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病,少部分肠道 病 毒 71 型(enterovirus71,EV71) 和 柯 萨 奇 病 毒 A16 型(coxsackievirusA16,CoxA16) 感 染 者 可 累 及中枢神经系统,危重者可致命 [1]。早期识别危重 型病例,进行医学干预,是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然而,直到现在,还没有单一确切可靠的识别标志。 大量报告提示了基础生命体征异常、神经系统表 现以及包括细胞因子在内的辅助检查指标异常是 HFMD 危重型的危险因素或识别指标 [2, 3, 4, 5, 6],但尚未 见基础生命体征在识别危重型 HFMD 中的临床价 值及最佳临界点的报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是评价诊断 性试验优劣以及确定临界值的一种方法,目前应 用范围逐渐扩大到临床医学 [7] 以及流行病学、体 质与健康促进研究 [8] 等领域。本文通过对我院收 治的重症 HFMD 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尝试应用 ROC 曲线分析体温(T)、心率(HR)、呼吸频率(RR)、 血压(BP)在早期识别危重型 HFMD 中的临床价 值及最佳临界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 2010 年 1 月至 2014 年 8 月儿科收 治的重症 HFMD 患儿 358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200 例(55.9%),女 158 例(44.1%),男:女为 1.27 : 1; 年龄 3 个月至 7 岁 11 个月,中位年龄 1 岁 10 个月, 其中 0 岁 ~ 64 例,1 岁 ~ 226 例,≥ 3 岁 68 例; 入院时病程 5 h 至 10 d,中位病程 3 d。所有病例 均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 年版) 诊断标准 [1]。纳入标准:根据《肠道病毒 71 型感 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9] 标准, 符合 2 期(重型,神经系统受累期)及 3 期(危重型, 心肺衰竭前期)的病例。剔除标准:(1)观察指 标记录不全或临床资料不完整影响临床分期者; (2)入院时已处于 4 期患者(危重型,心肺衰竭 期);(3)有脑发育不良、先心病、结核感染、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心功能不全者;(4)起病前 已患有肺炎、支气管炎者。入选病例根据病情分 为 2 期组(n=212)与 3 期组(n=146),两组病 例在性别、年龄、入院时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各组再按照 年龄段进行分层。 1.2 研究方法
专人回顾性查阅病历资料,收集临床症状、 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其中 T、HR、RR 和 BP 取入院 3 d 内安静状态下的最高值。HR、RR、 BP 使用迈瑞 PM9000E 或 iPM9800 监护仪监测。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 析,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范围)[M(范 围)]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Mann-Whitney U 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 2 检验;采用 ROC 曲线分析各基础生命体征指标对 危重型 HFMD(3 期)的诊断价值;P<0.05 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358 例 重 症 HFMD 患 儿 中,发 热 354 例 (98.9%),皮 疹 342 例(95.5%),萎 靡 198 例 (55.3%),肢体抖动 171 例(47.8%),呕吐 117 例(32.7%),惊跳 129 例(36.0%),嗜睡 37 例 (10.3%),抽搐 34 例(9.5%),无力 24 例(6.7%)。 胸部 X 线检查有模糊渗出影 151 例(42.2%),肺 纹理增多增粗 97 例(27.1%)。305 例接受神经系 统 MRI 检查,其中 T2WI 高信号 102 例(33.4%)。 126 例接受脑脊液检查,其中异常 112 例(88.9%)。 205 例行肠道病毒检测,其中 EV71 型核酸阳性 96 例(46.8%),CoxA16 或其他肠道通用病毒核 酸阳性 21 例(10.2%)。 2.2 两组患儿基础生命体征指标检测结果
除≥ 3 岁年龄段患儿舒张压(DBP)在两组 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6)外,其余各 年 龄 段 3 期 组 HR、RR、 收 缩 压(SBP)、DBP 都 明 显 高 于 2 期 组(P<0.05)( 表 1)。2 期 组 和 3 期组体温峰热分别为 39.0℃(36.1~40.9℃) 和 39.0 ℃(36.8~41.0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Z=0.233,P=0.816);热程分别为 5 d(0~21 d) 和 6 d(0.5~2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79, P=0.005)。
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各年龄段 HR、RR 和 BP 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 HR>RR>SBP>DBP,除≥ 3 岁患儿 DBP 外,其余与 AUC=0.5 比较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 HR、RR、 SBP、DBP 对危重型 HFMD 患儿均有一定诊断价值, 各指标最佳临界点及敏感度与特异度值见表 2、图 1。
ROC 曲 线 分 析 显 示,峰 热 AUC=0.507,与 AUC=0.5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6); 热程 AUC=0.586,与 AUC=0.5 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06),当热程≥ 5.5 d 时,敏感度为 0.589,特异度为 0.571。见图 2。
HFMD 重症病例致死原因主要是脑干脑炎及 神经源性肺水肿(多由 EV71 感染引起)[1]。专 家共识 [9] 根据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将 HFMD 临床 分成 5 期,其中 2 期属于 HFMD 重症病例重型, 3 期 属 于 HFMD 重 症 病 例 危 重 型。 强 调 重 症 病 例的诊疗关键在于及时准确地甄别第 2 期、第 3 期,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可减少病死率。 有学者认为肠道病毒脑干脑炎损害背侧迷走神经 核和孤束核,继发副交感神经失活、交感神经中 枢激活引起“儿茶酚胺风暴”,产生儿茶酚胺毒 性,出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以及心脏损伤等 [10]。WHO《手足口病临床管理与公共卫生应对 指南(2011)》指出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儿童, 表现出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症状(心率增快、 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及大汗等),具有快速发展 为心肺衰竭的危险 [11]。因此,我国 [1] 及 WHO[11] 指 南等都将基础生命体征列入 HFMD 危重型病例的 识别指征,它们的临床判断价值,甑别不同年龄 2 期与 3 期患儿的最佳临界点及其敏感性、特异性 都是值得探讨的内容。
纳 入 本 研 究 的 重 型 HFMD 患 儿 HR、RR、 SBP、DBP(≥ 3 岁患儿 DBP 除外)中位数在各年 龄段 3 期组明显高于 2 期组,ROC 曲线分析显示 AUC 依次为 HR>RR>SBP>DBP,且都大于 0.5。根 据 Swets[12] 提出的判断标准:AUC 在 0.9 以上时准 确性较高,在 0.7~0.9 之间时准确性中等,0.5~0.7 之间时准确性较低,因此,上述 4 个观察指标在 预测危重型 HFMD 的判断价值中有所不同,所有 年龄段患儿都以 HR 最高,其次是 RR,第三是 SBP,均达到中等准确性以上(0.716~0.937),仅 ≥ 3 岁组 DBP 准确性较低(0.557)。提示 HFMD 3 期患儿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以 HR 最敏感。
本研究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值来确定识别 HFMD 3 期的最佳临界点,除≥ 3 岁患儿 DBP 外,其余各 年龄段基础生命体征最佳临界值都低于 3 期患儿相 应指标的中位数,尤其是 HR 与 RR。与 Li 等 [5] 报 告 的 320 例 重 症 HFMD 患 儿 HR 129.61 次 /min、 HR 26.10 次 /min、SBP 107.54 mm Hg、DBP 77.76 mm Hg 有明显差异。这与评价方法不同有关,不排除有 纳入研究的对象不完全相同的原因。用 ROC 曲 线所确定的最佳临界点,在不同年龄有一定差 异,尤其是婴儿与年长儿之间,符合小儿生理发 育的规律,比不区分年龄大小的均数或中位数更 合 理,其 中 HR、RR 与 专 家 共 识 [9] 所提出的 HR>140~150 次 /min、RR>30~40 次 /min 参考范围 吻合,但 0 岁 ~ 组 RR 最佳临界点低于上述最高参 考值;SBP 最佳临界点都超过同年龄小儿的正常范 围,但未达到专家共识[9]所定义的严重高血压程度, DBP 仍在正常范围。最佳临界点的敏感度大部分 在 0.517~0.933,各年龄组都以 HR 最高,依次为 RR、BP,只有≥ 3 岁患儿 DBP 敏感度较低(0.379), 进一步说明 DBP 作为危重型 HFMD 预测指标在 ≥ 3 岁患儿中不够敏感。各最佳临界点特异度都 比较高,在 0.769~0.914 之间。值得注意的是 SBP 最佳临界点的敏感度不是很高(0.517~0.609), 在 各 年 龄 组 都 处 于 第 3 位,但 其 特 异 度 高 达 0.882~0.914,仅次于 HR、优于 RR。因此,建议 临床医师在对重症 HFMD 患儿 HR、RR、BP 进行 定期评估时,首先关注 HR,其次为 SBP、RR,最 后是 DBP,其中任何一项超过同年龄组正常上限, 应当缩短评估间隔,一旦安静状态下这种异常持 续达到或超过上述识别最佳临界点,甚至同时出 现其他观察指标异常,尤其是 HR 或 / 和 RR 增快 伴有 BP(主要是 SBP)的升高≥最佳临界点,提 示疾病由 2 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发展到 3 期(心 肺衰竭前期),必须采取比 2 期治疗更为积极的 措施,尽可能将疾病进程终止在 3 期,避免发展 到 4 期心肺衰竭而增加救治难度。
本研究两观察组体温峰热的中位数相同, ROC 曲线分析 AUC 仅 0.507,与 0.5 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显示最高体温对 HFMD 3 期 无预测作用,可能与 2 期、3 期患者同属重症的缘故。 两观察组热程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 曲 线分析 AUC 为 0.586,约登指数最大的临界点 5.5 d, 明显超过入院时病程的中位数(3 d),但敏感度 与特异度都比较低,提示热程长是危重症 HFMD 的表现之一,但对早期识别危重病例无实际意义。
综上所述,HR、RR、BP 都是早期识别危重 型(3 期)HFMD 的良好指标,识别的最佳临界点 具有年龄特征,HR 敏感度及特异度最高,SBP 的 特异性高于 RR,而 DBP 对≥ 3 岁患儿不够敏感。 峰热及热程对早期识别危重型病例无意义。因此, 在有神经系统受累症状体征基础上,严密监测、 定期评估 HR、RR、BP,有助于早期识别危重型HFMD,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病死率。
由于 HFMD 危重型的诊断无金标准,本研究 以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按照 《专家共识》分期 标准的诊断结果为 ROC 曲线分析判断标准。其次, 本研究对象有记录的高热持续时间信息缺漏多, 因而未纳入本次分析。另外,部分病例在二级医 院已经进行过医疗处置,转入我院后的基础生命 体征可能不能完整反映疾病过程,因此最佳临界 点的确定,有赖于今后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 年版) [EB/ OL]. [2010-04-20]. 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93g/201306/6d935c0f43cd4a1fb46f8f71acf8e245.shtml. |
[2] | 宋春兰, 成怡冰, 陈丹, 等. 儿童危重型手足口病死亡的危 险因素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4, 16(10):1033-1036. |
[3] | 刘忠强, 李熙鸿, 王慧卿, 等.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合并心肺 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及治疗体会[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2, 14(9):589-592. |
[4] | 杜兴媛, 王鹰, 李艳, 等. 危重型手足口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及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1(40):641-644. |
[5] | Li W, Teng G, Tong H, et al. Study on risk factors for sever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China[J]. PLoS One, 2014, 9(1):e87603. |
[6] | Wang SM, Lei HY, Su LY, et al. Cerebrospinal fluid cytokines in enterovirus 71 brain stem encephalitis and echovirus meningitis infections of varying severity[J].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7, 13(7):677-682. |
[7] | 赵红艳, 刘阳, 于鑫, 等. 改良型被动直腿抬高试验对出血 性休克稳定期患者液体反应性的预测价值[J]. 中国全科医 学, 2014, 17(23):2693-2699. |
[8] | 孟玲慧, 米杰, 程红, 等. 北京市3-18 岁人群腰围和腰围身 高比分布特征及其适宜界值的研究[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07, 2(4):245-252. |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肠道病毒71 型(EV71) 感染重症病 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 年) [DB/OL]. [2011-05-13]. http://www.nhfpc.gov.cn/zhuzhan/wsbmgz/201304/9cd15616f79f44d8b56df75a8943dcfe.shtml. |
[10] | Fu YC, Chi CS, Chiu YT, et al. Cardiac complications of enterovirus rhombencephalitis[J]. Arch Dis Child, 2004, 89(4):368-373. |
[11] | WHO. A guide to clinical management and public health response for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2011) [EB/OL]. http://www.wpro.who.int/publications/docs/GuidancefortheclinicalmanagementofHFMD.pdf. |
[12] | Swets JA. Measuring the accuracy of diagnostic systems[J]. Science, 1988, 240(4857):1285-12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