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邢台市人民医院儿科, 河北 邢台 05400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由围生期窒息缺氧所致的脑损伤,病情重,预后差,可同时合并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脑损伤,尤其是白质部分的缺血性损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尚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近年研究表明心肌营养素-1(cardiotrophin-1,CT-1)是反映心肌损伤的一个新的检测指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备受关注[1]。目前有关 CT-1 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中的研究罕见报道。本研究通过观察合并心肌损伤的HIE 患儿血浆 CT-1 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该病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HIE 组:随机选择 2012 年 6 月至 2013 年 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足月 HIE 患儿 45 例,其中轻度HIE 15 例,中度 HIE 24 例,重度 HIE 6 例;男 24例,女 21 例;平均胎龄 39.1±1.4 周;平均体重3.4±0.8 kg;平均日龄1.3±1.0 d;剖宫产出生24 例,顺产 21 例。全部病例符合第 7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科学》中新生儿 HIE 诊断标准[2]。参照韩玉昆等主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心肌损伤诊断标准[3] 将 HIE 组分为心肌损伤亚组(19 例)和非心肌损伤亚组(26 例)。随机选取同期我院产科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 20 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性别、胎龄、体重、日龄、出生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研究对象均排除先天或获得性心脏病。孕母均体健,孕期无明确感染及用药史,并除外心脏疾病及代谢性疾病。 1.2 血浆 CT-1、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及心肌肌钙蛋白 I 的检测
获得研究对象家长知情同意后,于生后 3 d 内(急性期)采集外周静脉血 4 mL,心肌损伤亚组另于生后 7~14 d(恢复期)再次采集标本。其中2 mL 静脉血加入 EDTA 抗凝试管,30 min 内离心(1 000 r/min,15 min)留取血浆保存于 -80℃冰箱待测血浆 CT-1 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 CT-1 水平,鼠心肌营养素 1 酶联免疫试剂盒购自美国 ADL 公司。另 2 mL 静脉血置促凝管,在 2 h 内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 I(CTnI)水平。采用美国BECKMAN 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LX-20 检测血清CK-MB,试剂购自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采用美国 MANLTER ACCESS2 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 CTnI,试剂购自美国 BECKMAN COULTER 公司。
![]() | 表 1 心肌损伤和非心肌损伤亚组血浆 CT-1 水平的比较 |
应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 ± 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同组不同时期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SNK-q检验。指标间的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 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心肌损伤和非心肌损伤患儿血浆 CT-1 水平的比较
心肌损伤亚组血浆CT-1 水平较非心肌损伤亚组明显升高,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1。 2.2 不同程度 HIE 患儿急性期血浆 CT-1、血清CK-MB 和 CTnI 水平的比较
对照组、轻度HIE组及中/重度HIE组3组间血浆 CT-1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轻度、中 / 重度 HIE 组血浆 CT-1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 / 重度组明显高于轻度组(P<0.01),见表 2。3 组间血清 CK-MB 和 CTnI水平的比较结果与血浆 CT-1 一致(表 2)。
![]() | 表 2 组间血浆 CT-1、血清 CK-MB 和 CTnI 水平的比较 |
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浆 CT-1 水平与血清CK-MB、CTnI 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 0.565、0.621,均P<0.01),见图 1、2。
![]() | 图 1 血浆 CT-1 水平与血清 CK-MB 的关系 |
![]() | 图 2 血浆 CT-1 水平与血清 CTnI 的关系 |
HIE 合并心肌损伤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CT-1 水平分别为 249±35、157±19 pg/mL,恢复期血浆 CT-1 水平较急性期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5,P<0.0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有很大提高,而心脑损伤仍是围生期主要死亡原因[4]。窒息缺氧导致 HIE 的同时亦可引起多脏器缺氧缺血性损害,心脏是易受损的重要器官之一[5]。新生儿心肌代偿功能差,心肌损伤后可导致脑灌注量减少,进一步加重脑损伤[6,7]。据报道,新生儿窒息时心肌损伤发生率为40%,有的高达 73.3%,心衰发生率达 33.3%[8]。新生儿心肌损伤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缺乏特异性,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 HIE 合并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 HIE 的恢复相当重要。
目前关于新生儿心肌损伤尚缺乏统一和特异性的诊断标准。CT-1是IL-6 家族中新发现的一个细胞因子,主要存在于心脏组织中,具有保护心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调节血流动力学、评估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是近年反映心肌损伤的一个新的检测指标[9],也是目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机制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10]。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 CT-1 水平明显升高,CT-1 可早期诊断AMI 后心肌损伤[11,12],是反映心力衰竭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13],并能反映心功能[14,15]。
本研究显示,HIE 合并心肌损伤患儿急性期血浆 CT-1 水平显著升高,推测其原因:(1)围生期窒息缺氧酸中毒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窒息急性期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显著升高,缺氧越重,其水平越高[3],而研究显示 Ang Ⅱ、去甲肾上腺素、缺氧均可刺激 CT-1 水平上调[16,17];(2)有人认为,心衰患者 CT-1 水平升高是由于心脏容量或压力负荷增加牵拉心肌细胞所致[11]。HIE 合并心肌损伤患儿在缺氧状态下,肺血管收缩,肺循环压力和阻力升高,右心室负荷增加,心室壁张力及容量负荷增加,从而牵拉心肌细胞,引起循环中 CT-1 水平升高;(3)可能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研究表明,CT-1 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拮抗心肌细胞凋亡[18]。缺氧复氧损伤对心肌细胞伤害较大,缺氧后适应可减少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联合 CT-1 后保护作用明显加强[19]。推测其升高可能是一种内源性保护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心肌细胞的存活,减轻了心脏的损伤。本研究通过进一步动态观察 HIE 患儿血浆 CT-1 水平,结果显示恢复期血浆 CT-1水平较急性期显著下降,分析其与患儿在缺血缺氧状态缓解后,肺循环压力和阻力缓解,右心室负荷减轻,同时经治疗后受损心肌细胞逐渐恢复有关。因此检测血浆 CT-1 水平有助于判断 HIE 患儿是否合并心肌损伤。
本研究进一步显示,不同程度 HIE 患儿血浆CT-1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且与 HIE 病情分度密切相关,随着 HIE 病情加重,血浆 CT-1水平升高更为明显。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浆 CT-1水平的升高与血清 CK-MB、 CTnI 的升高均呈正相关。表明心肌损伤患儿急性期血浆 CT-1 水平升高与心肌缺血性损伤有关。HIE 窒息早期由于器官血流再分布,使肺、肾、胃肠道血流下降,而心、脑、肾上腺血流增加,以维持重要脏器血流供应。当缺氧持续时,由于呼吸循环功能的继续恶化导致脑、心等组织缺氧缺血[7]。HIE 程度越重,心肌损伤的程度也越重,从而使血浆 CT-1 水平升高更明显。因此检测血浆 CT-1 水平可间接判断 HIE 病情。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新生儿心肌损伤的诊断标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 HIE 患儿心肌受损早期临床上往往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可致漏诊、误诊,延误治疗。因此,对窒息新生儿,在重视神经系统干预的同时,还应对心脏的损害给予重视,减少多器官损害的发生,改善预后。本研究显示,检测血浆 CT-1 水平有助于早期判断 HIE 是否合并心肌损伤及 HIE 的病情程度,指导临床早期干预、判断预后、减少并发症。同时,也为心肌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今后需扩大样本量进行相关深入研究。
[1] | 韩红亚, 周玉杰, 卜聪亚. 心肌营养素-1与心血管关系的研究进展[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1, 30(2): 165-167. |
[2] | 沈晓明, 王卫平.儿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102-105. |
[3] | 韩玉昆, 许植之, 虞人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30-31. |
[4] | 薛丹, 陈贻骥. 新生儿心肌损伤诊断的研究进展[J]. 临床儿科杂志, 2012, 30(9): 891-894. |
[5] | 缪珀, 孙斌, 冯星.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meta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2, 14(3): 172-176. |
[6] | 叶鸿瑁, 虞人杰(译). 新生儿复苏教程[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1-5. |
[7] | 刘淑芳, 虞人杰.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诊断的进展[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3, 16(12): 712-716. |
[8] | 安彩霞, 毛庆花, 林立星, 等.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诊疗进展[J]. 中国优生优育, 2013, 19(1): 50-55. |
[9] | 魏天辉, 赵施竹. 血浆心肌营养素-1和B-型尿钠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变化[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9): 19-21. |
[10] | Freed DH, Cunnington RH, Dangerfield AL, et al. Emerging evidence for the role of cardiotrophin-1 in cardiac repair in the infarcted heart[J]. Cardiovasc Res, 2005, 65(4): 782-792. |
[11] | 张汝新, 杨青, 王斯闻, 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心肌营养素-1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 22(9): 78-80. |
[12] | 魏天辉, 赵施竹.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心肌营养素-1和血清白介素-18的变化[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0, 8(4): 271-274. |
[13] | 殷国田, 何益群, 解娜, 等.血浆心肌营养素-1在心力衰竭患儿中的变化及意义[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 28(13): 1000-1002. |
[14] | 许力壮, 罗滨, 单爱军, 等.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后心肌营养素-1的变化[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4, 33(1): 31-33. |
[15] | 刘玉峰, 耿召华. 心肌营养素1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新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3, 34(4): 516-519. |
[16] | 杨爽, 陆莹, 于波. 心肌营养素-1在血管紧张素Ⅱ致心肌细胞肥大中的表达[J].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6, 25(4): 359-361. |
[17] | Pennica D, King KL, Shaw KJ, et al. Expression cloning of cardiotrophin-1, a cytokine that induces cardiac myocyte hypertrophy[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5, 92(4): 1142-1146. |
[18] | 陈艳芬, 李肖蓉, 王如兴. 心肌营养素-1与心肌梗死[J].江苏医药, 2008, 34(4): 400-401. |
[19] | 周贻军, 赵亚男, 赵鑫, 等. 缺氧后适应与心肌营养素-1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J].山东医药, 2013, 53(44): 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