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急性发 热性系统性血管炎综合征,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中 最常见的疾病,最重要的并发症是心脏及冠状动 脉病变。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bility,HRV) 是指连续窦性心跳间 N-N 间期的微小涨落,反映 交感和迷走神经张力的紧张性和平衡性,能定量 反映心脏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对心脏的调控,是近年来对于 ANS 功能的 重要检测指标 [1]。研究显示心脏自主神经活动与多 种心血管疾病有关 [2]。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 发现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的数量和严重程度与 HRV 相关 [3, 4, 5]。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 KD 尤其是冠状动 脉损害(CAL)患者 HRV 和肌钙蛋白 I(cTnI)、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关系, 以探讨 HRV 对 KD 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的临床应 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 2012 年 8 月至 2014 年 9 月收治的 KD 患儿 130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83 例,女 47 例, 男女比例 1.8 : 1;年龄范围 4 个月至 12 岁 1 个月, 中位年龄 2 岁 7 个月。根据冠状动脉是否受损将 130 例 KD 患儿分为 CAL 组(n=47)和非 CAL(NCAL) 组(n=83)。KD 诊断标准参照日本川崎病委员 会 2005 年发布的关于川崎病诊断的第 5 次修订案 及 2004 年 APP 及 AHA 联合制定的不完全川崎病 (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iKD)的诊断治疗指 南 [6, 7],KD 冠状动脉病变诊断标准参考 2012 年中 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布的“川崎病冠状动脉病 变的临床处理建议”[8]。另选取于我院就诊的胃炎、 呼吸道感染及腹泻病等恢复期随访患儿 29 例为非 KD 组,其中男 18 例,女 11 例,男女比例 1.6 : 1; 年龄范围 6 个月至 11 岁 5 个月,中位年龄 3 岁 1 个月;排除心血管系统疾病、窒息、贫血、糖尿 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其他感染性疾病,且未服 用影响 HRV 的药物。选取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健 康儿童 110 例为对照组,其中男 71 例,女 39 例, 男女比例 1.8 : 1;年龄范围 5 个月至 12 岁 5 个月, 中位年龄 3 岁 4 个月。各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cTnI 及 NT-proBNP 水平检测
KD 组和非 KD 组患儿均在确诊后次日清晨空 腹抽取肘静脉血 4 mL,加入乙二胺四乙酸(EDTA) 于抗凝管中,以 2 500 r/min 离心 10 min,提取上 清液待检。运用美国睿捷 Nano-Checker 710 免疫 层析检测仪及仪器配套的免疫试剂条对 cTnI 及 NT-proBNP 进行检测。整个测试过程严格按照操 作规程进行,cTnI 的正常值为 0~0.5 ng/mL,NTproBNP 的正常值为 0~500 pg/mL。 1.3 HRV 的测定
KD 组患儿在急性期内(病程 10 d 内)均接 受 24 h 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器采用美国 DMS 有限 公司中国大陆分公司迪姆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提供的 12 导 24 h 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系统。对受 试患儿的 24 h 窦性心律进行 HRV 分析,得出: (1)时域分析统计指标:正常窦性 N-N 间期标准 差(SDNN)、全部记录中每 5 min N-N 间期平均 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 N-N 间期标准差的 平均值(SDNN index)、相邻 N-N 间期差值的均 方根值(rMSSD)、相邻 N-N 间期之差 >50 ms 的 心搏数占心搏总数的百分数(PNN50)。(2)频 域分析统计指标:总频谱(TF,≤ 0.40 Hz)、极 低频功率(VLF,0.003~0.040 Hz)、低频功率(LF, 0.04~0.15 Hz)、高频功率(HF,0.15~0.40 Hz)、 低频 / 高频(LF/HF) [9]。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 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x±s)表示,多 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 Spearman 相关分析。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性别 KD 组与对照组间 HRV 比较
130 例 KD 组患儿中,<1 岁 24 例(18.5%), 1~5 岁 79 例(60.8%),>5 岁 27 例(20.8%)。 110 例对照组儿童中,<1 岁 15 例(13.6%),1~ 5 岁 73 例(66.4%),>5 岁 22 例(20.0%)。
在 HRV 时域指标方面,同年龄性别 KD 组 SDNN、SDNNindex 和 PNN50 值低于对照组(P<0.05) (表 1~3)。在 HRV 频域指标方面,同年龄性别 KD 组 VLF、LF 和 HF 值低于对照组(P<0.05),
![]() | 表 1 两组 <1 岁不同性别儿童间 HRV 时域指标比较 (x±s) |
![]() | 表 2 两组 1~5 岁不同性别儿童间 HRV 时域指标比较 (x±s) |
![]() | 表 3 两组 >5 岁不同性别儿童间 HRV 时域指标比较 (x±s) |
![]() | 表 4 两组 <1 岁不同性别儿童间 HRV 频域指标比较 (x±s) |
![]() | 表 5 两组 1~5 岁不同性别儿童间 HRV 频域指标比较(x±s) |
![]() | 表 6 两组 >5 岁不同性别儿童间 HRV 频域指标比较(x±s) |
在时域指标方面,CAL 组 SDNN、SDANN、 SDNNindex、rMSSD 和 PNN50 值均低于对照组和 非 KD 组,SDNN、SDANN 和 PNN50 值低于 NCAL 组(P<0.05)。NCAL 组 SDNN 和 PNN50 值 低 于 对照组和非 KD 组(P<0.05)(表 7)。而在频域 指标方面,CAL 组 VLF、LF 和 HF 值均低于对照 组和非 KD 组,LF/HF 值高于对照组(P<0.05)。 NCAL 组 VLF、LF 和 HF 值低于对照组和非 KD 组, LF 值高于 CAL 组(P<0.05)。见表 8。
![]() | 表 7 各组 HRV 时域指标比较(x±s) |
![]() | 表 8 各组 HRV 频域指标比较(x±s) |
CAL 组 及 NCAL 组 的 cTnI 和 NT-proBNP 水 平均高于与非 KD 组(P<0.05);CAL 组 cTnI 水 平 高 于 NCAL 组(P<0.05),而 CAL 组 与 NCAL 组 间 NT-proBNP 水 平 比 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0.189)。见表 9。
![]() | 表 9 KD 与非 KD 组 cTnI 及 NT-proBNP 水平比较(x±s) |
KD 患儿 cTnI 与 SDNN、HF 呈负相关(分别 r=-0.402、-0.356,P<0.05),与 LF/HF 呈 正 相 关(r=0.517,P<0.05)。NT-proBNP 与 SDNN、 SDANN、HF 呈负相关(分别 r=-0.528、-0.394、 -0.430,P<0.05)。 3 讨论
KD 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 紊乱和多种血管活性因子引起的血管炎性损伤有 关。KD 患者体内单核巨噬细胞大量激活,产生大 量的炎性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引起内皮细胞凋亡 增加,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障碍 [10]。cTnI 仅 存在于心肌,是心肌特异性抗原,只有在心肌细 胞损害后才释放入血液循环,故在临床心血管损 害的诊断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大量研 究显示 KD 患者血清中 cTnI 的水平明显升高。NTproBNP 是一种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神 经内分泌激素,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密切关系 [11, 12]。 对于 NT-proBNP 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是目前研 究颇多的课题。多个研究提示 NT-proBNP 与冠状 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13, 14]。对于 KD 的研究也显 示 NT-proBNP 水平明显增高。在本研究中,KD 患 者的 cTnI 及 NT-proBNP 水平也明显升高,且 cTnI的水平在 CAL 组较 NCAL 组明显升高,而 CAL 组 与 NCAL 组间 NT-proBNP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尚不能证实 NT-proBNP 水平与 KD 的 CAL 之间的 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HRV 的生理学基础是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调 节的综合反应,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是自主神经 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相互协调维持 着正常生理活动,两者功能调节的异常或失衡可 引起机体生理活动调节异常。HRV 是临床公认的 无创性自主神经评价方法。研究显示 HRV 可作为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远期预后判断的主要指标 [15], 并发现 HRV 可预测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的急性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管再次梗塞及 心脏事件的发生 [16]。近年来,对于 HRV 的临床应 用研究已从心肌梗死、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扩 展到心力衰竭、脓毒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 合征等多种领域 [17]。而解剖学研究证实:心脏的 神经支配主要以去甲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纤 维为主,且主要分布于冠状动脉,在小血管及毛 细血管分布较稀少 [18],这与 KD 的血管损伤好发 部位刚好吻合。
本研究发现,KD 患儿较对照组 HRV 指标均 明显下降,且 CAL 组 HRV 指标下降更为明显, 提示 KD 尤其发生 CAL 患者出现了交感神经兴奋 毒性,迷走神经相对受到抑制,引起严重的交感 - 迷走神经失衡。在本组病例中 KD 患儿,尤其 CAL 组患儿的 SDNN、SDANN、PNN50、LF 下降十分 明显,且 cTnI、NT-proBNP 与 SDNN、HF 呈负相关, 提示 HRV 特别是 SDNN 可能是提示 KD 患者出现 CAL 的有用指标。其可能机制为自主神经可以释 放神经递质激活淋巴网状内皮系统及炎性细胞, 通过单核巨噬细胞发挥作用,交感神经激活或迷 走神经失活影响或增加炎症反应,炎症又通过中 枢或外周系统影响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因部分 NCAL 患者未 行动态心电图检测,故本组川 KD 患儿的 CAL 率 (36.2%)较高,同时不同年龄性别组研究对象例 数较少,需扩大样本量,并进行前瞻性研究,以 更准确的分析 KD 中 HRV 的动态变化及对 KD 患 者行规范治疗后对 HRV 的影响。
[1] | Cygankiewicz I, Zareba W. Heart rate variability[J]. Handb Clin Neurol, 2013, 117:379-393. |
[2] | Xhyheri B, Manfrini O, Mazzolini M, et al. Heart rate variability today[J]. Prog Cardiovasc Dis, 2012, 55(3):321-331. |
[3] | Mourot L, Tordi N, Bouhaddi M, et al. Heart rate variability to assess ventilatory threshold:reliable in cardiac disease?[J]. Eur J Prev Caediol, 2012, 19(6):1272-1280. |
[4] | Turker Y, Ozaydin M, Yucel H.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heart rate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ectasia[J]. Coron Artery Dis, 2010, 21(1):8-12. |
[5] | 李华萍, 曾永寿. 冠心病心率变异性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 2010, 5(2):182. |
[6] | Ayusawa M, Sonobe T, Uemura S, et al. Revision of diagnostic guidelines for Kawasaki disease (the 5th revised edition) [J]. Pediatr Int, 2005, 47(2):232-234. |
[7] | Newburger JW, Takahashi M, Gerber MA, et al.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long term management of Kawasaki disease:a statement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from the Committee on Rheumatic Fever, Endocarditis, and Kawasaki Disease, 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Young,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Pediatrics, 2004, 114(6):1708-1733. |
[8] |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 会免疫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川崎病冠状动 脉病变的临床处理建议[J]. 中华儿科杂志, 2012, 50(10):746-749. |
[9] | 吴蓉洲, 荣星, 任跃, 等. 750 例健康儿童心率变异性分析[J]. 中华心律失常杂志, 2011, 15(1):37-39. |
[10] | Kim DS. Kawasaki disease[J]. Yonsei Med J, 2006, 47(6):759-772. |
[11] | Helge M, Holger MN, Sawa K, et al. Ischemia triggers BNP expression in the human myocardium independent from mechanical stress[J]. Int J Cardiol, 2010, 143(3):289-297. |
[12] | Lafayete WF, Eduardo G. Ischemia/reperfusion is an independent trigger of increasing myocardial content of mRNA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J]. Heart Vessels, 2009, 24(6):454-459. |
[13] | 黄学亮, 王玲, 郭广宏, 等. 单纯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 程度与生化指标分析[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3, 34(1):21-23. |
[14] | Hiroshi S, Takayoshi T, Chitose I, et al. Direct comparison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 and N-terminal Pro-BNP secretion and extent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Circ J, 2007, 71(4):499-505. |
[15] | Pivatelli FC, Dos Santos MA, Fernandes GB, et al.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predictive values of linear and nonlinear indice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stable angina patients[J]. Int Arch Med, 2012, 5(1):31. |
[16] | Miyase Y, Miura S, Shiga Y, et al. The ratio of low-frequency to high-frequency in 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ic monitoring immediately before coronary angiograph as a predictor of the presence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J Clin Med Res, 2014, 6(1):36-43. |
[17] | Ahmad S, Ramsay T, Huebsch L, et al. Continuous multiparameter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alysis heralds onset of sepsis in adults[J]. PLoS One, 2009, 4(8):e6642. |
[18] | Sequeira IM, Haberberger RV, Kummer W. A trial and ventricular rat coronary arteries are differently supplied by noradrenergic, cholinergic and nitrergic, but not sensory nerve fibres[J]. Ann Anat, 2005, 187(4):345-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