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中文版
  English Version
  ISSN 2096-9228(online)
ISSN 1008-8830(print)
CN 43-1301/R
 
 
2016年 18卷 3期
刊出日期 2016-03-15

论著·临床研究
消息
论著·病例分析
论著·实验研究
综述
论著·临床研究
195 强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张晓蕊, 曾超美, 刘捷
目的 探讨采用强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44 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前瞻性随机分组,其中强光疗组和传统光疗组各72 例,对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光疗后12 h 内强光疗组患儿血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传统光疗组(P<0.05),且胆红素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传统光疗组(P<0.05)。强光疗组患儿总光疗时间明显短于传统光疗组(P<0.05)。两组患儿光疗后发热、腹泻、皮疹、低钙血症发生率及光疗后血钙水平和血红蛋白下降水平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强光疗在光疗开始初期可迅速有效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中胆红素水平,缩短总光疗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一种优于传统光疗的治疗措施。
2016 Vol. 18 (3): 195-200 [摘要] ( 5347 ) [HTML 1KB] [PDF 1073KB] ( 1707 )
201 健康新生儿经皮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列线图预测高胆红素血症的价值
石碧珍, 陈兰, 韩树萍, 陈超, 刘玲
目的 绘制健康新生儿小时经皮胆红素(TCB)百分位列线图,评价其在预测高胆红素血症发生风险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5 250 名足月儿或晚期早产儿(胎龄≥ 35 周,出生体重≥ 2 000 g),连续记录生后168 h TCB 值。将生后24~48 h、49~72 h 和73~96 h 内对应最高危区TCB 值作为预测指标,采用小时TCB 列线图结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评价小时TCB 列线图对高胆红素血症的预测价值。结果 小时TCB百分位列线图显示,生后16~72 h TCB 快速上升明显,72 h 后至144 h 上升逐渐减缓,144 h 后维持一个平稳高值,其中第95 百分位(P95)小时胆红素在96 h 已趋于稳定。P40P75P95 小时TCB 高峰值分别为173、217、248 μmol/L。生后24~48 h、49~72 h 和73~96 h 内TCB 水平预测高胆红素血症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0.85 和0.87。24~48 h、49~72 h 和73~96 h 内高危区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病率分别为35.03%、43.35% 和79.95%,阳性似然比分别为3.35、4.75 和22.70。结论 小 时TCB 百分位列线图结合TCB 值危险区的划分可较好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73~96 h 内小时胆红素若处于高危区,73~96 h 后有较大可能发生高胆红素血症。
2016 Vol. 18 (3): 201-205 [摘要] ( 4079 ) [HTML 1KB] [PDF 1142KB] ( 962 )
206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对呼吸暂停早产儿早期肺功能的影响
于梅, 黄金华, 朱蓉, 张旭中, 吴万云, 温晓红
目的 探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AOP)对患儿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40 例AOP 患儿随机分为氨茶碱治疗组(20 例)和咖啡因治疗组(20 例)。2 组患儿均在生后出现呼吸暂停时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辅助通气的基础上给予氨茶碱或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停药后行肺功能检测,比较两组之间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咖啡因治疗组潮气量、每分通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潮气呼吸呼气峰流速及75%、50%、25% 潮气量时呼吸流速均高于氨茶碱治疗组(P<0.05);咖啡因治疗组用氧时间、NCPAP 使用时间均低于氨茶碱治疗组(P<0.01)。与氨茶碱治疗组比较,咖啡因治疗组用药7 d 后呼吸暂停发生频率明显减少(P<0.01)。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AOP 可以改善患儿早期肺功能,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
2016 Vol. 18 (3): 206-210 [摘要] ( 4844 ) [HTML 1KB] [PDF 1004KB] ( 1315 )
211 川崎病患儿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变化及意义
张远达, 李荣敏, 冀超玉, 张小龙, 张瑜, 董青伟, 马蕾
目的 研究川崎病(KD)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 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2 年1 月至2015 年8 月242 例KD 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冠状动脉损伤(CAL)分为CAL组(63 例)和非CAL 组(NCAL,179 例),并且按照IVIG 治疗效果分为IVIG 敏感组(219 例)和IVIG 无反应组(23 例)。选择同期40 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40 例(上感组)为对照,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25-(OH)D3 水平。结果 IVIG 治疗前:上感组、NCAL 组和CAL 组25-(OH)D3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以CAL 组最低(P<0.05);上感组、IVIG 敏感组和IVIG 无反应组25-(OH)D3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以IVIG 无反应组最低(P<0.05)。IVIG 治疗后:CAL 组的25-(OH)D3 水平低于NCAL 组及对照组(P<0.05);IVIG 无反应组的25-(OH)D3 水平低于IVIG 敏感组及对照组(P<0.05),以IVIG 无反应组最低(P<0.05)。结论 KD 患儿25-(OH)D3 水平下降,而且降低越明显,出现CAL 以及无反应型KD 的可能性越大。
2016 Vol. 18 (3): 211-214 [摘要] ( 4054 ) [HTML 1KB] [PDF 1083KB] ( 910 )
215 血流感染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评价
李红日, 李伟, 郭琳瑛, 崔小岱, 张琪, 宋国维
目的 观察血流感染患儿与健康儿童血清25(OH)D 水平的差别。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0 年1 月至2013 年12 月间住院治疗且双份血培养阳性的60 例血流感染患儿为血流感染组,另选取60 例同年龄段同时期行健康体检的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清25(OH)D 水平,比较两组儿童不同水平25(OH)D 的构成比。结果 血流感染组患儿血清25(OH)D 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流感染组维生素D 正常(8%)、不足(22%)的构成比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5%、43%,P<0.05),而缺乏(42%)、严重缺乏(28%)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3%、8%,P<0.01)。结论 维生素D 不足在儿童中普遍存在,血流感染患儿血清25(OH)D 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儿童。
2016 Vol. 18 (3): 215-218 [摘要] ( 3803 ) [HTML 1KB] [PDF 1050KB] ( 792 )
219 连续性血液滤过对危重型手足口病儿童炎症介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曹利静, 耿文锦, 徐梅先, 霍习敏, 王晓冬, 石晓娜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于危重型手足口病(HFMD)患儿炎症介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估临床疗效。方法 36 例HFMD 第4 期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CVVH 治疗组,每组18 例。CVVH 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CVVH 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4 h、48 h 检测外周静脉血IL-2、IL-6、IL-10、TNF-α、乳酸浓度以及心率、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 治疗24 h 后,常规治疗组血IL-2 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CVVH 组血IL-2、IL-6、IL-10、TNF-α 浓度均低于治疗前和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48 h 后,两组各炎症因子浓度较治疗前和治疗24 h 均明显降低(P<0.01),且CVVH 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治疗48 h 后两组患儿的心率、收缩压、血乳酸均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高(P<0.01);CVVH 组除收缩压以外的其他指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VVH 能有效清除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体内的炎症因子,同时能降低心率、静脉血乳酸,改善心功能。
2016 Vol. 18 (3): 219-223 [摘要] ( 4458 ) [HTML 1KB] [PDF 1167KB] ( 827 )
224 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听力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
张梅娟, 袁天明, 王丽珍
目的 探讨引起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儿听力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依据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结果将158 例CMV 感染患儿分为听力正常组(n=117,BAEP ≤ 35)和听力异常组(n=41,BAEP>35)。收集两组患儿一般资料、血常规、肝功能、尿液及乳汁病毒拷贝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预测导致BAEP 异常的CMV-DNA 病毒载量;采用Spearman 秩相关分析对尿CMV-DNA拷贝数与听力损害程度、血小板计数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听力异常组血小板异常率、肝功能异常率和尿CMV-DNA 拷贝数均高于听力正常组(P<0.01)。ROC 分析结果显示,当尿CMV-DNA 拷贝数为1.415×106/mL时,预测病毒载量导致听力损伤的敏感性为46.3%,特异性为93.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听力损害的程度随着CMV-DNA 拷贝数的增加而增高(r=0.382,P<0.01);血小板计数和尿CMV-DNA 拷贝数之间存在负相关(r=-0.233,P=0.003)。结论 尿CMV-DNA 病毒载量可能与CMV 感染导致神经性听力障碍相关;当CMVDNA载量达到1.415×106/mL 时,更易出现听力损害。存在血小板减少的CMV 感染患儿,应加强听力监测。
2016 Vol. 18 (3): 224-228 [摘要] ( 4011 ) [HTML 1KB] [PDF 1266KB] ( 864 )
229 婴幼儿常见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关系的研究
贾莉婷, 李静, 岳小欣, 张玉超, 石瑛, 李君芳, 马啸天, 王秀芳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亚群在儿童常见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11 例支气管炎、418 例支气管肺炎和83 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疾病组,同期健康婴幼儿235 例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支气管炎组总T 淋巴细胞、CD3+CD8+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支气管肺炎组总T 淋巴细胞和CD3+CD8+ 细胞低于对照组、Th 和CD4/CD8 高于对照组,且Th 比例高于支气管炎组;与轻症肺炎组相比,重症肺炎组总T 淋巴细胞降低而B 淋巴细胞升高(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Th 细胞和CD4/CD8 高于对照组、CD3+CD8+ 细胞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3 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B 淋巴细胞增高、NK 细胞比例降低(P<0.05)。结论 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或低下以及体液免疫功能亢进参与了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和发展,并且变化程度与疾病类型及病情程度有关。
2016 Vol. 18 (3): 229-232 [摘要] ( 3524 ) [HTML 1KB] [PDF 1094KB] ( 738 )
233 胱抑素C、纤维蛋白原及24h尿蛋白定量与紫癜性肾炎患儿肾脏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王芳, 张迎辉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C)、纤维蛋白原(Fbg)浓度和24 h 尿蛋白定量与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肾脏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1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48 例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HSPN 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肾脏病理结果分为Ⅱ a 级及Ⅱ a 级以下12 例、Ⅱ b 级12 例、Ⅲ a 级17 例及Ⅲ b 级及Ⅲ b 级以上7 例。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所有患儿血清CysC,浊度法检测Fbg 浓度,终点法检测24 h 尿蛋白定量水平;采用Pearson 和Spearman 相关分析对各检测指标之间及各指标与肾脏病理分级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血清CysC、Fbg 浓度和24 h 尿蛋白定量在各肾脏病理分级患儿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指标水平均随病理分级严重程度增高而上升(P<0.05)。48 例HSPN 患儿血清CysC 和Fbg与24 h 尿蛋白定量之间均呈正相关(分别r=0.51、0.63,P<0.05);Fbg 与血清CysC 之间呈正相关(r=0.55,P<0.05);CysC、Fbg 及24 h 尿蛋白定量与肾脏病理分级之间均呈正相关(分别r=0.66、0.64、0.68, 均P<0.05)。结论 CysC、Fbg 和24 h 尿蛋白定量均能反映肾脏损伤严重程度,对于HSPN 患儿肾脏损伤的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判断作用。
2016 Vol. 18 (3): 233-237 [摘要] ( 3689 ) [HTML 1KB] [PDF 1359KB] ( 996 )
238 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在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意义
王颖超, 刘满菊, 朱桂英, 王军博, 蒋兰君
目的 探讨Th17/Treg 细胞比例失衡在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5 年5 月至2015 年8 月确诊为ITP 的32 例患儿作为ITP 组,同期选取22 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初诊ITP 患儿、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的ITP 患儿和健康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h17、Treg 细胞的比例。结果 ITP 患儿治疗前外周血Th17 占CD4+T 细胞的比例、Th17/Treg 细胞比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后及健康对照组儿童(P<0.05),治疗前Treg 细胞占CD4+T 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后及健康对照组儿童(P<0.05);32 例ITP 患儿经治疗后,20 例完全反应,4 例有效,8 例无效,完全反应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占CD4+T 细胞比例、Th17/Treg 细胞比值显著低于无效患儿(P<0.05)。结论 儿童ITP 中存在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丙种球蛋白可通过调节Th17/Treg 细胞比例变化进而改变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治疗过程中检测该比值变化可能对疾病的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2016 Vol. 18 (3): 238-242 [摘要] ( 3760 ) [HTML 1KB] [PDF 1458KB] ( 759 )
243 IL1R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
刘燕, 刘晟, 吴宏辉, 张翔
目的 探讨我国中部地区儿童IL1R1 基因的两个SNP 位点(rs1558641 和rs949963)的多态性与哮喘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来自于我国中部地区的208 例哮喘患儿(哮喘组)和223 例同时期体检正常的儿童(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的方法检测IL1R1 基因两个SNP 位点(rs1558641 和rs949963)的多态性分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IL1R1 的水平。结果 哮喘组患儿SNP 位点(rs1558641)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哮喘组患儿SNP 位点(rs949963)GG 基因型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31),且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8)。哮喘组血清IL1R1 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1),且SNP 位点(rs949963)GG 基因型的患儿血清IL1R1 水平高于其他基因型(AA+AG)的患儿(P=0.028)。结论 IL1R1 基因SNP 位点(rs949963)的多态性与我国中部地区儿童哮喘的易感性相关,且该位点的多态性可能影响患儿血清中IL1R1 的表达水平。
2016 Vol. 18 (3): 243-246 [摘要] ( 3886 ) [HTML 1KB] [PDF 1140KB] ( 756 )
247 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小于胎龄儿矮小症的疗效分析
且迪, 杨凡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小于胎龄儿(SGA)矮小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SGA 矮小症患儿37 例,并根据使用剂量分为2 组:小剂量(每日0.1~0.15 IU/kg)rhGH 治疗组和大剂量rhGH 治疗组(每日0.16~0.2 IU/kg),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3、6、9、12 及24 个月时身高标准差的增长值(ΔHtSDS)、生长速率(HV)、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及空腹血糖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大、小剂量rhGH 治疗后ΔHtSDS 及HV 均有提高,但大剂量组治疗后9、12 及24 个月时ΔHtSDS 及HV 均高于小剂量组(P<0.05)。大剂量和小剂量的rhGH 治疗均使血清IGF-1 和IGFBP-3 水平提高,且血清IGF-1 和IGFBP-3 水平与HtSDS 呈正相关。大小剂量组各有1 例患儿出现一过性空腹血糖轻微升高(均为6.1 mmol/L);两组甲状腺功能均无异常。结论 rhGH 治疗SGA 矮小症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其中大剂量较小剂量治疗更具优势。
2016 Vol. 18 (3): 247-253 [摘要] ( 4476 ) [HTML 1KB] [PDF 1789KB] ( 908 )
254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前后颅脑损伤的研究
邹东方, 曾洪武, 于洁, 麦惠容, 袁秀丽, 王力弘, 廖建湘, 文飞球
目的 用头颅磁共振(MRI)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诱导化疗前后颅脑损伤的变化。方法 对2014 年3 月至2015 年6 月期间62 例ALL 患儿化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及头颅MRI 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化疗前头颅MRI 提示,33 例(53%)颅骨骨髓浸润,其中WBC<20×109/L 者(16 例,42%)明显少于WBC ≥ 20×109/L 者(17 例,71%),P<0.05;高危组颅骨骨髓浸润发生率(71%)明显高于非高危组(44%),P<0.05。脑萎缩4 例(7%),感觉传导束异常信号2 例(3%)。28 例患儿化疗3 月后复查,新出现脑萎缩3 例(11%),1 例脑萎缩加重;11 例颅骨骨髓浸润消失。结论 ALL 患儿化疗前头颅MRI 提示有颅骨骨髓浸润、脑萎缩和感觉传导束异常信号等,以颅骨骨髓浸润为主,治疗后部分能恢复。
2016 Vol. 18 (3): 254-258 [摘要] ( 3909 ) [HTML 1KB] [PDF 1552KB] ( 782 )
消息
200 “第二届中德儿科高峰论坛暨新生儿临床疑难热点问题研讨会”会议通知
2016 Vol. 18 (3): 200-200 [摘要] ( 1362 ) [HTML KB] [PDF 709KB] ( 298 )
218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微信公众号开通通知
2016 Vol. 18 (3): 218-218 [摘要] ( 1283 ) [HTML KB] [PDF 741KB] ( 314 )
223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投稿须知(二)
2016 Vol. 18 (3): 223-223 [摘要] ( 1217 ) [HTML KB] [PDF 724KB] ( 304 )
228 “新生儿高级生命支持与呼吸机应用培训班”通知
2016 Vol. 18 (3): 228-228 [摘要] ( 1166 ) [HTML KB] [PDF 680KB] ( 298 )
论著·病例分析
259 学龄期男孩反复出血倾向
唐晓艳, 肖娟, 王薇, 马菁苒
该文报道1 例α1 抗胰蛋白酶Pittsburgh 突变患儿。患儿男,因反复膝关节血肿就诊,凝血功能检查提示凝血活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延长,1:1 血浆纠正试验仅能部分纠正,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为阴性,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提示血液中存在凝血酶抑制物,基因检测证实为Pittsburgh 突变导致α1 抗胰蛋白酶突变。该文结合文献,总结和分析了α1 抗胰蛋白酶Pittsburgh 突变所导致出血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2016 Vol. 18 (3): 259-262 [摘要] ( 3583 ) [HTML 1KB] [PDF 865KB] ( 764 )
论著·实验研究
263 PINK1基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小鼠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 Hot!
黄阳, 陈洪菊, 朱将虎, 赵凤艳, 屈艺, 母得志

目的 研究PINK1 基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小鼠细胞凋亡及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 将野生型和PINK1 基因敲除型新生小鼠各72 只分为野生型假手术组(SWT)、野生型模型组(MWT)、基因敲除假手术组(SKO)及基因敲除模型组(MKO)。模型组小鼠行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后置于低氧舱中(含8%氧气和92% 氮气)2.5 h,假手术组不予结扎和低氧处理。缺氧缺血处理后24 h,采用TTC 染色法检测各组新生小鼠脑梗死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脑组织中活化型半胱天冬酶-3(CC3)的表达;采用TUNEL 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 blot 法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 的表达。结果 MKO 组小鼠脑组织梗死程度较MWT 组小鼠明显减轻(P<0.05);脑组织凋亡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凋亡指数降低(P<0.05);凋亡蛋白CC3 表达显著减少(P<0.05)。MKO 组小鼠自噬相关蛋白LC3 表达较MWT 组减少,进一步检测证实自噬指标LC3 Ⅱ/LC3 Ⅰ比值较MWT 组降低(P<0.05)。结论 敲除PINK1 基因对新生鼠缺血缺氧脑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2016 Vol. 18 (3): 263-269 [摘要] ( 4363 ) [HTML 1KB] [PDF 3581KB] ( 959 )
270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松果体miRNA-182及Clock mRNA的表达变化
韩星, 丁欣, 徐利晓, 刘明华, 冯星
目的 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松果体内小RNA(miRNA)的差异表达,研究其在HIBD 导致的昼夜节律紊乱中的作用。方法 将7 日龄的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HIBD 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根据Rice-Vannucci 法制作HIBD 模型,24 h 后分别取两组松果体组织,通过miRNA芯片检测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RT-PCR)筛选出HIBD 后高表达的miRNA,测定其在各组织(肺、肠、胃、肾、大脑皮层、松果体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利用RT-PCR 技术分别测定两组在缺氧缺血后0、24、48、72 h松果体中高表达miRNA 及靶基因Clock mRNA 的表达变化。结果 miRNA 芯片结果结合RT-PCR 技术筛选出多个和HIBD 相关的miRNA,其中miRNA-182 表达差异明显。miRNA-182 在松果体组织中高丰度表达。HIBD后24 h、48 h miRNA-182 的表达水平高于对应时间点的假手术组(P<0.05);与对应时间点的假手术组相比,HIBD 后0 h Clock mRNA 表达水平升高,48 h 时降低,72 h 后明显升高(P<0.05)。结论 miRNA-182 可能参与了HIBD 后昼夜节律紊乱的病理生理过程。
2016 Vol. 18 (3): 270-276 [摘要] ( 4219 ) [HTML 1KB] [PDF 1486KB] ( 767 )
277 内脏痛高敏感模型幼鼠脊髓背角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变化及意义
吴斌, 许淳, 黄欢欢
目的 采用新生期母婴分离(NMS)建立幼鼠内脏痛高敏感模型,探讨脊髓背角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和幼鼠内脏痛敏感性增高的关系。方法 将32 只新生Sprague-Dawley 大鼠按2×2 析因设计随机分成对照组、NMS 组、结直肠扩张刺激组(CRD 组)和CRD+NMS 组,每组8 只。NMS 组和CRD+NMS组新生大鼠出生后第2~14 天,每天与母鼠分离3 h 建立内脏痛高敏感模型,CRD 组和对照组大鼠出生后不予任何处理;仅CRD 组和CRD+NMS 组大鼠在6 周龄时接受CRD 刺激。采用SABC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幼鼠脊髓背角BDNF 表达情况;根据BDNF 阳性细胞百分比及显色强度计算免疫化学分数(IHS)。采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对脊髓背角BDNF 阳性细胞百分比和IHS 进行分析。结果 4 组幼鼠两侧脊髓背角均有不同程度的BDNF 阳性细胞表达,NMS 组和CRD+NMS 组幼鼠BDNF 阳性细胞百分比和IHS 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NMS 可导致幼鼠脊髓背角BDNF 阳性细胞百分比和IHS 值明显增加,单次CRD刺激不影响幼鼠脊髓背角BDNF 阳性细胞IHS 值,NMS 和单次CRD 刺激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NMS 导致幼鼠内脏痛高敏感可能与脊髓背角BDNF 过度表达有关。
2016 Vol. 18 (3): 277-281 [摘要] ( 3695 ) [HTML 1KB] [PDF 1705KB] ( 684 )
综述
282 孤独症谱系障碍易感基因相关研究进展
杨志亮, 孙桂莲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神经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发育障碍性疾病,是多个易感基因参与发病的多基因疾病。目前已报道的易感基因有100 多个,相关研究包括易感基因的染色体位点研究、易感基因筛查研究和易感基因的表观遗传学异常。已报道的易感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有:神经细胞粘着分子;离子通道蛋白;支架蛋白;蛋白激酶、受体、载体;信号通路调控蛋白以及昼夜节律相关蛋白。易感基因突变和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有助了解ASD 的遗传参与的发病机制,可望能给ASD 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该文对ASD 易感基因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2016 Vol. 18 (3): 282-287 [摘要] ( 3743 ) [HTML 1KB] [PDF 1326KB] ( 1120 )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杂志简介
编委成员
杂志订阅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平台

立文悉通 - 专业SCI论文服务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丁香客
中国新闻网
万方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美国PubMed
本刊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
版权所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部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电话:0731-84327402  传真:0731-84327922 E-mail: cjcp1999@cs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湘ICP备170217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