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四唑致癫痫大鼠脑组织NO和MDA含量及其相关性研究
李春香,唐宁波,朱玉红,马云,于明,王明礼
烟台市毓璜顶医院儿科,山东 烟台264000
Contens of nitric oxide and MDA in the brain tissues of rats with epilepsy induced by pentylenetetrzol
LI Chun-Xiang, TANG Ning-Bo, ZHU Yu-Hong, MA Yun, YU Ming, WANG Ming-Li
摘要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戊四唑诱导癫痫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用戊四唑建立大鼠癫痫模型,测定癫痫发作后和对照组大鼠大脑皮质、海马中NO、丙二醛(MDA)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大脑皮质NO,MDA含量及NOS活性分别为(0.930±0.120) μmol/L,(1.957±0.142) mmol/mg prot,(0.230±0.029) U/g prot,癫痫发作后大脑皮质NO,MDA含量及NOS活性分别为(1.233±0.261) μmol/L,(4.504±0.608) mmol/mg prot,(0.278±0.034) U/g pro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NO,MDA含量及NOS活性分别为(0.786±0.131) μmol/L,(1.731±0.123) mmol/mg prot,(0.179±0.027) U/g prot,癫痫发作后海马NO,MDA含量及NOS活性分别为(1.249±0.310) μmol/L,(4.379±0.527) mmol/mg prot,(0.255±0.044) U/g pro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O与MDA,NO与NOS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8435,0.6827,均P<0.01)。结论:NO通过增强脂质过氧化反应在癫痫发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
戊四唑 ,
癫痫 ,
一氧化氮 ,
丙二醛
Abstract :No abstract available
引用本文:
李春香,唐宁波,朱玉红等. 戊四唑致癫痫大鼠脑组织NO和MDA含量及其相关性研究[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1, 3(4): 421-422.
LI Chun-Xiang,TANG Ning-Bo,ZHU Yu-Hong et al. Contens of nitric oxide and MDA in the brain tissues of rats with epilepsy induced by pentylenetetrzol[J]. CJCP, 2001, 3(4): 421-422.
链接本文:
http://www.zgddek.com/CN/ 或 http://www.zgddek.com/CN/Y2001/V3/I4/421
[1]
侯伟鹏, 王亚杰, 乔丽红, 申慧丽. 呼出气一氧化氮联合体外过敏原检测对识别反复喘息患儿中哮喘高危患儿的意义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7, 19(9): 979-982.
[2]
张惠琴, 张静静, 刘雨东, 邓跃林, 罗建峰, 牛焕红, 孙新. 肺功能检查及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7, 19(4): 419-424.
[3]
谭力, 张泉, 吴澄清, 王继, 李明, 叶冬梅, 王霖. 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和评估指标分析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6, 18(9): 812-816.
[4]
曾靖, 廖伟. FeNO与儿童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6, 18(9): 903-908.
[5]
吴西玲, 杜立中, 徐雪峰. eNOS和NADPH氧化酶在慢性缺氧条件下小鼠肺组织中表达关系的研究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5, 17(9): 1001-1006.
[6]
王天玥, 尚云晓, 张晗. 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测定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诊断价值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5, 17(8): 800-805.
[7]
刘晓颖, 王静, 王群, 任亦欣, 刘永革, 苗青, 李珍, 向莉. 哮喘患儿对长程控制治疗反应性的差异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5, 17(7): 692-697.
[8]
田文秋, 安淑华, 李金英. 1~3岁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肺功能的相关性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5, 17(4): 317-320.
[9]
安淑华, 田文秋, 李金英.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幼儿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分析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5, 17(2): 134-137.
[10]
刘海婷, 母得志.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缺氧缺血脑损伤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4, 16(9): 962-967.
[11]
韦秋芬, 潘新年, 李燕, 冯琳, 姚丽平, 刘桂良, 蒙丹华, 许靖, 郭小芳, 刘先知. 早期一氧化氮吸入对低氧性呼吸衰竭早产儿的疗效研究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4, 16(8): 805-809.
[12]
刘莎, 龚财惠, 符州.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缓解期儿童哮喘合并鼻炎中的价值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4, 16(2): 161-164.
[13]
王建荣,周英,桑葵,李明霞.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大鼠肺血管重塑与肺血管HIF-1α、ET-1、iNOS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3, 15(2): 138-144.
[14]
林新祝, 郑直, 李雅丹, 赖基栋, 姚岭松, 兰朝阳, 黄静, 林雅茵, 陈潘虹, 陈涵强. 高频振荡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3, 15(12): 1068-1073.
[15]
李晋辉, 伍金林, 母得志. 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早产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的应用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3, 15(12): 110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