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流性肾病肾瘢痕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_(16)~+和CD_(56)~+细胞的变化
纪泽泉,柳文鉴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260
Changes of CD16+ and cd56+ cell expressions in reflux nephropathy in children with renal scarring
JI Ze-Quan, LIU Wen-Jian
摘要 目的:探讨返流性肾病肾瘢痕形成与外周血NK细胞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10例有瘢痕形成、12例无瘢痕形成的返流性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D_(16)~+和CD_(56)~+细胞的表达,并与10例正常儿童比较。结果:返流性肾病单纯组PBMC中CD_(16)~+,CD_(56)~+细胞分别为15.8%和17.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瘢痕组PBMC中CD_(16)~+,CD_(56)~+细胞分别为26.8%和28.6%,均明显高于单纯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近流性肾病肾瘢痕患者PBMC中CD_(16)~+和CD_(56)~+细胞显著升高,提示NK细胞免疫失调。
关键词 :
返流性肾病 ,
瘢痕 ,
细胞 ,
CD+16 ,
CD+56
Abstract :No abstract available
[1]
陈再生, 郑湧智, 陈以乔, 高琴丽, 李健, 沈建箴. 儿童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8, 20(6): 470-474.
[2]
张凡, 石秀玉, 刘丽英, 刘雨田, 邹丽萍. 幼儿精神运动发育落后伴中性粒细胞减少1年余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8, 20(6): 497-500.
[3]
唐美玲, 肖萍, 邹继珍, 曹丁丁, 李媛媛, 常会波. LINE1-ORF1p过表达对肾母细胞瘤细胞WT_CLS1增殖的影响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8, 20(6): 501-507.
[4]
杨淑铄, 徐发林, 程慧清, 徐昊冉, 杨林, 邢景月, 程琳. 早期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脑白质发育的影响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8, 20(5): 346-351.
[5]
黄静兰, 屈艺, 唐军, 邹蓉, 李世平, 李雅斐, 张莉, 夏斌, 母得志. 星形胶质细胞外泌体对缺氧缺血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8, 20(5): 397-402.
[6]
吴圆圆, 蔡晟阳, 黄薇, 李思思, 李伟, 董敖.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8, 20(5): 373-377.
[7]
吕灿, 屈艺, 母得志. 早产儿异基因细胞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8, 20(4): 338-340.
[8]
唐雪, 郭霞, 孙林雍, 艾媛, 杨雪, 孙静静, 吴剑蓉, 高举. 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BRAF-V600E基因突变及临床意义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8, 20(4): 290-294.
[9]
张婉妍, 张园, 董南南, 王颖超, 盛光耀, 徐学聚, 刘玉峰. 儿童恶性肿瘤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24例临床分析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8, 20(4): 295-297.
[10]
岳艳, 张莉, 屈艺, 母得志.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移植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8, 20(4): 326-331.
[11]
徐玲, 朱莉莉, 叶黎离, 孟令建, 刘文强, 王军.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γδT、Treg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8, 20(3): 204-208.
[12]
李璐, 傅海东.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8, 20(3): 251-255.
[13]
张振洪, 倪明, 胡媛. 东莞市学龄前儿童维生素A缺乏现状及维生素A对血清铁蛋白及红细胞参数的影响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8, 20(3): 195-199.
[14]
陈经纶, 农光民. Jurkat细胞模型在感染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8, 20(3): 236-242.
[15]
曹珊, 刘运广. TRPC6与肾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8, 20(1): 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