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同室前后5年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病因的对比分析
姚从月,邓晓毅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江苏 徐州221009
Changes in the etiology of unconjugated hyperbilirubinemia in neonates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mother-infant rooming-in
YAO Cong-Yue, DENG Xiao-Yi
摘要 目的:探索减少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发生的措施。方法:对母婴同室前后5年分别发生高胆的938例、772例新生儿进行病因对比分析。结果:母婴同室前5年发生高胆的主要病因依次为:感染(49.0%),母乳性黄疸(37.5%), 母婴血型不合(12.9%);母婴同室后5年发生高胆的主要病因依次为:母乳性黄疸(86.5%),感染(8.0%),母婴血型不合(4.2%)。发生高胆各病因在母婴同室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实行母婴同室是减少感染性黄疸的关键;改进母乳喂养是减少母乳性黄疸简单有效的方法;围产期早期干预是减轻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程度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 :
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
病因 ,
母婴同室
Abstract :No abstract available
引用本文:
姚从月,邓晓毅. 母婴同室前后5年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病因的对比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1, 3(3): 293-294.
YAO Cong-Yue,DENG Xiao-Yi. Changes in the etiology of unconjugated hyperbilirubinemia in neonates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mother-infant rooming-in[J]. CJCP, 2001, 3(3): 293-294.
链接本文:
http://www.zgddek.com/CN/ 或 http://www.zgddek.com/CN/Y2001/V3/I3/293
[1]
龚露, 胡兰. 电子支气管镜在儿童重症监护室脱机困难患儿中的应用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6, 18(8): 731-735.
[2]
单玲, 胡晓兰, 王冰, 贾飞勇. 维生素D在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6, 18(2): 183-188.
[3]
杨璞, 桂宝恒, 邬玲仟. 智力障碍的病因及诊断方法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5, 17(6): 543-548.
[4]
鲍珊, 杨晓燕, 唐军, 伍金林, 母得志. 新生儿黄疸研究现状的共词分析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4, 16(8): 820-823.
[5]
乔娜娜, 孙若鹏. 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的病因学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4, 16(6): 567-570.
[6]
陈和斌, 陆小霞, 蒋鲲. 儿童反复咯血的病因及临床诊治分析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4, 16(3): 281-284.
[7]
姚爱敏, 郝亚平, 张洁, 孙学江, 王红英, 李斌, 李建玲.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浆心房利钠肽、内皮素-1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变化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3, 15(9): 718-722.
[8]
吉玲,黄娜娜,陈丹. 新生儿气胸病因及防治分析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3, 15(8): 623-626.
[9]
陈安, 杜靖, 杜立中. 早期新生儿腹胀临床分析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3, 15(12): 1074-1078.
[10]
孙玲玲,陈运生,余珍珠,黄宝兴,徐刚,马东礼,李长钢,刘磊,刘晓红.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遗传因素的研究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2, 14(4): 256-259.
[11]
张慧芳,潘家华,李倩,周浩泉,倪陈. 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2, 14(09): 667-670.
[12]
赵红梅,张静,游洁玉. 儿童迁延性及慢性腹泻病因研究进展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2, 14(08): 639-642.
[13]
吴珺,程翼飞,张乐萍,刘桂兰,陆爱东,贾月萍,王彬. 儿童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和病因诊断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1, 13(9): 718-721.
[14]
姚苗苗,王克明,许群英,王桂兰,刘翔腾. 婴幼儿喘息的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1, 13(3): 195-198.
[15]
张晓波, 农光民. 儿童慢性咳嗽111例病因分析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1, 13(2): 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