高于 HPIV-3[7]。HPIV 分型检出率是否与临床疾病相关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在我国,HPIV 的流行不仅存在着一定的地域差异,也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南京、温州等地区报道,HPIV-1 和HPIV-3 均好发春夏季[3, 4]。广州地区报道显示HPIV-3 在秋冬季流行,HPIV-1 在夏秋流行[5]。本研究结果显示HPIV-1 和HPIV-3 均在春夏季流行,其中夏季检出率最高,与南京地区报道结果[3] 相同,可能是由于上海与南京地理位置相近,两地区气候条件基本一致。
我国各地研究显示,HPIV-3 的检出率与气候因素相关,其中以气温与HPIV-3 检出率最为密切, 其检出率与月平均气温呈中度正相关[8, 9]。本研究发现在2011~2013 年间,HPIV-1 和HPIV-2 检出率在夏季(6~8 月)最高,期间的气温也是每年最高; 同时本研究相关分析亦显示,HPIV 总检出率与月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提示气温越高HPIV 的活性越强。推测高温天气时HPIV 可形成大的气溶胶,其存活时间延长,增加了病毒易感性。本研究相关分析还显示,HPIV 阳性率与月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以往报道中HPIV-3 阳性率与月降雨量无相关性或相关性较弱存在差异[8, 9]。可能与本研究以HPIV-1 检出为主有关。目前国内尚无有关HPIV-1 检出率与月降水量相关性的文献报道。
综上,本研究通过连续3 年监测,发现HPIV 是引起南翔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其中以HPIV-1 感染为主,好发于夏季,与月平均气温和降雨量呈正相关。掌握本地区HPIV 的流行特征及HPIV 活性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为今后HPIV 感染的预防、治疗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1] | Feng L, Li Z, Zhao S, et al. Viral etiologies of hospitalized acute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patients in China, 2009-2013[J]. PLoS One, 2014, 19, 9(6):e99419. |
[2] | 顾岑.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M]//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167- 1170. |
[3] | 赵艳丰, 雷忠英, 王琳, 等. 南京地区住院儿童副流感病毒感染监测[J]. 临床儿科杂志, 2013, 31(1):52-54. |
[4] | 黄志英, 董琳, 陈小芳, 等. 温州地区儿童副流感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6, 21(16):1066- 1067. |
[5] | Liu WK, Liu Q, Chen DH, et al.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the four 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 types[J]. BMC Infect Dis, 2013, 13:28. |
[6] | 王芳, 赵林清, 邓洁, 等. 北京市2001-2003年3141例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副流感病毒的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1(27):44-46. |
[7] | 欧少阳, 林广裕, 吴扬, 等. 粤东地区住院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研究[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9, 11(3): 203-206. |
[8] | Chen ZR, Ji W, Wang YQ, et al. Etiology of acute bronchioliti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in hospitalized infants in China[J]. Hippokratia, 2013, 17(1):20- 26. |
[9] | 孙诗伟, 苏小慰, 陈正荣, 等. 儿童急性呼吸道副流感病毒3型感染流行与气候因素的关系[J]. 江苏医药, 2011, 37(8): 932-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