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5, Vol. 17 Issue (8): 884-885   PDF    
儿童原发性痛风1例报告
鲁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 北京 100191
A case report of childhood primary gout
LU Sha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Beijing 100191, China

患儿男,14岁。因右足拇趾内侧关节肿痛2年半来我院就诊。患儿2年半前开始右足拇趾内侧关节肿痛,呈间歇发作,发作时表现为右足拇趾内侧关节疼痛、肿胀、局部发红、活动受限,禁肉食1周症状完全缓解。起初间隔半年发作1次,以后发作间隔逐渐缩短,半年前变为间隔2个月发作1次,未用药。左足及四肢其他关节无肿痛。无发热、皮疹、足跟痛、腰背痛、腹痛、血尿等伴随症状。患儿1个月前在外院就诊,发现血尿酸显著升高,双足X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血嘌呤代谢性疾病筛查未见异常。家长担心患儿患痛风,故来我院就诊。建议住院进一步诊治,但家长不同意住院,故在门诊进一步诊治。

发病以来,患儿精神、食欲好,大小便无异常。既往身体健康,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肝、肾、肿瘤及皮肤疾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外伤、手术史。喜欢肉食,无饮酒嗜好。父亲和两位伯父均有痛风病史。门诊体格检查:T 36.5℃,R 18次/min,P 70次/min,BP 110/70 mmHg,身高168 cm,体重64 kg,体重指数22.7。神志清楚,精神好,自动体位,步入诊室。全身皮肤无皮疹、苍白,无皮下结节。眼睑无浮肿,耳廓无皮下结节,口唇无苍白,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甲状腺未触及,心肺腹无异常。腰背部无压痛,脊柱无活动受限,双侧“4”字征阴性,右足第一跖趾关节肿胀、压痛,局部皮肤色素沉着,左足及四肢其他关节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检查示WBC 8.34×109/L,N 0.576,Hb 167 g/L,PLT 271×109/L。尿常规无异常。血尿酸875 μmol/L(<15 岁男性正常值<357 μmol/L)。正常饮食情况下,24 h 尿尿酸定量5.6 mmol(约942.0 mg,成人正常值<800 mg)。双足关节超声检查示右足第一跖趾关节软骨表面边缘回声增强(双轮廓征),关节囊肿胀增厚,可见点状高回声,跖骨可见骨侵蚀,左足未见异常,提示右足痛风。双足双能CT扫描示右足第一跖趾关节、左足舟骨可见尿酸盐结晶沉积,右足第一跖趾关节、跖骨远端、左足舟骨可见骨侵蚀,提示双足痛风。血糖、血氨、乳酸、胰岛素、肝肾功能、血脂、心肌酶谱、电解质、甲状腺功能、血沉、C反应蛋白、抗链球菌溶血素“O”、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免疫球蛋白、补体、T、B淋巴细胞亚群、动脉血气分析、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腹部超声及眼科检查均未见异常。故诊断为儿童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将患儿血标本送至外院医学检验中心,HLA-B*5801基因检测为阴性。治疗上除低嘌呤饮食外,给予口服别嘌醇缓释胶囊0.25 g,每日1次,血尿酸逐渐降至357μmol/L以下,关节肿痛未再发作,定期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未见异常。目前已治疗半年,血尿酸维持在300~357 μmol/L,门诊继续治疗和随访。

讨论:原发性痛风成人常见[1],儿童少见[2],儿科医生普遍认识不足。患儿为14岁男孩,慢性病程,根据右足第一跖趾关节炎反复急性发作史、痛风家族史及高尿酸血症 (<15 岁男性血尿酸≥ 357 μmol/L)[3],且已除外肾脏病、肿瘤及化学治疗药物等因素引起的继发性痛风,结合关节超声的双轮廓征[4]和双能CT的尿酸盐结晶沉积[5],原发性痛风诊断成立,目前尚未发现皮下痛风石、尿酸盐肾病及尿酸性尿路结石[1]

患儿体重指数较大,应注意有无肥胖症,但患儿体重指数尚未达到同性别同年龄儿童的肥胖症诊断标准[6],故不支持肥胖症,且无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等伴随疾病。

鉴别诊断方面,患儿为反复急性发作的慢性关节炎,影像学有骨侵蚀,应与化脓性关节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白血病及骨肿瘤等疾病鉴别[1]。根据患儿无发热,单纯控制饮食可使发作性关节肿痛缓解,有痛风家族史和高尿酸血症,血常规、炎性指标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均无异常,且有痛风影像学表现,故不支持上述疾病。

关于治疗,患儿原发性痛风为尿酸产生过多所致,应采用别嘌醇长期治疗[1]。据报道,HLA-B*5801基因与别嘌醇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密切相关[7]。为了预防别嘌醇严重不良反应,本例患儿于别嘌醇治疗前进行了HLA-B*5801基因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保证了患儿用药安全,降低了医生用药风险。患儿治疗效果好,预后可能好,还需要继续治疗和随访。

今后,儿科医生如见到一些成人常见而儿童少见的疾病,首先应参考和借鉴成人的诊治经验,再结合儿科特点,灵活掌握,积累儿科经验,提高儿科医生对这些疾病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1, 15(6): 410-413.
[2] Yamanaka H. Gout and hyperuricemia in young people[J]. Curr Opin Rheumatol, 2011, 23(2): 156 -160 .
[3] 刘淑平, 姚勇,叶锦棠, 等.儿童原发性痛风可能致病基因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6): 574-578.
[4] 王益茹, 陈九如. 痛风性关节炎的超声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4, 37(4): 360-365.
[5] 胡慧娟, 廖美焱, 田志雄, 等.双源CT痛风识别技术在检测尿酸盐沉积中的应用[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2, 46(12): 1101-1104.
[6]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5(2): 97-102.
[7] 邓智远, 杨健. 别嘌醇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遗传学研究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3, 42(4): 26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