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湖南 长沙 410005
患儿A,女,双胞胎之大,1岁2月龄,湖南湘潭人,因发热1 d于2020年1月29日23 : 26入院。患儿于2020年1月28日(起病第1天)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1℃,轻微咳嗽,无痰,偶有喷嚏,无寒战、抽搐、鼻塞、流涕,无气促、纳差、呕吐、腹泻等不适。1月29日就诊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发热门诊,并收住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36+6周剖宫产出生。出生时无窒息抢救史,生后1周体检发现卵圆孔未闭,3月龄复查卵圆孔闭合。生后混合喂养,身体健康,生长发育与同龄儿无明显差异,无其他基础疾病,按时完成儿童期免疫规划推荐的疫苗接种。患儿祖父于2020年1月15日自湖南湘潭去湖北武汉访亲戚,1月16日自武汉返回湘潭。1月24日家族聚餐2 h,患儿A及患儿B(患儿A的异卵双胞胎妹妹)与祖父母均有密切接触,期间有亲吻面颊、拥抱等亲昵行为。1月29日患儿祖父母均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一同聚餐人员中还有患儿外祖父于1月28日出现发热、咳嗽,肺部CT显示为外周性肺炎,鼻咽拭子SARS-CoV-2核酸阴性,临床诊断SARS-CoV-2感染的肺炎。
入院体查:神志清楚,精神一般。T 36.2℃,P 120次/min,R 28次/min。颈部可扪及数个黄豆样大小淋巴结,质软,无压痛,活动度可,结膜无充血,唇无发绀,咽红,双侧扁桃体Ⅰ°肿大,未见脓性分泌物,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20次/min,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扪及,肠鸣音正常。手足无皮疹,指趾端及肛周无脱皮。四肢肌力、肌张力可,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均阴性。
入院后实验室检查:1月30日(起病第3天)血常规示WBC 5.94×109/L,红细胞4.19×1012/L,血小板255×109/L,血红蛋白111 g/L,淋巴细胞比值76.4%。血液支原体抗体、衣原体抗体、鼻咽拭子甲乙流感病毒抗原、呼吸道病原体抗原七项检测均阴性,粪常规正常。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RP)、心型肌酸肌酶、乳酸脱氢酶、白蛋白、肌酐、尿素氮、凝血功能、血糖检测结果等见表 1和表 2。起病第3天和第5天鼻咽拭子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均阳性,血液SARS-CoV-2核酸检测均阴性。起病第3天肺部CT未见明显异常(图 1)。心脏彩超检查正常。
表 1 两例患儿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
![]() |
表 2 两例患儿外周血象及CRP的变化 |
![]() |
![]() |
图 1 两例患儿胸部CT所见 患儿A未见明显异常;患儿B双肺胸膜下可见少许条索状、斑片状模糊影(箭头所示)。 |
患儿入住感染科隔离病房后,予以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华兰生物股份有限公司,2.5 g/支,400 mg/(kg · d),每日1次,共3 d]、注射用炎琥宁(湖南恒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80 mg/支,80 mg/次,每日1次,共3 d)治疗,并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天津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20 mL/支,1喷/次,每3 h 1次,共2 d)及干扰素雾化(北京远策药业有限责任公司,300万U/支,150万U/次,每日2次,共5 d)治疗。入院第2天(起病第3天)体温恢复正常,后体温稳定。入院第3天(起病第4天)咳嗽消失。入院第8天和第9天(起病第9天、第10天)连续2次复查鼻咽拭子SARS-CoV-2核酸均为阴性,于2月6日(起病第10天)出院。出院后居家隔离。多次电话随访及面访正常。
患儿B,女,双胞胎之小,1岁2月龄,湖南湘潭人,因咳嗽、打喷嚏2 d于2020年1月29日23 : 26入院。患儿2020年1月27日(起病第1天)出现轻微咳嗽、打喷嚏,无咳痰,无发热、鼻塞、流涕,无呕吐、腹泻等。1月29日就诊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发热门诊,于23 : 26收住入院。患儿B系第1胎第2产,36+6周剖宫产出生,出生时无窒息抢救史,生后混合喂养,身体健康,生长发育与同龄儿无明显差异,无其他基础疾病,按时完成儿童期免疫规划推荐的疫苗接种。流行病学史同患儿A。
入院体查:神志清楚,精神一般。T 36.6℃,P 118次/min,R 30次/min。颈部可扪及数个黄豆样大小淋巴结,质软,无压痛,活动度可,结膜无充血,唇无发绀,咽红,双侧扁桃体Ⅰ°肿大,未见脓性分泌物,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18次/min,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扪及,肠鸣音正常。手足无皮疹,指趾端及肛周无脱皮。四肢肌力、肌张力可,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均阴性。
入院第2天(起病第4天)鼻咽拭子SARS-CoV-2核酸检测阴性,肺部CT示双肺支气管血管束稍增多,双肺胸膜下区可见少许条索状、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图 1)。心型肌酸肌酶和乳酸脱氢酶增高,血液支原体抗体、衣原体抗体、鼻咽拭子甲乙流感病毒抗原、呼吸道病原体抗原七项检测均阴性。降钙素原、CRP、白蛋白、肌酐、尿素氮、凝血功能、血糖检测结果等见表 1和表 2。
患儿B入住感染科隔离病房后,给予与患儿A除丙种球蛋白以外的相同治疗。入院第3天(起病第5天)稍有腹泻,大便稀糊,2~4次/d,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0.5 g/次,每日3次),5 d后大便减少为1~2次/d。入院第4天(起病第6天)患儿咳嗽消失。入院第5天(起病第7天)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起病第8天复查血常规示WBC 8.73×109/L,红细胞4.38×1012/L,血小板288 ×109/L,淋巴细胞比值80.6%,CRP 13.92 mg/L。呼吸道病毒七项抗原阴性。患儿在入院第4天(起病第6天)、第6天(起病第8天)复查鼻咽拭子及血液SARS-CoV-2核酸检测均阴性。入院第6天中午(起病第8天)患儿体温恢复正常,腹泻消失,于2月6日(起病第11天)出院。出院后居家隔离。多次电话随访及面访正常。
讨论:2019年12月,我国湖北武汉出现SARS-CoV-2感染暴发流行的疫情。病源学分析显示,SARS-CoV-2是一种β属冠状病毒,与人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属于不同的进化枝[1]。最初确诊的41例成人SARS-CoV-2感染患者中,重症13例(32%),死亡6例(15%),显示了SARS-CoV-2感染所致疾病的严重性[2]。Guan等[3]对2020年1月29日前1 099例SARS-CoV-2感染病例进了回顾性分析,发现中位潜伏期为3 d,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烧(87.9%),其他症状包括咳嗽(67.7%)、腹泻(3.7%)和呕吐(5.0%),76.4%的患者存在肺炎,25.2%的患者至少有一种潜在疾病(如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15.7%的病例为重型,15岁以下病例占0.9%。截至2020年2月7日24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报告儿童SARS-CoV-2感染确诊病例285例[4]。
本文报道的双胞胎女童的祖父于2020年1月15日去湖北武汉访亲,于1月16日返回湖南湘潭家中。两患儿于1月24日与祖父母聚餐时有密切接触。祖父母于1月29日确诊SARS-CoV-2感染。两患儿分别于1月27日、1月28发病,提示SARS-CoV-2感染的潜伏期为3~4 d,与Guan等[3]报道潜伏期中位数3 d一致。同时也提示家庭密切接触是儿童SARS-CoV-2感染的主要传播方式[5],与儿童SRAS-CoV和MERS-CoV感染的传播方式相似[6-7]。
患儿A接触SARS-CoV-2确诊病人4 d后,以低热起病,最高体温38.2℃,热程2 d,轻微咳嗽,肺部CT正常,两次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确诊为SARS-CoV-2感染。患儿B接触SARS-CoV-2确诊病人3 d后以轻微干咳和打喷嚏起病,起病第5天出现腹泻,大便稀糊,2~4次/d,第6天咳嗽消失,第7天低热,最高体温38.1℃,第8天体温恢复正常、腹泻消失。起病第4天肺部CT示双肺胸膜下区可见少许条索状、斑片状密度增高影。SARS-CoV-2核酸检测阴性,支原体、衣原体、流感病毒及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阴性。基于患儿B的临床表现、肺部CT结果、流行病学史及家族聚集发病史等,临床诊断为SARS-CoV-2感染。患儿A和患儿B均无高热、气促、呼吸困难及多系统损害表现,符合儿童SARS-CoV-2感染以症状轻、恢复快、发热和咳嗽较为常见、可有腹泻、呕吐、多在1周内消失的临床特点[5]。
患儿B两次鼻咽拭子SARS-CoV-2核酸、血液中核酸检测均呈阴性,可能与患儿年龄小,鼻咽拭子采集时配合度不好、鼻咽拭子采集深度不够以及试剂盒的稳定性、实验操作技术等多种因素有关[8]。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 对高度怀疑感染MERS-CoV,但呼吸道标本检测结果为阴性者,应在其他多个部位采集标本进行检测[9]。Guan等[3]发现,在1 109例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中,部分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腹泻(3.7%)和呕吐(5.0%),其中62个粪便样本中有4个(6.5%)SARS-CoV-2阳性,另外4个患者的直肠拭子检测阳性,提示可能有消化道传播,建议取不同标本检测。本文患儿B有消化道症状、肺部影像学改变,当时症状轻,加上认识不足,没有采集大便或者肛拭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做SARS-CoV-2核酸检测,亦未进行病毒基因检测以及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检测,为不足之处。
成人SARS-CoV-2感染患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胸部影像学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10]。《儿童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建议(试行第一版)》[4]提出,儿童确诊者的病情大多较轻,恢复较快,胸片初期多无异常改变,漏诊率高,随病情进展,可表现为支气管炎或细支气管炎改变或有局限性斑片影,严重时呈双肺弥漫性多发实变影。此双胎女童来自同一个家庭,年龄、流行病学史相同。患儿A以发热起病,热程2 d,轻微咳嗽,肺部CT正常;患儿B以轻微干咳和打喷嚏起病,病程中出现腹泻、低热,肺部CT示双下肺胸膜下区可见少许条索状、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这提示SARS-CoV-2感染患儿症状较轻、恢复较快,症状、影像学等临床特征具有多样性及差异性。
SARS-CoV-2系RNA病毒,儿童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药物。在成人治疗方案中,对危重症或有进展患者可给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10],对危重症患儿可参考成人用药,轻症可选用干扰素雾化[5]。考虑到本组病例患儿A为确诊病例,病初有发热,尤其是年龄仅1岁2个月,当时全国治疗经验均不足,故予以干扰素雾化及丙种球蛋白输注治疗。患儿B为临床诊断病例,症状轻,病初无发热,病程中虽有发热,但2 d后体温即恢复正常,故仅给予了一般治疗及干扰素雾化治疗。均痊愈出院,随访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Chan等[11]报道家庭聚集病例中1例10岁儿童无症状感染。Guan等[3]报道43.8%患者早期无发热,此现象高于SARS-CoV(1%)和MERS-CoV感染(2%)。同时,儿童多表现为轻症感染,如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恢复较快,影像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不典型,病原学筛查主要针对疑似肺炎患者,儿童轻症感染有可能被漏诊。此外,蔡洁皓等[12]报道SARS-CoV-2感染病例儿童发病第5天和发病第9天复测上呼吸道标本核酸仍为阳性,直到发病第11天和第12天复测转为阴性,提示儿童病例病毒携带持续时间可能较长,要引起注意。
总之,本文两例SARS-CoV-2感染双胞胎女童符合儿童病例症状较轻、恢复较快、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特点。该双胞胎患儿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存在差异,提示儿童SARS-CoV-2感染的临床特征存在多样性。在临床诊疗工作中,要加强对有流行病学史但症状轻微或者无症状儿童的病原学检测,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1] |
Lu R, Zhao X, Li J, et al. Genomic characterisation and epidemiology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implications for virus origins and receptor binding[J]. Lancet, 2020, 395(10224): 565-574. DOI:10.1016/S0140-6736(20)30251-8 ( ![]() |
[2] |
Huang C, Wang Y, Li X,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J]. Lancet, 2020, 395(10223): 497-506. DOI:10.1016/S0140-6736(20)30183-5 ( ![]() |
[3] |
Guan WJ, Ni ZY, Hu Y,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J/OL]. medRxiv. (2020-02-09)[2020-02-12]. https://doi.org/10.1101/2020.02.06.20020974.
( ![]() |
[4] |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建议(试行第一版)[J]. 中华儿科杂志, 2020, 58(3): 169-174. DOI:10.3760/cma.j.issn.0578-1310.2020.03.001 ( ![]() |
[5] |
湖北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武汉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湖北省儿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湖北省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建议(试行第一版)[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0, 22(2): 96-99. ( ![]() |
[6] |
Thabet F, Chehab M, Bafaqih H, et al.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in children[J]. Saudi Med J, 2015, 36(4): 484-486. DOI:10.15537/smj.2015.4.10243 ( ![]() |
[7] |
Stockman LJ, Massoudi MS, Helfand R, et al.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J]. Pediatr Infect Dis J, 2007, 26(1): 68-74. DOI:10.1097/01.inf.0000247136.28950.41 ( ![]() |
[8] |
王来栓, 胡晓静, 周文浩. 围产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管理预案(第二版)解读[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0, 22(3): 199-204. ( ![]() |
[9]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Laboratory testing for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EB/OL].[2020-02-12]. https://www.who.int/ihr/lyon/global-laboratory-leadershipprogramme/en/.
( ![]() |
[10]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EB/OL]. (2020-02-05)[2020-02-12].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002/3b09b894ac9b4204a79db5b8912d4440.shtml.
( ![]() |
[11] |
Chan JFW, Yuan S, Kok KH, et al. A familial cluster of pneumonia associated with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dicating 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a study of a family cluster[J]. Lancet, 2020, 395(10223): 514-523. DOI:10.1016/S0140-6736(20)30154-9 ( ![]() |
[12] |
蔡洁皓, 王相诗, 葛艳玲, 等. 上海首例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J]. 中华儿科杂志, 2020, 58(2): 86-87. DOI:10.3760/cma.j.issn.0578-1310.2020.02.0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