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影像学诊断的意义 |
周丛乐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100034 |
|
Significance of image analysis in the diagnosis of perinatal 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
ZHOU Cong-Le |
|
摘要 影像学检查是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临床诊治及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 ,最常用于颅内疾病诊断的方法是B超 ,CT ,MRI。诊断基础是疾病的病理过程 ,可在活体上直观地了解脑结构的变化 ,包括脑损伤的类型、部位、程度及病变过程。损伤早期脑水肿为主要病理变化 ,B超和CT影像特征分别为强回声和低密度。 7~ 10d后 ,B超检查强回声持续不退 ,分布不均匀并伴脑室形态变化 ,预示脑内可能遗留病变。后遗病变期 ,影像检查显示出不同部位的脑萎缩及囊性变。小儿出生后即显示脑损伤晚期变化影像特征 ,意味损伤发生在胎儿期。MRI检查对脑白质发育问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脑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新型影像检查技术为脑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
|
关键词 :
影像学,
围产期,
缺氧缺血,
脑损伤
|
Abstract:No abstract available |
|
|
[1] |
邹蓉, 唐军, 鲍珊, 吴甜, 黄静兰, 屈艺, 母得志.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8, 20(6): 449-455. |
[2] |
杨山, 张有辰, 李慧文, 金正勇. 前列腺素E1对高氧诱导新生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8, 20(3): 230-235. |
[3] |
巴瑞华, 毛健.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磁共振影像学评分与临床分度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8, 20(2): 83-90. |
[4] |
李世平, 朱将虎, 赵凤艳, 郑臻, 母得志, 屈艺. 缺氧缺血新生大鼠神经元自噬基因表达节律及调控机制[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7, 19(8): 938-944. |
[5] |
李明熹, 母得志. 线粒体自噬与神经系统疾病[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7, 19(6): 724-729. |
[6] |
李德渊, 伍金林, 罗黎力, 乔莉娜, 刘忠强, 卢国艳, 王杨. c-Jun氨基末端激酶介导的FOXO3a核转位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7, 19(4): 458-462. |
[7] |
陈翠瑶, 黄为民, 钱新华, 唐丽君.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与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产期补充Ⅱ的应用比较[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7, 19(3): 342-345. |
[8] |
李明熹, 屈艺, 母得志. 线粒体自噬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的影响[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7, 19(2): 242-249. |
[9] |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磁共振诊断与损伤类型的分类建议[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7, 19(12): 1225-1233. |
[10] |
岳艳, 屈艺, 母得志. 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在脑损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7, 19(12): 1285-1290. |
[11] |
闫少珍, 王晓莉, 王海宇, 董鹏, 赵岩松. 脐血单个核细胞侧脑室移植对HIBD新生大鼠脑神经元凋亡及Bax、Bcl-2蛋白的影响[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6, 18(9): 862-866. |
[12] |
邹蓉, 母得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量衰竭的防治[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6, 18(9): 915-920. |
[13] |
赵莉, 周晓玉, 周晓光, 程锐, 李勇, 邱洁. miRNA-210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水肿中的作用[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6, 18(8): 770-774. |
[14] |
黄阳, 母得志. PINK1与相关疾病[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6, 18(8): 781-786. |
[15] |
马力, 温晓红, 杨海波, 黄金华, 陈楠. 影响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6, 18(6): 471-47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