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临床研究
张帆, 张欠文, 王娜娜, 刘倩, 沈洁, 侯淼, 孙凌, 吕海涛, 严文华, 黄洁
目的 筛选急性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血清外泌体蛋白,分析其生物学过程及功能,以期为早期临床诊断KD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 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治疗的KD患儿(n=13)纳入KD组;同期选取因细菌感染入该院治疗的患儿(n=13)纳入感染对照组。采集两组患儿入院次日清晨空腹全血,离心后获得血清标本,超高速离心提取外泌体,采用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血清外泌体蛋白进行分析,筛选差异蛋白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绘制蛋白质互作网络图像,通过靶向蛋白组学技术验证特有蛋白。 结果 两组共筛选出131种差异蛋白,其中27种蛋白为两组共有。48种蛋白为KD组特有,其中上调蛋白23种,下调蛋白25种。这些蛋白作用于补体和凝血级联、MAPK信号通路。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验证显示,KD组中FGG、SERPING1、C1R、C1QA、IGHG4、C1QC蛋白可定量。29种蛋白仅在感染对照组中表达,其中上调蛋白12种,下调蛋白17种。感染对照组中通过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验证可定量4种蛋白,分别为VWF、ECM1、F13A1、TTR。两组分别绘制蛋白质互作网络图像,KD组中FGG及C1QC与其他蛋白互作关系紧密;感染对照组中VWF与其他蛋白互作关系紧密。 结论 急性期KD患儿血清外泌体蛋白FGG及C1QC有望作为早期诊断KD的新的生物标志物。对于不明原因发热的患儿,检测蛋白FGG、C1QC及VWF可能有助于病因筛查。