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徐州医学院研究生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以注意缺陷、控制力差、学习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发育行为障碍性疾病[1]。大多数学者认为儿童ADHD的发生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即受到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影响,也与遗传因素、脑内生物化学物质递质不足有关[2, 3]。近年来,关于ADHD与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关系的研究较多,部分研究表明儿童血清锌水平的下降可能与ADHD的发生有关[4, 5]。为客观评价血清锌含量与儿童ADHD发生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分析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血清锌水平的关系,为早期干预及预防ADHD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及文献追溯的方法,采用关键词与主题词相结合的检索方法,收集2000~2015年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儿童ADHD血清锌水平变化情况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中文文献检索词包括: "多动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锌" ,英文检索词包括: "ADH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zinc" "Chinese"。
1.2 文献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为中国儿童;(2)入选文献均为探讨ADHD组与对照组血清锌水平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3)研究设计合理和统计方法选用正确。
1.3 文献排除标准(1)研究没有设立对照组;(2)综述文献;(3)重复发表的文献;(4)无法获取定量数据或数据存在明显错误的文献。
1.4 文献质量评价采用NOS标准对入选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具体条目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4分),组间可比性(2分),暴露因素测量(3分)。
1.5 统计学分析利用Stata 12.0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Q检验和I2统计量进行异质性检验,检验水准为0.1[6],如果异质性检验结果P ≥ 0.1、I2 < 50%,认为各研究间没有异质性,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如果异质性检验结果P < 0.1、I2>50%,则认为研究间存在异质性,选用随机效应模型。利用Egger's检验方法检验研究是否存在发表偏倚[7]。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根据文献资料入选及排除标准,共有17篇文献纳入本次Meta分析,累计病例2 177例,对照2 900例,文献基本情况见表1。
![]() |
表 1 纳入文献基本资料 |
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17篇文献,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纳入文献存在高度异质性(χ2=2383.38,P < 0.05,I2=99.3%),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合并效应值SMD=-1.33,95% CI:-2.22~-0.44,表明ADHD组儿童血清锌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Z=2.93,P=0.003),见图1。
![]() |
图 1 Meta 分析结果森林图 注:I2=99.3%,表明各研究间异质性较高。Meta分析合并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血锌水平标准化均差(SMD)=-1.33,P=0.003,表示病例组血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
从可能影响异质性的因素(发表年限、地区、样本量、NOS评分值、病例对照比值)中筛选出样本量为异质性因素(P=0.018),见表2。
![]() |
表 2 Meta回归分析结果 |
按照样本含量是否≥ 300或者是否≥ 150分别分为两个亚组,各亚组分析结果均提示ADHD组儿童与正常对照组血清锌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组后各研究间异质性幅度有所下降,但异质性仍然很高,样本量过少或过高是影响各研究间异质性的主要原因。
![]() |
表 3 亚组分析结果 |
分别去除大样本研究文献和NOS评分较低文献,敏感性分析结果与总体Meta分析结果趋向一致,提示本研究敏感性分析结果较好,见表4。
从绘制的漏斗图可知,各研究效应的散点图围绕中心线排列对称性较好。采用Egger's检验分析漏斗图对称性,计算出P=0.17,说明该研究没有明显的发表偏倚存在,见图2。
![]() |
表 4 敏感性分析结果 |
![]() |
图 2 Meta分析结果漏斗图 |
目前认为ADHD发病可能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儿茶酚胺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异常所致[23]。而锌被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神经递质,体内锌含量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引起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生。Arnolod等[24]研究表明体内锌含量下降会促使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增加,从而多巴胺向去甲肾上腺素转化增多,体内去甲肾上腺素上升会促进患者产生易怒、过度活动等症状。
本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锌与ADHD之间存在关联性,ADHD组儿童血清锌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与Viktorinova等[25]研究结果一致。而Ghanizadeh等[26]开展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无论单独或组合服用含锌药物,ADHD儿童症状均没有得到改善。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锌缺乏仅是促使ADHD发生的一个危险因子,ADHD的发生是多重因素影响下的共同作用。国内谭利娜等[27]研究表明血清铁蛋白水平的下降可能与ADHD的发生有关,而刘佩意等[28]研究发现儿童血铅水平的升高也是ADHD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本研究Meta分析异质性较高,Meta回归分析提示异质性主要来源是各研究间样本量差距较大。进一步亚组分析结果表明,样本量过少或过多均会导致合并结果异质性较高。样本量过少可能会导致样本量代表性差,而样本量过多会导致组间混杂因素不易控制。
本研究还存在以下局限性:做Meta回归分析异质性来源时,由于年龄因素只能纳入7个观察结果,无法满足Meta分析入选协变量的基本要求(≥ 10个观察结果),因此无法探讨年龄因素是否是研究间的异质性来源之一。
总之,本研究显示ADHD儿童血清锌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血清锌水平的下降可能与ADHD的发生有关。
[1] | 王淑华,叶彩霞,黎小.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治疗方法分析[J].河北医药, 2012, 34(4):608-609. |
[2] | 陈晶,陈燕惠.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8, 19(5):474-476. |
[3] | 魏宏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血清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系列的检测及意义[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2004. |
[4] | 张勤,王欣欣,朱海峤.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血铅、微量元素水平关系的探讨[J].浙江医学, 2002, 24(9):517-521. |
[5] | 高铁英,喻书彻,史秀兰,等.儿童ADHD视听整合持续操作测验的诊断意义及与血铅、铁、锌相关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5, 13(1):33-34. |
[6] | Higgins JT, Thompson SG. Quantifying heterogeneity in a metaanalysis[J]. Stat Med, 2002, 21 (11):1539-1558. |
[7] | 冯瑞,邵红梅,朱红,等.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17):2824-2827. |
[8] | 黄健红,周才,司徒坚墉,等.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微量元素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 2008, 24(14):2443-2444. |
[9] | 刘丹莉,邓晖,吕建华,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血微量元素水平的关系[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36(6):796-798. |
[10] | 刘洪玉,郑福兰,石世同,等.云南省4个民族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血清元素相关性研究[J].中国校医, 2006, 20(4):349-351. |
[11] | 张春玲.儿童多动症与血微量元素水平的关系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34):87-89. |
[12] | 阿斯木古丽·克力木,热依拉·阿不拉,阿尔祖古丽·牙合甫. 6-12岁多动症儿童体内元素水平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32):5253-5254. |
[13] | 陈海玲,唐玉芬,魏林燕.儿童末梢血7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 2006, 13(2):307-308. |
[14] | 董建红,徐莉莉,李胜军,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体内锌含量及T淋巴细胞活性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4, 22(9):967-968. |
[15] | 黄圣元.多动症患儿血清微量元素水平与行为症状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 2015, 28(5):686-688. |
[16] | 刘静炎.儿童多动症26例血锌检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38(4):640. |
[17] | 马兴璇,龙康,黄毅勇.多动症患儿635例指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 12(3):137. |
[18] | 牟文凤,宋金莲,丁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体内铅、锌、铁含量的检测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 21(1):106-108. |
[19] | 谭美珍,梁惠慈,陈力,等.儿童多动症与血微量元素水平关系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1(3):358-359. |
[20] | 谭旭,李廷玉,梅其霞.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低水平铅暴露的相关性[J].重庆医学大学学报, 2008, 33(5):626-628. |
[21] | 翟连臣.门诊儿童6种血清元素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 12(5):102-103. |
[22] | 刘永春,李芹.儿童多动症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8, 12(4):88-89. |
[23] | Blomqvist M, Holmbereg K, Lindblad F, et al. Salivary cortisol levels and dental anxiety i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J]. Eur J Oral Sci, 2007, 115(1):1-6. |
[24] | Arnold LE, Bozzolo H, Hollway J, et al. Serum zinc correlates with parent and teacher rated in attention i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J]. Child Adolesc Psychopharmacol, 2005, 15(4):628-636. |
[25] | Viktorinova A, Ursinyova M, Trebaticka J, et al. Changed plasma levels of zinc and copper to zinc ratio and their possible associations with, parent-and teacher-rated symptoms i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J]. Biol Trace Element Res, 2015, 12(7):1021-1027. |
[26] | Ghanizadeh A, Berk M. Zinc for treating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J]. Eur J Clin Nutr, 2013, 67(1):122-124. |
[27] | 谭利娜,卫海燕,张耀东,等.血清铁蛋白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关系的 Meta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1, 13(9):722-724. |
[28] | 刘佩意,让蔚清,明心海,等.国内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血铅水平关系的 Meta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4, 18(11):1073-10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