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化异丙托品联合肝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舒玲,龙珍,皮桂秀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内科,湖北 武汉430070
Therapeutic effect of ipratropine combined with heparin aerosol inhalation on children with bronchiolitis
SHU Ling, LONG Zhen, PI Gui-Xiu
摘要 目的:评定溴化异丙托品(爱喘乐)联合肝素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98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雾化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雾化治疗组加用溴化异丙托品和肝素雾化吸入。结果:雾化治疗组治愈率92%(46/5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 64.6%(31/48),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应用溴化异丙托品和肝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常规综合疗法外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
溴化异丙托品 ,
肝素 ,
雾化吸入 ,
毛细支气管炎
Abstract :No abstract available
[1]
张晓鸣, 朱海涛, 常明. 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表达及意义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8, 20(1): 43-47.
[2]
姚欢银, 刘伟荣, 章杭湖, 李华浚, 王小仙, 刘淑梅, 陈啸洪. 特应性体质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的影响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7, 19(2): 163-166.
[3]
兰伟平, 王婧, 代传林, 潘家华. 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或布地奈德混悬液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反复喘息的疗效观察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6, 18(4): 316-319.
[4]
贾莉婷, 李静, 岳小欣, 张玉超, 石瑛, 李君芳, 马啸天, 王秀芳. 婴幼儿常见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关系的研究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6, 18(3): 229-232.
[5]
邹丽萍, 许秀娟, 张艳, 王伟.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CXCR3及IP-10的表达及意义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5, 17(2): 155-158.
[6]
邹丽萍, 王伟, 张艳丽, 张艳, 王莉. 粘附分子CD62P和CD44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5, 17(11): 1200-1203.
[7]
李洁, 潘家华. 孟鲁司特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白三烯水平的影响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5, 17(10): 1062-1065.
[8]
姚欢银,王伟,张佩红,王小仙,刘淑梅,陈啸洪.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和D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3, 15(11): 987-989.
[9]
王秀芳,郭智兰,雷瑞瑞,韩影. CD4+ CD25high+ CD127low 调节性T 细胞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中的表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3, 15(1): 46-49.
[10]
江志贵,吴洁,刘玲,林艳,杨翠艳.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25-(OH)D3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2, 14(08): 578-580.
[11]
刘义红,熊丽萍,沈红元.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红细胞免疫及T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1, 13(3): 202-204.
[12]
邹丽萍, 张松林.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ICAM-1和RANTES检测的意义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0, 12(3): 181-183.
[13]
李晓辉, 栾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影响及机制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0, 12(2): 137-140.
[14]
唐军, 李熙鸿, 王华, 熊英, 母得志. 静脉营养液中加入小剂量肝素预防新生儿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9, 11(12): 983-985.
[15]
张亚丽, 董琳, 陈小芳. TNF-α-308G/A和IL-6-174G/C基因多态性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相关性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9, 11(10): 82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