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中文版
  English Version
  ISSN 2096-9228(online)
ISSN 1008-8830(print)
CN 43-1301/R
 
 
2015年 17卷 8期
刊出日期 2015-08-15

论著·临床研究
论著·实验研究
临床经验
病例报告
综述
论著·临床研究
763 肥胖对中枢性性早熟女童GnRH激发试验促黄体生成素峰值及相关激素的影响
周雪莲, 傅君芬, 金菊花, 董关萍, 蒋优君, 黄轲, 陈雪峰, 吴蔚

目的 探讨肥胖对中枢性性早熟女童GnRH激发试验促黄体生成素(LH)峰值及相关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2014年完成GnRH激发试验的中枢性性早熟女童333例,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体重组(n=123)、超重组(n=108)和肥胖组(n=102),并对3组性发育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再分别从各组中随机抽取20例,检测血清瘦素(leptin)、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神经激肽B(neurokini B)和吻素(kisspeptin)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BMI与各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各组平均诊断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超重及肥胖组的骨龄显著大于正常体重组(P< 0.05)。正常体重组血清LH激发峰值、SHBG水平显著高于超重及肥胖组,leptin及neurokiniB水平显著低于超重及肥胖组(P< 0.05)。BMI与GnRH激发试验LH峰值、SHBG水平呈负相关(P< 0.05),与leptin和neurokiniB水平呈正相关(P< 0.05)。结论 在分析性早熟女童GnRH激发试验结果及相关激素水平时需考虑BMI对结果的影响。

2015 Vol. 17 (8): 763-768 [摘要] ( 5255 ) [HTML 1KB] [PDF 1174KB] ( 1419 )
769 cbIC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及疗效的关系 Hot!
宇亚芬, 黎芳, 麻宏伟

目的 分析cbIC型甲基丙二酸血症伴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合并型MMA)基因突变情况、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探讨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及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基因检测确诊为cbIC型MMA患儿的临床资料。按发病年龄分为早发型(≤1岁)及晚发型(> 1岁)。按临床表型分为轻型、中间型及重型。治疗方法为肌肉注射维生素B12(氰钴胺)/羟钴胺、口服甜菜碱、叶酸及左旋肉碱等。结果 早发型15例(重型11例、中间型4例),晚发型(轻型)1例。发现7种已经报道的突变及2种新发突变(c.445_446delTG和c.349G> C)。c.609G> A及c.658_660delAAG为最常见的突变(13/16,81%),二者导致的复合杂合突变为最常见(4/16,25%)的基因型,患者小头畸形及眼部问题表现突出且治疗后无缓解。晚发型这例患儿治疗后临床表型正常,早发型15例患儿表型越重、疗效越差。结论 我国cblC型MMA以早发型为主,存在热点突变c.609G > A和c.658_660delAAG;患儿临床表型与疗效相关。

2015 Vol. 17 (8): 769-774 [摘要] ( 5337 ) [HTML 1KB] [PDF 1363KB] ( 1373 )
775 丙酮酸脱氢酶缺乏症PDHA1基因的一个新突变及其致病性鉴定
吴莫龄, 刘丽, 毛晓健, 彭敏芝, 刘鸿圣, 盛慧英, 蔡燕娜, 梅慧芬, 樊春, 黄永兰, 李秀珍, 程静

目的 研究丙酮酸脱氢酶缺乏症发病分子遗传学机制,从基因水平诊断丙酮酸脱氢酶缺乏症,为遗传咨询和产前基因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符合丙酮酸脱氢酶缺乏症的1例患儿采用PCR法对PDHA1基因的11个外显子及外显子交界区进行扩增,并通过对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检测突变。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新突变进行氨基酸保守型分析,预测蛋白二、三级结构,鉴定其致病性。结果 先症者PDHA1基因第11外显子出现小片段重复突变,即c.1111_1158dup48bp,为新发突变。50例正常对照直接测序均未检测到c.1111_1158dup48bp突变。蛋白质二级、三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新突变c.1111_1158dup48bp引起Ser371_Phe386的16个氨基酸重复,导致蛋白质二、三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而正常对照无此变化。结论 PDHA1基因c.1111_1158dup48bp重复突变不是多态性变异,可能是一种新的致病性突变,导致丙酮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发病。

2015 Vol. 17 (8): 775-779 [摘要] ( 4873 ) [HTML 1KB] [PDF 2536KB] ( 1498 )
780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儿童川崎病的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赵冬梅, 尹千里, 季雪红, 米尔扎提·海维尔, 孟广雨, 程秋婷, 鞠丽娟
目的 探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儿童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患儿病情和家长意愿,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院确诊为典型川崎病(KD)的104例患儿分为乌司他丁组(甲基强的松龙+乌司他丁,n=46)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组(n=58)。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周、3个月及6个月时的冠状动脉内径的变化,热退时间,再次治疗情况,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3周时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血沉的变化以及住院总费用。结果 两组患儿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3个月及6个月时冠状动脉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8 h乌司他丁组患儿体温均正常(100%),正常率高于IVIG组(83%)(P< 0.01)。乌司他丁组和IVIG组各有2例(4%)和10例(17%)给予再次治疗。不同治疗方案对两组患儿血沉、WBC及HB水平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乌司他丁组患儿平均住院总费用低于IVIG组(P< 0.01)。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儿童KD没有增加冠状动脉瘤的发生风险;并能大大降低住院费用;与IVIG治疗相比,在KD急性期能更好的控制患儿的实验室指标,缩短发热时间。
2015 Vol. 17 (8): 780-785 [摘要] ( 4753 ) [HTML 1KB] [PDF 1216KB] ( 1162 )
786 儿童初发IgA肾病肾病综合征型的临床特点
张良, 李志辉, 银燕, 段翠蓉, 寻劢, 吴天慧, 张翼, 丁云峰

目的 研究儿童初发IgA肾病肾病综合征型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异同,为这两种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50例初发IgA肾病且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儿为观察对象,以72例初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 IgA肾病组患儿肉眼血尿、镜下血尿、高血压、急性肾损伤、贫血、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低补体C4血症、激素耐药、肾炎型肾病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IgE升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血肌酐、血尿酸、血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IgE、血C4、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IgE< 131.2 IU/m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35 mmol/L作为临界值对鉴别IgA肾病肾病综合征型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显示了一定的价值(Youden 指数分别为0.535、0.564)。结论 IgA肾病肾病综合征型患儿临床多表现为肾炎型肾病综合征及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联合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IgE水平有助于鉴别IgA肾病肾病综合征型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

2015 Vol. 17 (8): 786-791 [摘要] ( 4409 ) [HTML 1KB] [PDF 1276KB] ( 1035 )
792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王凤英, 蒋星美, 鲁曼
目的 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D-D )的表达,探讨HMGB1在HSP患儿中的意义。方法 HSP儿童(HSP组)40例和健康儿童(对照组)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MGB1的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血清hs-CRP及血浆D-D 水平。结果 HSP组外周血急性期HMGB1、hs-CRP 、D-D 含量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伴有肾损害者其含量高于无肾损害者(P< 0.05)。HSP患儿HMGB1表达水平与hs-CRP及D-D 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分别r=0.878、0.625,均P< 0.001)。结论 HMGB1的表达与HSP患儿的炎症反应及高凝状态有关,HMGB1可能参与了儿童HSP及HSP肾损害的发病。
2015 Vol. 17 (8): 792-795 [摘要] ( 3878 ) [HTML 1KB] [PDF 1195KB] ( 858 )
796 血液灌流治疗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L-23及IL-17水平的影响及意义
刘丽, 黄燕萍, 房夏玲, 张渊源, 陈宁, 侯红红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治疗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白介素(IL)17和IL-23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为HSP的患儿87例为病例组,所有患儿均行血液灌流治疗;另选取27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HSP患儿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IL-17和IL-23的水平。结果 HSP患儿治疗前血清IL-23及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HSP患儿治疗后血清IL-23及IL-17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SP患儿血清IL-23与IL-1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 0.05)。结论 IL-23和IL-17可能同时参与了HSP的发病过程。血液灌流治疗可以有效降低HSP患儿血清IL-23、IL-17水平,是有效的治疗HSP的方法之一。

2015 Vol. 17 (8): 796-799 [摘要] ( 4007 ) [HTML 1KB] [PDF 1172KB] ( 945 )
800 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测定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诊断价值
王天玥, 尚云晓, 张晗

目的 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对于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价值,并探讨能否应用FeNO区分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150例初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以及120例初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儿进行FeNO检测、肺功能检查以及支气管激发试验;同期选取1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对照组儿童行FeNO检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FeNO对于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价值。结果 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组患儿的FeNO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1),支气管哮喘组的FeNO值显著高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组(P< 0.01);支气管哮喘组FEV1/FVC%、FEV1%pred、PD20较咳嗽变异性哮喘组均降低(P< 0.01)。FeNO诊断支气管哮喘的最佳阈值为19.5 ppb,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86.7%;FeNO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最佳阈值为15.5 ppb,敏感度为67.5%,特异度为78.0%;FeNO区别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最佳阈值为28.5 ppb,敏感度为60.7%,特异度为82.5%。结论 FeNO测定可用于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015 Vol. 17 (8): 800-805 [摘要] ( 5026 ) [HTML 1KB] [PDF 1414KB] ( 1100 )
806 儿童血清过敏原与哮喘发生关系的探讨
宋国超, 王雪艳, 王峥, 阮小玲, 杨静, 朱珠, 李霞, 刘长山

目的 探讨儿童血清特异性IgE(sIgE)过敏原与哮喘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对2004年12月至2013年4月就诊的2 239例1~14岁单纯哮喘患儿(n=1 415)和非过敏性疾病患儿(n=824)的血清sIgE过敏原进行检测,分别建立所有样本、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单纯哮喘与非过敏性疾病的病例对照模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过敏原与哮喘发生的关系。结果 2 239例患儿中,血清sIgE阳性者1 028例(45.91%),过敏原阳性率居于前三位的为户尘螨(15.68%)、屋尘(14.29%)和霉菌类(13.40%)。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户尘螨、霉菌类、屋尘、腰果/花生/黄豆是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P< 0.05);不同年龄组与哮喘发生相关的过敏原有所不同,1岁~ 组儿童仅屋尘与哮喘的发生有关,户尘螨和屋尘是3~14岁儿童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霉菌类是6~14岁儿童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P< 0.05);户尘螨和屋尘是男、女儿童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P< 0.05),而腰果/花生/黄豆和霉菌类仅是男性儿童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户尘螨、屋尘、霉菌类为哮喘患儿最常见过敏原,且与哮喘发生关系极为密切。

2015 Vol. 17 (8): 806-810 [摘要] ( 4131 ) [HTML 1KB] [PDF 1335KB] ( 840 )
811 ZNF365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
黄娟, 赵红玲, 程衍杨

目的 探讨我国中部湖北地区儿童ZNF365基因的两个SNP位点(rs2393903和rs10995251)的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及其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湖北地区221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和243例同时期体检正常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的方法检测两个SNP位点的多态性分布。结果 哮喘患儿中SNP rs2393903位点的3种基因型(GG、GA、AA)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SNP rs10995251位点的基因型(CC、CT、TT)以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等位基因为风险因子(OR=1.380)。在哮喘患儿中SNP rs10995251位点CC基因型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的水平高于TT基因型患儿(P< 0.05)。结论 ZNF365基因SNP rs10995251位点的多态性与我国中部湖北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易感性相关;且该位点的多态性可能影响患儿血清IgE水平。

2015 Vol. 17 (8): 811-814 [摘要] ( 4516 ) [HTML 1KB] [PDF 1247KB] ( 699 )
815 婴幼儿喘息性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
郁志伟, 钱俊, 顾晓虹, 张晓娟, 潘剑蓉, 居慧莉
目的 通过测定婴幼儿喘息性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了解婴幼儿喘息性肺炎是否与哮喘有相似的免疫机制。方法 喘息性CAP 47例、非喘息性CAP 42例、正常对照30例婴幼儿纳入该研究。比较3组间外周血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及骨膜蛋白水平。结果 喘息性和非喘息性肺炎组血降钙素原、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 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喘息性肺炎组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比值低于非喘息性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 0.05);喘息性肺炎组骨膜蛋白水平高于非喘息性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 0.05)。结论 婴幼儿喘息性肺炎存在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比值失衡,存在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提示婴幼儿喘息性肺炎与哮喘有相似的免疫机制。
2015 Vol. 17 (8): 815-818 [摘要] ( 4288 ) [HTML 1KB] [PDF 1277KB] ( 919 )
819 伊马替尼治疗儿童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郭晔, 刘天峰, 阮敏, 杨文钰, 陈晓娟, 张丽, 王书春, 刘芳, 张家源, 刘晓明, 戚本泉, 邹尧, 竺晓凡

目的 研究GGLG-08方案联合络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治疗儿童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3年12月初诊年龄<15岁的53例Ph+ ALL患儿的临床资料,给予患儿CCLG-ALL2008(高危组 HR)方案化疗(HR组,26例)或伊马替尼联合CCLG-ALL2008(高危组 HR)方案化疗(TKI+HR组,27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TKI+HR组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为100%,诱导期相关病死率为0;HR组CR率为75%,诱导相关病死率为15%;HR组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为(6±5)%;TKI+HR组5年EFS为(52±11)%。与HR组比较,TKI+HR组未增加化疗相关毒性,诱导期感染发生率反而下降。结论 伊马替尼的应用使儿童Ph+ ALL的临床疗效获得明显改善,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015 Vol. 17 (8): 819-824 [摘要] ( 4921 ) [HTML 1KB] [PDF 1447KB] ( 1049 )
825 CD58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用于微小残留病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李亚飞, 赵晓明, 盛光耀, 岳保红, 罗源

目的 检测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CD58)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用于儿童B-ALL微小残留病(MRD)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4年1~9月确诊为B-ALL的8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20例非肿瘤、非血液病且骨髓涂片细胞形态正常的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对照组及B-ALL患儿初诊时、诱导化疗15 d时骨髓标本的CD58表达水平。在诱导化疗33 d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FCM对B-ALL患儿进行MRD检测。结果 87例B-ALL患儿骨髓CD58平均荧光强度(MFI)(91±33)高于对照组(14±6)(P< 0.01);其中44例B-ALL患儿CD58强表达。在诱导化疗过程中,诱导化疗15 d时B-ALL患儿骨髓CD58的表达量(105±22)与初诊时(107±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44例CD58强表达B-ALL患儿进行MRD检测,FCM检测MRD阳性患儿9例,阴性患儿35例;RT-PCR检测MRD阳性患儿11例,阴性患儿33例,42例(95%)检测结果一致,两种检测方法检测MR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D58在B-ALL患儿中高表达且表达稳定,可以作为B-ALL患儿MRD检测的指标。

2015 Vol. 17 (8): 825-829 [摘要] ( 4259 ) [HTML 1KB] [PDF 1435KB] ( 906 )
830 6~12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徐康, 张翠梅, 黄连红, 付四毛, 刘玉玲, 陈昂, 欧俊斌

目的 探讨6~12月龄婴儿中、重度缺铁性贫血(IDA)的危险因素,并初步了解IDA对婴儿神经运动发育的影响及其气质特点。方法 326例6~12月龄IDA患儿为研究对象,按贫血程度分为轻度(176例)、中度(111例)、重度(39例)组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中、重度IDA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另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等背景相匹配的346例非IDA儿童作为对照组。IDA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儿童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气质量表进行智能发育及气质的评估。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出生体重、胎龄、多胎、母亲孕期贫血、母亲缺乏IDA相关知识与贫血程度有关(P< 0.05)。以轻度IDA组为对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胎、早产、低出生体重(< 2 500 g)、母亲孕期贫血、母乳喂养、母亲缺乏IDA相关知识是重度贫血的危险因素(OR> 1,P< 0.05);早产,母乳喂养、混合喂养是中度贫血的危险因素(OR> 1,P< 0.05)。IDA组Gesell总发育商、大运动、适应行为、精细动作得分较对照组低(P< 0.05)。IDA组难养型及中间偏难养型气质的比例较高(P< 0.05)。IDA组活动水平、节律性、适应性、坚持性维度得分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 早产、多胎、低出生体重、喂养方式、母亲孕期贫血及母亲缺乏IDA相关知识与6~12月龄婴儿IDA贫血程度相关。IDA患儿神经运动发育落后,消极气质类型居多,需加强对患儿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视,指导家长选择恰当的喂养及教育方式。

2015 Vol. 17 (8): 830-836 [摘要] ( 6193 ) [HTML 1KB] [PDF 1662KB] ( 1532 )
837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检测
上官莉莉, 赵亚茹

目的 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探讨维生素D与ADH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 1月至2015年 1月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中ADHD诊断、分型标准的97例ADHD患儿为病例组,其中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型)46例,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型)10例,混合型(ADHD-C型)41例,以同期同年龄行健康体检儿童9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ADHD组和对照组儿童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儿童25(OH)D水平的差异。结果 ADHD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17±7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23±8 ng/mL)(P< 0.01);且各亚型ADHD患儿25(OH)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ADHD组患儿25(OH)D水平正常、不足及缺乏的比例分布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各亚型ADHD患儿25(OH)D水平的分布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DHD患儿25(OH)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儿童,25(OH)D水平与ADHD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015 Vol. 17 (8): 837-840 [摘要] ( 5135 ) [HTML 1KB] [PDF 1319KB] ( 1020 )
841 早产儿胼胝体生长率与智力运动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刘瑞可, 孙洁, 胡丽燕, 刘芳

目的 通过超声检测VLBW早产儿胼胝体生长率,为早期评价和改善脑发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20例胎龄小于33周早产儿,分为26~29+6周组(64例),30~32+6周组(56例),比较两组胼胝体生长率,分析胼胝体长度与小脑蚓部长度之间的关系,胼胝体生长率与临床因素的关系及其与智能发育之间的关系。结果 早产儿胼胝体生长率于生后2周下降,26~29+6周组患儿生后3周~、5周~及7周~纠正胎龄40周时胼胝体生长低于30~32+6周组(P< 0.05)。胼胝体长度与小脑蚓部长度之间呈性线正相关。小于胎龄儿(SGA)生后2周内胼胝体生长率较差(P< 0.05)。12例智力发育严重异常早产儿胼胝体生长率于生后3~6周低于非严重异常组;5例运动发育严重异常早产儿胼胝体生长率于生后3~6周低于非严重异常组(P< 0.05)。结论 早产儿生后2~6周胼胝体生长率下降,可使其发生神经运动发育严重异常的危险性增加。

2015 Vol. 17 (8): 841-846 [摘要] ( 3763 ) [HTML 1KB] [PDF 1829KB] ( 761 )
847 两种辅助通气方式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陈佳, 高薇薇, 许芳, 杜岚岚, 张涛, 林兴, 李伟涛

目的 比较加温湿化经鼻导管高流量通气(HHHFNC)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极低出生体重患儿66例,接受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及相关常规治疗后随机分为HHHFNC组和NCPAP组,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其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NCPAP组相比,HHHFN组患儿开奶时间及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明显提前,氧暴露时间和有创通气时间降低,7 d内重新插管、鼻部损伤、气漏、腹胀的发生率降低。结论 与NCPAP组相比,HHHFNC有相关损伤更小、耐受性更好的特点,是可以首选的一种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RDS的无创通气模式。

2015 Vol. 17 (8): 847-851 [摘要] ( 5173 ) [HTML 1KB] [PDF 1466KB] ( 1737 )
852 预防性使用益生菌对降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和病死率的Meta分析
王小玲, 李雄, 康兰, 王胜会, 董文斌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益生菌在降低极低出生体重(VLBW)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ENTRAL)、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4年3月,查找所有研究预防性使用益生菌对降低VLBW早产儿NE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1项研究(4 607例VLBW早产儿),Meta分析发现预防性使用益生菌能显著降低VLBW早产儿NEC的发病率[RR=0.47;95%CI(0.35~0.62);P< 0.01]和总病死率[RR=0.63;95%CI(0.51~0.78),P< 0.01];而益生菌使用组和对照组间败血症的发生率[RR=0.87;95%CI(0.72~1.06);P=0.17]及NEC相关病死率[RR=0.68;95%CI(0.31~1.48),P=0.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预防性使用益生菌能降低VLBW早产儿NE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但其对早产儿的长期影响仍需大量的临床研究来评估。
2015 Vol. 17 (8): 852-858 [摘要] ( 4254 ) [HTML 1KB] [PDF 2256KB] ( 1356 )
论著·实验研究
859 脂多糖诱导脓毒症大鼠远期脑线粒体损伤的初步研究
吕娟娟, 陈志江, 项丹, 郑贵浪, 王斌, 陶少华, 谢美燕, 刘翠, 黄锦达, 曾其毅

目的 初步探讨脓毒症大鼠远期脑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损伤。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脓毒症组,通过腹腔注射革兰阴性菌脂多糖(LPS,10 mg/kg)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并进行生存率实验。脓毒症组大鼠分别在腹腔注射革兰阴性菌LPS后12、24、48和72 h各处死8只,对照组大鼠(n=8)在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后处死,取脑组织提取线粒体。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及线粒体肿胀度,使用试剂盒检测呼吸链复合物酶(Ⅰ~Ⅴ)活性。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电镜观察脑组织和线粒体形态学变化。结果 脓毒症组较对照组生存率明显下降(P< 0.01)。脓毒症组MMP和呼吸链复合物酶(Ⅰ~Ⅴ)活性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0.05),48 h降至最低,72 h部分恢复;脓毒症组线粒体肿胀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48 h达到峰值,72 h部分恢复;HE染色可见脑组织结构明显破坏,同时电镜结果观察到线粒体肿胀,少量线粒体出现“空泡样变”。结论 在LPS诱导脓毒症大鼠模型中,脑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均受损,损伤高峰可能发生在48 h左右。

2015 Vol. 17 (8): 859-863 [摘要] ( 4383 ) [HTML 1KB] [PDF 2626KB] ( 834 )
864 非甲基化CpG-ODN对卵清蛋白致食物过敏幼鼠血清TGF-β的影响及免疫调节作用
王本贞, 郑成中

目的 探讨非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寡核苷酸(CpG-ODN)对卵清蛋白(OVA)致食物过敏幼鼠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影响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30只2~3周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非甲基化CpG-ODN干预组(CpG-ODN组),每组10只。采用OVA致敏建立幼鼠食物过敏动物模型,对照组小鼠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CpG-ODN组小鼠在每次OVA激发致敏前1 h腹腔注射非甲基化CpG-ODN溶液。观察各组过敏症状并评分;苏木精-伊红(HE)染色对空肠组织行病理检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OVA-IgE含量,CB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4、IFN-γ、TGF-β含量。结果 模型组小鼠出现过敏症状,空肠组织表现为I型变态反应病理特点;模型组和CpG-ODN组小鼠过敏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1);模型组血清中OVA-IgE、IL-4及TGF-β均高于对照组和CpG-ODN组(P< 0.05),且CpG-ODN组上述指标仍高于对照组(P< 0.05);模型组血清中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和CpG-ODN组(P< 0.05)。结论 OVA致食物过敏幼鼠血清TGF-β升高,TGF-β可能参与了过敏机制;非甲基化CpG-ODN可降低食物过敏幼鼠血清TGF-β水平,其在食物过敏中可能起到免疫调节作用。

2015 Vol. 17 (8): 864-868 [摘要] ( 3884 ) [HTML 1KB] [PDF 1983KB] ( 731 )
临床经验
869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疗效观察
郑莹, 王易, 翟宗, 翟钦, 胡绍燕
2015 Vol. 17 (8): 869-872 [摘要] ( 3390 ) [HTML 1KB] [PDF 1295KB] ( 817 )
873 神经纤维瘤病1型脑内MRI异常信号分析
廖伟华, 刘孟辉, 刘建玲, 陈长青, 石魏, 邢妩, 谢芳芳, 王小宜
2015 Vol. 17 (8): 873-876 [摘要] ( 3231 ) [HTML 1KB] [PDF 1953KB] ( 763 )
877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新生儿喉喘鸣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李先红, 刘光辉, 杨泽玉, 傅燕娜, 张健
2015 Vol. 17 (8): 877-879 [摘要] ( 2641 ) [HTML 1KB] [PDF 1330KB] ( 763 )
880 改良腹膜透析术治疗新生儿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林国强, 蒋海河, 罗万俊, 龙隆, 黄凌瑾, 罗凡砚
2015 Vol. 17 (8): 880-883 [摘要] ( 3047 ) [HTML 1KB] [PDF 1308KB] ( 710 )
病例报告
884 儿童原发性痛风1例报告
鲁珊
2015 Vol. 17 (8): 884-885 [摘要] ( 3189 ) [HTML 1KB] [PDF 1069KB] ( 822 )
综述
886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治疗研究进展
李洪华, 单玲, 杜琳, 贾飞勇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为一类广泛性神经系统发育障碍,以社会交往及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刻板与重复行为为主要特点。目前ASD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早期合理的个性化综合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预后。由于ASD的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特效药,主要以行为与教育干预为主;对ASD的伴发症状,如易激惹、自伤行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睡眠问题等,合理应用一些药物,可改善ASD患儿的行为干预效果。随着AS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布美他尼、催产素、维生素D及高压氧治疗,可有望改善ASD核心症状。该文对目前针对ASD的行为与发展干预及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
2015 Vol. 17 (8): 886-892 [摘要] ( 5968 ) [HTML 1KB] [PDF 1717KB] ( 2927 )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杂志简介
编委成员
杂志订阅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平台

立文悉通 - 专业SCI论文服务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丁香客
中国新闻网
万方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美国PubMed
本刊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
版权所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部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电话:0731-84327402  传真:0731-84327922 E-mail: cjcp1999@cs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湘ICP备170217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