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检查是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临床诊治及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 ,最常用于颅内疾病诊断的方法是B超 ,CT ,MRI。诊断基础是疾病的病理过程 ,可在活体上直观地了解脑结构的变化 ,包括脑损伤的类型、部位、程度及病变过程。损伤早期脑水肿为主要病理变化 ,B超和CT影像特征分别为强回声和低密度。 7~ 10d后 ,B超检查强回声持续不退 ,分布不均匀并伴脑室形态变化 ,预示脑内可能遗留病变。后遗病变期 ,影像检查显示出不同部位的脑萎缩及囊性变。小儿出生后即显示脑损伤晚期变化影像特征 ,意味损伤发生在胎儿期。MRI检查对脑白质发育问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脑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新型影像检查技术为脑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 (nephroticsyndrome,NS)患儿维生素D代谢变化。 方法:采集 4 5例NS患儿及 2 0例对照组患儿血、尿标本进行检测 ,定量测血清钙、磷、2 5 (OH)D3 、1,2 5 (OH) 2 D3 浓度及 2 4h尿蛋白。结果:NS患儿血清钙、2 5 (OH)D3 及 1,2 5 (OH) 2 D3 低于对照组 [(1.92± 0 .4 7)mmol/Lvs (2 .2 6± 0 .2 3)mmol/L ,(6 .0 8± 9.15 )ng/mlvs (43.12± 15 .0 4 )ng/ml,(13.0 0± 6 .2 9) pg/mlvs (2 3.78± 11.16 ) pg/ml](P <0 .0 1) ,差异有显著意义 ;而血清磷与对照组相比 [(1.84± 0 .6 7)mmol/Lvs (1.87± 0 .87)mmol/L],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NS患儿血清 2 5 (OH)D3 水平与 2 4h尿蛋白呈负相关关系 (r =- 0 .5 6 3,P <0 .0 5 ) ,血清 1,2 5 (OH) 2 D3水平与 2 4h尿蛋白呈明显负相关 (r =- 0 .6 96 ,P <0 .0 1)。结论:肾病极期体内存在维生素D代谢紊乱 ,其为骨代谢异常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