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中文版
  English Version
  ISSN 2096-9228(online)
ISSN 1008-8830(print)
CN 43-1301/R
 
 
2013年 15卷 3期
刊出日期 2013-03-15

国外儿科研究
论著·临床研究
论著·实验研究
病例报告
综述
国外儿科研究
161 早产儿生后两周内营养供应对青春期身体组成及血压的影响 Hot!
Heidi LUDWIG-AUSER, Lauren B. SHERAR, Marta C. ERLANDSON, Adam D. G. BAXTER-JONE

目的:充足的营养对早产儿至关重要。关于早期营养及其对后期生长影响的纵向信息十分有限。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早产儿的早期能量和蛋白质供应对青春期身体组成和血压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07~2008年对36例男性青少年(12.3±1.7岁)和25例女性青少年(11.5±1.8岁)进行了调查,他们系出生于1989年10月1日至1995年12月31日之间胎龄23~34周、出生体重<1850 g的早产儿。根据其出生后两周内的营养模式(肠内与肠外)、能量供应(每日<70千卡/kg与每日 ≥70千卡/kg)及蛋白质供应情况(每日超过2.5 g/kg ≥5 d与每日超过2.5 g/kg <5 d),将调查对象分组,比较各组青春期身高、体重、血脂、血压等的差异。结果:在控制出生体重和生理成熟度的基础上,婴儿期能量摄入每天≥70千卡/kg的青少年身高(163±11 cm)和体重(58±16 kg)大于能量摄入每天<70千卡/kg的青少年(身高156±11 cm,体重49±16 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压与体脂百分含量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婴儿期较高的能量摄入与青春期的体格大小相关,但并不会构成不利的风险因素,如血压升高或体脂增加。

2013 Vol. 15 (3): 161-170 [摘要] ( 4454 ) [HTML KB] [PDF 897KB] ( 960 )
论著·临床研究
171 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肺常规通气功能的比较
袁洁,安淑华,高文杰,杜雯瑾,孙军峰,张曼,姚聪卓
目的:比较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肺常规通气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 5月至2011年5月确诊为哮喘或CVA的患儿140例,分为哮喘急性发作组(发作组,50例)、哮喘缓解组(缓解组,50例)和CVA组(40例);同期正常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4组儿童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25%流速(FEF25)、用力呼气50%流速(FEF50)、用力呼气75%流速(FEF75)、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25)等7项肺功能指标。结果:发作组患儿各项肺功能指标如大气道指标FVC、FEV1、PEF、FEF25及小气道指标FEF50、FEF75、MMEF75/25的实际值/预计值平均水平均<80%,且以FEF50、FEF75、MMEF75/25等小气道指标下降为著。CVA组患儿小气道指标FEF75、MMEF75/25实际值/预计值的平均水平<80%。发作组各项肺常规通气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缓解组、CVA组FVC、FEV1、FEF25及 MMEF75/25实际值/预计值的平均水平低于对照组;发作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缓解组和CVA组;CVA组与缓解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存在大小气道功能障碍,以小气道功能障碍为主;CVA患儿以小气道功能轻微障碍为主,与哮喘缓解期相似。
2013 Vol. 15 (3): 171-174 [摘要] ( 4826 ) [HTML KB] [PDF 863KB] ( 886 )
175 支气管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变化的临床分析
朱晓华,陈强,柯江维,刘建梅,李岚,李建,何美娟,胡次浪
目的:通过检测普通和重症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补体、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探讨免疫功能检测在支气管肺炎中可能的作用。方法: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普通和重症支气管肺炎患儿各20例,同时选取健康儿童2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六色流式细胞仪分析法检测各组儿童血清IgA、IgG、IgM、补体C3、C4及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6+CD56+及CD19+指标变化。结果:普通及重症肺炎组Ig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重症肺炎患儿IgG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肺炎患儿IgM、补体C3、C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CD4+、CD3+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CD1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16+CD56+水平低于对照组及普通肺炎组(均P<0.05);两组肺炎患儿CD8+水平及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的紊乱,在重症组更为明显,免疫水平的变化与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支气管肺炎患儿免疫功能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3 Vol. 15 (3): 175-178 [摘要] ( 5058 ) [HTML KB] [PDF 866KB] ( 1037 )
179 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的差异
夏煜,吴灿魁,汤银燕,曹瑾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确诊MPP的住院患儿11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将所有入选患儿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 3岁)20例、学龄前儿童组(3岁~)41例、学龄儿童组(6~15.2岁)51例。比较不同年龄段儿童MPP的临床表现、肺部体征、全胸片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婴幼儿组MPP患儿咳痰与喘息症状相对明显,发热多以低热为主,肺外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肺部体征较明显;学龄儿童组MPP患儿多表现为高热,干咳明显,多不伴喘息,肺外表现以皮损多见,肺部体征轻;学龄前组患儿临床表现介于两者之间。婴幼儿组、学龄前儿童组MPP患儿全胸片以支气管肺炎为主要表现,而学龄儿童全胸片以肺段实质浸润为主;婴幼儿组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学龄儿童组,学龄儿童组血CRP水平高于婴幼儿组。结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MPP临床特征不同,尤其是婴幼儿与学龄儿童之间差异更明显。
2013 Vol. 15 (3): 179-182 [摘要] ( 4737 ) [HTML KB] [PDF 869KB] ( 1216 )
183 761例住院儿童EB病毒感染分析
陈倩,胡正,张其华
目的:了解儿童EB病毒(EBV)感染情况,并分析其相关疾病谱,从而为EBV感染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761例(年龄22 d至14岁)疑似EBV感染儿童血浆中EBV-DNA载量,并对EBV-DNA检查结果及相关疾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61例血浆标本中EBV-DNA阳性标本109例,阳性率为14.3%;不同年龄组EBV-DNA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婴儿组(<1岁)的阳性检出率最低(P<0.05);不同季节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夏季阳性检出率高于冬季(P<0.05)。109例阳性标本的EBV-DNA载量范围为2.13~6.69,中位数为3.72。对62例EBV-DNA阳性住院患儿最终临床诊断分析得出,呼吸系统疾病占39%,主要为急性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支气管肺炎。结论: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季节间EBV-DNA阳性检出率不同;儿童EBV感染相关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Real-time PCR法检测血浆EBV-DNA有助于临床上EBV感染的早期诊断。
2013 Vol. 15 (3): 183-186 [摘要] ( 4902 ) [HTML KB] [PDF 866KB] ( 1071 )
187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冯俊燕,贾飞勇,姜慧轶,李宁,李洪华,杜琳
目的:探讨超低频经颅磁刺激(TMS)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综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综合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超低频TMS治疗。应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和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对两组患儿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患儿坐位能区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儿坐位能区、爬与跪能区及GMFM总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上肢关节活动能力、抓握能力、操作能力的改善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低频TMS可以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2013 Vol. 15 (3): 187-191 [摘要] ( 5027 ) [HTML KB] [PDF 876KB] ( 1077 )
192 儿童急性运动轴索性多发性神经病临床-电生理特征及预后
刘沉涛,张国元,王国丽,尹飞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儿童急性运动轴索性多发性神经病(acute motor axonal neuropathy, AMAN)的临床特征、电生理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对6例AMAN患儿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资料进行分析和随访。结果:(1)患儿平均发病年龄为4.4岁,均来自农村,多有前驱感染史(5例),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性差异。肌无力为主要首发症状,病情达高峰的平均时间为4.2 d。(2)神经电生理检查:所有患儿神经传导检测均表现为运动神经反应电位波幅显著减低,降低至(22.3%~73.4%)正常值低限,四肢远端神经受损程度较近端重(P<0.05),而上、下肢神经受损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运动神经电位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正常。全部患儿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3)随访3个月至1年,4例患儿已能独立行走。结论:儿童AMAN好发于农村,全年均可发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肌无力,多在病程早期达到疾病高峰;神经电生理对AMAN的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部分患儿起病后1年能恢复独立行走能力;尽早IVIG治疗有利于促进临床神经功能恢复。
2013 Vol. 15 (3): 192-195 [摘要] ( 4678 ) [HTML KB] [PDF 862KB] ( 944 )
196 川崎病患儿FCGR2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
纪玉晓,张宏艳,林书祥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儿童FCGR2A基因 rs180127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川崎病(KD)易感性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KD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直接基因测序技术对35例KD患儿和25例健康儿童的FCGR2A基因SNP rs1801274位点进行检测和分析,并将KD患儿根据IVIG治疗后有无并发冠脉损害(CAL)分为CAL和无CAL(NCAL)两个亚组。结果:在研究对象中均检测到FCGR2A基因rs1801274位点,该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AA、AG、GG)。该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在KD组与对照组及CAL组与NCAL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携带A等位基因或AA基因型者发生KD的危险性大(分别OR=3.39,95%CI:1.53~7.50;OR=4.93,95%CI:1.61~15.1);携带基因型AG或G等位基因使KD患儿发生CAL的危险性增高(分别OR=5.43,95%CI:1.06~27.8;OR=4.88,95%CI: 1.44~16.5)。结论:FCGR2A基因rs1801274位点SNP可能是影响中国汉族儿童KD易感性以及IVIG治疗KD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2013 Vol. 15 (3): 196-200 [摘要] ( 4591 ) [HTML KB] [PDF 1004KB] ( 808 )
20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MTHFR基因多态性与大剂量甲氨蝶呤毒副反应的关系
郑苗苗,岳丽杰,陈小文,文飞球,李长钢,杨春兰,谢偲,丁慧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后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结合DNA测序技术,对52例ALL患儿MTHFR C677T、A1298C和G1793A基因型进行检测。按照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规毒性判定标准(NCI-CTC)对患儿HD-MTX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统一评价。结果:MTHFR 1298AC基因型患儿发生血小板减少的风险较AA型提高了13.7倍(OR=13.7,95%CI=1.18~159.36,P=0.036)。MTHFR C677T和G1793A各基因型发生各类HD-MTX化疗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HFR A1298C多态性可能与ALL患儿HD-MTX化疗后的毒副反应相关。
2013 Vol. 15 (3): 201-206 [摘要] ( 4846 ) [HTML KB] [PDF 1213KB] ( 960 )
207 重庆城区婴幼儿超重与肥胖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王念蓉,黄健,李开平,赵妍,文静,叶亚,樊欣
目的:了解重庆城区婴幼儿超重与肥胖现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儿童肥胖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生后1月龄的2139名儿童进行3、6、9、12和18月龄的生长监测、评估和问卷调查。以18月龄是否超重与肥胖为应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婴儿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生后前半年增长迅速,6月龄达26.04%,之后逐渐降低,至18个月龄时为15.89%。(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亲营养状况、儿童出生时、6月龄、9月龄和12月龄的营养状况、3月龄喂养方式、12月龄蔬菜进食频次、18月龄甜饮料添加频次以及18月龄上床时间共9个因素与18月龄儿童超重与肥胖显著相关。结论:重庆城区婴幼儿超重与肥胖现状突出,存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应给予早期综合干预。
2013 Vol. 15 (3): 207-211 [摘要] ( 3921 ) [HTML KB] [PDF 872KB] ( 780 )
212 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在小儿脓毒症血流感染及其他部位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李玖军,张涛
目的:评估入住PICU 6 h内血清CRP及PCT水平在脓毒症血流感染及其他部位感染患儿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收治的30名明确诊断SIRS患儿,脓毒症血流感染及脓毒症其他部位感染患儿各15名,收集入住6 h内的血清CRP、PCT及D-二聚体含量资料,进行差异性比较并通过ROC曲线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脓毒症血流感染组患儿的血清CRP及PCT水平较脓毒症其他部位感染组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D-二聚体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水平较CRP水平在诊断与鉴别脓毒症血流感染与其他部位感染性疾病方面有明显优势,PCT<2 ng/mL时诊断脓毒症血流感染可能性不大(阴性预测值:100%),PCT>10 ng/mL时诊断脓毒症血流感染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阳性预测值:77%)。结论:入院6 h内的血清PCT水平较CRP水平在早期鉴别入住PICU脓毒症血流感染与其他部位感染患儿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当血清PCT水平>10 ng/mL时,脓毒症血流感染的诊断可能性较大。
2013 Vol. 15 (3): 212-215 [摘要] ( 4679 ) [HTML KB] [PDF 921KB] ( 1000 )
216 小儿脓毒症T细胞亚群变化分析及临床意义
袁远宏,肖政辉,张慧,胥志跃,罗海燕,卢秀兰
目的:通过观察脓毒症患儿T细胞亚群变化及预后,探讨其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50 例严重脓毒症患儿和150 例一般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时纳入50例非脓毒症儿童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阳性淋巴细胞(CD3+T)、CD4阳性淋巴细胞(CD4+T)和CD8阳性淋巴细胞(CD8+T)百分比及CD4+T/CD8+T比值,并于入院24 h内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结果:严重脓毒症组患儿CD3+ T、CD4+ T和CD8+ T水平、CD4+ T/CD8+ T比值及PCIS明显低于对照组及一般脓毒症组(P<0.01)。200例脓毒症患儿中,治愈组CD3+ T、CD4+T、CD8+T水平、CD4+T/CD8+T比值及PCIS较死亡组降低(P<0.05)。结论:脓毒症患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其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的关联。脓毒症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对评估脓毒症患儿的免疫功能状况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3 Vol. 15 (3): 216-218 [摘要] ( 4684 ) [HTML KB] [PDF 856KB] ( 719 )
219 儿童脓毒症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隆彩霞,朱之尧,胥志跃,范江花,刘美华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出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时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84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一般脓毒症304例,严重脓毒症54例,脓毒性休克26例。根据是否发生CLS将病例分为非CLS组(356例)和CLS组(28例),将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营养不良、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白细胞计数、CRP、PCT、TNF、IL-1、IL-6、血糖、乳酸、PRISM Ⅲ评分、PICS评分、严重脓毒症及休克和器官功能衰竭≥3个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脓毒性休克、严重脓毒症和一般脓毒症组患儿CLS发生率分别为42.3%、20.1%及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贫血、凝血功能障碍、CRP、PCT>2 ng/mL、TNF、IL-1、IL-6、血糖、乳酸、PRISMⅢ评分、PICS评分、严重脓毒症及休克和MODS≥3个在非CLS组和CLS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脓毒症及休克和PRISMⅢ评分为脓毒症患儿发生CL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脓毒症患儿病情越严重,PRISMⅢ评分越高,发生CLS的比例越高。故对于严重脓毒症和PRISMⅢ评分越高的患儿,早期监测感染标志物及血糖等相关结果,可能有助于早期识别CLS及积极干预,降低儿童脓毒症合并CLS的病死率。
2013 Vol. 15 (3): 219-222 [摘要] ( 5234 ) [HTML KB] [PDF 870KB] ( 1127 )
论著·实验研究
223 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相关基因SCN5A定点突变及蛋白表达研究
史瑞明,强华,张艳敏,马爱群,高洁
目的:构建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相关基因SCN5A-delQKP15071509突变型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人胚肾293(HEK293)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一步法构建SCN5A-delQKP1507-1509突变型真核表达载体PEGFP-delQKP-hH1,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分别转染HEK293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钠通道蛋白在HEK293细胞的表达与定位,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经电泳及DNA测序显示突变型1507-1509位点成功缺失9个碱基,野生型与突变型均在HEK293细胞膜上表达,且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钠通道基因SCN5A-delQKP1507-1509突变型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K293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
2013 Vol. 15 (3): 223-226 [摘要] ( 3991 ) [HTML KB] [PDF 1285KB] ( 780 )
227 MiRNA-126*靶基因预测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杨洋,阚清,张盼,张晓群,周晓光,周晓玉
目的:通过对miRNA-126*进行靶基因预测及信号通路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期为miRNA-126*靶基因相关实验及其调控肺发育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首先利用microRNA(miRNA)芯片技术分别检测胎龄16 d、19 d和21 d胎鼠肺组织中miRNA-126*的表达水平,进而应用miRGen2.0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可能的靶基因,然后对其靶基因集合应用Cytoscape及其插件BiNGO进行功能富集分析(GO-analysis),最后应用DAVID数据库进行靶基因信号转导通路富集分析(KEGG Pathway analysis)。结果:miRNA-126*表达量在胎龄16 d、19 d和21 d 3组胎肺组织间逐渐上升。miRNA-126*预测靶基因共有422个,其靶基因集合功能富集于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糖代谢等分子功能,多细胞器官发育、发育进程等生物学过程及细胞分隔、细胞器界膜等细胞组分上。信号转导通路则显著富集于RNA降解信号通路,以及朊蛋白疾病信号通路中。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miRNA-126*参与了大鼠胎肺发育过程,为今后研究肺发育提供理论基础。
2013 Vol. 15 (3): 227-232 [摘要] ( 6495 ) [HTML KB] [PDF 902KB] ( 1804 )
病例报告
233 儿童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致副肿瘤性小脑变性1例
郝小生,陈银波,郝云鹏,梁东
2013 Vol. 15 (3): 233-234 [摘要] ( 3164 ) [HTML KB] [PDF 830KB] ( 790 )
235 Marfan综合征伴泌尿系畸形1例报告
韩代成,夏世文
2013 Vol. 15 (3): 235-235 [摘要] ( 3221 ) [HTML KB] [PDF 924KB] ( 577 )
综述
236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新进展
王政力,余加林
新生儿败血症(septicemia)是新生儿时期主要致死病因之一。国外常以发病时间为界将新生儿败血症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西方发达国家早发型败血症常见致病菌为B组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晚发型败血症则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最常见,这与国内情况有一定差异。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易被漏诊和误诊。本文主要对病原菌培养、外周血象、各种细胞因子、脐带血等新生儿败血症相关检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治提供帮助。
2013 Vol. 15 (3): 236-240 [摘要] ( 5577 ) [HTML KB] [PDF 997KB] ( 1538 )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杂志简介
编委成员
杂志订阅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平台

立文悉通 - 专业SCI论文服务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丁香客
中国新闻网
万方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美国PubMed
本刊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
版权所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部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电话:0731-84327402  传真:0731-84327922 E-mail: cjcp1999@cs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湘ICP备170217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