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1, Vol. 23 Issue (6): 626-632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2035

引用本文  

赵芷若, 曾繁杰, 任文静, 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1, 23(6): 626-632.
ZHAO Zhi-Ruo, ZENG Fan-Jie, REN Wen-Jing, et al.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during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epidemic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J].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2021, 23(6): 626-632.

作者简介

赵芷若, 女, 硕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

黎萍, 女, 副主任医师。Email: l_ping@jlu.edu.cn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0-12-09
接受日期:2021-04-2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赵芷若, 曾繁杰, 任文静, 宋亚蓝, 田婧, 黎萍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发育儿科, 吉林长春 130041
摘要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别于2020年4月(疫情期间,3 600人)、2020年9月(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3 089人)对吉林省6~12岁小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量表相关内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疫情期间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疫情期间与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两组小学生在情绪体验和意志行为两个维度比较中,疫情期间组小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较差(均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相应降低(OR=0.895),女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高于男生(OR=1.453),父亲、母亲性格介于急躁和平缓之间的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较低(分别OR=0.496、0.470),家庭教育方式以鼓励与责骂兼顾的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较低(OR=0.263),单亲家庭和大家庭的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高于核心家庭(分别OR=2.995、3.446),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小学生情绪体验和意志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应关注疫情期间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应关注女孩、年幼的小学生,以及来自单亲家庭、大家庭及父母性格急躁、教育方式不恰当家庭的小学生。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心理健康    小学生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during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epidemic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ZHAO Zhi-Ruo, ZENG Fan-Jie, REN Wen-Jing, SONG Ya-Lan, TIAN Jing, LI Ping    
Department of Developmental Pediatrics, The Second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4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during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epidemic. Methods Online questionnaire surveys were conducted among 3 600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ged 6-12 years in Jilin Province, China in April, 2020 (during the epidemic) and 3 089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September, 2020 (during the regular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the data related to the Mental Health Scale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were collected by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s.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the students during the epidemic. Results The students during the epidemic had a significantly poorer mental health status in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volitional behavior than those during the regular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 < 0.05).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e risk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the students decreased with age (OR=0.895). The girls were at a higher risk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an boys (OR=1.453). The students with father's and mother's charater between irritability and gentle were at a lower risk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R=0.496 and 0.470 respectively). The students from a family with a parental education style of a combination of encouraging and scolding were at a lower risk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R=0.263). The students from a single-parent family or an extended family were at a higher risk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R=2.995 and 3.446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 COVID-19 epidemic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volitional behavior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During the epidemic, particular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mental health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especially girls, younger students, and students from single-parent families, extended families or families with impatient parents and improper parental education.
Key words: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Mental health    Primary school student    

2020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定性为公共卫生紧急事件[1]。COVID-19疫情在我国迅速蔓延,为防止疫情向校园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有力应对措施,要求1.8亿的中小学生延迟开学居于家中[2]。根据国家教育部就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的相关工作安排,全国中小学生从2020年2月中旬陆续开始居家学习。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小学生及其家长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均发生了一定改变。

研究表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导致人体产生一定的急性心理社会应激,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3]。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心理发展理论中提出,儿童期(6~11岁)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阶段,是保证成年后心理健康的关键[4],而这一年龄阶段正是小学阶段。本研究旨在了解COVID-19疫情下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小学生身心健康保障及相关身心问题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进行抽样:先抽取吉林省内疫情较为严峻的城市;从该市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小学;再从每所学校中便利抽取整个班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最终共选取了该市6个城区及镇街的8所学校共84个班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分别于2020年4月1~30日(疫情期间)和2020年9月1~30日(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开展问卷调查。问卷中告知被调查小学生及其家长本次调查的目的,被调查者同意后方完成后续调查内容。本研究已获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伦理(研)2020年第112号]。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一般情况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知情同意书,以及性别、年龄、年级、父母性格、父母文化水平、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式等信息。

1.2.2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

采用程灶火等[5]编制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对调查对象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由小学生及其家长共同讨论填写。该量表分为认知功能、思维与语言、情绪体验、意志行为、个性特征5个维度,内含24个条目。每个条目划分为1~7个等级,分别为:过度病理行为、过度神经质行为、高健康状态、一般健康状态、低健康状态、缺失神经质行为、缺失性病理行为。先将原始条目按等级记分(1~7分),后采用5级评分。对原始条目记分进行转换,即原始条目中7分改记为1分,6分改记为2分,其他等级不变,计算出各个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分。该量表总分反映总体健康状况,分量表反映不同领域的健康水平。根据常模标准制定5种心理健康状态划界分值[6],根据该划界分值确定5种健康状态,即疾病状态、亚健康状态、低健康状态、一般健康状态、高健康状态,以此来评价儿童和青少年总的健康状态及5个维度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中该量表5个维度的Cronbach's系数在0.773~0.786之间,总分的Cronbach's系数为0.785。

1.3 质量控制

疫情期间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的调查均采用“问卷星”制作网络问卷。各问题的每个选项均设置为必答选项,发至已做好前期培训工作的小学生班级微信群及QQ群中,相同IP地址只能作答1次。待所有小学生及其家长填写完毕后收集问卷。收回问卷后编号、审核,剔除无效数据,将数据导入SPSS数据库。随机抽查所录入数据进行复核,保证数据录入的准确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描述,无序的计数资料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有序的计数资料分析采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各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疫情期间共发放3 60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7份,有效问卷为3 593份,问卷有效应答率为99.81%;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共发放3 089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9份,有效问卷为3 080份,问卷有效应答率为99.71%。调查的小学生社会人口学特征见表 1,两组各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 1 两组小学生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n(%)]
2.2 不同时期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疫情期间组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组小学生总体健康状态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两组在情绪体验、意志行为两个维度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即在以上两个维度疫情期间组小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较差。见表 2

表 2 两组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n(%)]
2.3 疫情期间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单因素分析

小学生的性别、年级、婴儿时期主要带养人、家庭类型、父母亲性格、父母亲文化水平及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而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3

表 3 疫情期间组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单因素分析  [n(%)]
2.4 疫情期间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多因素分析

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总体健康状态的5个等级重新定义划分,即将疾病、亚健康定义为“不健康”,将一般健康、较好健康、高健康定义为“健康”。以是否健康为因变量(是=0,否=1),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家庭类型、家庭教育方式、父母亲性格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即女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高于男生(OR=1.453),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相应降低(OR=0.895),父亲、母亲性格介于急躁和平缓二者之间的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较低(分别OR=0.496、0.470),单亲家庭和大家庭的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较核心家庭高(分别OR=2.995、3.446),家庭教育方式以鼓励与责骂兼顾的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风险较低(OR=0.263),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4

表 4 疫情期间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在情绪体验和意志行为这两个维度中,COVID-19疫情期间组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组。这表明面对COVID-19疫情及长期居家隔离,小学生心理健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其中意志行为及情绪体验方面的影响较显著,此结果与李少闻等[7]研究的结果类似。这是由于小学生所处的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情绪和行为处于不断发展调整过程中,身心发展尚不成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是重大疫情事件中产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易感人群[8]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级、婴儿时期主要带养人、父母亲性格、父母亲文化水平、家庭教育方式及家庭类型等对疫情期间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显著。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家庭类型、家庭教育方式、父母亲性格对疫情期间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的增长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OR=0.895),年长的小学生总体健康状况优于年幼的小学生。小学阶段是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期,其思维方式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发展为逻辑思维并最终形成主导思维,同时思维的批判性及独立性逐渐加强,年长小学生的独立意识与自我意识较年幼的小学生强[9]。而年幼小学生对外界事物的了解仍处于萌芽时期,更易受到父母、老师及所处环境的影响。因此预防不同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对年幼的小学生,应更加注重安抚与引导,引导其克服心理障碍,有利于发挥其优势和潜力,并有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10];对年长的小学生,应更加注重倾听与沟通,为其创造一个稳定的心理支持环境。

小学阶段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阶段,小学生还未形成独立的人格,对事物的认知不够全面,他们对情绪的控制、对外界的认知及意志多依靠于家长的帮助。疫情期间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不良的亲子沟通、不当的教育理念、错误的教养方式都是引起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因素[11]。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亲性格介于急躁和平缓二者之间是疫情期间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保护因素(父亲、母亲OR分别为0.496,0.470);家庭教育方式以鼓励与责骂二者兼顾亦是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保护因素(OR=0.263)。家庭是个体发展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青少年期是个体自我概念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家庭环境等因素都对个体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12-14]。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亲家庭的小学生疫情期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是核心家庭的2.995倍,大家庭的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是核心家庭的3.446倍。这提示,良好的家庭结构、父母维持平和的性格并应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小孩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疫情期间女生出现心理健康的风险明显高于男生(OR=1.453)。这可能是由于女生性格较男生更感性、细腻、敏感,遇到突发状况,面对生活环境的改变更容易担忧、焦虑,更易受到父母性格、情绪的影响。因此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给予女生更多的关注,并给予相应的帮助。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COVID-19疫情期间,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情绪和行为方面受到明显的影响;性别、年龄、父母亲性格、父母亲文化水平、家庭教育方式及家庭结构是疫情期间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在这场艰巨、持久的疫情防控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15]。因此,我们应重视公共卫生事件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需要注意其情绪和行为问题,及时纠正和正确引导;同时小学生的家长应做好自身调节,稳定自身的情绪,保持心态平和,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面对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社会、医疗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应与家庭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小学生相关身心问题。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tatement on the second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 (2005) Emergency Committee regarding the outbreak of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EB/OL]. (2020-01-30)[2020-11-12]. https://www.who.int/news/item/30-01-2020-statement-on-the-second-meeting-of-the-international-health-regulations-(2005)-emergency-committee-regarding-the-outbreak-of-novel-coronavirus-(2019-ncov). (0)
[2]
Wang GH, Zhang YT, Zhao J, et al. Mitigate the effects of home confinement on children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J]. Lancet, 2020, 395(10228): 945-947. DOI:10.1016/S0140-6736(20)30547-X  PMID: 32145186. (0)
[3]
潘苗, 张三强, 周升生, 等. 应激状态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1, 29(2): 309-313. DOI:10.13342/j.cnki.cjhp.2021.02.032 (0)
[4]
Knight ZG. A proposed model of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linked to Erik Erikson's eight stages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J]. Clin Psychol Psychother, 2017, 24(5): 1047-1058. DOI:10.1002/cpp.2066  PMID: 28124459. (0)
[5]
程灶火, 袁国桢, 杨碧秀, 等.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20(1): 15-18. DOI:10.3321/j.issn:1000-6729.2006.01.004 (0)
[6]
程灶火. 儿少心理健康量表[M]//杨玉凤. 儿童发育行为心理评定量表.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352-358. (0)
[7]
李少闻, 王悦, 杨媛媛, 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居家隔离儿童青少年焦虑性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 28(4): 407-410. DOI:10.11852/zgetbjzz2020-0169 (0)
[8]
江玲, 罗心瑜, 唐华, 等. 疫情防控下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教育对策[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17): 60-62. (0)
[9]
林素兰, 王丹, 咸亚静, 等. 乌鲁木齐市小学生社交焦虑和抑郁现状调查[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8, 20(8): 670-674. DOI:10.7499/j.issn.1008-8830.2018.08.013  PMID: 30111478. (0)
[10]
杜莲, 邱田, 蒙华庆, 等. 重庆市主城区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6(5): 629-631. DOI:10.13406/j.cnki.cyxb.2011.05.003 (0)
[11]
张嫚茹, 王国强, 刘健, 等. 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和人格对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影响路径[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8, 27(4): 361-365. DOI:10.3760/cma.j.issn.1674-6554.2018.04.015 (0)
[12]
高猛, 李雨辰, 张伟. 父母冲突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7, 19(4): 446-451. DOI:10.7499/j.issn.1008-8830.2017.04.017  PMID: 28407834. (0)
[13]
汪燕妮, 薛红丽, 陈倩.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6, 18(5): 421-425. DOI:10.7499/j.issn.1008-8830.2016.05.009  PMID: 27165591. (0)
[14]
魏宏萍, 杨放如. 男性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1, 13(11): 904-907.  PMID: 22099202. (0)
[15]
康琳琳, 卢小焕, 卢柳霞, 等. 东莞市中小学生复学后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策略[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1, 29(3): 381-387. DOI:10.13342/j.cnki.cjhp.2021.03.01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