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影像科, 江苏 苏州 215003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世界各地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 的病毒病原,其流行面广,发病率高,是导致儿 童病毒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之一 [1, 2, 3], 部分患儿发展为重症肺炎,甚至导致死亡 [4]。因此 观察RSV 流行规律及其相关因素,对于防治RSV 导致婴幼儿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但 目前国内外尚缺乏连续10 年以上的大样本并结合 气候因素的相关性研究,为此,本研究连续观察 11 年RSV 在我院住院患儿的发病情况,并结合当 地的气候因素,进行相关的分析,旨在全面系统 了解苏州地区住院患儿RSV 流行规律,为该地区 儿童RSV 早期预警、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提供科 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1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期间在苏州 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 儿作为研究对象,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参 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 版[5]。收集鼻咽分泌 物标本共42 664 份,有确切性别记录者共42 574 例, 其中男28 377 例(66.65%)、女14 197 例(33.35%), 男女之比1.99 : 1,年龄从出生后3 d 至15 周岁。 1.2 标本采集
标本通过一次性无菌吸痰管经鼻腔插入 7~8 cm 达咽部后负压吸取而得,新鲜制成脱落细 胞涂片用于RSV 等病毒抗原检测[6]。RSV 阳性共 8 275 例,有确切年龄记载的8 186 例,其中~1 岁 组6 821 例(83.33%);~3 岁组1 098 例(13.43%); ~5 岁组207 例(2.53%);>5 岁组60 例(0.73%)。 RSV 阳性有确切性别记载者8 257 例,其中男性 5 788 例,女性2 469 例,男女比例2.34 : 1。 1.3 病毒抗原检测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试剂为D3 Ultra TM DFA Respiratory Virus Screening & ID Kit (DIAGNOSTIC HYBRIDS USA)。脱落细胞涂片 自然干燥后用冷丙酮固定,分别加入RSV 和其他 6 种病毒(流感病毒A、B、副流感病毒1、2、3 和腺病毒)的单克隆荧光抗体10 μL 于相应涂片部 位,37℃避光孵育染色30 min,PBS(pH 7.4)冲洗后,结果于荧光显微镜(488 nm 激发光)下读取, 以每片不少于5 个RSV 阳性包涵体为阳性。 1.4 气象资料收集
由苏州气象局提供苏州市同期的气象资料, 包括月平均气温(℃)、月相对湿度(%)、月雨 量(mm)、月日照总和(h)和月平均风速(m/s)。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 验;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P50(P25, P75)] 表示,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 法分析组间数据分布差异;双变量相关分析法分 析RSV 检出率与各气象因素的相关性,逐步线 性回归分析各气象因素对RSV 检出率的影响。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RSV 年度间流行情况
2001~2011 年RSV 总检出率为19.40% (8 275/42 664),年度检出率分别为24.94% (715/2 867)、25.83%(677/2 621)、24.05% (448/1863)、25.39%(468/1 843)、27.30% (276/1 011)、15.55%(558/3 588)、20.91% (820/3 922)、13.10%(641/4 892)、11.85% (608/5 132)、15.06%(974/6 469) 和24.72% (2 090/8 456),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28.96,P<0.01)。其他呼吸道病毒同期平均 年检出率为:流感病毒A 和B 型为4.92%,副流 感病毒1~3 型为4.19%,腺病毒为1.35%。 2.2 RSV 年度内流行情况
RSV 的流行主要集中在当年11 月至次 年4 月(15.42%~57.18%),高峰在12 月至次 年2 月(30.33%~57.18%),6~9 月是检出低 谷期(0~5.38%)。2011 年7 月RSV 检出率为 5.74%,为同期历史最高,8~9 月继续高发,分别 为21.09% 和31.15%,而往年同期最高值2.86% 和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分别为19.95 和 9.82,均P<0.01)。以当年11 月1 日至次年4 月 30 日为1 个RSV 流行季节作统计,2001~2010 年 中9 个流行季节的总体检出率依次为40.75%、 22.72%、39.93%、27.37%、42.71%、21.28%、38.57%、19.86% 和29.73%,相邻两季间RSV 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依次为106.60、 94.25、27.55、40.84、145.09、111.93、177.25 和 59.53,P<0.01);2010~2011 年流行季节RSV 的 检出率为30.79%,与2009~2010 年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χ2=0.78,P=0.38)。2001~2010 年间 RSV 流行季节呈现周期性隔年高峰,但2010 年后 未出现此规律(图 1)。
![]() |
图 1 2001~2011 年RSV 流行情况月分布 |
以当年11 月1 日至次年4 月30 日为1 个 RSV 流行季节,当年5 月1 日至10 月31 日为1 个非RSV 流行季节。总体RSV 月检出率与月平 均气温、月日照总和、月雨量、月相对湿度和月 平均风速均呈负相关(rs 分别为-0.84、-0.47、 -0.31、-0.20 和-0.20,均P<0.05); 逐步 回归分析显示只有月平均气温进入线性模型 (R2=0.64,P<0.01),回归系数为-1.52(t=15.21, P<0.01)。RSV 流行季节( 当年11 月至次年4 月)月检出率与各种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显示,RSV 月检出率与月平均气温和月日照总和均呈负相关 (rs 分别为-0.54、-0.32,均P<0.05);逐步回归 分析也只有月平均气温进入线性模型(R=0.27, P<0.01),回归系数为-1.62(t=4.66,P<0.01)。 除2010~2011 年流行季节与2009~2010 年流行季 节RSV 的总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2001~2010 年中9 个流行季节的总体检出率存在隔 年高峰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1~2011 年 中10 个流行季节气候因素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显 示只有月相对湿度和月平均风速流行季节间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但两者流行季节间的月变化趋势 与RSV 月检出率无显著性相关,且对RSV 检出率 最为重要的月平均气温在流行季节间差异也无统 计学意义。2011 年7、8、9 月RSV 呈现异常高发 现象。见表 1~3 和图 2。
![]() | 表 1 2001~2011 年RSV 月检出率与气候因素分布 [P50(P25~P75)] |
![]() | 表 2 RSV 检出率与气候因素相关性分析 |
![]() | 表 3 2001~2011 年间RSV 流行季节各项气候因素分布情况 [P50(P25~P75)] |
![]() |
图 2 RSV 月检出率2011 年检出率 与2001~2010 年 平均检出率的对照。 |
RSV 是婴幼儿呼吸道最常见的病原体,其在 世界许多国家具有季节性流行特征,主要感染1 岁以内患儿[1,7-8]。RSV 感染后导致的病死率是流感 患者的9 倍多[9]。Berkley 等[10] 的一项前瞻性研究 显示,RSV 是婴幼儿重症肺炎最重要的感染源, 其发病年龄分布与总体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年龄 分布接近。Haque 等[11] 报道RSV 感染可致急性支 气管炎暴发,Chen 等[12] 回顾性观察998 例急性支 气管炎感染患者,发现28.7% 为RSV 感染,居病 毒感染之首,其研究结果表明RSV 在苏州地区为 主要病原之一。Yusuf 等[13] 报道气象条件对RSV 的流行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探讨RSV 的流 行特点,并与气象条件相结合进行相关的研究。
本研究连续11 年行RSV 流行病学监测,证 实RSV 是苏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住院的一 个重要原因。RSV 仍是该地区冬春季婴幼儿急性 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病毒病原 [12, 14],RSV 流行主要 集中在当年11 月至次年4 月,高峰在12 月至次 年2 月,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类似[12, 15]。本 研究结果同时显示,2001~2009 年苏州地区RSV 流行呈隔年高峰趋势,即年初的流行态势影响着 年末的流行,考虑其流行规律与人群免疫水平有 关,与邓洁等[7] 的报道相一致,但这一规律从 2009 年后未出现,即2009~2010 年冬春(检出率 29.73%)和2010~2011 年冬春(检出率30.79%) 出现了连续2 个相同水平的高峰。另外,2011 年 7~9 月的异常高检出率创下了历史新高,上述表明 苏州地区RSV 的流行规律在发生变化。究其原因, 可能受苏州地区2009 年8 月至2010 年3 月间甲 型H1N1 流感的影响,从而加强了该地区呼吸道病 毒全面防范措施,该期间RSV 流行间接受到了监 控。van der Sande 等 [16] 研究显示,冈比亚连续6 年RSV 感染高发于8~11 月的雨季,随后3 年同样 的季节没有流行而是发生在12 月及次年的3 月、 8 月与10 月,随后2 年又恢复到了3 年前的流行 规律。其研究结果表明RSV 流行整体规律不变,但具有一定波动性,本研究结果与之类似。以上 研究结果表明连续长期的的监测易发现流行规律 的同时也会捕捉到规律的变化,对于RSV 的早期 预警有一定的帮助,但RSV 在苏州的长期流行趋 势仍需进一步深入观察。
不同地理位置具有不同气候情况,RSV 流行 情况也不同,热带、亚热带和寒带地区RSV 可常 年流行,且气温高于24~30℃和在2~6℃时RSV 检 出率达到高峰,而温带地区RSV 主要流行于冬春 季[13, 17]。苏州地区与温带地区气候接近,本研究及 本课题组前期的监测均显示RSV 流行季节主要集 中在每年的11 月至次年4 月,6~9 月很少检出[14], 本研究连续11 年监测结果显示相对湿度、降雨量 与风速也与RSV 的流行有一定关系,但RSV 流 行季检出率与平均气温呈明显负相关,且逐步回 归分析显示只有月平均气温进入线性模型,表明 气温对RSV 流行具有显著影响,即阴冷气候季节 RSV 检出率高。Yusuf 等[13] 的研究结果提示,RSV 流行与气温呈负相关,且RSV 流行与日光中紫外 线辐射呈负相关;du Prel 等[17] 研究发现RSV 感 染与气温呈负相关,本研究结果与其类似。Madhi 等[18] 也有类似报道。以上研究提示,低温可提高 RSV 在气溶胶中的稳定性,同时寒冷使儿童呼吸 道毛细血管痉挛、缺血,黏膜上皮纤毛运动减弱, 利于RSV 的繁殖。
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进行长达 11 年的监测,但未对RSV 亚型致流行规律波动进 行相关的研究,因此后期需进一步在监测RSV 流 行的同时,需通过从G 蛋白序列测序方面着手更 深入探究RSV 流行及变异规律。
综上,本研究观察11 年间我院住院患儿RSV 流行情况,结合苏州市气候因素进行初步分析, 得出苏州市儿童RSV 呈隔年流行状况,RSV 流行 与气候因素有一定关系,尤其是温度对RSV 的流 行起重要作用,因此应该针对高危人群、高发季 节及相关的气候因素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以有 效减少RSV 感染的发生。
[1] | Nair H, Nokes DJ, Gessner BD, et al. Global burden of acute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due to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 young childre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Lancet, 2010, 375(9725): 1545-1555. |
[2] | Guo W, Wang J, Sheng M, et al. Radiological findings in 210 paediatric patients with viral pneumonia: a retrospective case study[J]. Br J Radiol, 2012, 85(1018): 1385-1389. |
[3] | 刘华, 贺湘玲, 张兵, 等. 255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并血小板异常患儿病毒病原学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4, 16(4): 406-409. |
[4] | Rodríguez-Auad JP, Nava-Frías M, Casasola-Flores J, et al. The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in children at a public pediatric referral hospital in Mexico[J]. Int J Infect, 2012, 16(7): e508- e513. |
[5] | 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002: 163-199. |
[6] | Ji W, Wang Y, Chen Z, et al. Human metapneumovirus in children with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Suzhou, China 2005-2006[J]. Scand J Infect Dis, 2009, 41(10): 735-744. |
[7] | 邓洁, 钱渊, 朱汝南, 等. 2000年冬-2006年春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监测[J].中华儿科杂志, 2006, 44(12): 924-927. |
[8] | Miernyk K, Bulkow L, DeByle C, et al. Performance of a rapid antigen test (Binax NOW® RSV) for diagnosis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compared with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 a pediatric population[J]. J Clin Virol, 2011, 50(3): 240-243. |
[9] | Thompson WW, Shay DK, Weintraub E, et al.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influenza and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 the United States[J]. JAMA, 2003, 289(2): 179-186. |
[10] | Berkley JA, Munywoki P, Ngama M, et al. Viral etiology of severe pneumonia among Kenyan infants and children[J]. JAMA, 2010, 303(20): 2051-2057. |
[11] | Haque F, Husain MM, Ameen KM, et al. Bronchiolitis outbreak caused by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 southwest Bangladesh, 2010[J]. Int J Infect Dis, 2012, 16(12): e866-e871. |
[12] | Chen ZR, Ji W, Wang YQ, et al. Etiology of acute bronchioliti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in hospitalized infants in China[J]. J Formos Med Assoc, 2014, 113(7): 463-469. |
[13] | Yusuf S, Piedimonte G, Auais A, et al. The relationship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to the epidemic activity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J]. Epidemiol Infect, 2007, 135(7): 1077-1090. |
[14] | 张学兰, 季伟, 季正华, 等. 苏州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及相关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7, 41(5): 371-374. |
[15] | Manoha C, Espinosa S, Aho SL, et al.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hMPV, RSV and RVs infections in young children[J]. J Clin Virol, 2007, 38(3): 221-226. |
[16] | van der Sande MA, Goetghebuer T, Sanneh M, et al. Seasonal variation i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epidemics in the Gambia, West Africa[J]. Pediatr Infect Dis J, 2004, 23(1): 73-74. |
[17] | du Prel JB, Puppe W, Gröndahl B, et al. Are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associat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J]. Clin Infect Dis, 2009, 15, 49(6): 861-868. |
[18] | Madhi SA, Kuwanda L, Cutland C, et al. Five-year cohort study of hospitalization for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associated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African children[J]. J Clin Virol, 2006, 36(3): 215-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