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 |
Alan H. Jobe |
|
Alan H. Jobe |
|
摘要 无
|
|
Abstract:No abstract available |
|
|
[1] |
缪珀,孙斌,冯星.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meta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2, 14(3): 172-176. |
[2] |
刘俊燕,熊涛,冯虹,屈艺,叶强华,母得志.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1, 13(12): 940-943. |
[3] |
吴燕明,李卫国,戴劲盛,张杰. 流动人口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特点及围产因素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1, 13(5): 434-436. |
[4] |
张茜, 程欣茹, 盛光耀. 重度窒息新生儿血浆NT-proBNP水平及纳美芬干预效果的观察[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0, 12(11): 922-923. |
[5] |
林丽星, 毛庆花, 张志玲, 安彩霞, 康曦光. N端脑钠肽原和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在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伤中的变化[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0, 12(04): 252-255. |
[6] |
陈玲玲, 肖昕, 熊爱华, 陈文清, 周晓光, 叶贞志. 尿8-异前列腺素F_(2α)测定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评估中的价值(英文)[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5, 7(2): 103-106. |
[7] |
周传新. 血、尿β_2-MG及尿NAG测定与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评价[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3, 5(6): 512-514. |
[8] |
吕进泉, 吴丽华. QT间期离散度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诊断价值的探讨[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3, 5(5): 459-460. |
[9] |
刘汉楚, 常立文, 陈晔, 夏世文. 脑脊液中cAMP浓度与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关系的临床研究[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3, 5(5): 431-434. |
[10] |
肖红, 刘汝河, 陈铭珍, 徐军发. 新生儿窒息后早期血浆VWF D-二聚体及蛋白C水平的变化[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3, 5(3): 251-252. |
[11] |
罗先琼, 周晓光, 潘力, 陈运彬, 王晓东.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并发症的对照研究[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3, 5(1): 31-34. |
[12] |
董文斌, 杭永伦, 陈红英, 唐章华, 陈书琴, 王兴勇, 邹艳. 窒息新生儿尿中尿酸/肌酐比值的变化及意义[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2, 4(5): 365-366. |
[13] |
林雪英, 黄玫. 新生儿窒息后低钙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2, 4(3): 237-238. |
[14] |
高树辉, 周杰, 朱晓玲.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14例[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2, 4(2): 137-139. |
[15] |
陈文娟,何静波,张号绒,黄瑞文. 新生儿窒息后脑血流动力学研究[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2, 4(1): 46-4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