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中文版
  English Version
  ISSN 2096-9228(online)
ISSN 1008-8830(print)
CN 43-1301/R
 
 
2006年 8卷 06期
刊出日期 2006-06-15

英文论著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临床经验
其他
病例报告
综述
英文论著
441 雄激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英文)
李占魁, 冯晋兴, 赵春艳, 柯华, 沈凌

目的:雄激素对缺氧缺血后脑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该研究探讨雄激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64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对照组和雄激素干预组。通过结扎左颈总动脉和吸入8%氧气和92%氮气的混合气体制备新生鼠HIBD模型。假手术组仅做颈正中切口,游离左颈总动脉,不结扎,不行低氧处理。雄激素干预组在模型制成后即刻注射丙酸睾丸酮(25mg/kg)。缺氧缺血(HI)后6h、24h、72h、7d取脑组织制作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和Bax蛋白在各组大鼠皮质和海马表达的动态变化。HI后6h、24h、48h断头取脑制作脑匀浆,测定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左脑的皮质及海马可见少量Bcl-2蛋白和Bax蛋白免疫阳性细胞表达,与HIBD对照组和雄激素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雄激素干预组HI后6h、24h、72hBcl-2蛋白在皮层和海马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IBD对照组(P<0.05或0.01)。雄激素干预组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在HI后24h显著低于HIBD对照组(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Bax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差别。与假手术组比较,HIBD对照组HI后6h大鼠脑组织中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HIBD对照组HI后24hSOD活性降至最低值,MDA含量升至最高。雄激素干预增加了SOD活性,雄激素干预组HI后6h、24h、48hSOD活性均明显高于HIBD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雄激素干预亦导致了脑组织中MDA含量降低,雄激素干预组HI后6h、24hMDA含量均明显低于HIBD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P<0.05、P<0.01)。结论:雄激素发挥脑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下调Bax蛋白表达以及通过减少抗氧化剂的消耗和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从而减轻缺氧缺血后神经细胞的损伤。

2006 Vol. 8 (06): 441-446 [摘要] ( 3730 ) [HTML 1KB] [PDF 507KB] ( 966 )
临床研究
447 正常新生儿导纳式双侧脑血流图检测
周克英, 宋金枝, 李静芝, 罗慧, 肖学长, 李志光, 吴本清

目的:研究正常新生儿脑循环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方法:应用导纳式双侧脑血流自动检测仪检测40例正常新生儿,探讨其脑血流变化的规律性。结果:正常新生儿脑导纳图各项指标左右两侧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性别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脑导纳图各指标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日龄第1天与第3天及第4天新生儿脑导纳微分环(ADL)I+II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体重组新生儿ADLI+II指数及流入容积速度(Hs/b-S)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提出了正常新生儿脑导纳图检测的参考值范围,并观察到日龄和体重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2006 Vol. 8 (06): 447-449 [摘要] ( 3614 ) [HTML 1KB] [PDF 445KB] ( 1068 )
450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浆生长激素和催乳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张广友, 卢宪梅, 孙若鹏, 王淑珍

目的:探讨血浆生长激素(GH)和催乳素(PRL)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过程中的水平变化以及二者之间作用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4例HIE急性期、恢复期和20例对照组患儿血浆GH,PRL水平。结果:急性期中、重度HIE患儿与轻度和对照组比较,血浆GH水平明显降低,而PRL水平明显增高(P<0.01);恢复期HIE各组与对照组血浆GH,PRL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重度HIE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血浆GH水平明显降低,而PRL水平明显升高(P<0.01);急性期血浆GH与PRL水平呈高度负相关(r=-0.8759,P<0.01)。结论:GH,PRL参与了新生儿HIE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急性期血浆GH,PRL水平与HIE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2006 Vol. 8 (06): 450-452 [摘要] ( 4074 ) [HTML 1KB] [PDF 390KB] ( 1090 )
453 哮喘儿童IgE高亲合力受体β链基因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李敏, 杜琼, 李兰, 宋丽, 李波

目的:探讨IgE高亲合力受体β链基因的I181L,V183L和E237G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及血浆总IgE的关系。方法: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式反应(ARMS-PCR)检测技术对50例四川地区哮喘儿童和40例健康对照儿童进行181,183,237三个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总IgE水平,分析其与儿童哮喘易感性的关系。结果:在哮喘儿童中检测到I181L突变5例、V183L突变2例、E237G突变7例,在对照组中未发现突变子;有突变的哮喘儿童的血清IgE明显高于无突变和正常对照儿童。I181L和E237G突变与儿童哮喘和血清IgE升高有显著相关性。结论:FcεR1β基因I181L和E237G基因多态性是儿童哮喘发病的重要候选基因,与血清总IgE水平升高密切相关。

2006 Vol. 8 (06): 453-456 [摘要] ( 4344 ) [HTML 1KB] [PDF 512KB] ( 1048 )
457 4岁以下哮喘患儿特应性状态及其与临床特征关系
向莉, 申昆玲, 张琪, 熊珍谊

目的:分析4岁以下哮喘患儿特应性分布状态及其与临床特征关系。方法:采集62例经临床诊断的4岁以下哮喘患儿病史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初次喘息年龄,已发作喘息次数,病史月数,父母过敏史(主要为经临床诊断的哮喘和过敏性鼻炎),个人过敏史(主要为经临床诊断的湿疹和过敏性鼻炎)。UniCAP100系统荧光酶联免疫法筛查混合食物变应原(fx5E)、混合霉菌(mx2)、混合吸入性变应原(Phadiatop)以及测定血清总IgE水平。归纳该组患儿吸入性变应原和食物变应原致敏的分布状态,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各临床特征对变应原致敏的影响作用。结果:fx5E,mx2,Phadiatop阳性率分别为40.3%,14.5%,14.5%,三类混合变应原筛查总阳性率为46.8%,总吸入性变应原致敏率24.2%。结论:4岁以下临床诊断哮喘的患儿经体外检测显示约四分之一存在吸入变应原致敏;父母哮喘史、患儿食物变应原致敏、初次喘息年龄在2岁以后和高IgE水平提示对吸入性变应原致敏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

2006 Vol. 8 (06): 457-460 [摘要] ( 4414 ) [HTML 1KB] [PDF 454KB] ( 978 )
461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内IL-6IFN-γ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阴怀清, 乔振华, 朱镭, 张丽, 苏丽萍, 鹿育晋

目的:了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在不同病期单个核细胞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变化规律,并探讨不同病期ALL患儿IL-6与IFN-γ之间相关关系,以期为临床开展细胞因子等细胞生物学方法治疗白血病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活细胞直接/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42例ALL患者初发期及缓解期静脉血经培养和刺激后单个核细胞内IL-6及IFN-γ的表达水平。2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结果:①ALL患儿初发期其静脉血单个核细胞内IL-6表达水平为81.74±9.31,较正常对照组的5.67±0.96明显升高(P<0.01),而静脉血单个核细胞内IFN-γ表达水平为1.31±0.32,较正常对照组的1.46±0.49有所下降(P<0.01);经化疗获得缓解后,ALL患者静脉血单个核细胞内IL-6表达水平为27.52±3.40,较初发期明显降低(P<0.01),却仍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而静脉血单个核细胞内IFN-γ表达水平为1.97±0.72,较初发期明显升高(P<0.01),且较正常对照组也明显升高,(P<0.01)。②ALL患儿不同病期静脉血单个核细胞内IL-6与IFN-γ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r=-0.476,P<0.05)。结论:ALL患儿静脉血单个核细胞内IL-6水平与其病情是否缓解有着密切的关系,ALL治疗中单个核细胞内IL-6水平下降表示ALL可能获得缓解。当ALL患者经化疗获得缓解时,IFN-γ的水平增高,但二者相互作用机制及其与ALL患者所处病期的因果关系还有待进一步阐明。

2006 Vol. 8 (06): 461-463 [摘要] ( 4049 ) [HTML 1KB] [PDF 431KB] ( 980 )
464 微生态制剂防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例对照研究
李联侨, 吴斌, 高璇璇, 王素香, 郑忠实, 许嘉玲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危险因素及应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预防NEC发生的有效性。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5年5月住院治疗的2528例新生儿分为微生态制剂预防组与非预防组,观察两组NEC的发病率;以确诊NEC的患儿为病例组,非NEC新生儿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预防组1182例中6例诊断为NEC,发病率0.51%;非预防组1346例中19例发生NEC,发病率为1.41%,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胎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败血症及病情危重程度是危险因素;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是保护因素。结论:避免NEC的危险因素,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能够降低NEC发病率。

2006 Vol. 8 (06): 464-466 [摘要] ( 4018 ) [HTML 1KB] [PDF 438KB] ( 1089 )
467 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铁与转铁蛋白的变化
卢宏柱, 袁岳沙, 张万明, 刘丹, 匡红艳

目的:肾病综合征(NS)患儿尿中丢失白蛋白的同时也伴有转铁蛋白的丢失,测定血清铁及转铁蛋白等铁代谢相关指标以及尿转铁蛋白,了解其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NS患儿37例,测定其治疗前和恢复期铁代谢相关指标(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总铁结合力以及外周血红细胞参数)及尿转铁蛋白,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①在NS治疗前血清铁为18.8±3.8μmol/L,分别与恢复期的21.0±3.5μmol/L,及对照组的22.2±3.8μmol/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转铁蛋白为1.9±0.3g/L,分别与恢复期的2.9±0.6g/L和对照组的3.1±0.5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总铁结合力为56.4±9.2μmol/L,分别与恢复期的51.9±7.7μmol/L和对照组的50.7±6.8μmol/L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均P<0.01);转铁蛋白饱和度为(55.7±9.2)%,与NS恢复期及对照组的(47.4±13.3)%,(46.4±8.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血清白蛋白与转铁蛋白呈正相关(r=0.609,P<0.01)。③血清转铁蛋白浓度与尿转铁蛋白呈负相关(r=-0.550,P<0.01)。结论:NS患儿血清铁及转铁蛋白明显降低,可能与转铁蛋白从尿中丢失有关。

2006 Vol. 8 (06): 467-469 [摘要] ( 4675 ) [HTML 1KB] [PDF 370KB] ( 1094 )
470 孤独症患儿婴儿时期的行为特征研究
郗春艳, 麻宏伟, 华天懿, 赵云静

目的:探讨孤独症患儿的早期特征性行为,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0例孤独症患儿及26例其他发育迟缓患儿在婴儿期的异常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孤独症在婴儿时期以没有社交微笑、没有目光对视,对环境反应淡漠,很难用声音、动作或玩具吸引患儿的注意,叫其名字没有反应等症状明显区别于发育迟缓患儿(P<0.01);模仿、依恋行为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刻板动作及兴趣怪异仅见于孤独症患儿,但发生率较低。结论:孤独症在婴儿期即表现出许多特异性症状,表明孤独症多起病于生后早期,这些症状不同于其他智力发育迟缓患儿,对于孤独症的早期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2006 Vol. 8 (06): 470-472 [摘要] ( 4390 ) [HTML 1KB] [PDF 426KB] ( 1036 )
473 儿童鼻部致病菌携带状况与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前瞻性研究
孙剑玥, 金晓群, 李文秀, 陆卫菊

目的:探讨儿童鼻部致病菌的携带状况与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在鼻内窥镜协助下取中鼻道附近的黏液标本做细菌培养,按培养结果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以5d后血白细胞是否升高作为判定细菌感染的标准。结果:暴露组患儿的细菌感染的发生率(51.2%)明显高于非暴露组(13.1%),呼吸道感染儿童鼻部检出致病菌存在时继发或并发细菌感染的相对危险度为3.9002。结论:儿童鼻部存在致病菌时,呼吸道感染容易发展为细菌性感染。

2006 Vol. 8 (06): 473-475 [摘要] ( 4004 ) [HTML 1KB] [PDF 451KB] ( 979 )
476 儿童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查分析
汤建萍, 杨于嘉, 张丹, 李梨萍

目的: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病毒感染,也是病毒性脑炎的常见病因,血清学检查是诊断HSV感染常用的检测方法。该文探讨儿童HSV感染的血清抗体检查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2436例儿童血清中HSV-1和HSV-2的IgG和IgM抗体,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单纯疱疹病毒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4.6%(143/321),其中HSV-1抗体阳性率38.9%(117/301),HSV-2抗体阳性率15.9%(43/271);IgM阳性率为41.1%(132/321),IgG阳性率为25.5%(73/286);HSV-1血清阳性率随年龄而增加(P<0.01)。TORCH检测组HSV-2抗体血清阳性率1.9%,均为HSV-2IgG阳性。结论:HSV血清学检查对儿童HSV感染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2006 Vol. 8 (06): 476-478 [摘要] ( 5280 ) [HTML 1KB] [PDF 366KB] ( 1007 )
479 抗胸腺球蛋白/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其并发症
于芳, 唐锁勤, 王建文

目的:目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是免疫抑制治疗,而抗胸腺球蛋白/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TG/ALG)是其中重要的药物。该文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探讨ATG/AL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1994年12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28例诊断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接受ATG/ALG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儿中,基本治愈2例(7.1%),缓解4例(14.3%),进步12例(42.9%),总有效率64.3%。19例出现血清病样反应,主要表现发热9例,皮疹12例,关节痛7例,肌肉痛7例,关节肿胀3例。发生时间为用药后5~17d,持续时间1~15d,平均4.4d。3例轻症者未经处理自行缓解。其余16例给予甲基泼尼松龙每日10mg/kg,静脉推注每天1次,连用3~5d,症状均消失。3例于停用甲基泼尼松龙2~4d后再次出现血清病症状,再次给予甲基泼尼松龙后症状消失。无血清病及血清病反应轻微者ATG/ALG疗效明显优于血清病反应重者(P<0.05)。结论:ATG/AL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肯定,血清病为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应用甲基泼尼松龙3~5d可较好控制血清病症状。

2006 Vol. 8 (06): 479-481 [摘要] ( 4426 ) [HTML 1KB] [PDF 442KB] ( 1158 )
实验研究
482 缬沙坦恢复哮喘大鼠气道肝细胞生长因子的生成及其意义
栾斌, 宋丽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T1)缬沙坦,对恢复哮喘大鼠气道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生成与哮喘气道重塑的关系和意义。方法:SD清洁级大鼠32只,体重在100±10g,随机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卵蛋白(OVA)激发2周组,C组:OVA激发4周组,D组:OVA激发4周后缬沙坦干预组。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大鼠气道的HGF,AngII和TGF-β1的表达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气道病理变化。结果:A组HGF较B组有明显差异[(5.49±1.34)%vs(10.69±0.96)%,P<0.05],C组为(11.85±0.87)%,较A组升高(P<0.05),D组为(15.58±1.06)%,较B组、C组升高。AngII和TGF-β1的表达则随着OVA激发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使用缬沙坦后两者都明显下降。经抗原致敏和激活的大鼠气道上皮脱落炎性细胞堆积呈现明显的病理改变,而缬沙坦干预组的病理改变较轻,上皮细胞较完整,炎性细胞和纤维细胞较少。结论:①HGF随着气道重塑变化浓度有所改变,说明早期HGF即有保护气道作用,和TGF-β1呈负相关性,有拮抗纤维化的作用;②AT1可改善气道重塑过程,可能是通过升高气道HGF水平达到抗纤维化的作用。

2006 Vol. 8 (06): 482-485 [摘要] ( 3845 ) [HTML 1KB] [PDF 705KB] ( 948 )
486 一氧化氮吸入对新生鼠高氧肺损伤时表面活性蛋白A和肺甘露糖结合力的影响
杜靖, 杜立中, 蒋静静, 唐兰芳, 吴西玲

目的:通过观察吸入一氧化氮(iNO)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时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肺组织甘露糖结合力(MBA)的影响,探讨iNO对高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空气);高氧组(>95%O2,6d);NO组(空气+10ppmNO,24h);高氧+NO组(>95%O2,6d+10ppmNO,24h)。观察暴露后2d和6d肺组织病理变化,肺SP-AmRNA基因表达、蛋白含量和MBA的变化。结果:高氧组病理损伤明显,暴露后2d时SP-A的mRNA含量(0.81±0.04vs1.53±0.25)和蛋白表达(59.45±18.37vs89.77±16.41)比对照组减少,6d时分别比对照组增加(0.81±0.02vs0.63±0.03),(93.57±13.71vs47.73±21.69),(P<0.05)。高氧+NO组暴露后2d时病理损伤比高氧组明显减轻,SP-AmRNA(0.55±0.91)比对照组和高氧组降低,SP-A蛋白表达(55.12±17.53)比对照组降低(P<0.01);6d时SP-A蛋白表达(67.33±18.59)比高氧组降低(P<0.05)。甘露糖结合力在暴露后2d时NO组比对照组增加(0.821±0.133vs0.580±0.158)、高氧+NO组比高氧组增加(0.430±0.175vs0.738±0.141)(P<0.05)。结论:小剂量NO吸入可降低高氧肺组织SP-A蛋白表达的升高,增加肺组织的MBA,减轻肺组织的病理损伤。

2006 Vol. 8 (06): 486-490 [摘要] ( 4002 ) [HTML 1KB] [PDF 761KB] ( 1084 )
49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人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影响及相关基因表达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廖雪莲, 谢晓恬, 李本尚, 李莉, 杨莉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人急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和Mcl-1表达的影响,并从临床水平验证VEGF对人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检测VEGF处理后的HL-60细胞凋亡率;采用RT-PCR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VEGF处理的HL-60细胞的Bcl-2和Mcl-1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8例初发和复发、14例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儿及5例正常儿童骨髓细胞的VEGF和Mcl-1蛋白表达。结果:VEGF可以明显抑制人急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凋亡,并且可以对抗VP16诱导的细胞凋亡效应。VEGF孵育HL-60细胞株18h后,其细胞内的Bcl-2和Mcl-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初发和复发组白血病患儿骨髓细胞的VEGF和Mcl-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完全缓解组。结论:VEGF可能通过同时提高Bcl-2和Mcl-1的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急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凋亡,可能是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之一。VEGF,Bcl-2和Mcl-1表达的增加可能对人急性白血病细胞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产生影响,有可能成为临床白血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2006 Vol. 8 (06): 491-495 [摘要] ( 4007 ) [HTML 1KB] [PDF 624KB] ( 961 )
496 谷氨酰胺对内毒素血症幼年大鼠小肠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吴秀清, 舒林华, 孙梅, 王虹, 高红

目的:通过内毒素血症幼年大鼠小肠Bcl-2及BaxmRNA表达的变化,观察谷氨酰胺对小肠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谷氨酰胺对内毒素血症幼年大鼠小肠的保护机制。方法:用腹腔注射内毒素(4mg/kg大肠杆菌脂多糖O55B5)方法制备18日龄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内毒素组);腹腔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为对照组;腹腔注射内毒素同时注射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2g/kg)为谷氨酰胺干预组。分别在注射后2,4,6,24,72h取全部回肠,半定量RT-PCR法测Bcl-2,Bax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和内毒素组小肠各时间点的Bcl-2mRNA均无表达,谷氨酰胺组各时间点的Bcl-2mRNA表达增强。正常对照BaxmRNA表达较弱,内毒素组小肠各时间点的Bax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而谷氨酰胺组2h亚组的表达较正常明显减弱,其余各时间点的BaxmRNA表达接近对照组。内毒素组Bax,Bcl-2mRNA表达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谷氨酰胺组Bax,Bcl-2mRNA表达的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内毒素组,其中以2h亚组的变化最显著。结论:谷氨酰胺使内毒素血症小肠Bcl-2基因表达增强,明显高于正常;Bax基因表达减弱至接近正常;Bax,Bcl-2mRNA表达的比值明显下降,从而抑制细胞凋亡,维持肠屏障结构的完整,以对抗内毒素对肠黏膜的损害。

2006 Vol. 8 (06): 496-498 [摘要] ( 3992 ) [HTML 1KB] [PDF 593KB] ( 918 )
临床经验
499 湿疹-血小板减少紫癜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刘颖中, 钟雁, 王亚娟

2006 Vol. 8 (06): 499-501 [摘要] ( 3153 ) [HTML 1KB] [PDF 464KB] ( 984 )
502 新生儿肾上腺出血22例临床分析
傅大林, 张跃, 汤健, 吕静, 毛春婷

2006 Vol. 8 (06): 502-504 [摘要] ( 3442 ) [HTML 1KB] [PDF 501KB] ( 952 )
505 以内分泌改变为首发症状的儿童颅内肿瘤13例临床分析
杨培蓉, 黄晓东, 沈永年

2006 Vol. 8 (06): 505-506 [摘要] ( 3471 ) [HTML 1KB] [PDF 308KB] ( 860 )
509 托吡酯治疗儿童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方洁, 王子才

2006 Vol. 8 (06): 509-510 [摘要] ( 3304 ) [HTML 1KB] [PDF 329KB] ( 919 )
511 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临床观察
钱娟, Tommy SCHEONFELD, 王莹, 殷勇, 肖洁

2006 Vol. 8 (06): 511-512 [摘要] ( 3318 ) [HTML 1KB] [PDF 356KB] ( 893 )
513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儿童危重症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陈光明, 叶礼燕, 陈新民, 任榕娜, 黄俊景, 聂晓晶, 曹惠琴

2006 Vol. 8 (06): 513-515 [摘要] ( 3490 ) [HTML 1KB] [PDF 550KB] ( 916 )
516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研究
黄西林, 李小萍, 李明玉, 钟艳晖, 王明英

2006 Vol. 8 (06): 516-518 [摘要] ( 3167 ) [HTML 1KB] [PDF 485KB] ( 986 )
519 110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护理经验总结
葛爱娣, 李可女, 何莲, 姜春英, 刘君芳

2006 Vol. 8 (06): 519-520 [摘要] ( 3520 ) [HTML 1KB] [PDF 377KB] ( 960 )
其他
507 巨细胞病毒感染致婴儿血液系统异常
文玲莉

2006 Vol. 8 (06): 507-508 [摘要] ( 3364 ) [HTML 1KB] [PDF 332KB] ( 848 )
病例报告
521 Prader-Willi综合征1例
麻宏伟, 戴晓梅

2006 Vol. 8 (06): 521-523 [摘要] ( 3690 ) [HTML 1KB] [PDF 464KB] ( 1066 )
综述
524 新生儿窒息复苏近况
农绍汉, 黄辉文

2006 Vol. 8 (06): 524-526 [摘要] ( 3498 ) [HTML 1KB] [PDF 458KB] ( 910 )
527 叶酸缺乏导致人类先天性异常的机制研究进展
孙淑娜

2006 Vol. 8 (06): 527-530 [摘要] ( 3610 ) [HTML 1KB] [PDF 513KB] ( 976 )
531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叶礼燕, 黄俊景, 王承峰

2006 Vol. 8 (06): 531-534 [摘要] ( 3609 ) [HTML 1KB] [PDF 547KB] ( 991 )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杂志简介
编委成员
杂志订阅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平台

立文悉通 - 专业SCI论文服务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丁香客
中国新闻网
万方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美国PubMed
本刊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
版权所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部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电话:0731-84327402  传真:0731-84327922 E-mail: cjcp1999@cs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湘ICP备170217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