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围产儿死亡最常见的因素,为提高早产儿的管理水平,降低病死率和致残 率,新生儿学组经过2年多的讨论,于2004年10月第七届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海口)通过本指南,供各单位参 考。本指南就早产儿出生时处理,呼吸管理,脑损伤的防治,感染的防治,保持血糖稳定,营养支持,消化问题的处 理,液体平衡,动脉导管开放,贫血的防治,黄疸的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的防治,听力筛查,护理,出院后的随访等 15个问题制定了具体的管理方案。
目的 肠道是新生儿窒息后受损最严重的器官之一。但目前国内外尚无一经典模型用于窒息后 肠道损伤的研究。本研究采用可逆性宫内缺血制作了大鼠窒息后肠道损伤模型。方法 钳夹足月孕鼠(E21)一 侧子宫和卵巢动静脉20min,以结扎侧的胎鼠为窒息组,对侧胎鼠为对照组。剖宫产取出胎鼠,复苏,代乳鼠代乳。 分别饲养0,24,48,72h后处死(每组每时点18只),取出肠组织行病理观察,评估肠黏膜损害指数(IMDI)。结果 对照鼠娩出后表现正常;缺血鼠娩出后出现皮肤青紫、呼吸减弱、四肢活动减少等窒息改变。缺血鼠病理学改变在 缺血后48h最重,IMDI明显上升(3.40±0.16),对照组肠粘膜几乎没有损害(0.00±0.00)。缺血后72h肠道损 伤明显恢复,IMDI降至0.60±0.21。结论 钳夹足月孕鼠一侧子宫、卵巢动静脉可以制成窒息后肠道损伤的动 物模型。
目的 缺血缺氧性肾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炎症反应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作用。该文 旨在观察宫内窘迫后胎鼠肾组织炎症介质环氧化酶 2(COX 2)蛋白和基因表达及其代谢产物前列环素I2(PGI2), 前列腺素E2(PGE2)和血栓素(TXA2)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COX 2在宫内窘迫胎鼠肾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 法 制备胎鼠宫内缺血缺氧再灌注模型(缺血缺氧组:缺血缺氧30min;再灌注组:缺血缺氧30min后,分别再灌注 0.5h,2h,6h,12h,24hand30h)。各时间点分别取胎鼠20只,假手术组胎鼠22只,将肾组织匀浆后采用 RT PCR,Western印迹杂交和放免法进行检测。同时苏木精 伊红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宫内窘迫 后胎肾组织COX 2蛋白和基因表达上调,PGI2的稳定代谢产物6 keto PGF1α及PGE2均于再灌注2h开始增高(P <0.05)。其中6 keto PGF1α增加迅速,于再灌注12h达高峰(P<0.01),PGE2于再灌注24h达最高水平(P< 0.01),而TXB2增加幅度不大。结论 宫内缺血再灌注从转录水平诱导胎肾COX 2蛋白表达增强,COX 2的主要 代谢产物是PGI2和PGE2。COX 2可能通过PGI2和PGE2对缺血性胎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因此,在围产期肾损 伤不宜应用COX 2抑制剂。
目的 调查细小病毒B19(humanparvovirusB19,HPVB19)在新疆地区不同疾病患儿中的感染情 况。方法 用ELISA法对2001年8月至2002年12月该院儿科81例住院患儿和来自儿保体检门诊16例健康儿 童(对照组)的血清标本进行了B19 IgM和B19 IgG检测。结果 B19 IgM阳性检出率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最高,分别为44.4%(4/9)和41.2%(7/17)。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它 疾病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B19 IgG的检测结果,疾病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 新疆地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中有较高的HBVB19感染率。特 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与B19感染关系较为密切。
目的 8 异前列腺素F2α(8 iso PGF2α)是一种敏感、特异性反映缺血 再灌注后氧自由基增加的生 化指标。抗氧化剂N 乙酰半胱氨酸(NAC)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浆 与心肌8 iso PGF2α相关性以及NAC的治疗效果,探讨血浆8 iso PGF2α反映心肌氧自由基损伤程度的可能性和 NAC的干预效果。方法 45只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对照组、缺血组和NAC组。缺血 组和NAC组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20U/kg)制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心电图上ST段的抬高作为心肌缺血 的指标。对照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AC组缺血前2周开始用NAC(每日0.1g/kg)灌胃,共3周。应用ELISA 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及心肌组织8 iso PGF2α含量。结果 缺血组大鼠的血浆和心肌组织含量分别为(187.1± 45.8)pg/mL和(259.3±47.5)pg/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0.4±13.7)pg/mL和(88.6±16.9)pg/g (P<0.01);NAC组的血浆和心肌组织8 iso PGF2α含量为(88.2±16.4)pg/mL和(109.4±24.7)pg/g明显低于 缺血组(P<0.01)。血浆与心肌8 iso PGF2α水平相关(r=0.856,P<0.01)。与正常组比较,缺血组的心电图 ST段明显抬高(心肌缺血45min时抬高最为明显,达0.34±0.05mV)(P<0.05);NAC组大鼠心
目的 肠三叶因子(ITF)对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的损伤修复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通过研究ITF 对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模型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环氧合酶 2(COX 2)表达及前列腺素E2(PGE2)、血 栓素B2(TXB2)生成的影响,以探讨ITF对NEC是否有治疗作用。方法 40只新生1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 组,每组8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和C组大鼠为NEC模型鼠,分别予以0.5mL生理盐水腹腔或0.2mL皮下注 射。D和E组大鼠亦为NEC模型鼠,分别予以0.5mLITF(0.5mg)腹腔或0.2mL(0.2mg)皮下注射。连续3天 新生大鼠予以缺氧-复氧处理制成NEC模型。第4天处死所有大鼠,取肠组织检查组织病理学改变,COX 2表达 和PGE2与TXB2的生成。结果 A组的肠组织病理学未见异常,病理评分为0分。与相应的NEC组(B和C组) 比较,ITF治疗后(D和E组)NEC导致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P<0.01)。B和C组的病理学评分为1~4 分,而D和E组评分为0~2分。与A组比较,B和C组PGE2与TXB2浓度显著增高,但ITF治疗后(D和E组)显 著下降,与A组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和C组的COX 2表达显著高于A,D,E组(P<0.05)。D和E 组弱表达COX 2,其强度高于A组,但显著低于B和C组。结论 ITF通过抑制COX 2的表达,减少了PGE2和 TXB2含量,减轻肠组织炎
目的 通过对我国较大范围的早产儿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有关我国的早产儿资料,也为今后更大 规模的全国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奠定基础。方法 对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7所城市医院2002~2003年 6179名早产儿的高危因素、并发症、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产科出生的新生儿中早产儿发生率为 7.8%,新生儿科住院病人中早产儿占19.7%,男女之比为1.67∶1。胎龄32~36周占63.5%。出生体重<1500g 占32.3%。早产儿的高危因素依次为母亲流产史(36.8%),多胎(20.1%),胎膜早破(19.8%)和妊高症 (12.6%)。并发症的发生率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52.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33.7%),高胆红素血症 (22.6%),感染性疾病(12.0%),消化系统疾病(10.6%)和循环系统(9.0%)。随胎龄和/或体重增加,总体并发 症发生率呈下降趋势(P<0.001);除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率没有随胎龄增加而下降外,其他并发症发生率 均随胎龄增加而逐渐下降(P<0.001)。治愈好转率随早产儿胎龄和体重的增加呈增加趋势(P<0.001)。结论 该调查揭示了早产儿发生的常见原因以及影响早产儿转归的因素,为降低早产儿的发生率和改善早产儿预后提供 了理论依据。
目的 测定早产儿维生素E的二种异构体α 生育酚和γ 生育酚的血清浓度,探讨早产儿体内维 生素E的水平。方法 选取早产儿、正常足月儿各16例,采用库仑阵列电化学法检测血清中维生素E水平。结果 与正常足月儿对比,早产儿血清α 生育酚浓度(217±120ng/mLvs411±284ng/mL)和γ 生育酚浓度(889±460 ng/mLvs2177±1031ng/mL)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早产儿体内维生素E储藏量相 对较少,容易发生维生素E缺乏。早产儿出生后应及时补充维生素E。
目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实体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相关,但其与儿童急性白血病的 关系尚不明确。本实验通过检测VEGF及其受体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Flt 1)及含激酶插入区受体(KDR)在儿 童急性白血病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生与预后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抗白血病治疗新靶点 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RT PCR法检测21例初发和复发、20例缓解后白血病患儿和5例健康儿童骨髓单个核细 胞VEGF、Flt 1、KDRmRNA的表达。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上述患儿及20例正常儿童外周血VEGF蛋白浓度。 结果 健康儿童骨髓单个核细胞均未检测到VEGF及其受体Flt 1,KDR的表达。90%(19/21)初发/复发白血病 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表达VEGF,86%(18/21)表达Flt 1,30%(6/20)缓解后白血病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表达 VEGF,15%(3/20)表达Flt 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01)。初发/复发组VEGF和Flt 1阳性率与正常组 [0%(0/5);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01),而缓解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白血病患 儿未检测到KDR表达。初发/复发组血浆VEGF浓度为405±270pg/mL,高于缓解组(136±98pg/mL,P<0.01) 和正常组(91±41pg/mL,P<0.01)。缓解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白血病患儿表达VEG
目的 随着第3代抗生素广泛应用,导致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引 起院内感染的流行。该研究旨在了解院内获得性肺炎(HAP)患儿产ESBLs菌的产生、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 及对产ESBLs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纸片扩散法和双纸片协同试验对HAP患儿痰液分离的革兰阴性杆 菌进行ESBLs检测,比较产ESBLs组与非产ESBLs菌组对亚胺培南等12种抗生素体外耐药情况,对HAP产ESBLs 菌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09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中,检出ESBLs阳性菌43株,总检出率 为39.4%,分别为:大肠杆菌13.8%,肺炎克雷伯菌9.2%,阴沟肠杆菌8.3%,其它克雷伯菌4.6%,其它肠杆菌 3.7%。产ESBLs菌组对第1,2,3代头孢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组。两组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0~11%),对 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大多在40%以下。产ESBLs菌的危险因素依次为:第3代头孢使用≥3d、气管插管、留置鼻 饲管、反复吸痰、住ICU。结论 治疗产ESBLs菌可用亚胺培南或喹诺酮类和氨基糖甙类药物。加强消毒隔离、合 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侵入性操作有助于减少ESBLs菌的发生。
目的 小儿便秘的病理生理基础目前尚不清楚,该文对结肠传输时间和直肠肛管测压在儿童便秘 中应用的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对28例便秘儿童(便秘组)和43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全胃肠传输时间 (TGITT)、左半结肠传输时间(LCTT)、右半结肠传输时间(RCTT)和直肠乙状结肠传输时间(RSTT)测定和直肠肛 管向量测压(包括肛管压力、向量容积和对称指数)。根据结肠传输时间是否超过对照组均值加两个标准差将28 例便秘儿童分为传输时间正常型便秘组和传输时间延长型便秘组。结果 便秘组儿童TGITT、LCTT和RSTT较对 照组均显著延长(92±56hvs29±8h,17±13hvs7±4h,62±29hvs13±6h)(P均<0.01),肛管最大收缩压显 著升高(216±44mmHgvs190±38mmHg)(P<0.05),对称指数显著降低(0.71±0.06vs0.84±0.08)(P< 0.05),两组RCTT正常。传输时间正常型便秘组和传输时间延长型便秘组儿童肛管最大压力、向量容积和对称指 数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便秘儿童的结肠传输功能和/或直肠肛管动力存在不同程度异常;无论结肠传输时间 正常与否,所有便秘患儿均应进行直肠肛管测压检查。
目的 探讨应用弹簧圈治疗儿童心血管畸形的指征、方法学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133例心血 管畸形患儿接受了经导管应用弹簧圈封堵术。术后随访,定期行心脏超声。结果 101例动脉导管未闭(PDA)中 应用Gianturco弹簧圈14例,Duct Occlud和Nit Occlud弹簧圈87例,PDA最小直径为1.6±0.6mm(0.5~ 3.8mm)。有4例植入2只弹簧圈。即刻封堵率为90.1%(91/101);1月后封堵率98.0%(99/101),1年后封堵率 99.0%(100/101)。应用Gianturco弹簧圈封堵主动脉至肺动脉侧枝血管14例,直径3.5±0.8mm(2.1~5.0mm), 5例植入1只弹簧圈,9例植入2~4只弹簧圈。14例封堵后10~15min完全封堵。封堵冠状动脉瘘共14例,直径 3.8±1.1mm(2.0~5.1mm),其中右冠状动脉右室和右房瘘8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或回旋支右室瘘和右房瘘6 例,10例植入1只Gianturco弹簧圈,2例植入2~4只Gianturco弹簧圈,应用Duct Occlud弹簧圈1例,即刻封堵率 为38.5%(5/13),1月后封堵率84.6%(11/13);1例右冠状动脉右室瘘,在封堵后即刻发生弹簧圈漂移至左肺小 动脉,用异物钳取出后再外科手术。肺动静脉瘘2例,全部应用Gianturco弹簧圈,分别植入6和16只弹簧圈,封堵 后外周动脉血氧饱和度从76%上升至91%和96%。应用Nit Occlud弹簧圈各1只封堵有假性室隔
目的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作为儿童哮喘预防性抗炎治疗的第一线药物,其效应性、安全性已成为 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但目前长期吸入治疗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和生长发育影响的国内研究为数不多,因此我 们进行一项对照研究以观察二丙酸倍氯米松(BDP)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50例哮喘儿童根据病 情严重程度,在快速缓解后给予不同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吸入,为期6月~2.5年。治疗期间定期随访,观察临床 疗效,监测最高呼气流速(PEFR)值,测量体重、身高及修改吸入剂量,并进行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含量测定。结 果 临床总有效率90%(45/50),与对照组[70%(21/3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吸入BDP后6个 月时PEFR值和初诊时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儿身高、体重与同龄正常值比较无异常(P> 0.05);24h尿游离皮质醇在正常范围。结论 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儿童哮喘,疗效好,而且 安全。
目的 探讨慢性扁桃腺炎患儿T淋巴细胞表型和功能障碍情况,为分析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提供临 床和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了27例慢性扁桃腺炎患儿和21例健康儿童外 周血T细胞亚群、B细胞及NK细胞的表面标记和T细胞活化后表面分子(CD3+/HLA DR+T和CD3+/CD25+)的 表达;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患儿和对照组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L 2和IFN γ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 较,慢性扁桃腺炎患儿CD4+T细胞和CD3+/HLA DR+T活化细胞的阳性率显著降低(28.6%±4.4%vs25.4% ±4.5%,P<0.05;5.7%±1.9%vs3.9%±1.6%,P<0.01),CD4+/CD8+比值降低(1.17±0.30vs0.92± 0.18,P<0.01);但患儿CD3+T细胞、CD8+T细胞和CD3+/CD25+阳性的T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 义。患儿CD19+B细胞阳性率、与Th1细胞功能有关的IL 2和IFN γ表达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 P<0.05);而两组CD3 /CD(16+56)+NK细胞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慢性扁桃腺炎患儿存在CD4+T细 胞减少,T细胞活化障碍,Th1细胞功能异常及B细胞减少,这可能是患儿反复感染和病程迁延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的 了解1998年~2003年儿童细菌性痢疾病原学构成及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状况变化,指导 临床用药。方法 对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290例细菌性痢疾粪培养阳性者,应用改 良Kirby 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培养出阳性菌株两型,D群宋氏志贺菌155株,B群福氏志贺菌135株。致 病菌株1998年~1999年以福氏菌为主,而2000年~2003年以宋氏菌为主。两种菌均对头孢克罗、丁胺卡那、庆 大霉素,头孢三嗪敏感性较强,对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耐药。结论 宋氏和福氏志贺菌是1998年~2003 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儿童菌痢的主要病原菌。头孢克罗副作用小,可以口服,且大部分菌株敏感,可以作 为药敏试验结果未出时儿童细菌性痢疾治疗的经验用药。
目的 近年来儿童伤寒耐药性明显升高,且对目前的替代剂头孢曲松和诺氟沙星的耐药菌株也有 增多的趋势,为探讨治疗儿童伤寒其它合适替代药物,该文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伤寒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副作用和 耐受性。方法 45例确诊伤寒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例,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22例,给予 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0.9%,两组间差异无 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退热时间分别为3.12±0.44d和3.18±0.53d,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伤寒具有良好疗效。
目的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缺乏特异性的生物学指标,量表评定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目前有多 种量表用于评定。该文对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或卡氏量表)、克氏孤独症 行为量表(CABS或克氏量表)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借鉴。方法 对28例孤独症患儿和34例对照组儿 童分别采用ABC、CARS和CABS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 三种评估方法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评定结果均有极 显著差异(P<0.01);DSM Ⅳ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判断结果与CARS评估结果的一致性最好(Kappa=1),与ABC 也有较好一致性(Kappa=0.87),但与CABS的一致性稍差(Kappa=0.60)。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进行 综合比较,ABC取31为筛查界线分最好,其特异性为0.97、敏感性为0.89、一致率为0.94、阳性预测值为0.96、阴 性预测值为0.92,且更适合3岁以上儿童使用;CARS取30为诊断界线分最好,敏感性、特异性、一致性、阳性预测 值与阴性预测值均为1.0,且与年龄无关;CABS取6为筛查界线分更为理想,其特异性为0.91,敏感性为0.82、一 致率为0.87、阳性预测值为0.88、阴性预测值为0.86,且3岁以上儿童使用优于3岁以下。结论 ABC、CARS及 CABS是辅助诊断孤独症的重要评估工具,相互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如果同
目的 成人中应用血液学指标筛查地中海贫血的报道较多,但成人的血液学诊断值不能应用于新 生儿。本研究旨在评价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脆性、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新生儿地中海贫血的 诊断价值。方法 以386例在本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地贫基因诊断 结果分为地贫组(n=35)和非地贫组(n=351)。检测患儿MCV、红细胞脆性、RDW等血液学指标,作出ROC曲 线,分别计算曲线下面积和各指标的最佳临界值以及相应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地贫组的MCV、RDW和脆性 分别是80±8fL、16.2%±1.0%、31%±13%,而非地贫组为94±9fL、15.8%±1.0%、46%±14%,其中两组 MCV和红细胞脆性的差别具有显著意义(均P<0.01)。在诊断地贫时,MCV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 0.877,最佳临界值为88fL,该临界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2%和73.5%;红细胞脆性的AUCROC为0.796,最 佳临界值为37.5%,该临界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5%和75%;RDW的AUCROC为0.630,最佳临界值为 15.9%,该临界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73%和58%。结论 MCV和红细胞脆性均可作为新生儿地贫诊断的 有效指标,且MCV的诊断价值优于红细胞脆性。
目的 哮喘是Th2细胞介导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IL 12在抗原致敏阶段可有效抑制Th2免 疫应答形成,而对已产生的Th2免疫应答是否同样具有抑制作用尚有争议。本研究探讨IL 12对哮喘时已产生的 Th2免疫应答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实验一:取25只6~8周雌性BALB/c小鼠,腹腔 注射鸡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致敏。于致敏前、致敏后第7,14,21,28天,各取处死5只检测脾脏单个核细胞 培养上清液中的Th2类细胞因子IL 4和IL 5水平,观察Th2免疫反应形成情况。实验二:另取40只相同小鼠随机 分为哮喘组(n=20)和IL 12治疗组(n=20),均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致敏后雾化吸入OVA诱 发哮喘。IL 12治疗组在致敏后25d开始连续5d腹腔内注射0.5μg(1mL)重组IL 12,哮喘组仅注射PBS。两组 均在最后1次诱发后(致敏后30d)处死,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脾脏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检测Th2类 细胞因子IL 4、IL 5和Th1类细胞因子IFN γ水平(ELISA法)。结果 实验一:小鼠在致敏后14d脾脏单个核细 胞分泌IL 4和IL 5明显增高,说明小鼠致敏后第14天已形成Th2免疫应答。实验二:与哮喘组比较,IL 12治疗组 BALF中IL 4(192±19pg/mLvs19±5pg/mL)和IL 5浓度(328±71pg/mLvs141±15pg/mL
目的 观察持续吸入高氧致新生大鼠肺损伤时肾组织自由基的变化,以探讨高氧对肾脏的损伤。 方法 采用高氧致新生鼠肺损伤的模型,将足月新生鼠生后分别在90%±5%氧气(n=140)和正常空气(n=88) 中持续暴露,于1,3,7,14,21d各处死8只,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动态测定肺和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 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 高氧暴露3d肺组织SOD的活性开始增高,7d时明显高 于对照组(214±19KNU/gvs186±19KNU/g,P<0.01),并逐渐增高持续至14d(220±15KNU/gvs197±21 KNU/g,P<0.05)和21d(251±15KNU/gvs195±8KNU/g,P<0.01);MDA含量于高氧暴露3d开始增高并高 于对照组(28.1±2.0μmol/gvs21.1±1.3μmol/g,P<0.05),7d最高(30.8±4.2μmol/gvs19.9±2.2μmol/g, P<0.01),14d虽有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26.3±3.8μmol/gvs22.6±2.3μmol/g,P<0.05);NO水平则于7d 时有所增高并高于对照组(99±8μmol/gvs89±8μmol/g,P<0.05),14d(128±34μmol/gvs93±17μmol/g,P <0.05)和21d(171±34μmol/gvs106±25μmol/g,P<0.01)仍高于对照组。而高氧组肾组织SOD活性的改变 与对照比较无差异,MDA和NO含量改变较肺晚,于吸高氧14d时高于对照(分别为24.1±5.0μmol/gvs16.0± 1.9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