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8, Vol. 20 Issue (8): 670-674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8.08.013

引用本文  

林素兰, 王丹, 咸亚静, 等. 乌鲁木齐市小学生社交焦虑和抑郁现状调查[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8, 20(8): 670-674.
LIN Su-Lan, WANG Dan, XIAN Ya-Jing, et al. Current status of soci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mo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Urumqi,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2018, 20(8): 670-674.

基金项目

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CXCY2017063)

作者简介

林素兰, 女, 硕士, 教授。Email:linsulan@163.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8-04-23
接受日期:2018-06-22
乌鲁木齐市小学生社交焦虑和抑郁现状调查
林素兰 , 王丹 , 咸亚静 , 杨静 , 吴萍萍     
新疆医科大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四至六年级学生社交焦虑和抑郁现状,为今后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4所民汉合校小学中919名四至六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和儿童抑郁量表(CDI)评定其社交焦虑和抑郁现状。结果 919名四至六年级学生中,社交焦虑检出率为28.5%(262例);四年级学生的社交焦虑各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五、六年级学生(P < 0.05);女生害怕否定评价因子分及社交焦虑总分均高于男生(P < 0.05);维吾尔族学生的社交焦虑各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P < 0.05)。四至六年级学生抑郁检出率为11.2%(103例);四年级学生低自尊、低效感、人际问题因子分及抑郁总分均低于五、六年级学生(P < 0.05);维吾尔族学生快感缺乏、负性情绪因子分及抑郁总分均高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P < 0.05)。结论 乌鲁木齐市不同年级、不同性别或不同民族的小学生社交焦虑和抑郁现状有差异,其中五、六年级学生、女生、维吾尔族学生的问题相对突出,需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社交焦虑    抑郁    小学生    
Current status of soci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mo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Urumqi, China
LIN Su-Lan , WANG Dan , XIAN Ya-Jing , YANG Jing , WU Ping-Ping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soci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mong the fourth-, fifth-, and sixth-grade students in Urumqi, China, and to provide data support fo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 future.Methods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was performed to select 919 fourth-, fifth-, and sixth-grade students from four primary schools for the Han and minority ethnic groups in Urumqi as research subjects. 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 and 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soci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Results Among the 919 fourth-, fifth-, and sixth-grade studen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social anxiety was 28.5% (262 students). The fourth-grade students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scores on each subscale of social anxiety and total score of social anxiety than the fifth-and sixth-grade students (P < 0.05). Girl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 on the subscale of 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and total score of social anxiety than boys (P < 0.05). The Uyghur student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on each subscale of social anxiety and total score of social anxiety than the Han students and the students of other minority ethnic groups (P < 0.05). Among these fourth-, fifth-, and sixth-grade studen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depression was 11.2% (103 students). The fourth-grade students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scores on the subscales of negative self-esteem, ineffectiveness, and interpersonal problems and total score of depression than the fifth-and sixth-grade students (P < 0.05). The Uyghur student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on the subscales of anhedonia and negative mood and total score of depression than the Han students and the students of other minority ethnic groups (P < 0.05).Conclusion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tatus of soci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mong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rades, sexes or ethnic groups in Urumqi. The fifth-and sixth-grade students, girls, and Uyghur students tend to have more ser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which should be taken seriously by parents, schools, and the society.
Key words: Social anxiety    Depression    Primary school student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其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据报道,全国有近9.5%的小学生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1],表现为冷漠、厌学、羞怯、自卑等倾向,导致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低自尊、抑郁等心理问题,其中社交焦虑和抑郁是小学生身心发展中常见的不良情绪。因此,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令人担忧。但目前关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小学生社交焦虑和抑郁现状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对该地区四至六年级学生的社交焦虑和抑郁水平进行了现况调查,为学校开展心理卫生工作、制定相应工作对策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新疆乌鲁木齐市4所民汉合校小学,在每所学校的四至六年级中,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24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近1年内未转学者;(2)在乌鲁木齐市居住时间超过半年者;(3)自愿参加本次调查者。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孩子参加本次调查。

1.2 研究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学生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姓名、年级、年龄、性别、民族、转学史、居住时间、户外运动时间等。

(2)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2]:此量表是La Greca编制的一种儿童社交焦虑症状的筛查量表,用于评估儿童焦虑性障碍,适用年龄为7~16岁。该量表由小学生本人填写。该量表共10个条目,两个因子,即害怕否定评价、社交回避及苦恼。每个条目均有3个描述不同程度的选项,分别计为0~2分,其中0表示无焦虑症状,1表示焦虑症状程度一般,2表示焦虑症状程度严重,量表总分为20分。根据原量表常模,总分≥8分表示有社交焦虑障碍的可能,分数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重。

(3)儿童抑郁量表(CDI)[3]:采用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提供的Kovacs编制的儿童抑郁量表(CDI)评定小学生抑郁现状,此量表是目前国内外针对儿童青少年抑郁最常使用的自评量表,适用年龄为7~17岁。该量表共27个条目,分为5个分量表:快感缺乏、负性情绪、低自尊、低效感、人际问题,总分为54分。根据Timbremont等[4]研究结果,将CDI得分为19分确定为抑郁症状的划界分,得分越高表明抑郁程度越重。

1.3 调查方法

在调查开始之前,挑选2名在读研究生作为调查员,并经过心理学教师严格培训后,掌握SASC和CDI量表的施测方法。在取得学校领导、保健医生、班主任以及家长的同意后,由班主任安排时间,2名调查员依次对每个班级进行约30 min的问卷调查。调查员首先向学生说明调查目的和内容,然后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发放问卷,学生以自填方式填写问卷。调查问卷填写结束时,调查员现场检查资料的完整性及填写质量,如有遗漏和不合逻辑的项目时提醒学生及时补充更正,所有资料当场收回。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平行双份录入数据,并行逻辑纠错,并将数据导入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独立样本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独立样本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法;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 014份,其中有效问卷919份,有效率为90.63%。所调查小学生年龄为8~14岁,平均10±2岁。其中四年级259名(28.2%),五年级332名(36.1%),六年级328名(35.7%);男生476名(51.8%),女生443名(48.2%);汉族322名(35.0%),维吾尔族486名(52.9%),其他少数民族(回族、哈萨克族、锡伯族等)111名(12.1%)。

2.2 小学生社交焦虑量表得分情况

不同年级小学生间社交焦虑量表各因子得分及总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其中四年级学生的社交焦虑各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五、六年级学生(P < 0.05),见表 1。女生害怕否定评价因子分及社交焦虑总分均高于男生(P < 0.05),见表 2。不同民族小学生间社交焦虑量表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其中维吾尔族学生的社交焦虑各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P < 0.05),见表 3

表 1 不同年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得分比较  (x±s

表 2 不同性别学生社交焦虑量表得分比较  (x±s

表 3 不同民族学生社交焦虑量表得分比较  (x±s
2.3 小学生抑郁量表得分情况

不同年级小学生间抑郁量表各因子得分(除快感缺乏)及总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四年级学生负性情绪、低自尊、低效感、人际问题因子得分及抑郁总分均低于五、六年级学生(P < 0.05),见表 4。除低自尊、人际问题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及抑郁总分在男女学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5。维吾尔族学生快感缺乏、负性情绪因子得分及抑郁总分均高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6

表 4 不同年级学生抑郁量表得分比较  (x±s

表 5 不同性别学生抑郁量表得分比较  (x±s

表 6 不同民族学生抑郁量表得分比较  (x±s
2.4 小学生社交焦虑和抑郁检出率现状

所纳入的919名小学生中社交焦虑检出率为28.5%(262例),抑郁检出率为11.2%(103例)。其中四、五、六年级学生社交焦虑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四、五、六年级抑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7。男生和女生社交焦虑检出率及抑郁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8。汉族、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社交焦虑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抑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9

表 7 不同年级学生焦虑和抑郁检出率比较   [n(%)]

表 8 不同性别学生焦虑和抑郁检出率比较  [n(%)]

表 9 不同民族学生焦虑和抑郁检出率比较   [n(%)]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四至六年级学生社交焦虑检出率为28.5%,苏淑阁等[5]发现哈尔滨市高年级小学生社交焦虑检出率为28.1%,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四年级学生的社交焦虑各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五、六年级学生,原因可能是四至六年级阶段是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期,其思维方式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发展为逻辑思维并最终形成主导思维,同时思维的批判性及独立性逐渐加强,这时高年级小学生的独立意识与自我意识比低年级明显增强。五、六年级学生面临着来自升学、与同龄人竞争等多重压力,同时又即将或已经进入了“紧张与风暴时期”—青春期,其生理特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但心理发展相对缓慢,即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性[6];也可能是由于在人际交往中,五、六年级学生一方面想要表现出自己独立成熟的一面来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肯定,另一方面又容易受到他人反应或评价的影响[6],使其形成不全面、不客观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对其交往的行为和态度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引发社交焦虑。在抑郁方面,四至六年级学生抑郁检出率为11.2%,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7-8],如张学艳等[8]研究的盐城市高年级小学生抑郁检出率为10.7%。本研究中四年级学生低自尊、低效感、人际问题因子分及抑郁总分均低于五、六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是越到高年级,学习任务越多、压力越大,导致五、六年级学生学习时间长、体育锻炼少、睡眠时间和质量降低,使其容易产生或加重紧张、低效感、厌学等负性情绪[8]

本研究发现,在社交焦虑方面,女生害怕否定评价因子分及社交焦虑总分均高于男生,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如汪涛等[9]调查发现女生比男生有更多社交焦虑症状。原因可能是:由于传统文化、习俗等仍不同程度地束缚着女生的思想、行为,导致她们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比男生表现得更加羞涩、紧张、害怕、焦虑。虽然现代社会对女生的重视程度已发生着重大改变,但由于性别角色的刻板现象,家长对男女生的性别期待不完全一致,因此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与要求也不相同[10]。此外,亲子依恋、家庭环境、社会创伤、神经递质及基因差异等也是导致社交焦虑存在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11]。在抑郁方面,抑郁总分及抑郁检出率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常宪鲁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可能是,抑郁患病率的性别差异性在13~15岁才开始出现,儿童时期性别对抑郁患病率的影响不大[12-13]

新疆乌鲁木齐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不同民族,由于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与风俗,不同民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可能存在不同特点。本研究发现,在社交焦虑方面,维吾尔族学生的社交焦虑各因子分、总分以及检出率均高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在抑郁方面,维吾尔族学生快感缺乏、负性情绪因子分及抑郁总分均高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造成以上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其区域性、民族性、文化风俗等特点有关:(1)家庭教养方式具有差异性:王卉[14]发现维吾尔族家庭的惩罚严厉因子得分比汉族高,表明维吾尔族学生比汉族经历了更多的惩罚体验;刘莉新等[15]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夏叶玲等[16]发现维吾尔族父母相对汉族有更多的情感温暖、偏爱被试、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而汉族父母较维吾尔族有更多的拒绝否认;(2)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目前新疆地区已实行国语教学,小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价值观都还不成熟稳定,当面对学业负担、父母期待、不同语言文化等压力时,维吾尔族学生可能会比汉族学生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

综上所述,乌鲁木齐市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的小学生社交焦虑和抑郁现状有差异,其中五、六年级学生、女生、维吾尔族学生的问题相对突出,需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
甄瑞, 姚本先, 周宵. 十年来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计量学分析[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4): 4-6. (0)
[2]
高鹏, 尚进, 何璐娜, 等. 哈尔滨市3~5年级学生社交焦虑影响因素的调查[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 21(1): 90-92. (0)
[3]
洪忻, 李解权, 梁亚琼, 等. 儿童抑郁量表中文版在中学生中的信效度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2, 33(10): 1182-1185. (0)
[4]
Timbremont B, Braet C, Dreessen L. Assessing depression in youth:relation between the 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 and a structured interview[J]. J Clin Child Adolesc Psychol, 2004, 33(1): 149-157. DOI:10.1207/S15374424JCCP3301_14 (0)
[5]
苏淑阁, 任晓菲, 陈福丽, 等. 哈尔滨694名学生社交焦虑检出率4年追踪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5, 23(5): 465-467. DOI:10.11852/zgetbjzz2015-23-05-07 (0)
[6]
冯程程. 大连市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D].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2013.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degree&id=Y2375870 (0)
[7]
王会贞, 杨梦利, 娄晓民, 等. 郑州市城乡中小学生抑郁症状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5, 31(8): 1005-1007. DOI:10.11847/zgggws2015-31-08-08 (0)
[8]
张学艳, 周文君. 盐城市小学生抑郁症状及相关行为研究[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5, 32(3): 192-194. (0)
[9]
汪涛, 谭静, 李敏, 等. 医学生社交焦虑与自尊和人格特征的关系[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1(11): 1095-1097. DOI:10.3321/j.issn:1000-5404.2009.11.028 (0)
[10]
马中锐, 蒙华庆, 胡华, 等. 重庆市主城区4~6年级小学生社交焦虑与忽视特点及相关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 35(12): 1311-1314. (0)
[11]
刘东台, 李小健. 社交焦虑障碍发展成因探讨(综述)[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 22(5): 376-381. (0)
[12]
常宪鲁, 王华云, 张燕. 镇江市城乡小学生抑郁状况调查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 21(9): 985-986. (0)
[13]
王熙. 青春期抑郁性别差异及其执行控制功能的研究[D].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 2014.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66-1014317444.htm (0)
[14]
王卉. 新疆维汉家庭教育状况比较研究[D]. 曲阜: 曲阜师范大学, 2017. (0)
[15]
刘莉新, 徐疆勇, 米热古丽. 新疆维吾尔族中学生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6, 37(5): 698-700. (0)
[16]
夏叶玲, 庄淑云, 孙英, 等. 维汉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人格及心理状况比较[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 16(1): 66-6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