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检验科, 江苏 苏州 215003
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1]。腺病毒(ADV)是儿童呼吸道感染重要的病原体之一,据国外文献报道,约18.7%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是由ADV感染引起,国内一项涉及六省(市)研究报道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约3.8%患儿存在ADV感染[2-3]。ADV感染常见临床表现为稽留高热、咳嗽、喘息,甚至呼吸衰竭,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严重者可遗留各种后遗症,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间质纤维化等,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病死率较高[4-5]。正确了解儿童呼吸道AD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有利于及早发现儿童ADV感染,早期诊断及治疗。为此,本课题组选择2006~2015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5 529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儿童呼吸道感染ADV的流行病学特征,以进一步提高对ADV感染的认识,为临床合理诊治ADV感染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因呼吸道感染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的35 529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 059例(62.09%),女13 470例(37.91%),男女之比为1.64 : 1;年龄1个月至14岁(平均2.4±2.1岁)。
研究对象分组:(1)按年龄分组:婴儿组(<1岁)18 002例(50.67%),幼儿组(1岁~)共9 191例(25.87%),学龄前期组(3岁~)共6 398例(18.01%),学龄期组(7~14岁)1 938例(5.45%)。(2)按气象学分组:春季(3~5月)8 658例(24.37%),夏季(6~8月)8 606例(24.22%),秋季(9~11月)8 952例(25.20%),冬季(12月~次年2月)9 313例(26.21%)。
ADV感染的诊断标准: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鼻咽抽吸物ADV阳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临床疾病的诊断标准均依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6]。
1.2 标本采集及处理入院24 h内用一次性吸痰管送入患儿鼻腔7~8 cm,负压吸取鼻咽抽吸物1~2 mL,30 min内送检。新鲜制片,以每片不少于20个脱落细胞为合格标本。
1.3 鼻咽抽吸物ADV检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7种常见病毒,即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B型(IV-A和IV-B),副流感病毒l、2、3型(PIV l~3)。检测试剂为D3 UltraTM Respiratory Virus Screaning & LD Kit(Diagnostic Hybrids,USA)。ADV检测范围包括l、3、5、6、7、10、13、14、18、31、40、41等12个亚型。脱落细胞涂片干燥后用丙酮固定,染色操作按说明书进行,PBS冲洗后荧光显微镜下读片,以每片不少于3个ADV阳性包涵体细胞为阳性,同时排除非特异性染色。荧光显微镜购自德国莱卡公司。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DV检出总体情况35 529例患儿中,检出ADV感染患儿440例,ADV总阳性检出率为1.24%,其中男性患儿阳性检出率为1.18%(260/22 059),女性患儿阳性检出率为1.34%(180/13 470),男性与女性患儿AD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99,P=0.192)。
440例ADV感染患儿中,有发热症状者占95.7%(421/440),咳嗽75.5%(332/440),喘息60.7%(267/440),气促46.1%(203/440),呼吸困难31.6%(139/440)。
2.2 ADV感染年龄分布情况<1岁、1岁~、3岁~、7~14岁组患儿AD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39%(71/18 002)、1.12%(103/9 191)、3.14%(201/6 398)、3.35%(65/1 938),卡方检验显示,ADV阳性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χ2=366.282,P<0.001)。
2.3 ADV感染季节分布情况春季ADV阳性检出率为1.85%(160/8 658例),夏季为2.20%(189/8 606),秋季为0.30%(27/8 952),冬季为0.69%(64/9 313),其中春季和夏季患儿ADV阳性检出率较高,明显高于秋季和冬季(χ2=178.212,P<0.001)。从近10年的各季节ADV检出率来看,ADV检出具有明显的季节波动性,春季和夏季ADV检出整体均保持高位,秋冬季节较低。除2005年冬季、2009年冬季、2015年冬季、2011年秋季外,其余年份各季节均有ADV检出,2008年夏季ADV检出率达4.92%(39/792),为近10年中ADV检出率最高季节。此外,2009年春季、2011年春夏季、2013年春季ADV检出率分别为4.05%、3.35%、3.31%、2.99%,也处于较高水平,其余年份各季节ADV检出率波动在0~2.69%之间,见表 1、图 1、图 2。
![]() |
表 1 呼吸道感染患儿ADV 感染季节分布情况 [% (n/N)#] |
![]() |
图 1 2006~2015 年各季节ADV 感染分布情况 |
![]() |
图 2 春夏秋冬四季ADV 感染率分布情况 |
2.4 不同年份ADV感染情况
近10年来住院患儿ADV阳性检出率波动在0.59%~2.00%之间,2009年达到最高水平(2.00%),2008年和2011年AD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94%、1.95%,处于较高水平。2015年ADV阳性检出率为0.59%,为10年来最低水平(图 3)。
![]() |
图 3 2006~2015 年ADV 年感染率分布情况 |
3 讨论
ADV是一种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常通过呼吸道传播,好发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分为多个亚组及血清型,而其中3型和7型是引起ADV肺炎的最主要病原[7]。文献报道ADV感染不同月份、季节、年份及地区下呼吸道感染儿童的ADV检出状况不尽相同,主要以常年散发为主,也有局部地区的暴发流行[8-9]。既往文献报道本地区ADV感染大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1.3%[10-11]。为何ADV如此低的感染率仍会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呢?ADV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危重症的常见病原,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稽留高热、咳嗽、喘息,部分患儿甚至并发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肺外多脏器损害等,重症感染患儿预后欠佳,可遗留较多后遗症,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间质纤维化等,严重者常可危及患儿生命[5, 12]。因此,多年动态连续监测,包含有全年四季的大样本资料,对于临床医师对ADV的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
本研究中ADV感染性别差异并不明显,与本课题组既往研究结果相一致[4]。Liu等[13]研究报道认为儿童下呼吸道ADV感染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此年龄段ADV感染率最高,亦有报道ADV感染基本均在15岁以下儿童,在0~5岁儿童中ADV感染随着年龄的增大,感染率逐渐升高[14]。一般认为<6个月小婴儿常存留母传的ADV抗体,此后至2~3岁抗体相对缺乏,3岁以后自身产生的ADV抗体才逐渐增加,故推测ADV感染的年龄分布特征与其免疫发育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婴幼儿ADV感染检出率均较低,大年龄组ADV检出率反而较高,随着年龄的增大,ADV感染检出率逐渐升高,与本课题组既往研究结果相一致[4, 10],但与Liu等[13]研究结果有差异,究其原因,是否为不同地区ADV的组别及血清型存在差异,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季节是影响ADV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儿童ADV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点,不同地区、不同气候因素条件下季节分布各有差异,北方以冬春季节感染率相对较高,南方则以春夏季为感染高峰。北京地区及青岛地区研究表明,冬春季节为儿童呼吸道ADV感染的高发季节[15-16],而湖南长沙地区一项研究表明,夏季为ADV感染的高发季节[17]。本研究发现本组病例ADV感染的高发季节在春季和夏季,与本课题组既往研究3~8月份为其高发时期相一致[10]。已有研究证实,ADV感染与气候的关系密切,月平均气温、月日照总和与ADV感染呈正相关,与风速呈负相关[11]。春季和夏季苏州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这可能是导致ADV感染高发的原因之一。本研究近10年ADV统计数据显示,ADV检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和夏季ADV整体检出率保持较高水平,秋季和冬季较低。2008年夏季ADV检出率达4.92%,为近10年中ADV检出率最高季节,提示该时期苏州地区ADV有小规模的地区流行。此外,2009年春季、2011年春季和夏季、2013年春季ADV检出率分别为4.05%、3.35%、3.31%、2.99%,也处于较高水平。
西班牙一项持续8年的研究报道显示,儿童ADV感染高达17.2%[18],而巴西一项研究资料显示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2%~27%为ADV感染[19]。Sun等[4]曾对苏州地区7年中呼吸道ADV感染流行病学进行研究,发现7年间ADV感染存在波动,但无明显暴发流行。本研究发现苏州地区近10年来住院患儿ADV阳性检出率处于波动水平,2009年ADV检出率为2.00%,达到最高水平,2008年和2011年ADV检出率分别为1.94%、1.95%,也处于较高水平,2015年ADV检出率为0.59%,为10年来最低。
综上所述,近10年苏州地区本组病例儿童呼吸道ADV感染率平均为1.24%;ADV感染无明显性别差异;ADV感染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儿童,其中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感染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大ADV感染率逐渐升高;春季和夏季为ADV感染的高发季节。
[1] | Wardlaw T, Salama P, Johansson EW, et al. Pneumonia:the leading killer of children[J]. Lancet, 2006, 368 (9541): 1048–1050. DOI:10.1016/S0140-6736(06)69334-3 |
[2] | Pratheepamornkull T, Ratanakorn W, Samransamruajkit R, et al. Causative agents of severe community acquired viral pneumonia among children in eastern Thailand[J]. Southeast Asian J Trop Med Public Health, 2015, 46 (4): 650–656. |
[3] | 冯录召, 赖圣杰, 李夫, 等. 2009-2012年我国6省(市)5岁以下儿童住院肺炎病例的病毒病原学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4, 35 (6): 646–649. |
[4] | Sun Q, Jiang W, Chen Z, et al.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respiratory adenoviral infections in children[J]. Eur J Pediatr, 2014, 173 (4): 441–444. DOI:10.1007/s00431-013-2188-z |
[5] | Hung KH, Lin LH. Adenovirus pneumonia complicat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 case report[J]. Medicine (Baltimore), 2015, 94 (20): e776. DOI:10.1097/MD.0000000000000776 |
[6] | 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版社, 2002: 1167-1175. |
[7] | 李亚敏, 刘高山, 周为民, 等. 上海市重症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可检出多种型别的人腺病毒[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6, 30 (1): 10–13. |
[8] | Cassir N, Hraiech S, Nougairede A, et al. Outbreak of adenovirus type 1 severe pneumonia in a French intensive care unit, September-October 2012[J]. Euro Surveill, 2014, 19 (39): pii:20914. DOI:10.2807/1560-7917.ES2014.19.39.20914 |
[9] | Lin YC, Lu PL, Lin KH, et al. Molecular epidemiology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human adenovirus caused an outbreak in Taiwan during 2011[J]. PLoS One, 2015, 10 (5): e0127377. DOI:10.1371/journal.pone.0127377 |
[10] | 张学兰, 邵雪军, 季正华, 等. 苏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中腺病毒感染特点[J]. 中华儿科杂志, 2009, 47 (6): 467–468. |
[11] | 季伟, 陈正荣, 郭红波, 等. 苏州儿童医院住院儿童呼吸道病毒的流行特点及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1, 45 (3): 205–210. |
[12] | Foong Ng K, Kee Tan K, Hong Ng B, et al. Epidemiology of adenovirus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mong hospitalized children in Seremban, Malaysia[J]. Trans R Soc Trop Med Hyg, 2015, 109 (7): 433–439. DOI:10.1093/trstmh/trv042 |
[13] | Liu C, Xiao Y, Zhang J, et al. Adenovirus infection in children with 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Beijing, China, 2007 to 2012[J]. BMC Infect Dis, 2015, 15 : 408. DOI:10.1186/s12879-015-1126-2 |
[14] | 姚娟, 沈国松, 范丽红, 等. 6089例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病原学检测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5, 36 (6): 664–666. |
[15] | 李亚敏, 周为民, 赵彦杰, 等. 重症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中人腺病毒感染的型别分布及其流行病学特征[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5, 49 (6): 571–573. |
[16] | 范文文, 王文棣, 郑兴厂, 等. 青岛地区6820例呼吸道感染儿童腺病毒监测及临床分析[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5, 22 (5): 329–331. |
[17] | 罗小芳, 张兵, 段招军, 等. 2013-2014年长沙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腺病毒的分子流行特征[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5, 29 (6): 505–509. |
[18] | Calvo C, García-García ML, Sanchez-Dehesa R, et al. Eight 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adenoviruses infections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 Comparison with other respiratory viruses[J]. PLoS One, 2015, 10 (7): e0132162. DOI:10.1371/journal.pone.0132162 |
[19] | Pereira SA, Florêncio CM, Marinheiro JC, et al. Adenoviruses and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children living in an equatorial area of Brazil[J]. Epidemiol Infect, 2016, 144 (2): 355–362. DOI:10.1017/S0950268815000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