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9, Vol. 21 Issue (5): 441-444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9.05.008

引用本文  

蒋蕊鞠, 殷琼洲, 徐明珏, 等. 2004~2018年全国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特征及重点防控人群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9, 21(5): 441-444.
JIANG Rui-Ju, YIN Qiong-Zhou, XU Ming-Jue, et al.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umps in mainland China from 2004 to 2018 and key popul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J].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2019, 21(5): 441-444.

基金项目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6-I2M-1-019)

作者简介

蒋蕊鞠, 女, 硕士, 助理研究员

通信作者

车艳春, 女, 研究员。Email:cheyanchun@imbcams.com.cn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8-12-21
2004~2018年全国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特征及重点防控人群分析
蒋蕊鞠 , 殷琼洲 , 徐明珏 , 赵志梅 , 邓燕 , 车艳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科研处, 云南 昆明 650118
摘要目的 分析2004~2018年我国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确定流腮防控重点人群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通过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报告的2004~2018年全国流腮报告发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腮的发病特征。结果 2004~2018年全国共报告流腮4 272 368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1.44/10万。2008年起单剂含腮腺炎成份的疫苗加入国家计划免疫,但各年发病率范围仍在12.84/10万~35.59/10万之间。北京、天津和上海实施第2剂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常规免疫后,三地区的流腮报告发病率均降至10/10万左右。2004~2016年间3~14岁人群流腮发病占比81.16%。2004~2013各年份多以6岁儿童流腮发病率最高。结论 单剂含有腮腺炎成份的疫苗接种对流腮发病率无明显影响。从各年龄组流腮发病率看,6岁儿童最高。建议在学龄前儿童开展第2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接种。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特征    疫苗接种    儿童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umps in mainland China from 2004 to 2018 and key popul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JIANG Rui-Ju , YIN Qiong-Zhou , XU Ming-Jue , ZHAO Zhi-Mei , DENG Yan , CHE Yan-Chun     
Department of Research Management, Institute of Medica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Kunming 65011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umps in mainland China from 2004 to 2018, and to provide data for the key popul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umps.Methods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umps were analyz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data of the cases of mumps reported in the National Scientific Data Sharing Platform for Population and Health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ureau of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umps.Results A total of 4 272 368 cases of mumps were reported in China during 2004-2018, with an average annual reported incidence rate of 21.44/100 000. A single dose of mumps-containing vaccine was added to the national Expanded Program of Immunization in 2008, but the annual incidence rate ranged from 12.84/100 000 to 35.59/100 000. The second dose of 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 was included in the routine immunization in Beijing, Tianjin and Shanghai, and then the average incidence rate of mumps reported in these three regions dropped to about 10/100 000. From 2004 to 2016, the population aged 3-14 years accounted for 81.16% of all patients with mumps. The children aged 6 years had the highest incidence rate of mumps during 2004-2013.Conclusions A single dose of mumps-containing vaccine has no obvious effect on the incidence rate of mumps. Children aged 6 years have the highest incidence rate of mumps. A booster dose of mumps-containing vaccine should be given to preschool children.
Key words: Mumps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Vaccination    Child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种以腮腺区肿痛、腮腺非化脓性炎症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自限性疾病[1]。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有文献报道,流腮近年的流行周期为2~5年[2]。1990年,我国将流腮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3],并于2008年将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程序[4]。为了了解2008年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 MMR)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程序以来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流腮发病情况,以及近年来流腮发病率较高的年龄组人群,为探索流腮的重点防控人群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对自2004年全国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至2018年报告的全部流腮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2004年传染病网络直报以来至2016年报告的流腮发病数据收集自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5],2017~2018年流腮发病数据收集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报告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6]

1.2 资料整理

将从以上两个途径获取的2004~2018年全国流腮报告发病数据导出为Microsoft Excel文件后进行数据整理。将其中从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获取的2004~2016年全国流腮报告发病数据进行地区及年龄组发病情况分析,但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报告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获取的2017年和2018年的全国流腮报告发病率数据是按月份进行发布的,无法对地区和年龄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tata 14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描述全国各年份年平均发病率、不同地区发病率、不同年龄组人群的发病率及各年龄组发病数构成比。

2 结果 2.1 全国各年流腮的发病概况

2004~2018年全国共报告流腮4 272 368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1.44/10万。在2008年MMR纳入免疫规划之前和之后的流腮报告发病率无明显变化。在2011年和2012年出现近年流腮发病高峰,发病数分别为454 385例和479 518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3.89/10万和35.59/10万。而在2014~2016年全国流腮报告发病率开始呈下降趋势,并低于2008年MMR纳入免疫规划以前的报告发病率,其中2016年全国流腮发病情况处于最低水平,共报告发病数175 001例,报告发病率为12.84/10万。但下降趋势并未持续保持,2017年和2018年流腮发病率又出现回升。2017年发病数为252 740例(发病率为18.32/10万),2018年发病数为261 493例,分别与2016年发病数相比增长了44.42%和49.42%。见图 1


图 1 2004~2018年全国流腮发病数和发病率
2.2 全国不同地区的流腮发病情况

自2004年传染病直接网报以来,全国各地每年均有流腮病例报告,全国多数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各年度流腮报告发病率均低于30/10万,但西藏、宁夏和新疆的流腮报告发病率总体较高,见图 2。其中2006年西藏全人群流腮发病率为125.64 /10万,2007年新疆为90.95/10万,2012年宁夏为100.70/10万。近年上述地区的流腮发病已得到较好控制,2015年和2016年以上三地区的流腮报告发病率均低于30/10万。


图 2 2004~2016年全国各地区流腮发病率热图(以流腮年平均发病率排序) *表示该地区于当年将MMR列为第2剂免疫程序。

北京、天津和上海自2008年MMR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起分别对4、5和6岁儿童实施接种第2剂MMR的常规免疫后,三地区的流腮发病率分别由22.49/10万~29.32/10万、20.48/10万~52.39/10万和21.13/10万~37.84/10万降至10.03/10万~18.72/10万、9.43 /10万~18.92/10万、9.81/10万~18.57/10万。

2.3 全国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流腮发病率

2004~2013年间,全国以5~8岁年龄组儿童的流腮发病率较高,且在2008年将MMR纳入免疫规划以前及以后的高发年龄组未见明显变化,均为5~8岁年龄组儿童。该年龄段儿童中,普遍以6岁年龄组儿童的报告发病率最高,该年龄组儿童在2011、2012和2013年的流腮报告发病率分别为658.39/10万、685.00/ 10万和440.34/10万;2005和2007年以7岁年龄组儿童最高,发病率分别为412.96/10万和423.84/10万;2008年以8岁年龄组儿童最高,发病率为474.13/10万;2009和2010年以5岁年龄组儿童最高,分别为370.24/10万和399.66/10万。见图 3


图 3 2004~2013年全国各年龄组人群流腮发病率

2004~2016年流腮报告病例中,0~2岁儿童流腮发病数占流腮病例总数的3.72%,3~14岁人群占比81.16%,15岁及以上人群占比15.12%。3~14岁人群的流腮报告发病构成比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2004~2016年间该年龄组人群的流腮发病构成比最低年份为2013年,占比76.93%;最高年份为2004年,占比87.31%,见图 4


图 4 2004~2016年全国3~14岁年龄组人群流腮发病数构成比
3 讨论

流腮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直接接触或经上呼吸道的飞沫传播,其传染性较强,容易在托幼和学校等集体机构引发流行,甚至暴发。在开展含腮腺炎成份疫苗大规模免疫接种的国家和地区,腮腺炎发病率多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自2008年我国将含有腮腺炎成份的疫苗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以来,全国腮腺炎发病率与2004~2008年疫苗未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相比,发病率未见明显变化。且在2011年和2012年流腮发病率突破30/10万。其后2014~2016年流腮报告出现低流行,但在2017年和2018年再度流行,符合该病3~5年流行周期的变化规律。从流腮发病地区看,接种含有腮腺炎成份的疫苗对于流腮高发地区的疾病控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中西藏、宁夏和新疆的流腮发病率在2015年和2016年均低于30/10万,但全国总体流腮发病率并未下降,说明疫苗免疫程序、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接报告质量和免疫保护效果有待进一步分析讨论。从各年龄组的流腮发病数构成比看,3~14岁人群的发病数基本占全年龄组发病数的80%以上,个别年份曾高达87.31%。从各年龄组的流腮发病率看,年平均发病率最高的人群为6岁儿童,该年龄组儿童的流腮发病率在400/10万上下波动,且在2011和2012年曾高达650/10万以上。这一年龄特征在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后也未发生改变。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7],婴幼儿在18月龄需接种1剂次MMR。本研究发现,北京、天津和上海自2008年MMR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起分别对4、5和6岁儿童实施接种第2剂MMR的常规免疫后[8],三地区的流腮报告发病率均降至10/10万左右,明显低于三地区实施该免疫策略前及全国的平均流腮发病水平。其他研究亦证明该三地区近年的流腮发病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其他地区[9]。说明实施2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免疫程序可有效降低腮腺炎发病率。既往研究亦显示,接种1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对人群的保护效果有限[10];1剂免疫程序可降低超88%的流腮发病率[11],保护效果约为61%[12]。有报道显示,12~18月龄儿童接种1剂MMR,免疫3年后至4周岁时抗体阳性率仅为58.18%,疫苗阳性率及保护效果随时间推移明显降低[13],而接种第2剂次MMR后抗体阳性率升至98.00%[14],保护效果高达83%[12]。综上,实施2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免疫策略可进一步降低流腮发病率。

此外,本研究显示我国流腮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为5~8岁,尤其是6周岁发病率最高。同时有研究提示群体免疫率应维持90%以上才能阻止腮腺炎的流行[15]。因此针对这部分重点防控人群,建议在4~6岁学龄前儿童开展第2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加强免疫[16],增强免疫屏障,避免该年龄段儿童进幼儿园及小学时发生聚集性流腮疫情。此外,为更好地防控流腮,应关注重点防控对象的群体免疫水平,为制定更优免疫策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杨绍基, 任红. 传染病学[M]. 第7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79. (0)
[2]
谢群, 马姗姗. 全国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免疫预防[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6(7): 40-44. (0)
[3]
于湘熹. 我国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防控策略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5, 42(15): 2689-2691. (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EB/OL]. (2008-02-18). http://www.gov.cn/gzdt/2008-02/19/content_893572.htm. (0)
[5]
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流行性腮腺炎[EB/OL].[2018-11-02]. http://www.phsciencedata.cn/Share/ky_sjml.jsp?id=6e476dc3-1575-4d53-90c9-4982c99c0444. (0)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传染病预防控制[EB/OL].[2019-01-22]. http://www.nhc.gov.cn/jkj/s2907/new_list_2.shtml. (0)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EB/OL]. (2016-12-06). http://www.nhc.gov.cn/jkj/s3581/201701/a91fa2f3f9264cc186e1dee4b1f24084.shtml. (0)
[8]
苏琪茹, 刘隽, 马超, 等. 2004-2013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6, 50(7): 611-614. DOI:10.3760/cma.j.issn.0253-9624.2016.07.009 (0)
[9]
刘隽, 苏琪茹, 马超, 等. 不同免疫策略下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特症的初步比较分析[J].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4, 20(6): 519-522. (0)
[10]
傅传喜, 梁建华, 王大虎, 等. 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保护效果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08, 14(5): 448-451. (0)
[11]
Galazka AM, Robertson SE, Kraigher A. Mumps and mumps vaccine:a global review[J]. Indian J Pediatr, 1999, 77(1): 3-14. (0)
[12]
张磊, 王建军. 不同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率及剂次保护效果比较[J]. 中国学校卫生, 2013, 34(5): 575-576. (0)
[13]
孟丽, 张天东, 张彦玲, 等. 流行性腮腺炎的免疫策略[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 10(10): 136. (0)
[14]
胡家瑜, 施燕, 倪莹箐, 等.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2剂免疫的效果观察[J]. 中国计划免疫, 2004, 10(4): 221-224. DOI:10.3969/j.issn.1006-916X.2004.04.010 (0)
[15]
Fernández de la Hoz Zeitler K, García Colmenero C, Puchades Belenguer MJ, et al. Mumps epidemic in the health area of Toledo with immunization intervention[J]. Med Clin (Barc), 1997, 108(5): 175-179. (0)
[16]
Mumps virus vaccines[J]. Wkly Epidemiol Rec, 2007, 82(7): 51-6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