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中文版
  English Version
  ISSN 2096-9228(online)
ISSN 1008-8830(print)
CN 43-1301/R
 
 
2013年 15卷 6期
刊出日期 2013-06-15

禽流感专题
地震灾害专题
论著·临床研究
论著·实验研究
病例报告
综述
禽流感专题
401 甲型H5N1和H7N9禽流感--关注2013年H7N9禽流感疫情 Hot!
王荃,姚开虎

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类,通常病情轻微,1997年出现的H5N1禽流感和本年初出现的H7N9禽流感病情严重,病死率高。青少年和儿童H5N1禽流感病死率低于成人,年龄越小,病死率越低。有限的儿童病例经治疗迅速康复,以及儿童携带者的发现提示儿童H7N9禽流感病情轻微。禽流感治疗强调尽早使用奥司他韦进行抗病毒治疗,重症者需积极的呼吸支持、循环支持和抑制免疫反应等综合治疗。

2013 Vol. 15 (6): 401-404 [摘要] ( 6393 ) [HTML KB] [PDF 1101KB] ( 1395 )
405 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毒学特征
刘春艳,艾军红
自2013年2月开始,中国东部省市陆续新发现了由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人感染的病例。研究表明甲型H7N9病毒是一个单纯禽类来源的三元重配体,它的HA和PB2蛋白存在多个特征性突变(包括G186V、Q226L和E627K氨基酸替换),这些突变可能促进了该病毒与人细胞受体的结合以及病毒的复制。目前尚未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发生稳定的人与人间的传播,但不能排除有限人传人的可能。应加强对H7N9病毒的监测,进一步了解该病毒的来源、传播以及可能造成的威胁。
2013 Vol. 15 (6): 405-408 [摘要] ( 4477 ) [HTML KB] [PDF 1025KB] ( 1114 )
409 有限认识儿童H7N9禽流感的危害
祝益民

流感病毒H7N9亚型自2013年3月在中国上海等地首次报告感染类以来,已经出现2例儿童患者和1例健康携带者。本文简要描述3例儿童的基本情况,结合文献讨论了禽流感病毒的变异,小聚集尚不能确定有人传人传播,H7N9人禽流感感染的防治链与预防措施,还介绍了早期使用达菲及重度阶段应用帕拉米韦等药物的应用方法。

2013 Vol. 15 (6): 409-411 [摘要] ( 5422 ) [HTML KB] [PDF 998KB] ( 891 )
地震灾害专题
412 地震灾害中儿童创伤危重症的救治
王荃
儿童自我防护能力较差,在自然灾害中,儿童是最易受到伤害的群体。地震中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心搏呼吸骤停、严重颅脑损伤、休克、挤压综合征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优先实施对儿童的集中、有效救治,并实现多学科交叉合作,将危重患儿集中在有条件的PICU平台上,可提高重症患儿的存活率、降低致残率。
2013 Vol. 15 (6): 412-415 [摘要] ( 4759 ) [HTML KB] [PDF 1020KB] ( 891 )
416 地震中儿童创伤的类型和救治要点
张廷冲
肢体外伤在儿童地震创伤中最为常见。地震导致的颅脑外伤发生居多,而颅内损伤较少,但颅内损伤是地震创伤致死的首要原因。胸腹挤压伤易致内脏出血等危急情况,也是地震伤患儿主要致死原因之一。挤压综合征和骨筋膜室综合征常常并发急性肾脏功能衰竭。由于地震创伤出现时间集中,现场救援要遵循“救命第一,危重优先”的原则。条件允许时,伤员应及时转运。危重伤员治疗需采用多学科联合序贯方式,重视并发症的防治、康复治疗和心理疏导。
2013 Vol. 15 (6): 416-418 [摘要] ( 4264 ) [HTML KB] [PDF 1004KB] ( 966 )
419 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中儿童伤员的临床特征比较及急救经验
蒋欣,向波,刘利君,刘敏,唐学阳,黄鲁刚,李园,彭明惺,辛文琼
目的:为了更为全面地认识地震中儿童伤员的临床特征和救治状况,总结地震中儿童伤员救治经验。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3年芦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中收治的儿童伤员的临床信息,分析比较两次地震中儿童伤员的有关数据。结果:截至2013年4月30日,该院共收治了芦山地震14岁以下伤员34人。与汶川地震的数据比较,芦山地震儿童伤员的年龄更小(P<0.01),地震到入院的平均时间更短(P<0.01)。芦山地震中,67.6%的伤员有不同程度的肢体骨折,儿童颅脑损伤比例明显高于汶川地震(29.4% vs 9.5%,P<0.05)。芦山地震收治患儿没有截肢,没有死亡,13位极危重症和重症儿童伤员均顺利进入康复阶段。 结论:芦山地震儿童伤员中重症患儿及颅脑损伤患儿比例较高,但治疗转归较好,这可能与及时的现场救援和转运及多部门、多级医疗机构、多学科的通力合作有关。
2013 Vol. 15 (6): 419-422 [摘要] ( 4203 ) [HTML KB] [PDF 1013KB] ( 721 )
423 地震对儿童的心理影响及干预措施
崔永华
地震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生理上,还表现在行为、情绪和认知上,所造成的短期和长期后果远远重于成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反应会有不同,对应的心理干预方法也有所不同。对儿童的心理干预既要注重急性期的干预,又要重视长期的干预,以避免形成永久性创伤,影响孩子的一生。
2013 Vol. 15 (6): 423-426 [摘要] ( 5349 ) [HTML KB] [PDF 1010KB] ( 1169 )
427 地震后常见的儿童营养问题及其预防
樊超男
儿童是灾难中营养脆弱的人群。热量—蛋白质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及微量元素缺乏是灾后儿童最常出现的营养问题。在灾后紧急救助和恢复阶段,应结合灾区儿童的营养状况,采取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防止这些常见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对于已发生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应给予及时诊断和治疗。
2013 Vol. 15 (6): 427-430 [摘要] ( 4688 ) [HTML KB] [PDF 1019KB] ( 917 )
431 儿童地震灾害创伤后的康复医疗
杨智权,张庆民
针对儿童在地震中所遭受的创伤,康复医疗的目的是在急救及临床处理的基础上,采用有证据基础的、多学科和综合的早期康复干预手段,最大限度为患儿日后功能恢复创造条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率、致残率。儿童在地震灾害中容易发生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四肢骨折和截肢。度过损伤急性期后,应结合儿童特点,及时安排临床康复治疗,促其功能早日恢复。
2013 Vol. 15 (6): 431-434 [摘要] ( 5023 ) [HTML KB] [PDF 1010KB] ( 995 )
435 自然灾害后易发的儿科感染性疾病
姚开虎
自然灾害加重了与感染性疾病发生相关的多种危险因素,为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该文介绍了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后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和近年来报道的灾后感染性疾病。震后出现流行的感染性疾病包括腹泻、霍乱、病毒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结核、麻疹、钩端螺旋体病、登革热、破伤风、气性坏疽,以及一些少见感染。儿童是易发生感染的人群,儿科医生更需重视自然灾害和感染关系的研究。
2013 Vol. 15 (6): 435-439 [摘要] ( 5849 ) [HTML KB] [PDF 1031KB] ( 1069 )
论著·临床研究
440 E2A-PBX1融合基因的实时定量检测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监测中的应用
张熔,廖静,李戈,孙怀强,石毓君,杨季云

目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E2A-PBX1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监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微小残留病(MRD)及判断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动态检测11例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的ALL患儿在初治期(11例)、完全缓解期(11例)、复发期(3例)和10例同期骨髓细胞形态学正常的非血液及肿瘤疾病对照组患儿的E2A-PBX1融合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1例ALL患儿初治期和复发期的E2A-PBX1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P<0.01)。与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E2A-PBX1水平表达阴性的患儿比较,表达阳性的患儿3年的复发率增高,无病生存率降低(均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E2A-PBX1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是监测MRD、预测复发、指导个体化治疗的良好指标,诱导缓解第33天E2A-PBX1融合基因水平可用于判断预后。

2013 Vol. 15 (6): 440-443 [摘要] ( 5560 ) [HTML KB] [PDF 1189KB] ( 1198 )
444 氯法拉滨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锁盼,张乐萍,吴珺,陆爱东,王彬,左英熹,程翼飞,刘桂兰
目的:探讨氯法拉滨应用于儿童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6例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接受氯法拉滨单药治疗,男22例,女4例,中位年龄9.5岁(4~17岁)。患儿均接受连续5 d静脉滴注氯法拉滨(52 mg/m2,每次超过2 h),其中13例患儿接受连续2次氯法拉滨单药化疗,1例患儿接受连续3次氯法拉滨单药化疗。结果:26例患儿第1次氯法拉滨化疗后11例(42%)获完全缓解,7例(27%)获部分缓解,总有效率69%,8例(31%)未缓解。26例患儿中,13例继续给予第2次氯法拉滨化疗后11例(85%)获完全缓解,1例(8%)部分缓解,1例(8%)未缓解。其中1例患儿接受3次氯法拉滨化疗均获完全缓解。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氯法拉滨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2013 Vol. 15 (6): 444-447 [摘要] ( 5431 ) [HTML KB] [PDF 447KB] ( 1063 )
448 儿童血细胞减少伴骨髓增生减低100例临床特征分析
杨文钰,陈晓娟,张培红,滨麻人,伊藤雅文,小岛势二,竺晓凡
目的:总结中日两国100例儿童血细胞减少伴骨髓增生减低病例临床特征,探讨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非随机选取中日两国2006~2011年血细胞减少伴骨髓增生减低病例1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并对我国患者进行预后分析。结果:中日两国病例MDS及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例患儿中,AA、难治性血细胞减少(RCC)、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 病例数分别为29、58、13。3组病例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及骨髓增生程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我国患儿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1(16~70)个月。环孢素A(CSA)联合康力龙治疗者,AA、RCC及RCMD 3组病例3个月有效率分别为25%、47%、60%,其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75%、82%、60%。结论:RCC、RCMD、AA 3组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及骨髓增生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别。CSA联合康力龙治疗儿童获得性AA和低增生性MDS疗效确切,但由于病例数少,随访时间短,仍需扩大病例长期观察。
2013 Vol. 15 (6): 448-452 [摘要] ( 5239 ) [HTML KB] [PDF 1036KB] ( 831 )
453 自体冷血停搏液对紫绀型先心病婴儿心脏的保护作用
马超,沈定荣,张青,孟祥春,王元祥,彭乐,孟保英
目的:探讨自体冷血停搏液对紫绀型先心病婴儿心脏的保护作用。 方法:96例行体外循环术的紫绀型先心病婴儿随机分为:HTK液组(HTK组,32例)、非自体冷血停搏液组(非自体组,32例)和自体冷血停搏液组(自体组,32例),阻断前和主动脉开放30 min取右心耳组织,检测ATP的含量及能量储备(EC);术前和术后即刻取静脉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记录术中复跳时间、复跳率、术后 2 h心脏指数(CI)、正性肌力药物依赖情况和左室射血分数、术后24 h心律失常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等。结果:主动脉开放30 min后,3组ATP 和EC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自体组较HTK组和非自体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即刻CKMB和cTnI血清浓度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自体组较HTK组和非自体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组在复跳时间、术后2 h正性肌力药物依赖及左心射血分数上优于HTK组和非自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紫绀型先心病婴儿体外循环下,自体冷血停搏液比非自体冷血停搏液与HTK液能更好地保存心肌细胞能量,减轻心肌损伤,对心脏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2013 Vol. 15 (6): 453-457 [摘要] ( 4014 ) [HTML KB] [PDF 1032KB] ( 1006 )
458 24小时血压监测评价儿童神经介导性晕厥治疗效果
许毅,林萍,王成,吴礼嘉,康美华,祝立平,李芳,李云利,储卫红,冉静
目的:探讨24 h血压监测(ABPM)评价儿童神经介导性晕厥(NMS)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 2月至2012年8月以不明原因晕厥或先兆晕厥为主诉,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诊断明确的NMS患儿28例,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6~13岁。经健康教育结合口服补液盐(ORS)治疗后复查临床症状、HUTT及ABPM。结果:(1)28例NMS患儿中,血管抑制型22例,混合型5例,心脏抑制型1例。(2)治疗效果随访:临床症状好转率96%(27/28),HUTT好转率64%(18/28)。(3)ABPM随访:全天平均收缩压、全天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收缩压昼夜差值、舒张压昼夜差值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ABPM参数昼夜变化模式:“勺型血压”从治疗前的29%(8/28)提高到治疗后的50%(14/28);“非勺型血压”从治疗前的71%(20/28)下降到治疗后的50%(14/28)。结论:ABPM作为一种有效、客观、无创性监测方法,对评价儿童NMS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013 Vol. 15 (6): 458-461 [摘要] ( 5475 ) [HTML KB] [PDF 1022KB] ( 950 )
462 妥洛特罗贴剂和口服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儿童支气管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林芊,刘全华,鲍一笑
目的:比较妥洛特罗贴剂和口服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儿童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将92例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沙丁胺醇组和妥洛特罗组,每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抗组胺药、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治疗。沙丁胺醇组使用硫酸沙丁胺醇缓释胶囊,妥洛特罗组使用妥洛特罗贴剂。比较两组咳嗽、喘息、呼吸频率、哮鸣音、三凹征、呼气峰流速(PEF)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症状评分随治疗的进行均下降。与治疗前评分比较,治疗第3天两组喘息、呼吸频率、哮鸣音、三凹征和PEF评分均显著下降(均P<0.05),但妥洛特罗组评分较沙丁胺醇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评分比较,两组咳嗽评分到治疗第14天开始显著下降(均P<0.05) ,妥洛特罗组评分较沙丁胺醇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沙丁胺醇组有1例出现手震颤,妥洛特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与口服硫酸沙丁胺醇比较,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儿童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疗效更显著,安全性高。
2013 Vol. 15 (6): 462-465 [摘要] ( 7379 ) [HTML KB] [PDF 1102KB] ( 2071 )
466 河南省2010~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叶莹,王长双,马雅婷,路明霞,张肖肖,张延炀,郭万申
目的:分析河南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河南省目前使用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河南省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河南省2010~2011年共报告AEFI个案2415例,主要集中在郑州市、洛阳市和焦作市(1238例,51.26%)。男女比为1.32∶1,报告AEFI病例年龄以小于1岁为主(799例,33.08%)。发生AEFI的疫苗主要是麻疹疫苗和百白破疫苗,共占61.24%,发生率分别为30.3/10万和5.0/10万,接种剂次以第1剂次为主(1528例,63.27%)。发生AEFI最多的前5种疫苗临床损害以炎症反应和过敏性症状为主,不同疫苗引起的AEFI临床表现不同(χ2=304.5,P<0.001)。2415例AEFI个案中一般反应1946例(80.58%),异常反应348例(14.41%),偶合症98例(4.06%),心因性反应13例(0.51%),不明原因反应10例(0.41%)。AEFI预后良好,治愈率为90.64%。结论:小年龄儿童和首剂接种应得到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和儿童家长的密切关注。
2013 Vol. 15 (6): 466-471 [摘要] ( 4696 ) [HTML KB] [PDF 1132KB] ( 1025 )
472 2005~2012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疾病谱分析
李玖军,陈艳飞,林业鑫
目的:总结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 2005~2012年间收治患儿的疾病谱及导致死亡的常见疾病种类,以指导PICU的临床治疗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间该院PICU收治的448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005~2012年间4484例患儿中,急性支气管肺炎居疾病谱中第1位,占24.51%(1099/4484);颅内感染、脓毒症、手足口病、外伤等疾病有逐年上升趋势,而非创伤性颅内出血、癫癎、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呈下降趋势。2005~2012年间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5年的11.5%下降到2012年的3.1%,其中2005~2008年与2009~2012年前后4年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98% vs 4.41%;P<0.01)。急性重症支气管肺炎、重度脓毒症、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重度颅脑外伤、呼吸衰竭、重症手足口病、急性中毒、循环衰竭等为患儿主要死因。结论:急性支气管肺炎等感染性疾病是2005~2012年间该院PICU的主要病种,但疾病谱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了一些改变。2005~2012年间患儿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急性重症支气管肺炎、重度脓毒症等为患儿主要死因。
2013 Vol. 15 (6): 472-476 [摘要] ( 5663 ) [HTML KB] [PDF 1050KB] ( 958 )
477 CASP3基因一个新的功能性SNP rs72689236与川崎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
彭茜,陈昌辉,吴青,杨元
目的:综合分析半胱氨酸蛋白酶3基因 (CASP3)一个新的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 rs72689236与川崎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国内外数据库中检索川崎病与CASP3基因相关性研究的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获取2012年11月以前公开发表的病例-对照研究与家系传递不平衡研究(TDT)的资料,结合作者的相关研究结果,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川崎病患者中rs72689236的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P<0.001,OR=1.34,95% CI:1.24~1.46)。rs72689236风险等位基因A的携带者(AG+AA)相较于GG个体,患病风险增加约44% (P<0.001, OR=1.44,95% CI:1.27~1.65)。该SNP的风险等位基因A增加了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风险(P=0.01, OR=1.51,95% CI:1.10~2.07),携带风险等位基因A的川崎病患者相比于非携带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风险增加约59%(P=0.05, OR=1.59,95% CI:1.00~2.53)。未发现该SNP与川崎病患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疗效相关联的证据。结论:CASP3基因功能性SNP rs72689236的A等位基因增加了川崎病的发生风险,该SNP的风险等位基因有可能作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易感遗传标记。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提示该SNP对川崎病的重要治疗手段IVIG的疗效存在影响,需要更多的相关研究以进一步评价其应用于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的可行性。
2013 Vol. 15 (6): 477-483 [摘要] ( 5074 ) [HTML KB] [PDF 1445KB] ( 1242 )
论著·实验研究
484 最大长度序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头部低温治疗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动态变化
汪吉梅,周文浩,程国强,王来栓,蒋泽栋,邵肖梅
目的:探讨头部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HIBD)新生猪最大长度序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MLS-BAEP)的影响。方法:16头5~7 d的新生猪随机分为3组:常温正常组(n=4)、缺氧缺血(HI)组(n=6)、HI低温组(n=6)。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和机械通气吸入6%的氧气制备HIBD模型。缺氧缺血后2 h低温组采用选择性头部低温治疗24 h。各组分别在HI前、HI后12 h、24 h、36 h、48 h、60 h、72 h、4 d、7 d、10 d、13 d、15 d进行MLSBAEP测试。结果:HI组与正常组相比,从HI后72 h开始,各波潜伏期和峰间期明显延长,第7天达到高峰,第10天开始逐渐恢复,但除Ⅰ波潜伏期外,其他指标仍明显长于正常组,直至HI后15 d仍然没有恢复正常。HI低温组Ⅲ波潜伏期及Ⅰ~Ⅲ、Ⅰ~Ⅴ峰间期在HI后 60 h 至7 d,Ⅴ波潜伏期和Ⅲ~Ⅴ峰间期在HI后72 h至7 d 均明显短于HI组(P<0.05)。结论:新生猪HI后脑干听觉通路的外周部分和中枢部分均受累,表现为MLS-BAEP的各潜伏期和峰间期的明显延长,中枢损害在HI后第7天达到高峰,第15天仍然没恢复正常。HI低温治疗可明显减轻HIBD的脑干损伤。
2013 Vol. 15 (6): 484-489 [摘要] ( 4172 ) [HTML KB] [PDF 1283KB] ( 676 )
49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高氧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
金贞爱,赵以坤,金正勇,祁海峰,Mokhles Wali Gul,公明花
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具有促进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学活性。该研究旨在探讨IGF-1对高氧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凋亡机制。方法:将传代培养的A549细胞暴露于高氧环境,并以不同浓度IGF-1(1、10、100 ng/mL)干预48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变化,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调控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高氧组细胞存活率为(51±3)%,IGF-1干预组细胞存活率随着IGF-1药物浓度的递增逐渐升高,中、高剂量IGF-1干预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4±3)%和(88±4)%,与高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氧组A549细胞凋亡率为(38.3±5.4)%,较空气组(2.4±0.9)%明显增多;高氧组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为(72±5)%,较空气组(91±4)%明显下降;高氧组Bax的表达水平为(54±6)%,较空气组(3±2)%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氧组比较,IGF-1干预组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分别为(16.1±4.7)%、(9.2±2.8)%和(6.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氧组比较,IGF-1干预组细胞Bcl-2的表达逐渐增高,分别为(79±4)%、(94±4)%和(100±5)%,而Bax的表达逐渐下降,分别为(26±4)%、(5±2)%和(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氧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IGF-1具有促进A549细胞增殖,通过调节凋亡调控蛋白Bcl2和Bax表达,抑制高氧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
2013 Vol. 15 (6): 490-493 [摘要] ( 4417 ) [HTML KB] [PDF 1025KB] ( 683 )
病例报告
494 以抽搐为首发表现的儿童多发性硬化1例
熊梅,倪陈
2013 Vol. 15 (6): 494-495 [摘要] ( 3553 ) [HTML KB] [PDF 1109KB] ( 819 )
综述
49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策略的新进展
王亚妹,陶于洪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的目标是保证足够的氧合和最小的呼吸机相关肺损伤。无创机械通气应慎用于ARDS。小潮气量通气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降低ARDS死亡率,以驱动压为导向设置潮气量更合理。建议根据静态压力-容积曲线采用低位转折点法来确定理想的呼气末正压(PEEP),不支持常规使用高水平PEEP。俯卧位通气、高频振荡通气和体外膜氧合技术可用于拯救重症ARDS。机械通气中保持ARDS患者自主呼吸很重要,可采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压力支持通气和神经电活动辅助通气等辅助通气模式。不推荐补充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吸入一氧化氮或支气管扩张剂、气道压力释放通气和部分液体通气。
2013 Vol. 15 (6): 496-500 [摘要] ( 7799 ) [HTML KB] [PDF 1064KB] ( 2914 )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杂志简介
编委成员
杂志订阅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平台

立文悉通 - 专业SCI论文服务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丁香客
中国新闻网
万方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美国PubMed
本刊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
版权所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部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电话:0731-84327402  传真:0731-84327922 E-mail: cjcp1999@cs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湘ICP备170217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