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中文版
  English Version
  ISSN 2096-9228(online)
ISSN 1008-8830(print)
CN 43-1301/R
 
 
1999年 1卷 01期
刊出日期 1999-01-15

论著
其他
综述
论著
1 肺出血新生儿血中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水平变化及意义
李娟, 魏克伦, 李书琴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在肺出血新生儿血中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对照组(n=15),肺出血存活极期组(存活组,n=13),肺出血恢复期组(恢复组,n=3)和肺出血死亡组(死亡组,n=7)四组新生儿血中NO和ET-1的水平。结果 对照组,存活组,恢复组和死亡组的NO水平分别为63.0±10.7umol/L,32.0±7.5umol/L,68.2±6.9umol/L和20.1±5.2umol/L;ET-1水平分别为19.6±4.0 ng/L,43.0±8.9ng/L,20.7±4.5ng/L和54.1±3.9ng/L;NO/ET-1比值分别为3.21,0.74,3.29和0.37。NO与ET-1浓度之间呈负相关,r = -0.79 (P<0.01)。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结论 肺出血新生儿血中NO降低,ET-1升高,二者呈负相关,NO/ET-1比值降低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后者可作为肺出血患儿预后估计的指标。

1999 Vol. 1 (01): 1-3 [摘要] ( 7227 ) [HTML 1KB] [PDF 0KB] ( 557 )
4 风湿热患者血清新蝶呤的改变
陈淳媛, 杨作成, 连乃文

目的 探讨风湿热患者血清新蝶呤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急性风湿热风湿活跃期(活动期)、慢性风湿性心脏病风湿静止期(静止期)及健康对照组血清新蝶呤的浓度。结果 ①活动期血清新蝶呤浓度(7.84±6.31nmol/L)明显高于静止期(4.31±2.59nmol/L)(P<0.05)及健康对照组(2.91±2.26nmol/L)(P<0.01);②静止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新蝶呤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风湿热患者血清新蝶呤在活动期增加,静止期下降,血清新蝶呤水平能反映疾病活动性,是风湿热细胞免疫激活的良好指标。

1999 Vol. 1 (01): 4-6 [摘要] ( 6791 ) [HTML 1KB] [PDF 0KB] ( 720 )
7 心肌炎患儿淋巴细胞凋亡的改变
王文棣, 蒋玉红, 周冬, 李秀真, 孙裕平, 马少春

目的 了解心肌炎患儿的淋巴细胞凋亡的改变,进一步探讨心肌炎的发病机理。方法 荧光法检测41例心肌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改变,同时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与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 心肌炎组淋巴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组,且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明显下降,CD8+增高(P<0.01)。结论 淋巴细胞凋亡过度导致淋巴细胞总量失衡,T淋巴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均低下,可能是病毒或支原体感染后引起心肌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1999 Vol. 1 (01): 7-8 [摘要] ( 3613 ) [HTML 1KB] [PDF 0KB] ( 565 )
9 哮喘患儿痰液ECP,IgE,IL-5和sIL-2R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王金荣, 冯益真, 孙中厚, 戴铁成, 杨金芝

目的 了解各期哮喘患儿痰液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5(IL-5)和免疫球蛋白E(lgE)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取哮喘患儿及健康对照组痰液,以CAP系统检测ECP,用双抗体夹心ELl5A法测IL-5,sIL-2R和IgE。结果 ECP,IgE,IL-5和sIL-2R水平发作期均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IL-5分别与sIL-2R和ECP呈正相关,slL-2R分别与ECP和IgE呈正相关。结论 ECP,IgE,IL-5和sIL-2R均参与了哮喘炎症的形成,痰液中各指标能敏感地反映气道炎症状态,可用于监测哮喘患儿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抗炎治疗,尤以ECP和sIL-2R更敏感。

1999 Vol. 1 (01): 9-11 [摘要] ( 4521 ) [HTML 1KB] [PDF 0KB] ( 791 )
12 单纯性重度肥胖儿童的血液流变学变化
王玉川, 刘正娟, 金宏英, 赵成艳

目的 探讨重度肥胖对血液粘度产生的影响。方法 检测27例单纯性重度肥胖儿童和20例健康儿童的血液粘度的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肥胖组儿童的低、中、高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ARBC)红细胞变形指数(TK)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粘度与胆固醇、纤维蛋白原的增高呈显著正相关;高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与血浆粘度、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呈显著正相关;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与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重度肥胖能够引起血液高凝状态,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

1999 Vol. 1 (01): 12-14 [摘要] ( 4036 ) [HTML 1KB] [PDF 0KB] ( 748 )
15 超声心动图探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259例
王爱军, 林其珊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及随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中作用。方法 超声心动图探查小儿川崎病259例,对其中97例进行了随访。结果 发现冠状动脉病变48例(18.5%),90%是在病程3周内出现,左冠状动脉比右冠状动脉更易发生扩张性病变。随访表明轻度扩张性病变较易恢复正常,2例冠状动脉瘤持续存在,动脉瘤内径大小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安全和准确的方法。
1999 Vol. 1 (01): 15-17 [摘要] ( 3860 ) [HTML 1KB] [PDF 0KB] ( 586 )
18 蒽环类药所致儿童心功能损害及其监测
翟力平, 陆凤娟, 吴玥
目的 指导临床使用蒽环类药,减少药物毒性所致心功能损害。方法 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肌酶谱及胸部X线片,检测白血病、淋巴瘤患儿化疗前后的心功能状态。结果 85例患儿131次超声心动图测定,异常率38.82%,化疗前异常率20.93%(9/43),化疗后异常率50%(21/42),蒽环类药累积计量≥350mg/M2者,异常率明显增高。2例死于心肌病者药物累积量为100mg/M2和454.35mg/M2。结论 对白血病、淋巴瘤患儿作化疗前后心功能监测十分必要,临床应根据葸环类药物累积总量及心功能状态调整化疗用药;超声心动图监测心功能敏感且实用。
1999 Vol. 1 (01): 18-30 [摘要] ( 3876 ) [HTML 1KB] [PDF 0KB] ( 551 )
21 儿童偏头痛脑干、视觉诱发电位及经颅多普勒超声的检测
羊毅, 李萍, 于湘军
目的 为探讨儿童偏头痛发作期和间隙期脑干、视觉通路及血管功能异常。方法 本文采用诱发电位(BAEP,VEP),经颅多普勒(TCD)检测了30例儿童偏头痛患者。结果 偏头痛发作期BAEP,VEP,TCD异常率分别为47%,77%和83%。BAEPⅠ,Ⅲ,Ⅴ波潜伏期及Ⅲ-V峰间期延长。VEP双侧偏头痛患者P100潜伏期延长,波幅(N75~Pl00)明显增高。TCD发现MCA,ACA在头痛侧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增快。结论 上述结果表明偏头痛患儿有视觉和脑干传导功能障碍及血管功能改变。
1999 Vol. 1 (01): 21-22 [摘要] ( 4274 ) [HTML 1KB] [PDF 0KB] ( 735 )
23 纳络酮治疗42例昏迷患儿疗效观察
吴革菲, 熊萍, 董宗祈
目的 通过观察昏迷患儿临床转归情况,探讨纳络酮对昏迷患儿的治疗作用。方法 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患儿8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42)及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利尿脱水、降温镇静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络酮。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59.5%,对照组为45%,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缩短(治疗组13.7±2.15d,对照组15.8±2.05d,P<0.05)。结论 纳络酮治疗昏迷病人有较好疗效,可缩短平均住院日。
1999 Vol. 1 (01): 23-24 [摘要] ( 4123 ) [HTML 1KB] [PDF 0KB] ( 704 )
25 经药物治疗的癫痫在学儿童的学习前景:500例调查分析
吴洁, 鲍克容, 许燮萍, 汪梅先
目的 了解治疗中的在学癫痫儿童之学习状况和升学概况。方法 随机收集规则治疗并随访的癫痫在学儿童资料(1980~1995年)500名,所有患儿均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3年以上,并随访其发作情况及学习情况。包括小学阶段500名及其后升入初中阶段100名的学习情况;此外另调查100名儿童初中毕业后去向。结果 最终能完成小学阶段学习的癫痫儿童共477名(95.4%);癫痫组与健康组儿童小学成绩因前者留级人次较多而有显著差异(P<0.05);100名初中毕业儿童中有62人升人高中。在学癫痫儿童经治疗一年内能控制发作者占68%,其中部分儿童学习良好。结论 上述研究结果对癫痫儿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人群鼓舞很大。对这一慢性、发作性疾病儿童的疾病控制、学习问题和心理特征方面需予特殊关注,以有效改善学习状况,利于今后的择业和生活质量。
1999 Vol. 1 (01): 25-26 [摘要] ( 3606 ) [HTML 1KB] [PDF 0KB] ( 555 )
27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谭建新, 李岩松, 黄宇戈, 吕文清, 李昌荣
目的 研究静脉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氧自由基影响及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用单剂量异丙肾上腺素(ISO)皮下注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单剂量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静脉注射治疗,2小时后采血测定血清心肌酶及血清MDA,SOD,同时取心肌组织匀浆测组织MDA,SOD,并观察心肌组织显微结构改变。结果 ①ISO损伤组血清和心肌组织MDA较正常组升高,血清和心肌组织的SOD较正常组下降;而CGRP治疗组血清和心肌组织的MDA较ISO损伤组下降,血清和心肌组织的SOD则较ISO损伤组升高(P<005)。②CGRPP治疗组血清CK,LDH较ISO损伤组明显下降(P<0.05)。③心肌光镜、电镜结果示CGRP组细胞损伤程度明显低于ISO损伤组(P<0.05)。结论 静脉用CGRP治疗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损伤,能纠正MDA和SOD的失衡,抑制过强脂质过氧化反应,并保护心肌细胞,防止心肌酶漏出,拮抗心律失常。
1999 Vol. 1 (01): 27-29 [摘要] ( 3676 ) [HTML 1KB] [PDF 0KB] ( 536 )
其他
6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王文英, 冯彩风
1999 Vol. 1 (01): 6-6 [摘要] ( 6647 ) [HTML 1KB] [PDF 0KB] ( 780 )
14 支原体肺炎并肉眼血尿1例
胡从秀, 李丽娇
1999 Vol. 1 (01): 14-14 [摘要] ( 6801 ) [HTML 1KB] [PDF 0KB] ( 645 )
30 185例早产儿疾病及死因分析
吴虹
1999 Vol. 1 (01): 30-31 [摘要] ( 6397 ) [HTML 1KB] [PDF 0KB] ( 742 )
32 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31例临床分析
张意平

1999 Vol. 1 (01): 32-33 [摘要] ( 3239 ) [HTML 1KB] [PDF 0KB] ( 680 )
33 71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何郁鹏, 李启宇, 夏姿芳

1999 Vol. 1 (01): 33-34 [摘要] ( 3027 ) [HTML 1KB] [PDF 0KB] ( 607 )
35 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体会(附35例病例报道)
褚建华, 顾婉媚, 黄添泉, 林正伦

1999 Vol. 1 (01): 35-36 [摘要] ( 3171 ) [HTML 1KB] [PDF 0KB] ( 719 )
37 121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陈曼平, 刘劲松, 罗文雄

1999 Vol. 1 (01): 37-38 [摘要] ( 2970 ) [HTML 1KB] [PDF 0KB] ( 762 )
39 儿童桥本甲状腺炎29例临床分析
李强

1999 Vol. 1 (01): 39-40 [摘要] ( 3270 ) [HTML 1KB] [PDF 0KB] ( 649 )
41 婴儿外部性脑积水40例
张桂林, 付万海

1999 Vol. 1 (01): 41-42 [摘要] ( 2998 ) [HTML 1KB] [PDF 0KB] ( 868 )
43 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2例临床分析
兰宪华, 黄跃斌

1999 Vol. 1 (01): 43-44 [摘要] ( 3091 ) [HTML 1KB] [PDF 0KB] ( 691 )
45 上海浦东地区托幼机构儿童蛲虫感染的调查
张锦明, 朱菊芳

1999 Vol. 1 (01): 45-46 [摘要] ( 2986 ) [HTML 1KB] [PDF 0KB] ( 585 )
46 健康教育在儿童缺铁性贫血群体防治中的作用
张维平
1999 Vol. 1 (01): 46-47 [摘要] ( 3033 ) [HTML 1KB] [PDF 0KB] ( 627 )
48 儿童门脉海绵样变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追踪(附9例临床分析)
罗学群, 周李, 林红
目的 总结儿童门脉海绵样变的诊治经验,了解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及预后。方法 对在我院确诊的9例1~11岁门脉海绵样变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追踪预后。结果 儿童门脉海绵样变以上消化道出血和脾大为首诊原因,超声波检查阳性诊断率为88.9%,假阳性率为2.3%,脾切除+门体分流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次数减少,每年≤1次,比单纯脾切除或脾切除+断流术效果好。结论 有门脉高压表现的儿童应注意门脉海绵样变的可能,超声波可作为常规的临床检查手段,条件许可时脾切除+分流术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
1999 Vol. 1 (01): 48-49 [摘要] ( 12143 ) [HTML 1KB] [PDF 0KB] ( 775 )
50 Ferguson手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刘宏, 刘昆, 梅海波

1999 Vol. 1 (01): 50-51 [摘要] ( 3638 ) [HTML 1KB] [PDF 0KB] ( 565 )
52 硝苯吡啶治疗小儿急性胃肠炎型腹痛65例疗效观察
孙先军, 高景桃, 纪平

1999 Vol. 1 (01): 52-52 [摘要] ( 3180 ) [HTML 1KB] [PDF 0KB] ( 567 )
53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董宗祈
1999 Vol. 1 (01): 53-54 [摘要] ( 3017 ) [HTML 1KB] [PDF 0KB] ( 547 )
55 无创心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和展望
马沛然
1999 Vol. 1 (01): 55-56 [摘要] ( 3122 ) [HTML 1KB] [PDF 0KB] ( 561 )
60 儿科网络资源导航
黄志强
1999 Vol. 1 (01): 60-62 [摘要] ( 2725 ) [HTML 1KB] [PDF 0KB] ( 573 )
63 Excel在少儿单病种统计中的应用
吴敏芳, 康宏庄
1999 Vol. 1 (01): 63-64 [摘要] ( 2871 ) [HTML 1KB] [PDF 0KB] ( 644 )
综述
57 线粒体心肌病
夏呈森

1999 Vol. 1 (01): 57-59 [摘要] ( 6585 ) [HTML 1KB] [PDF 0KB] ( 820 )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杂志简介
编委成员
杂志订阅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平台

立文悉通 - 专业SCI论文服务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丁香客
中国新闻网
万方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美国PubMed
本刊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
版权所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部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电话:0731-84327402  传真:0731-84327922 E-mail: cjcp1999@cs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湘ICP备170217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